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662|回复: 101

中国诗歌网【中国诗人档案12号】:弦意简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20 23: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6:04 编辑

        弦意简介:生于1969年,本行理工科,业余偏爱诗歌等文学艺术,充实生活。1988年后,在各种报刊、杂志陆续发表诗歌、散文、杂文、报道、小说等;曾任企业报刊编辑五年。现为广东佛山市诗社、文艺批评家协会会员,副高工、工程硕士,04年开始迷恋网络文学,先后担任过几家诗歌论坛版主。
        网络诗歌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向各位师友学习、交流,请多多指教!
诗作一组:《组诗:季节之歌》
1、原野之春
黎明前降落的雨丝
爬进山石缝隙
与恋人眼睛里
闪烁的词语,多么相似
与浅笑的牙齿、
紫色葡倒的牵牛花秧苗
一样柔软、清新
雾霭的、弥漫的暖房
孕育繁花的朵儿
悠远、丰富,充满凝露的芳香
阳光却模仿于风,在静默的早晨
张开了轻薄的翅
——————————————
2、山野之夏
让浓绿
染透山峦、和它的余脉。婆娑如少女
绉拽的裙
让浓绿,向岗麓奔流,茁壮蕨草,
举起苍翠的群峰;
再绘上洞穿阴霾
的阳光,勾勒浮云、勾勒湖水
的波纹
或者花儿的芳香,几声寻幽的
鸟鸣,和翩翩的蝴蝶
夏天。便姗姗地来了
凫过春水,凫过水牛的背
——————————————
3、明月之秋
黑夜,是一片湖水
又一片湖水,连绵成泊
披着秋草的蓑衣,陷入酣眠
吐露清凉的气息
它的深处,与天空相接
隐匿着
    月亮不语的宁静
潺潺地流淌,寂渺、而柔和的
殇逝之音
————————————
4、河流之冬
说原野,说出河道之上
流砂的岛屿,
此刻,荒芜人迹。
只有白头的小雀,抓紧枯败
的枝头;寒鱼
依附瘦水的岸石之下
说这样的小岛,抵住河水衰退之势
抵住了冬季的咽喉。
让我们心存期盼,林子里挂满浆果、
草长莺飞的来年。
————————————————
诗评:◎诗意的抵达
—— 我看诗人弦意的诗

文:高粱

       在网络上,我看到强大的传统的力量。在网上写诗的人,也很好的继承了传统,展现出多种的文字风格。很多诗人直接向古典诗歌汲取营养,将传统继承下来,发扬光大。
       弦意在我眼里正是这样的诗人,试图用新诗笔法再现古典诗歌精髓,做出探寻古典诗歌源头的努力。
       在诗人的笔下我们可以看到:原野、黎明、春天、雨、牵牛花、露水、密林、鸥鸟、麦子等,属于农业时代,天生就具有诗意的意象,从而营造出,现代诗人几乎遗忘的意境来。
       这样的写作,危险性在于容易溶入诗歌的汪洋大海1中,并不再有浮出水面的机会。同时对创新性的要求之高,往往使很多诗人功亏一篑。在很多人眼里,传统的峰巅几乎难以抵达。
       因此选择传统的写作方式就是选择了一条艰难的道路。这条道路比目前的口语诗要难上百倍。
       可以说,弦意的诗已经得到了古典诗歌的精髓。在《原野之春》中文名可以看到清新、清爽的意境。甚至可以闻到始终弥漫的芬芳。诗人把春天的雨丝比作恋人的眼波,写出了早晨阳光的轻盈之态。达到了物我合一之境。这首诗较短,引在下面:
原野之春

黎明前降落的雨丝,爬进
山石的缝隙
与恋人眼波里
闪烁的词语,一样银亮。

与浅笑的牙齿
紫色葡倒的牵牛花秧苗
一样柔软、清新。

雾霭的、弥漫的暖房
孕育繁花的朵儿,
悠远、丰富,充满凝露的芳香

阳光却模仿于风,在静默的早晨
张开了轻薄的翅膀
       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之心是敞开的,但其在写作上又是内敛的,节制的。此诗每节每句都很简短,这样就形成了弦意硬朗而又清新的诗风。
       在这首诗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弦意对语言的迷恋。全诗可以说没有一字可增减。他对待诗歌的态度多么认真啊。
       弦意是讲究炼字的,雨丝 — 爬进 — 山石的缝隙。一个爬字使雨丝生动起来,并具有了拟人化效果。但弦意并不在拟人化上纠缠。不知道别人如何,我是反对完全的拟人化的。比如让植物开口说话,让一头猪说出人言。诗不是寓言,也不是童话。而是是而非的,朦胧的状态更能因人遐思。
       也正是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弦意的诗在传统中在努力拓展空间。在传统中引入现代诗歌的技法,从而使之成为现代新诗。
       这点在全诗的结尾表现得更加充分。阳光却模仿于风,在静默的早晨/张开了轻薄的翅膀,写得开阔、疏朗,这是传统诗歌不能达到的意境。这属于只可意会的部分,是现代词语传达出的气息。
       弦意在写到城市其实也用的是农业时代的眼光,他要在现代中发现古典场景,或一种古老的生存方式。
反差

一片火柴盒般的民宅
映入眼帘。簇拥在高楼底下
狭小的空间。砖红的墙,砖红的瓦
与大厦之间的反差,使天空
显得格外高远。它们安静地,呆在城市
脚下,晒太阳。晒被单、衣裳,
晒着几个靠椅上的休闲人。它们
的幸福,多么真实,而且自然。
       此诗中的呆,说明是农村人来到城市。他们在狭小的空间中,依然按照原来的方式生活。无论环境多么恶劣,他们也能过得有滋有味。置于一个大背景下,他们找到了生活的本质。
       历史走到今天,总有什么是恒古不变的。但愿我们都能够遵从古老的自然律,在诗意中揭示世间万物的本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0 23: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6:04 编辑

问好弦意![br][br]<FONT color=#990000>-=-=-=-=- 以下内容由 白山2006年05月20日 11:30pm 时添加 -=-=-=-=-</FONT><br>有时间请就白山的诗歌文章,多提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1 09: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6:04 编辑

<br>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1 11: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6:04 编辑

握手兄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1 15: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6:04 编辑

握手兄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2 10: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6:04 编辑

向大哥问好!~<p>有空来重庆做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2 15: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6:04 编辑

问好了,老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30 10: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6:04 编辑

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开阔眼界的窗口,诗歌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30 11: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6:04 编辑

请多帮助偶的网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30 12: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6:04 编辑

问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6-26 12:24 , Processed in 0.112286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