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97|回复: 6

【刘长玉诗论】诗歌中的通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26 15:3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诗中广泛地运用着一种能够造成诗歌含蓄生动的重要手法——通感。它是人的各种感觉体验的艺术集合,修辞学上称之为“移觉”,即感觉转移。通感强调的是打破词汇各种表现力的界限,最恰当地表现作者的感受。视觉体验可以用来说明听觉体验。如“绿色的音符”。触觉体验可以强化视觉体验,如“冰冷的黑夜”。而最终目的是作者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

       通感的运用往往创造出奇特新颖的意境,使读者在欣赏的过程中产生丰富的联想,获得充分的美学享受。通感可以化无声为有声,化无味为有味,化无形为有形,造成含蓄生动的朦胧美。像骆耕野的《太阳。土地。人》:

       “火,披着沉重的梦/告别了天空/留下无数殷红的叹息/像晚霞、带血/缀饰着黄昏的恬静”,诗中的“火”到“叹息”的转换,就是视觉向听觉的转移。他的另一首诗《沉思》:

       “重新开始吧/祖国/让我用歌声/来吻你那/明天的曙光”。声音只能使人听,这里却说“歌声”去“吻”祖国的明天,意思是用歌声去歌唱祖国的明天。通过听觉向触觉的转移,强烈的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在这里用触觉的“吻”,比一般地用歌唱的听觉更觉深刻动人。舒婷在《四月的黄昏》中的“绿色的旋律”和《落月》种的“残月。。。。。。漂在沁凉的夜色里”,也是通感。前者是视听结合,后者是视觉与触觉的结合。

      通感作为一种艺术创作手法,越来越被人们注意。它的运用必须做到恰切、合理。不合自然之理,却必须合乎情理。因此通感是自然生发而非作者牵强附会联想的结果。牵强附会联想的结果只能使读者读来生硬、不自然。这是每个作者应当记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6 15:55:22 | 显示全部楼层
1v1飘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6 15:5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8 17:0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真诚有脱俗才能保持诗歌敏锐性,才能时刻能在灰尘满面的当下发现诗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8 17:0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吴芬兰 发表于 2013-6-28 17:01
只有真诚有脱俗才能保持诗歌敏锐性,才能时刻能在灰尘满面的当下发现诗情。
...

O(∩_∩)O谢谢{:soso_e16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4 19:45:38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7 11:38:5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更健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1-19 02:41 , Processed in 0.093355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