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28|回复: 5

解 读 彭 燕 郊 之 三—芭蕉叶上诗的理性、知性和感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9 00: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0:30 编辑

解 读 彭 燕 郊 之 三<br>—芭蕉叶上诗的理性、知性和感性<p>欧 阳 白<p>一<br>近来细读彭燕郊先生的诗集《芭蕉叶上诗》,有一种很特别的感觉,或许是读惯了那些封面艳丽的装饰豪华的书籍,而对这本朴素得没有一个彩色的字,没有一张彩色的图的诗集感到不自然吧,然而仔细思考起来,又不是,因为彭先生的很多文集都是这种淡雅如菊的风格,那么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br>是诗!<br>彭燕郊先生这本诗集里的诗歌让我感到陌生,让我感到与读到的他的其他作品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是题材,诗作共四十五首,但所描写和所抒发内容都差距十万八千里,有闽产的《佛手》柑,有《岳阳楼晚眺》和《万年寺蛙声》,有《心字》这样的说文解字,有《盲文》,有《植物人》和《西班牙小景》,有《李贺》,甚至还有关于接吻的理性解构和诗意阐述的《二律背反》,古今中外莫不涉及,动静物人概成文章,好像是老人藏身长沙烈士塔下西汉追追之侧,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万千世界之风云变幻电光石火都成了诗人的下酒菜。<br>比起原来读过的《混沌初开》,就觉得这些诗歌的轻盈纵逸,信手拈来,浑然天造,比起《高原行脚》来,就觉得这些诗歌的兴味浓烈,内容庞杂,好象要把这些诗歌进行一种归纳还真难,除非就用诗集的名字——芭蕉叶上诗。<p><br>二<p>写的什么?写给谁?这些<br>字的尘埃,字的粉末<br>一棵一粒的词,一片一块的句<br>突出来,凹进去的行<br>忽然冒出来的被忽然跨过的段<br>彭燕郊先生在《芭蕉叶上诗》中的开头以诗写诗,写作了一首关于诗歌的诗,对诗的诗性描述一点都不玄,一点都不深奥,简明的语言还原诗歌,用诗歌的元素解构诗歌,解构完了再结合起来;<br>是不是一场爆炸后的残余?这些逗号,句号,<br>惊叹号,空格子,册节号<br>愣头愣脑,你推我挤<br>有序,无序的集合,连缀<br>写些什么?写给谁?这些<br>这几乎是关于现代诗歌写作的一篇理论文章,诗歌是什么?没有几个人不明白,也没有几个人能说得清楚,但他这里告诉了你,诗歌是“字的尘埃”和“字的粉末”是词是句是段是一些标点符号,进而说是它们有序或无序的集合,以模糊说混沌,以模式说程式,比非得要算出一加一等于几的那种刻板逻辑来要高明得多,生动得多,也接近本质和真理得多,这是诗人的理性抒怀和诗的理性描述。<br>诗人还用诗的语言这样要解说心字,在《心字》里,这样写到:<br>我的心上有一个字,<br>有一个字在我的心上,<br>我有一颗有一个字的心。<p>心和字,字和心。<br>离不字的这颗心,<br>离不了心的这个字。<p>少不了的这个字<br>这个字:“心”,这颗心!<br>诗人把心的这个字:心翻来覆去的解读,把心中之所想很缠绵地表达出来,都好像什么也没有说,这是多么高明的对于心的理性阐释啊。<br>在对彭燕郊先生诗歌的阅读过程中,我经常被诗人的理性力量所震憾,包括《混沌初开》,很多人仅认为是知识分子对自身坎坷命运的一种诗性描述,当然也是但从更深的层次和更高的角度看,那又何尝不是人类苦难命运的理性解读呢?在向先生求教的时候,我提出了这种想法,先生深以为然。<p>三<p>对彭燕郊先生诗歌感觉后的第二点是知性,现代诗歌被称作“冷抒情”的诗歌,这其中除了现代诗歌理性成份较多外,知性成份较多是另一个原因。<br>在对彭燕郊先生的解读时,总有一种感觉就是觉得彭先生好像是一位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和化学家、数学家,他的《年问》充满着数学的智慧和数学世界的玄妙感觉,在《芭蕉叶上诗》中收集的《二律背反》既有哲学意味,又有生物学的解说,在这首诗中,他对接吻作了精致的,有意味的,深入的分析:<br>从生理卫生学角度分析<br>接吻时双方交换了9克水份,<br>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0.7克蛋白质,<br>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0.18克有机物,<br>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0.7毫克油脂,<br>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0.47毫克盐,<br>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还有大量的酶。<br>在对物质交换的静态结果的分析后,再说:<br>还应着重指出的是:<br>接吻是一种促进健康的运动,<br>引发12种唇部动作,<br>17种舌头移动动作,<br>共计20种肌肉动作。<br>当然诗人最想表达的不止在此,而是:<br>人的肉体中<br>完全赤裸而没有用皮肤包裹的,<br>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嘴唇和舌头,<br>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实即灵魂的肉体。<br>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灵魂需要对话的时候,<br>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就接吻,<br>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我们说的接吻,在灵魂则是对话。<br>诗人对接吻层层解剖,步步为营,逐渐升华,把一个动作分析得清彻无比,清爽无比,之所以能够吸引读者,诗人对事物独到的知性解读是很重的因素 。<br>在这本诗集中,《新鲜》里对月亮的描绘,《雄辩》里的思维程式拼写和再读、《万年寺蛙声》里对血液跳动的感悟都充满了知性的光辉。<p>四<p>第三个深的感受就是彭燕郊先生诗歌里独特的感性话语,都说诗人是感性的、抒情浪漫的,但感性、浪漫正如他自己所说“有一个度”,过度就不是艺术了。<br>在《佛手》里,诗人先是用白描的手法,告诉我们佛手的外部形状是怎样的:<br>佛的手的金黄和优雅<br>佛的慈悲地伸给我的手<br>食指捏住中指<br>无名指捏住食指<br>小指紧靠着掌心<br>然后,从此出发,诗人发出感概:<br>我紧握着,体味<br>庄严手指上佛的体温<br>想像<br>佛怎样神秘地,不,是神奇地<br>捏着手指<br>从浩淼的永动测度<br>凡间无边苦海无穷起伏的波澜<br>再后,诗人离开了佛手这一具象,转到对人生苦难经历的感叹,诗人形而上的掌握恰到好处,没有丝毫的雕琢痕迹,这就是一般诗人与大师的区别所在,语言的运用恰到好处,意像的摆弄恰当合理,节奏的掌握恰如其份,这是大师与众不同之处,高明之处。这点在《西班牙小景》中表现得最为充分:<br>三个少女从斗牛场出来<br>最见一个乞丐<br>那乞丐向她们求乞<p>第一个少女给他一枚银币<br>他谢过了<br>第二个少女给他两枚银币<br>他谢过了<p>第三个少女<br>那最贫穷也最美丽的<br>没有银币<br>在他苍白的脸上<br>轻轻的吻了一下<p>正巧有个卖花人从那里经过<br>饥饿者没有说“谢谢”<br>把刚才讨到的银币<br>买了一束玫瑰<br>送给那个最美丽的少女<br>在这首诗里,诗人几首没有说一句多余的话,只是冷静而又深情地注视着这个故事,但诗人那美好的情怀和感觉都在字里行间表露无遗,全诗话语浅白流畅,不多一字不少一字,这是大师的感性在诗歌里的呈现!<br>当然大师的品格不仅在于他的诗歌中表露出的那种理性、知性、感性的力量,还在于那种虚怀若谷的谦逊,诗人在后记里这样说:“生命继续,学习也在继续,痛苦总是伴随着生命,是在痛苦带来的沉重心情中学习,我想我应该更加警惕幻想的残余,自我麻醉永远是我学习路上的最大障碍。”<br>这是彭燕郊先生震撼我最大的力量,出这本集子的时候,是二○○四年七月,先生刚刚八十四岁。<br>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二○○五年元月七日<b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9 13: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0:30 编辑

读的很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9 13: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0:30 编辑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0 17: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0:30 编辑

透<br>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0 21: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0:30 编辑

平实的文字用深刻的思想来串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0 22: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0:30 编辑

问好楼上两兄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5-1-7 08:20 , Processed in 0.092663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