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王海波 于 2012-6-26 18:06 编辑
在数字的天空下
要是按照图书市场的情况来看,诗集在这个时代是滞销货。一本水平一般的小说也可以不使出版社亏本,但一本诗集,尽管很好,也只能是诗人自费付梓。其实这么说也不准确,因为在欧洲各国,小说固然比诗集畅销,却不会有中国这样大的悬殊。比如在法国,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就是畅销书。当然,“《恶之花》是一部诗集,但不是一般的、若干首诗的集合,而是一本书,一本有逻辑、有结构、有头有尾、浑然一体的书”。《在数字的天空下》也就是这样的一部“书式的诗集”。我致力于将一本诗集进行通俗化处理,当你读下去了您们就会发现,它不再是一部诗集,真是一本可以大众化的书。
(一)
我无法给自己在这本书中所担当的角色下一个定义,我或者算不上是本书的作者。《在数字的天空下》分为四卷,我自己的诗歌只是其中之一;其实我们共有十一个人,是我们十位利川一中在校学生(另有一位就读于恩施高中)共同书写的此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或许是一部多人诗歌的合集,算是诗刊。这样说来,又回到了老路上,但我希望您们首先明白,它不是一部诗集,它是书。是一本经过精心编排的、有主旨有针对、有预谋有步骤、有开始有结局、有趣味有意义的书。尤其是不乏趣味,因为我们的诗歌所写尽是我们在校的生活,我们的学习生活并非毫无趣味。在学校我们成立了自己的诗社,我们就深更半夜不睡觉地写诗,我们更吵架恋爱,我们这些学生真干过什么,我们就用诗歌如实写出来,又正是因为诗歌的关系,我们获得一种别样的眼光去看待身边的事事物物。
书的第一卷主要收集了八名学生的诗作,但并非全是诗歌,其实大半内容是我在编排时所写下的有“注解”意味的文字。所以,我觉得自己大概就是一位“主编”。我对我们的诗歌进行逻辑上的编排,并写下许多注解性的文字,尽可能完善地对每个人的诗歌作出诠释。而这样的工作只是使一部诗集得以通俗化,我的编排或注解并没有改变诗歌原意,相反,我只是依据它们本来的意思,挖掘出更深的意义。其实我们的诗歌不过是几名乳臭未干的孩子的牙牙学语,说实话,根本算不上是诗歌,更没有能力推向社会。然而这本书的价值正不在于它的诗歌,而在于这些学生诗作中所反映出的事实。我们只是一群高中生,我们也写诗,这一无比高贵的文学样式,我们是通过诗歌的语言表达我们的感情、我们的思想。我们都是认真在写诗,这绝对不是什么要上教给教师检查的思想报告,或是什么应试作文,我们写诗就只是写给自己。也因此,我们的诗歌中有我们最真实的想法,而您们也将感受到我们的心理。
我们本是无意地写写诗歌,但这无意却意外地产生了作品。我们在诗歌中留下真的思想和我们诚挚的感情,而“真”便是“创作”了,这与作文有本质的区别,但与日记又有所不同。如果说一本书是有立场地,那么《在数字的天空下》即是立足于这个时代高中生的生活,并向我们的父辈讲述我们高中生的心曲。我们的父母老师毕竟不是现代的学生,您们不可能知道我们真实的感受。在现行教育制度下,您们的孩子其实被培养成了什么人,尤其是在高考的强压下,我们这一代人的思想状况又是怎样地呢?可是您们都不知道。这一卷诗歌正反映出有这样一伙高中生,他们为学业所累,而高考更造就了他们的“抑郁”。
在我们这一些各具特性的学生诗歌中,存在一些普遍内容。其实我们都是生活在一样的环境之中,我们的身份也同样,我们的感受只要是真实的,就有共同之处。也正是因为我们诗歌中存在如此多的普遍性,我们的诗歌方得以集合成书,而我们的书才有可能具有了最为广泛的意义,是社会的意义。比如在临近09年高考的五月,这段时期我们这些学生莫名其妙,不约而同地写下了最不可理喻的诗歌,是最黑暗的诗篇,最深刻地反映出了我们这些学生的心理状况。
《快死的树林》
树林里,叶子飘落。弧线,画出一道道忧伤的感觉。风,干燥。
谁的想念,遗留林间,被鸟叫撕破。乌鸦探出头,衔着黄昏后的黑暗,啁啾。
天空中浮现阿拉伯数字,显现出某个熟悉的背景,那么模糊,但又似清晰。
干枯的白桦树,被小小生灵钻得千疮百孔。还有那个折骨的树枝,悬在另一个树枝上,摇摇欲坠。
荒芜的土地,长着稀稀疏疏的三叶草。忧虑地退缩,然后消失。
2009/05/20
这是我们一位同学写下的那样的诗歌,代表了我们在临近高考的五月份所写诗歌的整体形象。叶落、风吹,乌鸦、黄昏、朽木、断枝、荒草,而这都是我们对我们学校的印象。《快死的树林》正是以一组组极具疲惫色彩的意象,表现出了那样抑郁的一个学习环境。
《快死的树林》还描绘了一个更不可理喻的意象:“天空中浮现阿拉伯数字”。其实不只是他一个人有这种感觉,在我的《站在地狱的门口》一诗中也写到,我们学生都“穿一袭印满阿拉伯数字的长袍”;而我在五月份所写的《死刑》一诗中,也有“阿拉伯数字的胡杨林”的隐喻;无独有偶,另一位同学在他的诗歌——《假如》中也有“为何几个阿拉伯数字还惹人头疼”的控诉。这惊人的雷同完全只是巧合,是我后来在整理我们的诗歌时偶然发现,并特别重视起来的。刚开始写诗时,我们吵吵嚷嚷,爱的是诗情的挥洒,但到后来,我们写诗便更多抒发起心中真实的感受,甚至也在挖掘某些下意识的东西了。在那个临近高考的五月,我们都在莫名的意识中感到头顶的天空已不再蔚蓝,天空中排列着密密麻麻的阿拉伯数字……
我们现代学生的天空不是蓝色,是黑色的,我们的天空中更没有云朵,我们头顶的天空布满了阿拉伯数字。这不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诗歌意象,也不再是我们利川一中几个学生的幻觉,这更是我们所有现代中学生生存状况血淋淋地描写,我们所有的学生都是生活在这样恐怖的一片“数字的天空”下。“在数字的天空下”于是也就成为了这本书的书名,这本书不仅是我们十一名学生的,它更反映出我们这一代人的心声。
(二)
第二卷是另一位同学的个人诗集。在写诗方面,我和这位同学比较相似,我们的诗歌都较多,因此有自己的体系,我俩的诗歌便独立编排。但我们所反映的一些心声是相同地,所以本书共四卷,每一卷各自独立,但又彼此相连,密不可分,从第一卷到第四卷有其内在的逻辑性。
这卷诗歌突出反映一个问题,就是一名差等生的心理。我们这位同学就是一个学习成绩一塌糊涂,又还不守规矩,在学校抽烟打牌,半夜翻围墙出校,并犯有“网瘾”的典型。这样的学生令人厌烦,在老师家长眼中,这种学生就是“堕落者”,然而这种学生心里真实的想法您们知道吗?
其实说起来很好笑,整理我们这些学生的诗歌,我突然发现一个问题,原来我们写诗的大多数学生也都是“学业失败者”。在学校,我们都是底层的学生。所以我也想过,我们或许没有资格“发言”,因为我们是在教育环节中将要淘汰的一群,淘汰者岂不就是“无用之人”。我们之中的许多人更还是老师家长眼中的“坏学生”。其实我们不光学习成绩差,我们的思想也存在严重问题,我们中不少人都有辍学的经历,比如我自己。所以有时候我也怀疑,我们是否真的就没有资格向社会发言,因为我们是不优秀地,甚而是“有害”地,我们是理应被遗忘的一群。但我们也要说话,我们有苦闷为什么不能说出来?我们就要发言,我们用诗歌语言述说我们这样一类学生的辛酸与悲苦。
应试教育所带来的不仅是我们学生处在一片“阿拉伯数字的天空”下,其实整个社会又何尝不是被“数字的天空”所笼罩?在我们这个社会,普遍存在着“差生歧视”现象,差等生在这个社会上缺乏关怀,而种种异样的眼光就直接导致我们之中许多同学的颓废与堕落,甚至养成叛逆的不健康人格。高考结束,我们这些写诗的学生中的差等生就会提前进入社会,我们是被高考淘汰的一群;但我们代表的不止是我们这有限的几个人,每年都会有相当数量的差等生因通不过高考这道门槛,带着永远不能消除的耻辱感和自卑心理进入社会。这种人的思想又有几人理解,他们的心态又是怎样地呢?差等生生活在一个不被承认的阴暗角落,现行教育制度严重缺乏对这样一群学生的关注,我们的社会也在有意或无意中排斥他们,使这样一群学生根本无法融入生活。
上次,收到一位诗友的短消息,其实他的学习成绩也是垫底,他说的那句话却使我无比伤感起来。他也是说的那一句话:或许,我们不是好学生,但我们都是好人,我们只要做个好人就够了。是啊,我们不是好学生,我们不是,十个阿拉伯数字就足以证明我们当学生的失败。我们也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过就是注定要造淘汰的不合格产品。但我们也渴望生活,我们也渴望成人,渴望在社会上有自己的一份事业,有自己对社会责任的一份担当。我们也关心社会,就像我们也为汶川地震中的遇难同胞默哀,我们就为这一份社会感情写过诗歌;对于国家灾难,我们也心存苦痛,我们也不能容忍国家的分裂,我们更愤恨恐怖主义危害我们的社会。
一想到高考过后就要拿着我们的最高文凭——高中毕业证——进入社会,不知道我们真能参加什么工作,又能做得多好。我有时也不免恐慌,害怕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我更害怕人会堕落,会不会陷入黑暗的泥沼里,但我们都牢牢记住,我们不放弃对生活的追求,还有社会责任的担当。如果说我们是鸟,被折断翅膀的鸟,小鸟们也绝不会放弃飞翔。
在这本书里收集了多少幼稚的诗作,然而我们都是用心写地,真的是我们心里出来的文字,我们这一大堆学生习作里也是有称得上是真的诗歌。比如《我会好的》,在我看来,它是我们这一群写诗歌的学生——被社会所抛弃的差等生的灵魂的呼声。
《我会好的》
那是无边的心境
一个酸甜苦痛过后的人
埋藏在了心底深处
我会好好的
说给你听
或许为了一个人
或许为了一群人
是的,我们都是被高考所淘汰的一群,高考过后我们就要进入社会,但是我们在社会上会是个好人,我们一定要成为好人。“兴许,我真的算不上一个好学生,但我想我一定是一个好人”,这是我在自己的诗歌中说过的话;其实说过这种话的又何止我,我们几名写诗的学生也都说过,就像那个“阿拉伯数字”的意象一样,也都是不约而同说出地。我想,这不仅是我们几个人的心声,它也代表了我们这一类人——在高考中被优胜劣汰掉的差等生,甚至一切被主流社会所抛弃的人的心声。
榕树下《在数字的天空下》链接地址:
http://www.rongshuxia.com/book/5894959#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