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61|回复: 4

第三条道路写作文本管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9 12: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0:31 编辑

第三条道路写作文本管窥<br>(一)<p>我孤陋寡闻,在未接触网络以前竟不知诗坛上还有个“第三条道路写作”的提法。庞清明、林童、谯达摹、海啸等一大批当代实力诗人是我“触网”后才认识的,惭愧之至!<p>凭心而论,这些优秀诗人笔下那些闪光的文字,的确使我受益匪浅。<p>“我感到一只白鸽颤动着翅膀在雨幕里飞翔<br>滑落在河边的白杨树上<br>倾听嫩芽的诞生。”<br>(林童:《御临河》)<p>“这些玫瑰的亡灵 鸟类 落日的幻象<br>沿饥饿的地曹 催发新生命”<br>(庞清明:《南方乡镇》)<p>“此刻睡衣醒着。一种收割灵魂的吟唱。<br>这是赶着马车的细雨,行游在树梢,<br>去天堂度假。”<br>(谯达摩:《穿睡衣的高原》)<p>“秋天挂在树上<br>泪水是风的晚餐<br>昨夜的蝉,于沉默中背弃”<br>(海啸:《侧面》)<p>阅读这些“本于心”,充满诗人个性色彩的神性的诗句,我除了在灵魂深处感到震颤之外,还在艺术审美感悟上有一种无以言状的冲动与愉悦,我相信,这就是诗歌的魅力之所在!<p>正如胡应麟所言:“作诗不过情、景两端。”然而,艺术地处理和表述好情与景的内在关系实属不易。在这方面,“第三条道路”上的众多诗友们冲破传统樊篱,以其极具个性化的诗歌语言,为当代诗歌作出了一些积极且有益的探索。<p>在音乐里独坐<br>我是一片金色的沙滩<br>被声波打湿<br>能感到海的咸腥<br>椰子树体内的颤动<br>被浪花翻译的鸟语<br>赶海的音符将我也变成了海<br>与远方的爱人连成汪洋恣肆的一片<br>我看到他迷人的大眼睛<br>像彤日<br>落进水里<br>将我的皮肤烫伤<p>女诗人鲜娅的《在音乐里独坐》这首诗让我坚信:“善言情者,吞吐深浅,欲露还藏,便觉真衷无限;善道景者,绝去形容,略加点缀,即真相显然,生韵亦流动矣。”<p>山那边枝丫上的月芽<br>过来汲水<p>牛群低头走出<br>踏响山籁宁谧的星光<p>家园坐在南山上<br>半掩着柴门<br>亮着摇曳的松香<p>60年代出生的湖南青年诗人李岱松的《牧归》是我比较看好的一首抒情短诗。此诗凸显三个特点,其一是语言自然凝练;其二是意象鲜活灵动;其三是情景圆融和谐。<p>大觉寺在山里等你们醒来<br>许多年过去,我还没有去过<p>树叶慢慢飘着<br>整个冬天都埋起来<p>雪化不化是一样的<br>太阳上升,太阳落下<p>平淡而无常<br>云里花开,雨中花谢<p>一只松鼠稍纵即逝<br>好像不是一只松鼠<p>紫丁香和银杏绕着大觉寺<br>生长,却顾不得人来人往<p>著名诗人莫非的《大觉寺》读来令人满口生津,拍案称绝,有一种“看似寻常最奇崛”的美感。此诗用“深衷浅貌,语新意工”来形容看来毫不为过。诗中略带禅味的“诗家语”着实让受众若有所悟。另外,在具体创作手法上,该诗尤其注重疏密有致,浓淡兼顾,动静互补,虚实相依,张弛有度。不知怎的,诵读完此诗,我脑海中顿时忆起隋朝王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古诗句。<p>以什么方式观察一个女人最接近完美<br>二十六个枝桠上还未有过鸟巢的温暖<br>直来直去的独守<br>地下的树根死了,空中的枝叶茂盛如初<br>是怎样的逻辑判断了一棵树<br>决定了生死<p>无论如何加速<br>抵达一条河流尚需一个时空<br>山顶在上,水涡在下<br>该以水的形状绕山而行,或面壁思过<br>山与水到底什么关系?暧昧程序<br>是比山高,还是比水深<br>只能靠近一个垂钓江边的渔翁打乱鱼鳞的排列秩序,用鳃呼吸<p>灰尘飞扬,天空是它的领域<br>无须观察,风卷沙土,灰尘在上<br>一个女人的乌发在沙漠上飘拂<br>是种黑色的骆驼刺<br>思想高过了头发,肉体低过了鞋底<br>一对野性的骆驼正朝水源走来<p>解读诗人兰马的这首《观察》是要费一番心思的。这首<br>诗内蕴深厚,“碍而实通”,明心启智,情理互现。沈德潜说<br>得好:“诗不能离理,然贵有理趣,不贵下理语。”诗人凭借<br>其独特的艺术直觉,从哲学高度对人生及生命的终极意义进<br>行深入地理性观照,却极尽调侃之能事,曲径通幽,给人以<br>“欲擒故纵”之感。窃以为,能如是,真乃高手矣。<p>恕我直言,对于第三条道路写作现象本身,笔者并不<br>赞同将她简单地定义成“流派”,我更希望把“第三条道路<br>写作”作为一个完整的诗学体系来研究。基于此,我抖胆抛<br>砖:第三条道路写作说到底其实就是一座现代化的宽广无垠<br>的“立交桥”,它通向至真至善至美的诗歌艺术王国。由于<br>篇幅所限,在此短文中,我不打算展开论述。<br>最后,请允许我以自己的一首习作结束此文。<p>两朵云<p>冰镇的岁月里<br>我所能做到的<br>是将散落一地的诗歌的肋骨<br>一一捡起<br>连同我无尽的忧伤<br>埋入静谧的雪山深处<p>春暖花开的时节<br>沉默孤独的夜会梦见<br>你会梦见<br>雪山顶上同时升起了两朵云<br>一朵叫童年<br>一朵叫悲伤<p><br>2004年6月23日凌晨5点半,<br>安徽蚌埠市闲云阁草就<p>第三条道路写作文本管窥<br>(二)<p>著名诗人李瑛同志早在十一年前就曾撰文指出:“诗之为艺,千姿百态。应该说,按照诗的规律进行艺术创作,其途径的选择是相当自由的。”《文心雕龙·体性》中说:“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然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并情性所铄,陶染所凝,是以笔区云谲,文苑波诡者矣。……各师其心,其异如面。”吴乔也曾强调说:“诗而有境有情,则自有人在其中”(《围炉诗话》卷一),因为“心不孤起,仗境方生。”<br>翻开由谯达摹、海啸领衔主编的《第三条道路诗选》(第一卷),各具面目、个性张扬、力美并举的诗歌佳作可谓俯拾即是。<p>力与美的角马<br>饥渴的角马<br>你们已经松弛下来<br>伏首在一个湖边<br>与自己的侧影对饮<p>鳄鱼等候多时<br>鳄鱼让水爆炸<br>让牙用武<br>让湖水动荡不安<br>让湖水归于平静<p>一次谋杀就这样完成<br>血腥,残忍,不留余地<br>我置身事外<br>依然胆颤心惊<br>怜悯角马,憎恶鳄鱼<br>成为当然<p>午后,我坐在大理石桌沿边<br>细心地选择了一只凤爪<br>在精致的瓷盘里<br>留下细小而干净的骨头<br>另一个盘里,虾的颜色不够新鲜<p>不用也罢<br>至于蟹,吃法相当考究<br>只吃蟹黄意味着某种风度<br>酒在镀金的杯子里晃动<br>仿佛浸泡已达五年的海狗鞭<p>仍然间接地散发着活力<br>我用印花的白纸巾蘸了嘴唇<br>我慢慢起身<br>鳄鱼已沉入水下<p>角马群慌作一团<br>好像感受到了更大的危险<p>四川诗人胡亮的《角马,角马》这首诗完成得很出色。我在诵读此诗前,先是拜读了他的一篇诗评《庞清明:花园的感恩者和尘世的浴火者》,对他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理性认识。<p>乍看诗题,就象是在呼喊角马。姑且让我们大胆地想象一下:暮色降临,诗人胡亮独伫静谧的湖边,周围古木参天,荆棘丛生,他面对已成血色的湖水,声嘶力竭地叫喊着:角马,角马!古木无言,湖水无声。这是在叫喊角马吗?这分明是对人性与文明发自肺腑的呐喊!<p>诗人成功运用蒙太奇切换手法将文明与野蛮、文化与蒙昧、雅与俗、动与静这一组饱含思辩色彩的深厚内涵揭示得淋漓尽致,老到传神。请品读这样的诗句:<p>鳄鱼等候多时<br>鳄鱼让水爆炸<br>让牙用武<br>让湖水动荡不安<br>让湖水归于平静<p>作者在叙述凶残的鳄鱼群张开血盆大口野蛮撕咬吞食角马的整个谋杀过程中,并未作工笔画式的细腻的描摹,而是采用粗线条的排比句式甚至运用极其模糊的语言进行勾勒,给人以“点到为止”的感觉。窃以为,这正是诗人胡亮在诗艺上高人一筹的地方。毋庸置疑,如果诗人将鳄群血腥杀食角马这一惊心动魄的过程作“全景式”地细致入微地刻画与形容,也许会轻易地“骗”得受众几滴眼泪。然而,这样落笔实非上策。原因很简单:它不仅直接扼杀了受众的“参与”意识,而且还粗暴地关闭了受众巨大的想象之门。孰优孰劣,聪明人不言自知。<p>如果用“游刃有余”来概括点评这一节诗的话,那么,其后的第四、五、六节就更加“耐人寻味”了。刚开始阅读这几节诗时,我还以为自己翻错了诗页,多少感觉有点儿“跑调”,待思绪真的平静下来之后再细细揣摩品味一番,便感到的确“回味无穷”。<p>那么,这几节诗句究竟好在哪里呢?是文字优美?是角度新颖?是思想深奥?是自然朴实?似乎都是又似乎都不是。“一首诗里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没有一个字是浪费的。”奚密的这句话使我脑海中顿时闪现出两个大字:贴切。是的,答案终于找到了,好在“贴切”上。正如欣赏著名盲艺人阿炳的《二泉映月》二胡名曲一样,胡亮此诗的第二节诗就好比是“惊涛骇浪”,而走笔至中间的第四、五、六这三节诗时,就变成了“潺潺流水”了。作者运用这一动一静,一张一弛,意在通过视觉上强烈的反差对比,刺激受众的所有感官,从而使受众的内心深处掀起巨大的情感波澜。<p>角马群慌作一团<br>好像感受到了更大的危险<p>诗的最后一节,尽管只有短短的两行,但却绝非可有可无的冗词赘句。它在一个更深的艺术审美层面上再次唤起受众对世界对心灵对人性的美的哲学思考。<br>行文至此,我要郑重地告诉某些人:倘若想在诗人胡亮那些外显的诗句中寻觅到其创作风格和个性的话,那将是枉费心机,既徒劳又可笑的。诗人胡亮的创作风格及艺术个性只有也只能凭借受众内视的“慧眼”才能最终“透视”到其五彩斑斓的内核。<br>让我们将目光转向下面的一首诗。<p>我朝前走去<br>迎面一条狗走来<p>我们之间的纵向距离越近时<br>横向距离越远<p>走过之后<br>我向后望了望<p>我看见那条狗正在回头<br>我们的目光碰到了一起<p>一下子,只是一下子<br>我们各自收回目光,并踯躅着向前走去<p>吟咏凸凹的诗真是一种最难得的享受。说难得是由于他的诗在整体营构上总是那么得匠心独运、别具一格;说享受是因为他的诗就像一瓢圣水,清神爽心、润肺怡性。<p>凸凹的这首《羞惭》总计不过十行数十个文字,是不折不扣的“小诗”。然而,小诗不“小”。真是应验了那句话:羊大为美,诗小为佳。我敢断言:认真诵读之后,留在受众内心深处的诗之“余音”定远不是这几十个文字就能轻易“驱散”了的!<br>南宋诗人陆游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清代袁守定《占毕丛谈》中指出:<p>文章之道,遭际兴会,虑发性灵,生于临文之顷者也。然须平日餐经馈史,霍然有怀,对景感物,旷然有会,尝有欲吐之言,难遏之意,然后拈题泚笔,忽忽相遭。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日,昌黎所谓'有诸其中'是也。<p>诗乃精神劳动的结晶体。欲“得之”必须先通晓“积之”之策;想“妙手”必须先深谙“天成”之法。舍此别无他途。凸凹同志的诗给人以张翕自如、言约意丰、个性飞扬、情理俱胜的美感。他没有像诗坛上某些滥竽充数的“伪诗人”那样在所谓的“诗”里硬塞进一些“隔靴挠痒”、“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文字,也没有故作高深的在诗里肆意玩弄堆砌词藻、意象拼凑、强奸语言的伎俩。“我朝前走去/迎面一条狗走来”从表面看起节好象是信手写来,很随意,其实不然。诗人凸凹一开始就刻意为受众设置了一个不易回答的关于“人”及“人性”的重大的社会学课题。诗人将“狗”与“人”并排地放置在同一个“诗场”中,让他们在路上不经意地“邂逅”,并凭借完全人性化了的“狗眼”反观高贵的“人”本身。常言说:狗通人性。此言不虚啊!“我看见那条狗正在回头/我们的目光碰到了一起”。这一节真乃“神来之笔”!诗人凸凹写的既自然幽默,又惊世骇俗,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以一当十”。其字里行间,使我们咀嚼出诗人凸凹“冷抒情”之独特魅力。试问:这仅仅是“目光”的“碰撞”吗?!这是思想的受孕,文明的感应,心灵的交媾呵!!此时此刻,高贵的“人”与卑贱的“狗”有何本质区别?他们究竟有怎样的“思想”需要“沟通”?作为受众的你我他,只管去畅想、去倾听、去思索!<p>“一下子,只是一下子/我们各自收回目光,并踯躅着向前走去”。吟诵品读完这最后一节诗,我止不住热泪盈眶。用文明的外衣包裹着的“人类”呵,你们的“作为”也不过是与赤身裸体卑贱无比的“狗类”“各自收回目光,并踯躅着向前走去”而已!阅读到此,我忽然对狗肃然起敬。<p>默默地品读此诗三遍之后,我----高贵人类中的一位“寻梦者”,堂堂七尺男子汉不得不最终低下了头颅(尽管此时我的生殖器正在充血、膨胀),“羞惭”两字逐渐占据了我左右半脑,不留一星半点儿“余地”!呜呼,文明的人类呵!呜呼,下贱的狗的主人呵!<p>借此机会,笔者躬身自问:人类为何要以狗为伍?为何对狗宠爱有加?“狗味”大家或许已在凸凹同志的这首题为&lt;羞惭&gt;的诗中或多或少地嗅到了吧!(但愿受众不要只是仅仅满足于嗅到”狗不理”包子的香味!)<p>“诗无达诂”.但愿上面的这些文字没有曲解凸凹同志创作此诗的”本意”,如正中下怀,当是件幸事.<p><br>2004年6月26日上午10点整写于安徽蚌埠市闲云阁<p><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9 13: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0:31 编辑

对第三条道路写作有了概括了解。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9 13: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0:31 编辑

同意很多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0 1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0:31 编辑

多谢欧阳白兄阅读!问好!握手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0 1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0:31 编辑

感谢诗兄品阅。握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5-1-7 08:21 , Processed in 0.07276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