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54|回复: 5

[【散文随笔】] 戏说新成语 夜谈天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13 23:3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成语故事来源:这个成语故事,他是来自某某企业员工到了该下班的时间,回来了一批货,领导让员工加班,因为天快黑了,就听一些员工说:看不见了,接个灯吧。这时就听见领导说:接啥灯呀,天长着哩,看不见吗?(问题是天就是黑了,真的看不见,)根据这个故事这个成语不叫 夜谈天长 该叫什么?

夜谈天长:夜:天黑了,看不清。谈:说话。天长:天亮的时间长。天已经黑了,看不见,却还在说能看见,离天黑还有很长时间的。形容说一些做一些不合乎逻辑的事情,也就是不切合实际。(如果天要是长了,那还有你在夜里谈论天长的事)

戏说成语 不知道成语是不是该打破陈年旧规了, 据有关资料显示,有部分成语是从一些熟语、俗语中认识而来的,即使是准成语它也是人们从一些事件中总结出来的,是经过人们的熟知和引用。过去古人造一个成语要想使大家都知道那得需要多少年???用一种最简单的方法来对比,假如一个古人在西安造了一个成语,(东京汴梁)开封的人如果想知道了解,这得需要多长时间?(估计木人知道)也许得需要十天左右、或许更长。现在呢?不论你是造词或是造句,也许一分钟就能让全中国都知道,三分钟也许全世界都知道,??为什么一个词语(成语)依靠先进的网络比书面 以及口述要快几万倍的速度,却还要用过去的眼光来看问题。??现在不是有很多东西都在提速吗?成语真的非得是后人而定吗?为什么会是后人而定,那是因为古人造一个成语它当时没有那种条件让人们都知道,所以他要经过一段时间让人们知道了解,(古人造一个成语如果想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也许真的需要一百年。)(现在造一个,也许五分钟全国都知道?)???

成语和文物应该是有很大关联的, 其实成语和文物是有很大关联的(成语也就是文物)我这样说是合情合理的、也是有根据的,哪一座建筑,那一件物品,在当时、在当代,被指认为文物(古物)(那是要经过百年以后??)。有很多人在证实 成语也是要经过百年以后的??那要不为什么会有历史典故??没有历史典故的就不叫成语? (这可不是我说的,是很多人都在说,因为夜谈天长 虑我则他就是个例子,因为它没有历史典故) 无语???

有一个人,他也不知道该那来了一点信球灵感,弄了两个成语(这是他自己说的),他想着这些可容易哩?整了才知道不好弄,如果不是各大论坛的支持,使死他也弄不成。这两个成语是 :夜谈天长 虑我则他
  夜谈天长:形容说一些和做一些不合乎逻辑的事,也就是不切合实际。
  虑我则他: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别人着想。

本人认为成语也就是人们所谓的广泛流传的熟语,能被人们所引用,具有一定的(特定)故事词汇来源??????。
  就像 夜谈天长 虑我则他 这两个词语,它如果要是出自古人之手,我相信他一定会是成语,也绝对没有人敢去指责说这两个成语是胡编乱造的。????
  出自我之手这肯定是胡编乱造的,不但是我在说 别人也在说,我承认这是胡编乱造的,因为他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成语的解释我不提了(因为别人都比我清楚他的解释),有一句话我必须要说,这句话就是:成语的界说以及成语词典的收录标准自来异说纷呈,宽严不一,本词典则取从严的一说,只采收严格意义的成语和由谚俗等其他熟语形式转化而成的准成语。(这句话是在我的一本 中国成语大辞典 书上看到的)
  从这句话中看出有部分成语是从一些熟语中来的。那也就是、说的人多了、他也就顺其自然的成为了成语。

  有一个人写了一首歌,那一天他木事跑到某某广场想练练歌,到那一看,那人多呀?他查了好几遍都没查出来有多少人?他找了一片空地方,就在那唱开了,一首歌还没唱完,他发现广场上木人了,看到地上扔了很多纸条,捡起来一看上边写着,“年轻人好好练吧,我们为了不给你的噪音在添加其它声音,我们还是赶紧撤退吧。其实我们是不想走的,不过有一个成语写的好,那就是 虑我则他 : 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别人着想。所以我们就离开了,他看了以后就心想,看起来我的成语没有白造。第二天他就不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4 15: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文表达的中心议题不是很突出,也缺少确切的理论依据!感谢赐稿!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1 08: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王丹青 发表于 2014-10-14 15:23
本文表达的中心议题不是很突出,也缺少确切的理论依据!感谢赐稿!问好! ...

感谢支持   感谢指点   我只是想让人们记住 虑我则他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1 08: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  {:soso_e16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1 08:24:55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人造月亮

二十五年前的那一天,美国科学家提出要在天空发射一颗人造月亮,利用反光镜反射太阳光,人们在晚上可以看书写字。时间已经过去几十年了,至今也没有发射成功,估计是不好弄。科学家提的都不好弄,那我提的就更不用说了。下边这些是我提的。
   1    能否在电梯轿厢内设计生命吊环

       我是一名普通的设备维修工,因工作需要经常协助配合专业人员维修保养电梯,对电梯的一般性故障保养本人能独立完成。我在电视上、报纸上、经常看到听到电梯伤人死人事件,其实电梯伤人死人有很多是可以避免的,如果不违规操作就能减少很多事故发生。最重要的是我还听说电梯轿厢从高处坠落使轿厢内人员在坠落时因冲击力使人礅死在轿厢内,像这种现象我认为是很难发生的,但电梯伤人死人是真的。如果真的能发生轿厢坠落致人死亡事故,但我也想到了一种避免轿厢内人员出现伤亡事故的方法,那就是在轿厢内顶部设计一种吊环,在发生坠落时人用双手抓住吊环悬空在轿厢内就能避免因轿厢落地时产生的冲击力对人造成的伤害。吊环的拉力是要进行计算的,要保证不会断。
        我们坐电梯都有这样一种心理,就是害怕电梯落下去,如果在轿厢内设计安装吊环在心理上能给人一种安全感,而且它还真的有实用价值。在设计吊环时要考虑人员在轿厢内是否会发生往上产生的冲击力,要在吊环处设计一种加厚软体用来保护手和头部(其它细节不讲)。以上只是个人设想,还需请专家论证。

2       一种鼻炎管的设想

        我是一名鼻炎患者,每到冬天来临时,就会出现鼻子不通气,鼻塞时很痛苦。本人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找了一根没有墨水的圆珠笔杆,把它洗净消毒,又把两头打磨成圆弧形,插在了鼻孔内,这样就解决了在晚上鼻子不透气的问题。本人就设想能不能在鼻孔内,也就是引起鼻子不通气的地方,置入一节造型和鼻孔一样的能调节的管子,用它来抑制鼻炎的发生,而且还起到通气的作用。
       发生鼻炎,鼻塞的地方是在鼻孔外中部分,用眼睛能直接看到的部分,也正好可以把制作好的能上下左右扭动,调节的管子按放在那里,管壁可制成带小孔状的能起透气、分泌作用,管子可制成带半阻隔式的起到透气、净化、过滤作用,不影响从鼻孔内向外排泄分泌物。管壁外侧可制成既不划伤鼻腔内膜又起防滑作用,用于防止打喷嚏而造成的脱落问题。管子可制作成如扭簧状,再用无毒材料,把无毒、无菌的带有间隙的网状的如扭簧状的物体,制作成比例合适、形状合适的管子安放在引发鼻炎的地方在发生鼻炎鼻塞的时候,鼻腔内增厚肥大时力量非常小,也不至于会把管子挤坏。据本人所了解,有很多鼻炎鼻塞患者大多都发生在冬季,(鼻窦炎、鼻息肉)除外。到天热时可以把它取出,冬天时可以放进去。
      以上是本人所想,望能请有关专家给予论证。

3      一种不充气轮胎的设想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动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唯一不足的是电动车在行驶中轮胎被扎破瞬间没气,将严重影响人们的出行,甚至影响到工作。因为人们可以提前知道电动车有多少电,能行多长时间,而他不能提前知道轮胎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被扎破。即使你推着没有气的电动车去找人修理,因电动车自身重推起来很困难,甚至会把轮胎压坏。
       如果能给电动车设计一种不充气或无内胎式充装一种耐流失的固化液体,或充装两种以上的对橡胶没有腐蚀的化工原料,使起混合产生化学反应,使轮胎膨胀达到和充气轮胎一样的使用效果。这样的轮胎即使在行驶中被扎破,它也不会象充气轮胎在1分钟内就不能使用。象这种轮胎在普通路面上行驶,即使路面上有玻璃碎渣子、图钉等也不会对轮胎造成不能使用(实芯轮胎阻力大使用不理想),本人可以按自己的思路想法把这种轮胎给做出来,至于轮胎内充装什么液体,化工原料,本人真的做不到。还望有关技术专家试验论证。以上只是本人的一种设想。望能得到网友的支持,让有这方面知识的人看到,更希望这种轮胎早日面市,特谢!

4      一种自行车助力器的设想

        这个应该是在1985年想到的,我是机械维修工、电工、焊工、还做过锻工,具体内容记不住了,意思就是用弹簧钢锻打加工一个像闹钟里面的发条一样,设计安装在自行车上,(当时我还画了一个设计图)通过齿轮、连杆等等来拖动,真记不住了???。
     这个发条是很大的,他是靠发条回力来驱动的。自行车在运动着的时候自身都可以滑行,如果能有助力滑行器,他能让自行车滑行的更远。这个发条是很大的,那个时候大多都是28车、还都是直梁的,刚好可以设计安装在那里,是靠发条返回力作用???

5      一种绿色环保的整体式空调的设想

     这是2002年11月10日为新飞绿色环保电器征文而写的。

     本人认为未来的绿色空调应该是一种个性化、艺术化、智能化、能起到装饰美化作用,而且是没有室外机组的,能一机多用的,完全在室内的,能随意移动的,使用安全方便的,有绿色环保节能作用的,具有静音的,像冰箱一样的,具有一定的模糊操作的等绿色空调。

      众所周知,现有的空调是用室外机与室内机共同来完成工作的。因为室外机在安装维修时,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不便,太别是住楼房的,现有的空调一旦安装好,是不能移动的,(指客户)。室外机由于噪音大,排热量高,对空气环境都有一定的污染。有的室外机高高悬挂在大楼的墙体上,在长期使用时得不到周期性保养,容易出现墙体开裂、螺丝母和螺栓、固定架等松动腐蚀,易造成室外机坠楼伤人伤物等安全事故。
      本人设想,如果能生产整体式空调器,就可以避免以上所提到的现象。
      在设计整体空调器时,可优先考虑把空调器设计成两台压缩机运转工作,即一台主压缩机(a),一台副压缩机(b).因他们可以进行互补,当a工作时,b休息。a工作达到满负荷效率时,a停机,b工作,b起到补偿作用。把两台压缩机设计成一个蒸发器。在空调的两侧端或中间背部设计成两个冷凝器即散热器,散热冷却方式可设计成二合一,即风扇冷却和水冷却同时进行。在空调的中下部用冰箱的设计原理设计一个冷藏水箱,水温控制在五度左右,利用循环泵把水箱的水加以循环,用来冷却散热器。冷藏水箱可用b压缩机工作。a/b压缩机可同时用温控器控制。(我只是这样想)

      如条件允许,也可在空调的某某部分设计一个小型的单开门式保温、保鲜冷藏室,可以用来冬季保温饮料,夏季冷藏饮料。因为空调无论是冬季或夏季,最多使用五个月,其余就无他用。制冷时可用b压缩机工作,这样还能使压缩机经常处于保护运转状态,而不是超负荷运转状态,更不会出现因停机时间过长,由于潮湿而引起的某机械电器等所造成的开机损坏事故。

  以上只是本人的一些设想,

6     能否把香烟转化成既能治病又能享受的香烟

       这个问题我好像是在1996年期间向许昌卷烟厂xxx提出过,他看过后告诉我让我到技术处找xxx,他还在我的建议上写了几句话,其中有他的名字。我到技术处把建议交给了xxx,临走时他还送给我两盒香烟(我不吸烟)听说目前这是最好的香烟。(没有被采纳、也没有留底稿)记得是治鼻炎和治咽炎、其他记不清了。就是把治鼻炎的中草药经过加工添加到烟草内,我认为即使它不能起到治疗作用,我想它也能缓解鼻炎的症状。这个得需要专家论证。(我是专头论不出来)(那个时候写的很详细)

7      陈年旧账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我想我应该是中国第一个提出在食品包装上设计印刷质量安全标志的人。

       我记得非常清楚,当时的食品包装上印刷的是《国际质量标准ISO》请问中国的老百姓谁能看懂,认识ISO是什么意思?当时我就想能不能设计一个让老百姓一看就知道的代表中国国情的一个质量安全标志。后来就关于这方面的想法,我写了一封信。当时真的不知道往哪儿寄。记得最清楚的一封是寄给了《河南商报》,其它几封已记不清是寄给哪了,时间是2000年。1991年-2005年是我写作以及标志设计发明创造最丰富的时期,期间还写了一篇“质量之我见”,此作品参加过胖东来五一路店征文。当时也没有什么想法,更没有想着去保留信件底稿。事儿就是这样的。好像还寄给大河报一封。

8      由北京的那一次大火想到的一种救火措施

        不知道我们还记不记得今年10月20号以前北京某某地方发生的那场大火,而且还牺牲了两名消防官兵,???。有一个问题?如果是知道消防的,他们应该都很清楚,我们安装的一种喷淋,为什么发生火灾了?这种喷淋他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指大火),这说明我们安装设计的有问题?根据这个我又想到了一种改进方法?具体还不知道中不中。这种方案针对大型商场,我们在设计安装的时候,是否提前安装一种具有超前预知的管道,(我想到了三种方案,其中两种被我自己否认,因为牵扯到其他技术原因我解决不了,也不想麻烦别人。)最后一种我能想到、我也能解决,这种方案就是在商场内安装一种管道把他的出口设计在关键位置,进口设计安装在能连接消防车、或是消防主管道。他的主要作用就是一单发生大火不需要人员进入商场,等把大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没有安全隐患了,人员在进入,他能避免人员伤亡,(虽然他不能把大火完全扑灭,但他能把大火控制住而逐渐减小)至于中不中,我认为没有必要在去请专家来论证了。有时专家他也会误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5-10 06:14 , Processed in 0.084508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