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70|回复: 4

<转贴>第二十届青春诗会:陈先发等诗人呼吁新诗加强道德力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0-22 07: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白沙在 2004/10/22 02:09pm 第 1 次编辑]<br><br>第二十届青春诗会:陈先发等诗人呼吁新诗加强道德力量 <br>         <br>★面对口水诗、下半身写作、垃圾派等现象的出现,一些诗人们表示不满,认为那是诗歌的一种堕落,现在新诗创作现状令人堪忧。有的诗人甚至对新诗现状表示出极大的愤怒,提出回到传统、呼唤道德的口号。 <br>★诗人陈先发等认为,道德感、是非感的缺失,低级趣味、无聊诗歌的出现等创作现象值得反思。在当代,有必要强调诗歌的道德力量。 <br>★诗人大卫等认为,过分地强调道德力量犹如诗歌新的“圈地运动”,是对诗歌发展的限制。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决定了创作的复杂性。 <br>  当代新诗是否需要强调道德力量?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由《诗刊》和中坤集团联合举办的南屏&#8226;关麓第二十届青春诗会近日在安徽黟县举行。孙磊、叶匡政、陈先发、盘妙彬、周长圆、徐南鹏、刘以林、王太文、刘福君、大平、朱零、叶丽隽、阿毛、川美等14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诗人就当代新诗的这些热点问题进行了激烈争论。 <br>  呼吁者:加强诗歌的道德力量 <br>  面对口水诗、下半身写作、垃圾派等现象的出现,一些诗人们表示不满,认为那是诗歌的一种堕落,现在新诗创作现状令人堪忧。有的诗人甚至对新诗现状表示出极大的愤怒,提出回到传统、呼唤道德的口号。 <br>  安徽诗人陈先发的诗被《诗刊》副主编李小雨称为这届青春诗会来稿中,“最具中国风格的诗”。陈先发则自称是“源流派”诗人,“我们是有源头的人。我们应该重新理解并回到民族诗歌的传统中去。”“而在当下,民族诗歌传统中有两点值得坚守,一是它的强大的与自然对话的能力,它的原生性、它追求和谐的能力、追求内在气质的整体性的能力,能拯救当代碎片的、矛盾的、玩世不恭的写作方式。二是民族诗歌对时代现实、国家命运在高度介入后的最忠实的记述能力,有一种扎根生存状态、呈现悲悯本性的道德力量。” <br>  长期从事农村、粮食、淮河灾难史等问题研究的陈先发尤其强调诗歌中的道德力量,强烈反对口水诗、下半身写作、垃圾派以及“诗歌到语言为止”的口号等,他认为那是用诗歌去适应、迎合现代工业社会的表现,而诗歌“是应该有教化作用的,应该是社会的一种引导力量,因为始自《诗经》的汉诗,是形成我们这个民族审美能力、情感体系和道德体系的主导力量之一。” <br>  对于陈先发所说的道德力量,北京诗人叶匡政也说了自己的理解。他认为,那不意味着干巴巴的说教或假大空式的干诗,那是深深扎根于传统文化和现实基础之上一种诗歌精神。现在的诗人需要补课,尤其是传统文化的课。 <br>  北京诗人刘以林甚至认为,与古典诗歌的高峰相比,现在新诗还陷在沼泽地里。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新诗没有和传统很好地衔接。 <br>  对于当代新诗创作,《诗刊》编辑周所同认为还是有很大进步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道德感、是非感的缺失,低级趣味、无聊诗歌的出现等等值得我们反思。在当代,有必要强调诗歌的道德力量。 <br>  反对者:不要树立新的话语霸权 <br>  陈先发等诗人的观点,遭到了一部分诗人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现在新诗创作已经进入了一个自由发展状态,各种干扰力量都在弱化,可以称得上是百花齐放。如果高举道德力量的旗帜,会对当代诗歌的发展造成伤害。 <br>  《诗刊》特约编辑、诗人大解认为,陈先发的观点其实是为新诗设立了一个标准,这种道德标准的设立容易形成一种新的话语霸权,这本身就是不道德的,因为诗歌创作是没有统一标准的。对于新诗创作要有一个宽容的态度,口语诗、身体写作诗也反映了当代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其中也有不少优秀作品,它们有自己存在的价值。 <br>  《诗刊》编辑、诗人大卫则将过分地强调道德力量比喻为诗歌新的“圈地运动”,是对诗歌发展的限制。他认为,在当代,强调诗歌中的道德力量是有一定道理的,也是需要的,但不能拔高,否则就成了一种姿态。其实,诗歌中的道德力量和悲悯情怀是非常有限的,它关注的对象往往是社会的弱势群体,这没有错,关键是,这种关注只能是诗歌题材的一部分。大卫认为,诗歌本身所要承担的力量是有限的。诗歌创作更应该强调的是真实,更多地要关注一个人的心灵。每种题材,不管你怎么写,都要有心灵的力量。 <br>  同时身为画家的山东诗人孙磊,则用绘画术语来形象比喻自己的观点:笔墨当随时代。他认为,笔、墨就好比是诗歌的传统、诗歌中的道德力量。这种道德力量和悲悯精神的内涵,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的。在当下,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就决定了创作的复杂性。而且,他还认为,诗歌的社会作用是有限的,“诗歌从来没有阻挡过一辆坦克”。对此,北京诗人大平戏称:“诗歌是弱者。” <br>  更重要的是怎么写 <br>  与陈先发等诗人强调继承传统和道德力量不同的是,一些诗人则从自己的创作实践出发,更多地强调诗歌创作中的一些具体细节问题、技巧问题。有的诗人甚至认为,现在诗歌已经不是写什么的问题了,而是怎么写的问题了。 <br>  曾引起诗歌界口语诗创作大争议的《当哥哥有了外遇》一诗的作者、湖北诗人阿毛认为,诗歌不能承载太多的东西,也不可能承载太多的东西。以前有很多不能入诗的东西,现在都能写了,这是当代诗歌的巨大进步。新诗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已经不是写什么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怎么写的问题,是写作技巧的问题。什么都可以入诗,关键是怎样写好,怎样去打动一群人。 <br>  对于口语诗,北京诗人朱零表示认同。他认为,口语诗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尤其是对细节描写是值得肯定的。写细节就需要敏感。诗人如果敏感,几句就能打动人。而对于诗人应该表达什么内容,朱零则认为没必要去苛求。 <br>  浙江诗人叶丽隽、山西诗人王太文则认为,诗歌创作事先不要有太多的理念,重要的是该如何准确地表达出内心的感受,自然而无痕。 <br>  对于青年诗人们的争议,《诗刊》副主编李小雨表示理解。她说,走过了近百年历史的新诗,始终保持着它的先锋性和青年性,这是它的活力所在,也是容易引起争议的原因,新诗正是在探索、争议中不断前进。 <p>转自亚洲评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2 07: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赞同孙磊的观点!<br>在当下,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就决定了创作的复杂性<br>诗歌的社会作用是有限的<br>树立诗歌话语霸权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的诗歌应该是多元的,开放的和兼容的!<b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2 09: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断章取义,诗人陈先发在当代论坛发帖深表不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2 13: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23 13: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诗歌的说法:<br>从来就不会有什么真理的标准,各有各的,静观其变兼收并蓄为好,最好是这样说:<br>啊!<br>新诗<br>哈哈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5-7 17:42 , Processed in 0.088963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