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33|回复: 2

诗评:《寻觅诗的尺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8 22: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0:31 编辑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寻觅诗的尺度》<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从诗人袁伟的诗说起<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文/空灵部落<p><p> &nbsp; &nbsp;诗有无技巧一直为人争论不休。虽众说纷纭,难以归一,然窃以为,诗固然存在,就有其合理性,也有其潜在的准则与尺度。诗有其生命,因而同样遵循适者生存,在此,姑且称之为:自然法则。这是在见了诗人袁伟送来的诗《清晨》(外二首)突然想表达的想法。当然,随着不断深入其诗的内部,对我的心中诗之准则与尺度,愈加明晰起来……<p> &nbsp; &nbsp; &nbsp;我构思的情节不是翅膀<br> &nbsp; &nbsp; &nbsp;是羽毛在露珠中滑过<p> &nbsp; &nbsp; &nbsp;过程无法停止,像鸟必须起飞<br> &nbsp; &nbsp; &nbsp;像草丛中折射出的光<p> &nbsp; &nbsp; &nbsp;我说不清这样的寂寞<br> &nbsp; &nbsp; &nbsp;朦胧被色彩装扮,被模糊的形状修饰<p> &nbsp; 诗真的无技巧吗?我想写诗的人都要触及这个技术层面的问题。先说有技巧,那就仅以我的能力对其一层层地剖,一句句地解析。作为一位读者往往对好诗是有感觉的,但要说个所以然来的确不好下手,尤其对多重技巧的并用不知如何抓到由头,理出头绪。<p> &nbsp; 诗的技巧总是为深化主题服务的。从传统的来看主题多是些厚重,关注生命、时间或者歌功颂德的,而如今各种流派纷呈不再强求大统一的诗,另辟蹊径,注重表现事件的局部或是一些小情绪。当然在政治背景之下的诗更具张力和力量。俄罗斯著名导演尼基塔•米哈尔科夫以其女儿的成长拍摄了一部名为《安娜》的诗化电影,他每年都用电影胶片拍下女儿的镜头,并每次都要问三个问题,其中一个是:“祖国是什么?”记得安娜小时候天真地说:“是美丽!”每一次又以其当时的重大历史事件交待时间。直到安娜十七岁走上人生之路时,苏联解体,一夜之间“祖国没有了!”安娜泪流满面,再有那些颠覆性的历史镜头给人以心灵强烈的冲击,久久不能忘怀。从电影的表现手法上,无疑是诗的绝妙的技巧。再看袁伟上述的六行诗中的技巧表现:在“我构思的情节不是翅膀/是羽毛在露珠中滑过”中,“我构思的情节”本简单无奇,通过内在关联的“想象”,像翅膀一样的想象,就将翅膀的意象从读者的头脑中展示了出来,但作者并不满足于此,用第二重的否定式进行断裂,让读者产生好奇的阅读欲望,实际上“翅膀”已深深的在读者脑际中打下了烙印。接下来“是羽毛在露珠中滑过”,“羽毛”是翅膀上的尤物,作者的第三重技巧------悖论,在此妙不可言,刚说“不是翅膀”马上又说是有着生灵的“羽毛”“在露珠中滑过”,其“滑过”的动态之美,可谓又一重技巧。如此剖析,接下来的诗句,我们就不难进入了。只是我想说,技巧并非技艺。如果有了这般技艺,在写诗之前,准备好诸多词语的残片,在技术上运作,便想生产出诗来,那又是误解而徒劳了。实际上在写作之时,作者处于混沌状态之下,在潜意识中对诗句进行了无技巧意识的选择和无缝组合。这就是诗歌的艺术魅力。关于多重技巧的综合并用,窃认为大抵以三重为好,事不过三是普遍的法则,少了薄,多了涩。此其一。<p> &nbsp; &nbsp;其二,再说诗无技巧。实际上无技巧并非否认技巧,而是不能让技巧显山露水。诗人的《侧身》如下:<p> &nbsp; &nbsp; &nbsp;像站立的树,抓实泥土<br> &nbsp; &nbsp; &nbsp;一直延伸到最后的秘密<p> &nbsp; &nbsp; &nbsp;这种简单<br> &nbsp; &nbsp; &nbsp;一场雨可以一览无遗<p> &nbsp; &nbsp; &nbsp;我在草的傍边<br> &nbsp; &nbsp; &nbsp;太阳在一滴雨的背面<p> &nbsp; &nbsp;可以说这诗无技巧,因为纯粹生机,已与大自然浑然一体了。这是东方通圆玄学的妙处。要的只是一种感觉,像中药方子,下一个大包围,美其名日:写意。此说有两种可能,一是认为诗简单,往往作文习字的开端都会选择写诗,认为有了文字的断行便成了诗,但终会发现这诗越写越难写,越想写好越怕写了。二是作者要求甚高,要纯色得不见匠痕,静如处子,动如脱兔的才是诗之上品。<p> &nbsp; &nbsp;其实诗总是写成的,不过有找诗和做诗之别。找诗,是诗已天成在那儿如同天然之灵芝,诗人只是去寻找,谓之可遇而不可求。天才诗人的目光大抵常常能够觅见天堂洞开之门,有幸获得诗神的关爱,每每与其流淌出天地幽幽的神来之笔。而做诗,多为诗人的应景之作,这往往诗人已不是诗人,只是一个工匠罢了,其深知产生的多为垃圾,在岁月中将不留一尘。不过也有例外,爱伦•坡在一篇题为《创作哲学》的演讲稿中,就对其成名诗《乌鸦》的创作过程现身说法,来提倡他的写作方法:用审慎的功力而不是靠自由的喷涌。他认为其作是他“最好的分析标本”,他通过翔实的分析,确定了诗之长度、领域及语调后再着手研究常用的诱导法,以期找到某种艺术性的刺激作为这诗的结构主音-----能带动全诗结构转动的中心轴。无疑他的求索是成功的。即便他是大家,但他要能以此之法产生出如此而不雷同的诗,可以说也必是痛苦的。西诗能以量化自有其西方学理的背景,正如西药的成份可以精细的量度出来,而中药标不准同一产品确切之成份含量而影响出口贸易。<p> &nbsp; &nbsp;诗之自然,如同大树下的灌木、水面上的浮萍、青石上之苔藓。袁伟的诗的确成熟而圆润了,虚实相间“像站立的树,抓实泥土/ &nbsp; &nbsp; 一直延伸到最后的秘密”,将“抓”的实,延伸到“秘密”的虚之中,给人以想象,能激发读者想象力的是断定好诗的必要条件。而粗细结合是他将博大的太阳放置在极为细小的“一滴雨”之背后,可见其艺术的感染力。<p> &nbsp; &nbsp;诗总是与万物相通的。诗与哲学不外是客体以不同的面貌为主体所感知。从袁伟的《旋转》一诗中,可以找到这样明确的感觉:<p> &nbsp; &nbsp; &nbsp;是一团迷<br> &nbsp; &nbsp; &nbsp;被折断的鞭影裹紧,风因此静止<p> &nbsp; &nbsp; &nbsp;我一直寻找支撑的点<br> &nbsp; &nbsp; &nbsp;试图解释一种道理,悲情在这时被翻动<p> &nbsp; &nbsp; &nbsp;抚摸细节<br> &nbsp; &nbsp; &nbsp;弹奏的弦一声不响,叙述像陀螺自言自语<p> &nbsp; &nbsp;这是诗,是一首追寻真理的诗。“我一直寻找支撑的点/试图解释一种道理,悲情在这时被翻动”。要抵达真理的内部,必须是在客观实在的基础----“支撑的点”上来“解释一种道理”而要获得这个道理,必将有上绞刑架,生出“悲情”的危险和思想准备。“抚摸细节/弹奏的弦一声不响,叙述像陀螺自言自语”是抚摸世界的每一个细节,去发现和揭示普遍的规律性,虽然是孤寂的“弹奏的弦一声不响”,但求索者终将能自成体系,“叙述像陀螺自言自语”就是这种理论体系的诗化描述。<p> &nbsp; 人性是相通的,因而读者的感受大概是相同的,不过读者的经验也如作者的经验要一同带入诗中一样,在其相异之中总能有其共鸣之处而使之受益。可见一味在诗的技巧上说事,还不如多在诗之外广种博览,先打动自己之心,方能于后征服天下。<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2005.1.8.<p>********************************************************************************<p>附:<p>《清晨》(外二首)<p>□袁伟<p>我构思的情节不是翅膀<br>是羽毛在露珠中滑过<p>过程无法停止,像鸟必须起飞<br>像草丛中折射的出的光<p>我说不清这样的寂寞<br>朦胧被色彩装扮,被模糊的形状修饰<br>2005.1.6<p>《侧身》<p>像站立的树,抓实泥土<br>一直延伸到最后的秘密<p>这种简单<br>一场雨可以一览无遗<p>我在草的傍边<br>太阳在一滴雨的背面<br>2005.1.6<p>《旋转》<p>是一团迷<br>被折断的鞭影裹紧,风因此静止<p>我一直寻找支撑的点<br>试图解释一种道理,悲情在这时被翻动<p>抚摸细节<br>弹奏的弦一声不响,叙述像陀螺自言自语<p><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8 22: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0:31 编辑

同意诗“也有其潜在的准则与尺度”的观点。但是当前这个准则与尺度越来越模糊,甚至杂乱无章了。新诗如何发展和定位需要诗写者去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8 22: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0:31 编辑

另,个人比较欣赏这首的意象组合。<p>《清晨》<p>□袁伟<p>我构思的情节不是翅膀<br>是羽毛在露珠中滑过<p>过程无法停止,像鸟必须起飞<br>像草丛中折射的出的光<p>我说不清这样的寂寞<br>朦胧被色彩装扮,被模糊的形状修饰<br>2005.1.6<b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5-1-7 08:18 , Processed in 0.106348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