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16|回复: 28

中国诗歌网管理团队管理人员简介 网站总监:祁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24 13: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5:43 编辑

中国诗歌网管理团队管理人员简介
网站总监:祁人

祁人,1965年生于四川荣县。四川师大政教系本科毕业。 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北京大学中日诗歌比较研究会顾问。中国诗歌学会常务副秘书长、《中国诗人报》主编、中国诗歌万里行总策划。 著有诗集《忘却是一种美丽》、《命运之门》、《鲜花与墓地》、《掌心的风景》等,为人为诗崇尚“宁静致远”的境界。
个人资料
  笔 名: 祁人、黑子、海松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65/06/18
  民 族: 汉族
  四川荣县人。四川师大政教系行政管理本科毕业。历任荣县成佳区就业管理站副站长、中国诗人培训中心主任、人民日报《市场报》“文化广场”副刊编辑、中国诗歌学会理事、编辑出版部主任、副秘书长。
编辑本段个人荣誉
  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01年出席第五次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
  曾创办主编《流火诗报》,先后主持“陆游杯”全国诗歌赛、“中国首届女性诗歌研讨会”、“北戴河全国诗歌创作研讨会”、“长白山诗会”、“中国诗人创作笔会”、“首届美岛杯全国网络诗歌大奖赛”、“2001•北京诗会”等全国性学术活动。先后担任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第七届、第八届少数民族“骏马奖”初评审读组评委。曾荣获“中国杯”全国诗歌大奖赛三等奖(1989年);全国“北桦林”诗歌大奖赛一等奖(1990年);全国第三届“青春杯”诗歌大奖赛一等奖(1991年);“首届诗国奖”(1992年),《诗歌月刊》年度奖(2007年);祁人精英博客被评为“中国十大诗人博客”(2008年),首届网民节中国博客大赛“中国十佳博客”(2009年)。
  现为中国诗歌学会常务副秘书长、中国诗歌万里行总策划、《中国诗人报》主编、中国诗歌网总监、北京大学中日诗歌比较研究会顾问。
编辑本段个人作品
  著有诗集《忘却是一种美丽》、《命运之门》、《鲜花与墓地》、《掌心的风景》等,散文随笔集《内心的版图》,报告文学集《跨世纪的风采》(三卷本)。主编有《大陆爱情诗百家》、《中国诗人文库》、《21世纪中国诗人大辞典》、《汶川大地震诗歌经典》等。代表作有《我的太阳》、《命运之门》、《瘦瘦的爱情》、《寄自西绦胡同13号西门》、《方向》、《和田玉》等。
  天上的宝石
  名词•动词
  鼓楼上空的鸟儿
  寄自西绦胡同13号西门
  方 向
  不是爱你,也不是不爱你 ——致L
  遗书
  永远的天使 ——献给5?12国际护士节
  我的太阳
  瘦瘦的爱情
  梅
  春
  从什么看到黑夜——答S兼致顾城
  世上再没有更轻松的事了
  谁翻开这一天的日历
  命运之门
  门
  泥土绽开的芬芳 ——读杜署波《瑞雪纷飞时》
  没有标记的天空 ——读呢喃诗集《白马》
  丽江一沙蠡
  红霞烂漫好题诗 ———读《寐熊新声》有感
  勾栏瓦肆中的文人救赎 ——读朵生春《花台弟子》
  飞翔的痕迹 ——序《活着的花朵》
  初恋,牵不到你的手
  一块“冰心表” ——怀念冰心
  我的成名作《命运之门》
  文化的高贵
  挺住就意味着一切
  时间深处的烛光 ——读《难忘情怀那杯酒》
  人性、灵性与诗性和谐合奏的一部古典诗剧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扩展阅读:
•        1
中国作家大辞典,中国诗人大辞典
•        2
个人简介:
诗人,诗歌艺术工作者。
1992首届诗国奖;
2007《诗歌月刊》年度奖;
2008 《芒种》年度诗人奖:
2008中国十大诗人博客;
2009首届网民节“中国十佳博客”
2009中国纯文学作家年度人物:
2010最受《现代青年》读者喜欢的“十大当代青年诗人”。
博客等级:21
博客积分:3020
博客访问:1,598,153
开放分类:
人物,名人,文学家,作家,和田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4 20:4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5:43 编辑

万类际会爱,爱恒生于诗,诗比日月光,光泽人心智
欣赏学习大师们的熠熠风范!问好白管,如月!恭祝大家安康幸福!{:soso_e160:}{:soso_e160:}{:soso_e160:}{:soso_e160:}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4 13: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站站长:周占林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5:43 编辑

网站站长:
周占林
   
  周占林(1964.7— )男,汉族。笔名山野、村夫。河南登封人。大学文化。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1977年开始发表作品,200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任中国诗歌网站长、中国现代诗歌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委员。著有长篇小说《一夜芙蓉》,诗集《夫妻树》、《你坐在我的对面》、《周占林诗选》、《周占林抒情诗选》、《中国诗歌•周占林卷》、《盛开》,散文集《弄潮》、《重返与超越》等十余部。获各种奖项十余次。传略收入《中国作家大辞典》、《中国诗人大辞典》、《河南作家辞典》等典籍。获《芒种》文学2009年度诗人奖,被《现代青年》杂志社评为“2010年最受《现代青年》读者喜欢的十大当代青年诗人”等。现居北京。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4 18:5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5:43 编辑

向老师们学习,白管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4 21: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坛总版主:冬箫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5:43 编辑

网站站长:
周占林
   
[/quote]
简介:冬箫,本名邱东晓(1968.10—),汉族,浙江海宁人,大学文化。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曾获《诗潮》杂志社“2007年度•中国诗潮奖”(年度诗人奖),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中国诗歌》杂志“2011年中国网络十佳诗人”之首,浙江省2010年度全国期刊发表奖。1987年开始发表作品,已先后在《上海文学》、《北京文学》、《诗刊》、《星星》、《长江文艺》、《诗选刊》、《诗歌月刊》、《扬子江》、《诗潮》、《诗林》等海内外文学刊物发表诗作千余首,入选《最佳诗歌选》等多类诗歌年度选本。诗集《江南的湿度》曾获全国性著作奖。
2005年以来重要发表年表:
2005年,《一只鸟的影子》(外一首)在《诗歌月刊》第四期发表,12月,《冬箫的诗》(五首)再度在《诗歌月刊》第十二期发表;《怀念抑或家的感觉》(组诗)发表于《星星》诗刊第12期上;《雨水站立着掉下来……》发表于《扬子江》诗刊第6期;《冬箫的诗》(三首)发表于《当代人》12期;其余作品发表于《红豆》《都市》《北极光》等刊;共发表57首。
2006年,《太阳或者其他》(组诗)首度发表于《长江文艺》第五期;《写一朵花的时候》和《诗三首》两次发表于《诗刊》;《太阳般的细节》(外一首)发表于《北京文学》第10期;《雪》(外二首)发表于《上海文学》第12期;《仅有一天》(外三首)发表于《诗潮》5-6月号;《诗选刊》第9期转载于《雪莲》第1期的《冬箫的诗》(五首);其余作品发表于《诗歌月刊》《当代人》《西湖》《西部文学》等刊;共发表74首。
2007年,《青年文学》第7期发表《嘴唇》《一个有故事的夜晚》;《女人》(组诗)发表于《诗刊》第9期;《诗潮》11-12月号发表《江南的夜》(组诗八首);《岁月》第10期发表《关于苹果》(组诗);《当我写下那些白色的文字》发表于《星星》诗刊第2期;《冬箫诗六首》入选浙江省作家协会编选的《浙江诗典》(1976-2006卷);其余作品发表于《辽河文学》《青海湖》《文学港》《雪莲》等刊;共发表69首。8月,获得浙江省作家协会电力作协最高成就奖——“2002—2006年度浙江电力文学奖”。
2008年,《逝去的亲人》(组诗)发表于《诗选刊》(下半月)第6期;《延安文学》第6期发表《怀念与感受》(组诗);《江河文学》第1期发表《冬箫的诗》(外二首);《中国诗歌》第1期发表《冬箫诗歌作品选》(13首);《2008奥运停靠北京站》入选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北京奥组委主办的《2008奥运诗选》;《仅有一天》(组诗)入选世界汉诗协会主编的《世界汉诗年鉴》(2007-2008卷);《女人》(组诗)入选《中国当代汉诗年鉴》(2006-2007卷);其余作品发表于《诗刊》《星星》《诗潮》《诗歌月刊》《六盘山》等刊;共发表71首。11月,获得著名诗刊《诗潮》杂志“2007年度•中国诗潮奖”。
2009年,《诗选刊》第9期发表“城市与诗人访谈——冬箫”;《草原》第9期发表诗二首;《外婆》入选《2008最适合中学生阅读诗歌年选》;《那些月光是我的》入选《2008—2009年中国最佳诗选》;《冬箫诗选》(三首)入选《2008年度中国最佳诗选》;《青松》(外一首)入选《新时期文学三十年:诗歌•散文诗回顾展》;其余作品发表于《中国诗歌》《都市》《文学与人生》等;共发表36首;诗集《江南的湿度》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由著名诗人林莽题字,著名诗人、诗评家南鸥、刘川作序。
2010年,《诗林》第1期发表《路上的年轻人》(外三首),后被著名文摘类杂志《可乐》转载;《中华诗词》第1期专栏发表《冬箫的诗》(六首);《滇池》第7期发表《云南印象》(四首);《上海诗人》第6期发表《江南的情绪》(组诗);《大电力》(组诗)浙江省作家协会编选的《相忘书》;其余作品在《诗江南》《诗潮》《中国诗人》《中国诗歌》等发表;共发表61首。
2011年,《中国诗歌》第6期“特别推荐栏目”推出《冬箫的诗》(9首);《阳光下》(组诗)发表于《中国诗人》第3卷;《冬箫诗选》入选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大诗歌•2010卷》;《我对阳光的感恩》入选中国诗歌学会等编辑出版的《感天动地的心灵交响Ⅲ》(CD)。共发表45首。6月,获得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中国诗歌》杂志“中国2011年网络十佳诗人”奖,并位居首位。6月,获得浙江省作家协会2010年度全国文学期刊创作成果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4 21: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5:43 编辑

江志剑简介

江志剑,男,1968年7月23日出生,浙江省杭州市人,籍贯浙江省温岭市。浙江大学本科毕业,现为浙江大学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桥梁专业。
十二、三岁开始写第一首诗。
2007年8月8日开始恢复写诗,至今写诗250余首,出版诗集《拈花指》(大众文艺出版社2010年7月)。作品入选《中国当代九人诗选》(中国文联出版社2011年2月,我的作品有25首现代诗歌、43首古诗词入选)、《中国诗歌精选100家》(2011年6月左右出版)、《2010年中国诗歌选》。
2010年“华夏情”全国诗文书画艺术大赛二等奖(七绝 独坐云台观天下)。
2011炎黄杯国际诗书画印艺术大赛一等奖(七绝 乡居)。
现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浙江省台州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网版主。名列新浪-围脖-名人堂(诗人栏)、温州都市报网站首页推荐作家栏。
职业: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经济师。
职务:工程咨询公司技术负责人、监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4 23:35: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诗歌网特邀指导:晚春轩主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5:43 编辑

            
                                                                                                            . ..                                                            ..
晚春轩主
   男,原名刘宝贞,1942年4月生,山东省平原县人,中专学历。临沂矿业集团公司退休干部。诗词作品散见于《沂蒙诗词》、《中国诗歌》、《中国诗词》、《中华诗词》等书刊。
   2009年起涉足网络,所到之处每受推重,先后被聘任为中国诗歌论坛特邀版主、中国韵律诗歌网荣誉站长、博海情韵诗社格律诗词首席顾问、千家诗社高级顾问、红枫诗苑首席顾问、裁风文苑顾问、网易诗刊顾问、草根诗词顾问、中国诗歌网特邀指导、中国现代诗歌网文学指导等。作品被誉为“谑而不浪,俗而不野,刺而不怒,怨而不恨,包容有周诗的比兴、汉乐府的风趣、南北朝的靡丽、盛唐的严谨”,“以其鲜活的艺术特点,生动风趣的写作风格,宽广博爱的内心世界,在诗词界另开风气之先”。
通讯地址: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 临矿集团老干部处      
邮编:276017
主要诗词活动
1997年,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诗词集《煤乡酬唱》。
2004年起,在临沂市诗词学会会刊《沂蒙诗词》陆续发表作品八十余篇。
2008年、2011年、2012年,中华诗词学会会刊《中华诗词》先后4期发表作品共7篇。
2009年起自学电脑并上网,任中国诗歌论坛特邀版主,并在《中国诗歌》先后3次发表诗词作品。
2010年4月初建立网易《晚春轩诗词博客》。
2011年,所作七绝《洗砚池》获故宫基金会和中华诗词学会联合举办的“紫禁墨存兰亭今咏中华传统诗词大奖赛”三等奖,与其他36篇入围作品一起,亮相于故宫博物院展厅。

相关评论

2011年12月,中国煤炭新闻网、山东煤矿安全网发表长篇报道《沂蒙老人寄情风雅获殊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5 09:2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5:43 编辑


  黄海卿,1973年生,湖北广水市人。中国诗歌学会、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在《人民日报》、《西藏日报》、《长江日报》、《中国诗歌》、《诗潮》、《青年作家》等报刊发表诗歌数百首,在《湖北日报》、《写作》等报刊发表其它类别作品数百篇。诗歌多次获全国征文奖,选入数十种诗歌选本,或被《知音》扉页等选载,著诗集《为爱而歌》。有论文被选入《中国当代社科文献》、《人民文摘》等。国内多家文学刊物编委或特邀编委。《中华文学》、《映山红》二文学期刊执行主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5 10:4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5:43 编辑

谢谢朋友们支持!在此也向各位辛勤的管理人员说声: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5 16:5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5:43 编辑

中国诗歌网论坛总版主秦华
一「秦华简介」
  
 秦华:本名唐玲。祖籍四川,生于新疆,长于湖南,现居上海。国际儒商联会文化部副部长、《蓝调儿散文诗画》副总编、《原野》杂志、《雷公山诗刊》及晨曦诗社等顾问。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员、中外散文诗学会主席团委员(上海分会主席)、中国校园散文诗学会常务副主席等。
  有各种文体散见《中国散文诗90年》、《诗刊“中国当代诗库》、《中国年度散文诗》系列、《中国散文诗精选》系列,《中国散文诗年选》系列、《大诗歌》系列、《诗刊》、《散文诗》、《散文诗世界》、《岁月》、《诗潮》、《常青藤》、《澳洲红鹦鹉》、《香港散文诗》等世界各地几十种报刊杂志及选本。著有散文诗集《春天的玉兰》和诗歌集《生活的轨迹》。
  多次获奖。多次协办参与诗歌研讨及朗诵会等。致力于中国散文诗事业的发展。网络发展散文诗领头人。
观点:用心灵发现美景;用文字表达世界

QQ:121740683
通联:200082上海周家嘴路1220号门卫转秦华(唐玲)收
  
  
二、「秦华简介」
 
     秦华:本名唐玲(其他笔名:笑歌、吾思)。女,祖籍四川,生于新疆,长于长沙,后随父母转业陕西,嫁给上海人又移家无锡,现栖居上海。系国际儒商联会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校园散文诗学会常务副主席、中外散文诗学会主席团委员(上海分会主席)、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成员、作协会员。爱好广泛。
       1994年开始写作,有各种文体散见《中国散文诗90年》,《诗刊“中国当代诗库。2007年卷》,《2007、2008、2009、2010、2011中国年度散文诗》系列,《2008、2009、2010、2011年中国散文诗精选》系列,《2010、2011年中国散文诗选》系列,《大诗歌》系列,《诗刊》,《诗潮》,《散文诗》,《散文诗世界》,《岁月》,《永远的柯蓝》,《2006年中国网络散文诗精选》,《2005年中国网络诗歌精选》,《2004年中国网络诗歌精选》,《中学生语文报》,《苏州九年级语文测试卷》,《新民晚报》,《江南晚报》,《无锡日报》,《闵北日报》,《固原日报》,《阿坝州日报》,《天水日报》《北美枫》,《澳洲彩虹鹦》等世界几十种报刊杂志。
     曾任《蓝调儿散文诗画》副总编、《原野》杂志、《雷公山》诗刊《中国微型诗歌》《晨曦诗社》等顾问,《青年散文诗》等报刊杂志编辑,《中国诗歌》《城市诗人》等散文诗主持、《散文诗世界》杂志网站主管、《中国诗歌学会》论坛总斑竹等。
       获2004年榕树下征文奖、2005年度《新诗大观》杰出诗人奖、2006年《优秀散文诗评委》奖、2007年《足球之夜》征文奖、2008年改革开放30年征文奖、2009年九次征文奖、2010年、2011年世博征文奖等。多次参加散文诗研讨会,参加“2009首届中国网络诗歌研讨会。协办2006年“九路杯散文诗比赛”、2008年金山观音文化节观音诗歌朗诵会、2008年睿格电脑杯魅力星生散文诗大奖赛”“2009年新城市潘婷杯诗歌大奖赛”、2010年首届诗茶诗歌节朗诵会等多次活动。
      致力于发展中国的散文诗事业。本人的文学作品主页在2006年、2007年两年多世界各地爱好者浏览率超过40万人次。
  
  海梦老师的评语:秦华是一个自强不息的女子。她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几次生命垂危,现在心脏装了一个近二两重的“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命运对她是如此不公,可她开朗豁达,坚持不懈地从事散文诗写作,默默为散文诗事业作出自己的奉献。她不为名,不为利,纯粹是一种精神追求,一种人生价值的探索。(摘自《春天的玉兰》序:《心中有爱就是诗》
  徐俊国评语:秦华是美丽的。长得美,写得美,心灵也美。有些人长得美,但诗不美,有的人,诗美但心灵不美。秦华则三美合一。我在她的研讨会上曾列出一道算式:三个美+一个重量=秦华。一个重量就是心脏的重量,亦即她的心脏比一般人的心脏多出来的那二两。那二两不是“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的重量,而是精神的重量,意志的重量。在中国,同时拥有三个美丽和一个重量的诗人,唯有秦华。(摘自《三个美加一个重量——诗人秦华印象》)
  观点:用心灵发现美景;用文字表达世界!
  QQ:121740683
  通联:200082上海周家嘴路1220号门卫转秦华(唐玲
  
  【】秦诗文华夏留香(笔名由来)
   文/秦华
  
  轩辕创造的华夏文明源源不断地张大,穿过五千年的角质,把历史和现实的隧道打穿。
  李白走过;杜甫走过,将诗歌种植在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心田。
  蒲松龄用茶换来的《聊斋》,施耐庵演义《水浒传》,曹雪芹用《石头记》载历史兴衰的又一页。他们的感动也感动了我们,让我们随时代不断进步,随网络贯串到今天。生命的意义又有新的聊斋,新的演义,新的记载。我们能够利用更多发展空间。
  我们将自己的想象;自己的故事;自己的目的;自己的个性用名字诠释的多姿多彩。我自己也不例外。。。。
  我的父母一个是四川人,一个是湖南人,当兵去了新疆,我是那里的下一代,在我一岁多的时候,母亲上卫校,我被妈妈送回长沙的外婆家,我的童年在那里度过。四年过后,我带着一口湘话和湘妹子的模样回到新疆的父母身边。以后随父母转业到陕西,我又说着一口秦腔嫁给了上海人,跟着丈夫调到无锡工作。而丈夫常常是全国各地的工作,这样以来我也走过半个中国。
  我们家里是十几个方言的聚散地,普通话不但是我们国家的交流语言,也成了我们家里的交流语言。我学会了很快听懂初到陌生地的方言。有时候还要“秀”上一把唬唬当地人。无论我到那里,人家一听我说着地道的普通话总猜我是北京人或是东北人,谁也想不到我到底是哪里人,而我告诉他们我是中国人-------华夏儿女。看着他们疑惑的眼神,我总忍不住笑,他们就更纳闷,谁都有自己的故乡,可我的故乡太多,而我的祖籍我却没有去过。要讲清我的身世的确有点复杂,不是吗?为了不误会,总要细心地告诉他们我的经历。有人戏称我家是“吉扑赛”人。
  当我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时,我就想到了用“秦华”这个笔名。它好记,说明我的性格;它好听,说明我的历史;它好猜,一看就知道我从哪里来?
  现在网络成了我的又一故乡,“秦华”成了我们这个家乡人“见面”的标签,我用它扩展我文集的名字。它和我,也和你们一起做伴直到久远的一天。(05/05/16秦华于上海)
  
  
附:秦华部分出版及发表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6-9 07:27 , Processed in 0.090060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