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59|回复: 2

[转帖]余怒的无相----三首早期短诗的存在论背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3-15 21: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5:35 编辑

余怒的无相----三首早期短诗的存在论背景<p><p> &nbsp; &nbsp; &nbsp; 文//宋子刚<p><p> &nbsp; &nbsp;先说无。无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要是什么都没有,我们就什么都不会知道。所以当我们说无的时候,实际说的是有一个“无”的东西。这样的无是什么?余怒的诗歌写着:<p><p><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半 &nbsp; &nbsp; &nbsp;夜<p><p><p> &nbsp; &nbsp;为了知道谁在屋顶上世间<p> &nbsp; &nbsp;我爬上屋顶 <p> &nbsp; &nbsp;四周漆黑,我喊了一声:喂 <p> &nbsp; &nbsp;没有人<p><p> &nbsp; &nbsp;我赤着身子 <p> &nbsp; &nbsp;刚从一个梦里 <p> &nbsp; &nbsp;爬出来,<p> &nbsp; &nbsp;我并不感到冷 <p> &nbsp; &nbsp;但我总感到有一个人。<p><p> &nbsp; &nbsp;但没有人。黑暗中 <p> &nbsp; &nbsp;只有我这一声“喂”<p> &nbsp; &nbsp;除了一声“喂”,我什么都没听到。<p><p> &nbsp; &nbsp;余怒在这首诗里说到无了吗?乍一看,好像是在说人的一种孤独。但孤独这个词已被用烂了,且烂在它的俗意上。那么我们说无。一样的无,具体到这诗上,到可数着来。第一,“半夜”就是无。半夜为什么是无?人独自夜行,漆黑无边,赤条条最感无助。(诗中也这么点到:漆黑无边,我赤着身子,且置身屋顶之空荡。)正所谓此生若遭抛掷,世界暴露出它深渊无边的本来面目。那么白天的一切,无非是人的某种自助甚至自大罢了。表现为身份,地位,爱情,家园等等“筑造”。读清了诗里时景的被抛掷之无,再说诗中的无人之无。无人是因为人都在做梦。(诗中“我”也才“刚从一个梦里爬出来”)如大家都在做同一个梦,有同志,有敌人,到也不会有无人之感。问题是诗人独自醒了,且是醒悟之醒。于是就看出这层举世皆醉梦之迷陷。当然感到了无人。(诗中反复提到:没有人,但没有人。)而诗人的觉醒并非简单的醒来,必有让他觉醒的东西在招唤着他,所以诗句:“但我总感到有一个人。”那么这个神秘客到底是是谁,能具体指出吗?我想了三个答案,第一答:这个人就是让余怒几十年来不停地为他写诗的那个人。此时此刻,我们品读着他。倾听着他。我们就是诗里的终于赶来的缺席者。还有两个答案我们在后文再一一找出。<p> &nbsp; &nbsp;前两个无,无在明处。这诗里的第三个无,到要细说一翻。先想,在万物皆应安宁入眠的时候,为什么有人睡不着?他显然不属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然而然的万物。若人与世界尚能同属一体,是不必要无端端于黑夜跑上屋顶向世界扣问一声的。人问,向对面的对象问。世界已与人分裂,有所标如“主体”,“客体”等。人恰忘了也许人才是寄居于世的客体。在这样的矛盾中,诗人向世界大喂一声很正常。领导向下属喂一声,商人向货物喂一声,科研者向基因喂一声,并计算它将来的利用价值。我们到能说,也许只有诗人的这一声喂才最干净,最透彻!为什么这么说?且听我们解了无相之相。<p><p> &nbsp; &nbsp;于是说相。我们常说的相是指物沦为表象之后的相态,如相貌,相状等。那么我们在来让词源说出存在:甲骨文的相,描画为一只优美的大眼睛斜盯着一棵树木。现在想当然的解释是古人伐木利用,所以才盯着树木仔细计算。这样的理解一看就是商业头脑的想象勾当。上古时期,万物有灵,人与物亲密,尊重同为一体。那只与树木结缘一体的眼睛为什么就不是在与树木感应,交谈,欣赏甚至爱护它,像啄木鸟那样为它捉虫子呢?那么余怒心中的世界之相又在哪个层次呢,且读诗作:<p><p><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梦 &nbsp; &nbsp;游 &nbsp; &nbsp;者<p><p><p> &nbsp; &nbsp;一只虫子在吃荔枝 <p> &nbsp; &nbsp;我说,妈妈你看 <p> &nbsp; &nbsp;一只虫子在吃荔枝<p><p> &nbsp; &nbsp;昨夜我从被窝里爬起来 <p> &nbsp; &nbsp;听见有人在隔壁磨牙 <p> &nbsp; &nbsp;他不说话,只是磨牙<p> &nbsp; &nbsp;像撑死的老鼠<p> &nbsp; &nbsp;我敲敲板壁 <p> &nbsp; &nbsp;我不好发作 <p> &nbsp; &nbsp;你披上衣服走出门去蹑手蹑脚妈 <p> &nbsp; &nbsp;妈你干什么<p><p> &nbsp; &nbsp;余怒作为这个时代的本质性诗人,最易被时代的冷酷荒谬狠狠击中。所以对文字的抒情意愿高度克制,有时甚至到了矫枉过正般地让人不解(可喻指余怒主舵的不解诗歌论坛)。这首诗尽管写于92年末,但绝非少年的矫情扭捏之作。诗中刻划的正是我们讨论的世界的两种相。当我们洁如少童,还没有从混沌的“被窝里爬出来时”,人世之相是:我说,妈妈你看,虫子在吃荔枝等亲密柔爱之相。那时的妈妈能够倾听,荔枝也尚原初般地能被虫子共享而不是被人类独占。<p> &nbsp; &nbsp;但当人类从朴初的“被窝里爬起来 ”,自命主宰,世界沦为客体,表象之相后,人也就逐渐脱离原先的本质,最易走到自己的反面,万物也常被象征地引为可欲之物的物欲。人和世界的同一性就这样变成被欲望驱使下的满足或不满的紧张分裂的关系(这才是现代人的孤独之根)。诗人当然会难以忍受地时不时大喂一声。这样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我们在上文说诗人的那一声喂喝才最干净,最透彻。<p> &nbsp; &nbsp;继续解诗。现在也就清晰地能读出“我”“听见有人在隔壁磨牙”,实则是欲望在磨牙。欲望最爱独裁不语(诗句:他不说话,只是磨牙),并丑恶“像撑死的老鼠”。在强有力的欲望面前诗人无奈,只能敲敲板壁,不好发作了。大地母亲在人类的势如破竹的挺进中,已悄悄失踪。敏锐的诗人逼真而又亲痛地感受着这一切,哀泣一问:妈妈,你干什么(离我而去)?<p> &nbsp; &nbsp;人类叛逆,大地母亲离开。诗人觉悟着,不肯松开那根脐带。前首诗中尚有遗问的“那个人”,正是越来越远的大地母亲。所以诗人立于房顶,凌空一喂。天空和大地本就同属大自然这个伟大的母亲。<p><p> &nbsp; &nbsp;三说无相。当世界由当初物人同一的亲密之相沦为如今的物人对立之相(比如卖相这词,暴露的就是相之可以随时标价转让的无根沦落状况)。这种相的自我否定,或自我否定的相的存在,必然就会有无相这词的应运而生(以后有机会我们也可探讨一下佛学中的无相之说)。人,从此命运为利润的制造,追逐者,万物皆被标示为生产利润的材料。乃至人也售价为生产组织中某种高级配件。鲜有人会疑虑国民生产总值和人的幸福是否正比例增长。人和物本来就是休戚与共的关系,物被连根拨起,人必迷失本性。无相就不仅是无物相,也就包括了无人相。余怒也就当然写道:<p><p><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在 &nbsp; &nbsp;夜 &nbsp; &nbsp;里<p><p><p> &nbsp; &nbsp;三个演员边走边说话<p> &nbsp; &nbsp;一个在诅咒坏天气<p> &nbsp; &nbsp;一个说她梦见了一出喜剧<p> &nbsp; &nbsp;一个一遍遍地诘问:“谁是<p> &nbsp; &nbsp;木偶心中的影子”<p> &nbsp; &nbsp;雨中,电车怀着欲望<p> &nbsp; &nbsp;飞驰而过<p> &nbsp; &nbsp;她们看见:电车上没有乘客<p><p> &nbsp; &nbsp;----诗中边走边说话的轻浮口水。诅咒,坏天气的背离。梦见及喜剧的虚伪作做。木偶心中的影子所揭露的双重假象。世界就像一辆盲目的“欲望”快车,当然就呈现出“没有乘客”(乘客被抽象成“怀着”的欲望)的无相状态了。不仅场景中的无物无人(到有“演员”“喜剧”“木偶”等道具)之无相,更进一步,诗人将发现电车上没有乘客的她们,已提前置于诗题中指出的“在夜里”的被抛掷的空无之中了。那么余怒的无相又是无相中的无相了。恰好比喻人类的某种深渊劫重。余怒对现世存在的刻划到了极至的冷酷无情的地步。所以这么多年来,余怒只能自己喊着自己的名字艰难上路。那么,第一首诗中的那个神秘客,莫非又是诗人自己?是为疑案的第三解。<p><p> &nbsp; &nbsp;陈独秀和海子的故乡,安庆人余怒,尖利深沉,才高志洁。易为常情所不容,故更显独行特立之异姿。吾也有幸,得其赠阅,寄为知音,命笔评论,遂成此文。如有缘再续,当更奏其广陵孤高之曲以共传赏。 &nbsp; <p>若缺诗话之一:蓝角心底里的死亡之诗<p><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一)<p><p> &nbsp; &nbsp;那天的灯很亮,我们吵嚷嚷围成一桌,开席前的一段空白时。有一阵我离开,后来回来,包房里已经变得静悄悄的了。蓝角一个人在讲述:<p> &nbsp; &nbsp;他跪蹲着,像狗一样,一口一口地把睡铺上的芦席咬烂,或强咽下,但吐出的更多,搀混着满嘴的血水。我冲进去时,大半张席子已被咬光,那场景触目惊心!我抱住他大喊他的名字。他只哭,并嚎出了声。<p> &nbsp; &nbsp;之前我遇见他时,他横躺在我家门口的马路上。我惊异,他回答说,我想被汽车压死。那时他像是醉了。第二天早上,风平浪静。我开玩笑说,下回你来,赔我条席子。<p> &nbsp; &nbsp;以上蓝角说的,就是安徽籍诗人佘文中十余年前自尽而亡的前一幕。佘文中为人,平凡木讷,其貌不扬。但作为那个年代的诗人,想必志气昂扬,内心刚烈。故其张扬时震世,压抑时也易自折。上世纪八九(海子死年)之后,有一大批诗人可以因为各种可标明可追补的原因抛弃自己的生命。这对今天某某后某些温柔的写手们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写作是一种生存的方式,而不是生活的放浪。<p> &nbsp; &nbsp;回家后我翻箱倒柜找九一年以前的老杂志,找佘文中的诗。有《伐木者》二首,选稿编辑是蓝角,其中写道:<p><p>八月的夜晚/ 谁看见我潜进深山......<p>人的一生不比树木更长 / 斧头已经触及它的根部<p>我听见肉体的秘密 / 细小的水 / 渗进岩石......<p>枯树倒地的声音响彻夜晚 / 你不知道我在哪座山上<p><p> &nbsp; &nbsp;人之将死,其言有兆。所谓“伐木”恰似诗人的自伐。“夜晚”,世界是无。“潜进深山”,迷陷深矣。这双重的存在之“不”,紧接着体现为“斧头”和“树木”的相遇,除了疼痛,摧残,暴谑之外还能有什么呢?那么我们前面所说的佘文中的异常之举,也就不足为怪了。即使我一日只得着一餐,我也感恩这稀世的馈赠。诗人过于尖锐,不知正因为吾人乃无中生有,更需珍惜。<p> &nbsp; &nbsp;然而大匠加缪的引导是:只有一个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那就是人该不该自杀。想必他也以为生如“枯树”,故要另寻山头了吧。如佘之诗句:枯树倒地的声音响彻夜晚 / 你不知道我在哪座山上。<p> &nbsp; &nbsp;后来我又与蓝角通电话,经他协助,又找到了被选入某种精华诗集中的一首《假如没有雨》:<p><p>雨点<p>落在那些伞上雨披上屋顶上<p>像一位异乡人叩打着<p>永远也不会开启的门<p>雨点<p>失望地<p>跌<p>落<p><p>然而<p>假如没有雨<p>没有那些温柔的话语<p>只有风 &nbsp; &nbsp;烈日 &nbsp; &nbsp;石头<p>诗人<p>你将在哪里找自己倒映的灵魂<p><p> &nbsp; &nbsp;----这首诗写得垂长,绝望。像佘文中后来悬在屋梁下飘晃的身影。当我们相信诗是用来不朽的时,普通诗人生而多余。在这之前,他们更是俗常欢宴中的多余者。所以他“像一位异乡人叩打着 / 永远也不会开启的门”。此在的存在,灵魂乃虚无飘渺之喻。自己到有一个,那就是从霸占式在场的常人中觉醒而出的生命态爱意地充满的自我存在(参看我的《常人存底,诗人存在----陈先发诗歌精神探究之一》)。所以诗的最后渴问:“诗人 / 你将在哪里找自己倒映的灵魂。”在强大的俗世面前,诗人往往是倒立着的。这很正常。<p> &nbsp; &nbsp;人类永存,还是人类终将消亡。我更愿意相信后者,所以也更愿意感恩。那么诗,作为无中生有,有中的“妙”(用海德格尔的话说,是喜欢它,才赋予它本质的那种事物),却是最容易落脚于看似普通的,渺小的诗之思,诗之心,诗之人中。超出短暂的心灵抚慰之外,少数或能因逗留而流传,其它预备的超越的意义都是可疑的。所以,佘文中的诗,虽然技艺不显。但足以在一瞬间感动我们。<p> &nbsp; &nbsp;和佘文中交流频繁的还有当年的《诗歌报》主编蒋维扬,诗歌理论家,诗人沈天鸿,当年主持《飞天》中“大学生诗苑”栏目的编辑张书绅。蓝角提醒,一并记之。据闻佘的许多优秀之作,发在当年的《飞天》上,可惜我力不能及,难以寻觅。<p> &nbsp; &nbsp;尼采有言:如果有五个人聚会,那么第六人必死。那天的实情是,因为一个诗人的死亡,有五个以上的聚会者真正地聚集于某种沟通。死,赋予了吾人唯一的整体性。其中,诗,奇妙地缓缓流淌。<p><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二)<p><p> &nbsp; &nbsp;我以为在坐的有章凯,绿绿这样清丽的女诗人,那天的话题总也轻佻不起来。不几日,蓝角在长线诗坛上贴出了《事件》一首:<p><p>去裕森酒店的路上,昌河面包车<p>和一个少女的尖叫相撞<p><p>一滩血,开放在黄昏,没有声响<p><p>我同样在推杯换盏。我同样和绿绿说话<p>偶尔瞥一下,她<p>花朵一样的<p>嘴唇<p><p> &nbsp; &nbsp;----原来如此。蓝角在来的路上,经历了生死两重天。存在之法寂静无声,瞬息绽放。所以生命可以有幻觉之喻,短暂斯歇如诗中的一声可以悬吊生身的“尖叫”。另一个活着的少女当然越发鲜美。她的“花朵一样的 / 嘴唇”使前面遇到的“没有声响”的凄惨的“黄昏”得以真正的“开放”。因“嘴唇”这词可以说出“没有声响”的声响。“绿绿”这个词,天缘巧合地生机昂然。这么美妙。然而,这只是我的理解。冷郁者会说,“花朵”轻薄虚拟,“一滩血”才真实深刻。作者这是在反讽。<p> &nbsp; &nbsp;意识是存在的减压。一想就错,更何况单线解释。所以诗法含蓄。蓄乃会聚,忌分割。如一潭深泉。赏阅者凭自畅泳其中,各得滋味。<p>在我看来,这也是歇笔多年的蓝角重写后比较成功的一首短诗。之前,死亡这个本真诗人总难以绕开的题材,他当然也必有呤咏。我翻阅了“诗生活”网站中他的个人专栏,发现他最先往里装的一首,竟就是《 片断:死亡书简》,其中有这样的句子:<p><p>今天就是盛宴 &nbsp;死把最好的香味?<p>放到春天的门檐<p>......<p>水上行走的人你默无声息?<p>死亡是空中寂寞的雷电?<p>埋在我失声的心底<p><p> &nbsp; &nbsp;----又一次原来如此!在蓝角的心底里,早已埋藏着一个如“空中寂寞的雷电”般的死亡。这样的雷电中,也许闪现着佘文中们深烙清澈的面容。诗人默契着一种共同的“盛宴 ”。工作可以别人代替,谁也不能拿走你的死亡。生被侵略被异化,唯死永远保持最独纯的“香味”,所以诗人也默契着赞美死亡。但造句的起点往往不同,佘文中们用自身存在的代价划出“空中寂寞的雷电”,实则是得着了一种无奈的退庇。蓝角呢,仿佛摘到坛里的果子自已把自己带向成熟。此在于自由的能在之境亲近自己的最后本质----死亡,当然说出:?<p><p>死把最好的香味?<p>放到春天的门檐<p><p> &nbsp; &nbsp;在海德格尔说出人向死而生后,我们要说,死向生而死。死是存在的休息,是为了更好的生(所以是“春天”的门檐)。死是吾人最大的关爱。尽管在探讨陈先发诗歌精神时,我已这样说过。<p><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三)<p><p> &nbsp; &nbsp;蓝角有外祖母在乡下老家。生有子女八个。高寿百余岁时独居茅屋,冬夜小起绊倒,面扑火盆而亡。作为远孙必纠心自责,以诗记念,有:“喝到口里的 / 是泪水 / 也是血水//是外婆 / 九十八年前 / 把我捧在怀里的 / 温暖的鼻息。”等等之句。诗真实地俗情着。<p> &nbsp; &nbsp;那天餐桌前蓝角还讲述什么了吗?不记得了。后来又有诗人江岸,汪抒加入,我们一道去了合肥的“夜游人”酒巴。蓝角说,最近他常来这儿。也许只有在红男绿女的欢歌艳舞中,才更能呈现出沉潜于漆黑一隅的孤茗之姿。诗歌这样的小蛀虫,依然咬紧着蓝角的独在。当然,我们也如此。所以我才写此文以记之。<p> &nbsp;<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16 07: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5:35 编辑

文章评的到位,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17 09: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5:35 编辑

当我们相信诗是用来不朽的时,普通诗人生而多余<p>偏了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5-1-8 13:08 , Processed in 0.077448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