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57|回复: 0

清诗二十讲﹙钱塘刘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8 16:4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七  赵执信
康熙二十八年八月,西湖已是荷意阑珊,菊花欲上的时节,杭州城西距西湖不到五公里的西溪洪宅﹙洪家别业﹚却早早披红挂绿,一曲天淡云闲,列长空数行新雁,把盛况空前的演出逐渐推向高潮。今天是洪家别业的主人洪昇答谢社会各界的日子,台上演的正是其一时朱门绮席,酒社歌楼,非此曲不唱的大作«长生殿»
时值佟皇后丧服,给事中黄仪劾洪昇等人于国恤期间观剧为大不敬,洪昇被削除太学生资格,当时南派首领翰林院检讨赵执信也因参与其中而被革职,时人作诗哀叹其事云:秋谷才华迥绝俦,少年科第尽风流。可怜一曲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
这件事究竟因何而起,大致有三种说法:第一是康熙朝南北两党之争,南党以刑部尚书徐乾为首,多为汉族官吏;北党则以明珠为代表的满族官僚,两派相互倾轧,«长生殿»一案只是双方路线斗争的牺牲品。其二是有人突发奇想,诬洪昇的«长生殿»借古讽今,搬出唐明皇和杨玉环的故事,来影射清代开国皇帝顺治与懂鄂氏的生死情缘。第三则是观剧的赵执信恃才傲物,开罪了由知县入京的给事中黄仪,说黄六鸿﹙黄仪﹚带着土产和著作去拜谒赵执信,这个也算是科目出身的人,其著作竟叫«福惠全书»,也就是当官的秘诀,赵执信当然不给面子了,即答以:土仪﹙土产﹚拜登,大著奉壁。黄仪受此奇辱,便怀恨在心,终于逮到了这个机会进行报复。但赵执信对朋友笃重义气,竟不顾个人安危,拒绝向组织提供有关洪昇的罪证。
赵执信﹙16621744﹚,字坤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知如老人,今山东淄博人。十七岁便中举人,十八岁选翰林院庶吉士,当时的主考官翰林院编修翁叔元慕其才,亲自把儿子翁光海送到他的门下。赵执信二十三岁出任山西乡试正考官,二十五岁升翰林院检讨,参与«明史»«大清会典»的修撰。一时朝贵皆愿纳交,而先生性傲岸,耻有所依附,落落如也﹙黄叔琳«赵执信墓表»﹚。
赵执信除«饴山诗集»十九卷外,还有«饴山文集»«诗余»«谈龙录»等刊行,其诗与王士禛互为论敌,«清史列传»说二人:王以神韵缥缈为宗,赵以思路境刻为王。王之规模阔于赵,而流弊伤于肤廓;赵之才锐于王,而未派病于纤小。使两家互救其短,乃可以各见其长;正不必论甘而忌辛,好丹而非素也。今录其七言律诗一首,以作结束:
«山行杂诗四首»﹙其一﹚
岭路盘盘行欲迷,晚来霜霰忽凄凄。林间风过犹兼叶,涧底寒轻已作泥。马足蹙时疑地尽,溪云多处觉天低。倦游莫讶惊心数,岁暮空山鸟乱啼。
十八  黄景仁
在清诗乾隆朝的百花园中,群芳竟放,争相点缀这太平盛世,就在这姹紫嫣红之中,出现了一树带霜的寒菊,虽萧瑟风中,转瞬即逝。然其凄楚的色彩,揭示的却是盛世表象掩盖下的历史真实,他告诉人们繁华有多么地脆薄,当风雨袭来,留下的只是一朝零落无颜色的哀痛。
«都门秋思四首»﹙其三﹚
五剧车声隐若雷,北邙惟见塚千堆。夕阳劝客登楼去,山色将秋绕郭来。寒甚更无修竹倚,愁多思买白杨栽。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
这是乾隆四十二年,29岁的诗人黄景仁﹙字仲则,一字汉镛,号鹿菲子﹚在北京寓所内写下的组诗,抒发着来京四年以来的种种感慨。从五剧的车声和北邙的高塚,反观自身的士途失落以及潦倒命运。
诗人4岁丧父,虽天才横溢,却屡试不中,20岁开始离开家乡江苏常州,浪迹天涯。好不容易于乾隆四十一年东巡召试,录取二等,被授予武英殿书签官这个在清史上都难以查询的芝麻绿豆官职,好不容易挨过两年,才由主簿的末秩加捐为县丞,也就是士大夫所不屑的二老爷,还从未有一天补过缺,连日常生活都难以为继,只好自认癫狂,与伶人们混在一起。
这位与杜工部韩吏部一样被人所熟知的黄二尹,也不是没有大人物的赏识,安徽学政朱筠就十分器重其才,延他入幕,然而独来独往、不拘一格的个性与同事们实在难以相处,竟至不辞而别。陕西巡抚毕沅看到他的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以为此诗足值千金,先寄五百金,速其西来。没想到行至山西解州运城,病逝于河东盐运使官署中,年仅35岁。
黄景仁一生好作幽苦语,瞿秋白早年在叙述家庭困顿的生活时说:想起我与父亲的远别,重逢时节也不知在何年何月,家道又是如此,真正叫人想起我们常州诗人黄仲则的名句来: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饿乡纪程»﹚其诗低沉苍凉,语调清新。他唯一的挚友洪亮吉说他与青莲﹙李白﹚最近。包世臣则赞其为:乾隆六十年间,论诗者推第一。今录其名篇的两首:
«癸巳除夕偶成»﹙其一﹚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俏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绮怀»﹙之十五﹚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十九  龚自珍
龚自珍﹙17921841﹚字率人,号定庵,浙江仁和﹙杭州﹚人。是中国近代思想的启蒙者。他的诗上追李、杜、苏、黄,下开风气,被誉为古典诗史的殿军。
龚自珍出身于官宦世家,十九岁中顺天乡试副榜,二十七岁中举人,此后的十年却屡应进士不第,考军机章京也落选,直至道光九年才被题名,因楷法不中程,不列优等,勉强被排在三甲第十九名,成为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等低级文官。然其虽困厄闲曹,却屡屡上书针砭时事,因而不断地遭受排斥与打击,只能愤而辞去官职,于道光十九年在南归途中写下了著名的«己亥杂诗»315首。道光二十一年,他执教江苏丹阳云阳书院,父亲去世后,又接替父业兼任杭州紫阳书院讲席,夏末,曾写信江苏巡抚梁章钜,拟辞教赴上海反抗外国侵略,不料于同年八月十二日,突患疾病暴卒于江苏丹阳,年仅50岁。
龚诗无论思想性与艺术性都堪称巨子,他的诗自成一派,以亢奋激昂、低沉婉约而著称,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剑气箫心,下面我们就竖耳以待,来听听这振聋发聩、震古烁今的声音吧。
«夜坐»﹙二首﹚
春夜伤心坐画屏,不如放眼入青冥。一山突起丘陵妒,万籁无言帝坐灵。塞上似腾奇女气,江东久陨少微星。平生不蓄湘累问,唤出姮娥诗与听。
        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才海内空。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杂诗,己卯自春徂夏,在京师作»
楼阁参差未上灯,菰芦深处有人行。凭君且莫登高望,忽忽中原暮霭生。
«梦中作四截句»﹙选一﹚
黄金华发两飘萧,六九童心尚未消。叱起海红帘底月,四厢花影怒于潮。
«己亥杂诗»﹙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一0四﹚
    河汾房杜有人疑,名位千秋处士悲。一事平生无齮龁,但开风气不为师。
«己亥杂诗»﹙一二五﹚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红蕙花诗»﹙选二﹚
香满吟笺洒满卮,枫桥宾客夜灯时。故家池馆今何许?红蕙花开空染枝。
读罢一时才子句,骚香汉艳各精神。十年我恨生差晚,不见风流种蕙人。
«自春徂秋,偶有所触,拉杂书之,谩不诠次,得十五首»﹙之一﹚
名理孕异梦,秀句隽春心。庄骚两灵鬼,盘踞肝肠深。古来不可兼,方寸我何任?所以志为道,澹宕生微吟。一箫与一笛,化作太古琴。
二十  苏曼殊
把苏曼殊划入清代诗人,一定会有许多人提出异议的,这件事也困扰了我许久,后来想想实在是割舍不下,最后还是把他写进文中。
苏曼殊是清末民初坚定的革命者和创作奇人,1884年9月28日出生,为日本横滨英商万隆茶行的卖办苏杰生与日本小妾河合仙的胞妹若子的私生子。祖籍广东香山县沥溪村﹙今属珠海市前山镇南溪乡﹚,以趣闻轶事而富传奇色彩。自十九岁在日本加入进步青年团体后,或僧或俗,足迹遍布于苏、浙、湘、皖、粤、沪、港以及东南亚、日本诸地,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己任。一生交友广泛,如果把他们一个个排列起来,用柳无忌的话来说:差不多成了一幅民国以来文人名士的缩影图。由于其个性异乎常人,时常追逐声色;从事的又是秘密活动,行踪飘忽不定,甚至打算去刺杀保皇党首领康有为,所以被人冠以情僧革命和尚等浪漫的称号。苏曼殊六岁习画,二十岁开始学诗,不到四年就力压当时诗坛。其诗怀古伤今、格调低沉,多描写男女的哀怨与思乡的离情,被柳亚子誉为举世公认的天才
«本事诗»﹙其九﹚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望着槛外的霏霏细雨和哀怨的箫声,何来如此销魂的感慨,斯人虽闲云野鹤,却难掩心中无尽的伤怀。曼殊一生为情所困,先是十五岁去日本横滨求学,与日本姑娘静子一见钟情,却遭到了家族的一致反对,他的叔叔甚至去静子家登门问罪,致使静子被父母责打后,于当夜便跳海自尽。曼殊心灰意冷,回到广州后就去蒲涧寺出了家。他以自己的这段生死之恋为素材创作的小说«断鸿零雁记»,对后来的鸳鸯蝴蝶派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后在1909年东京的一场音乐会上,邂逅了艺人百助,二人同病相怜,渐生爱慕之情,然曼殊此时已尘缘了断,只能将一腔爱恋化作诗,写下了还卿一钵离人泪,恨不相逢未剃时这样的句子。
«过蒲田»
柳荫深处马蹄骄,无际银沙逐浪潮。茅店冰旗知市近,满山红叶女郎樵。
探母是温馨而感人的,那份兴奋中透着焦虑,焦虑中满怀期盼的心情,使诗人欣然赋下此诗。由于不光彩的身世,苏曼殊从小就遭受家族的歧视与冷漠,十三岁便离开家乡,转至上海学习。十五岁尊父嘱随表兄林紫桓到横滨大学,十九岁考入东京早稻田大学高等预科中国留学生部,第二年转入振武陆军学校习初等陆军技术,并参加拒俄义勇军、学生军等组织,被家人发现后,断绝供给而辍学回国。
«为玉鸾女弟绘扇»
    日暮有佳人,独立潇湘浦。疏柳尽含烟,似怜亡国苦。
1913年,孙中山发动的二次歌命失败后,袁世凯倒行逆施,心情异常忧愤的诗人只能借画赋诗,来抒发心中的抑郁,并且积极参加李烈钧等人发动的二次革命,讨袁护国,然壮志未酬,于1918年5月2日因病去逝,葬于杭州西泠桥畔,与名妓苏小小、革命烈士秋瑾相对而邻,也算不辜负此生情僧革命和尚的称号了。
2010/8/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1-16 17:58 , Processed in 0.080998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