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111|回复: 2

【转载】郑正西:再谈余秀华的人性与“苦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4 18:5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来不打算再说余秀华这场闹剧了,可是近日有人纠集发烧者骂我,一大堆帽子扣到我头上,又不得不再说些真相。其实,骂我是不对的,反对炒作余秀华的何止我一人呢?在网上公开发言的仅仅是一小部分诗人,大部分看不惯的诗人在沉默中。我不止收到一两个名家的纸条和短信,他们认为我的观点是对的,他们由于所在位置和身份,不便在网上留言支持我。如果谁愿花代价对诗人作一次调查,反对炒作余秀华的绝对是大多数。

    我知道余秀华此人是在她出名之前。因为我办平台发稿需要四处搜索资料,可以说是无孔不入地在网上走街串巷,有时也钻进流派网论坛看看。看到那里吵架和说下流话的一些帖子,对余秀华有了印象。什么印象?----粗俗,凶狠,骂太多的人,而且把女人的爱弄成了一钱不值。我当时还这样想,这样的人,闹得乌烟瘴气,影响大家写诗,如果发生在我们网络诗选,早就拉黑了。
    去年底,《诗刊》开始宣传余秀华,说实话,我有点纳闷,但我也没写文章说什么。我只是认为,对一个患有脑疾的人,发发作品,这没什么错。在刊物上发几首诗歌,跟作者人品好不好有什么关系呢?
    我现在之所以公开不支持余秀华,是不支持把她炒到这种高度,不支持把她列为上《人民日报》和央视的“人物”专栏,向全国宣传。如果是在《人民日报》的“大地”副刊发发余秀华的诗歌,这也说得过去,“大地”副刊是文学专栏。一旦列为国家级传媒中的“人物”,这毕竟就包括了此人的行为和品行,不止是“艺”,还有“德”的问题。对余秀华来讲,说她“德艺双馨”,恐怕连当前的“发烧友”也说不出口。
    我认为我坚持根据一个人的身份去评价其人的原则是对的。道理很明显,比如,周啸天的打油诗只是发在他个人博客上,无可指责;但当这样的作品获了鲁奖,当然会引起广泛指责。因为,他身份变了,变成了鲁奖获得者,享受了荣誉。余秀华的事情也一样,是一个普通人的时候,如何粗俗和无礼都可以,那是性格不好。但捧成了大名人,上了国家级“人物”,享受了很高的荣誉,那么,人品极差,群众接受不了,完全正常。因为她的身份变了。
    有人承认她人品差,但总用“村妇”“脑瘫”作为借口,这是不值得驳斥的。就诗人而言,只看诗品,不管人品,尤其对名人来,绝对不止我一人反对。女诗人十五岚说:“语言的恶毒来自于心灵的恶毒,心灵的残缺甚至于身体的残缺!诗歌的尊严应该建立在心灵之上,心灵之上盛放的是大爱与恩慈!否则,这样的心灵能走多远?走多深?”
    下面分别谈谈余秀华的人性以及她到底有没有“苦难”。

    人性与政治,与信仰都没有关系,纯粹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相互怜悯。比如遇见落水者,素不相识,与己无关,奋不顾身跳下河去施救,这是一种人性的力量,即思想境界。
    余秀华恰恰相反。雅安地震时,不说捐款和当志愿者去灾区救人,坐在电视前看着播放的灾情,看着从废墟瓦烁堆中挣扎的生命和鲜血,多少人在揪心和流泪。这就是一种人性的本能。可是,余秀华却写诗“雅安,与我有什么关系”。她这句话翻译一下就是说:你们地震了,死了,亡了,我为什么要给人性的同情?
    现在正好,余秀华红了,如果不是贴上“脑瘫”和“揺晃”的标签,能火得起来吗?余秀华应该想想,众人与你素不相识,为何伸手支援你,这不是出自人性是什么?如果社会都像你那样去对待雅安地震,你能得到今天的荣誉和一把一把的钱吗?
    无理且恶毒地咒骂别人也是没人性的表现。余秀华在村里和村民吵,她妈妈说她在村里没有朋友。去温州打工和工友吵翻天,厂长很难办。在网上写诗更是骂人如麻,骂女诗人编辑是“一群母狗”。对临近古稀的王法,进行午夜电话骚扰,长达一月之久。骂王法的“诗”把他比作7种畜生。把91岁的老奶奶的退化乳房拍成裸照发在博客里。对7年前就帮她发作品的恩人进行诋毁。
    至少到今天为止,从传出的资料中还没有发现余秀华为他人做过一件舍己利人的好事。有人说这是个性,或者说吵架是对方不对。难道她村上的人,温州的工友,网上的诗友,统统都不对,都合伙起来欺负余秀华吗?这可能吗?甚至有人说痛骂王法是拉黑了她。你怎么不为王法想想,余秀华在网上瞎乱闹,要做他情人,要给他生儿子,王法再不拉黑她,生出了儿子怎么办?
    你说这世上谁没有个性呢?但个性与人性怎么能够混为一谈呢?写诗的人,这个应该懂吧。
    有人说,余秀华的诗正是因为把人性写到了深处,读了让人有“切肤”之痛。可是,诗外的余秀华,她真实的人性同样也让人有“切肤”之痛啊!为什么作品和人品是两回事、两张皮呢?这不奇怪,有语言功夫是可以把死的写成活蹦乱跳的。正是网上有人对她的评价说的,她善于把“苦难”煲成“鸡汤”。靠什么?靠语言来“煲”。能把苦难煲成鸡汤的人也不错,是诗才;可是,如果这“苦难”不是真的,这可口的鸡汤就不是鸡肉煲成的,只是放了大量的鸡精和“鸡味素”添加剂而已。这年代,我们喝的色彩鲜艳的饮料是货真价实的吗?“粒粒橙”真的全部是用橙果榨成的吗?苹果汁真的全部是用苹果榨成的吗?那么,就让我们真实地看看余秀华到底有没有苦难,算不算苦难?

    大道知道,人生苦难有两个来源,一是来自物质,一是来自精神。先说物质。
    余秀华家居湖北钟祥市,我老家是湖北,也去过钟祥。钟祥不是地处山区,而是地区江汉平原。外地朋友可以去百度查阅一下冮汉平原,这里是粮棉之乡,鱼米之乡,是湖北农村最富饶的地方。余秀华家中父母未到年老力衰,两人都是健壮劳动力。家中只有一儿一女,并非孩子成群,就农村而言,这不是贫困家庭,更不是吃了上餐愁下餐,或衣不遮体的苦难家境(我也不是说是富裕家庭)。余秀华本人从小患有脑疾,这给她人生带来不幸是真,但放在残疾人群中去看,她显然不是重灾区。除了笨重农活外,她都能干,做饭,洗衣,养猪,喂兔,也曾去外地打工。说实话,残疾人中该有多少吃喝拉撒都要人喂,都离不开拐棍和轮椅的?余秀华患的脑疾,除了走路有点摇晃和吐词不畅,她写诗,下棋这些高智力活,比正常人强,说明脑疾根本不影响她的思维。
    从精神方面讲,余秀华倒是有她的苦恼(我认为不是痛苦,更不是苦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朋友少,感到孤单;二是婚姻家庭不如意,这是她最大的苦恼,她不少打动人的诗中写的“苦难”都源自她追求的情感一场空。所以她发出感叹:这人间美好个屁!这决不是她物质生活饥寒交迫。
    余秀华虽然患有脑疾,似乎那坏死的脑细胞都转化成了荷尔蒙,她激情四射,势不可挡,比正常女人来得凶猛。可是,她丈夫常年在外打工,两人多是两地分居,这对激情的余秀华来讲,很是苦恼。由于余秀华毎天都有大把的空闲,更渴望有个男人在身边形影不离,打情骂俏。这就必然构筑了余秀华一种爱饥渴和性饥渴的“生态环境”。可以想象,当余秀华在深夜醒来时,当然会感到“床前明月光,是我心头霜。人家风花和雪月,为何我要守空房?”这种空虚寂寞,当然会使胆大的余秀华幻想着去从婚外求得情感补偿。这就是她为什么公开赤裸裸地向一些男人示爱并对对方进行“爱情”狂轰滥炸(包括临近古稀的王法)的原因。可是结果却是“广种不收”,在一次去与一个陌生网友见面时,对方远远见了她身影就掉头走开。有的抵挡不了余秀华疯狂的骚扰,只好换了手机号。当她的“爱”的追求全都不成功时,如果是我,也许同样会发出“人间美好个屁”的哀叹。余秀华的这种敢“爱”,可以理解,但这怎能算是“苦难”呢?尤其作为诗人,应当含蓄,应当克制。不说社会,就我们诗歌界又有多少至今单身的女诗人,不见她们发狂,不见她们高喊“苦难”。说明许多痛苦并非来自物质世界,而是来自心态和不切实际的私欲。
    余秀华的“苦难”还有是来自想飞出农村但又飞不出去。她曾经一次来我文章留言说,捧她那高有什么用呢,现在还不是回到原地,在农村。这意思很清楚,她是不甘心生活在农村的。尽管目的没有达到,这也不算什么苦难吧。余秀华生活在农村,她的儿子不是飞出了农村,在大城市上大学了吗?我说余秀华,人生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当不满足时,往下比,该有多少还不如你的,就不感到“苦难”了。
    至于余秀华在诗中描写家庭暴力,丈夫打她,来打动读者,博得大家同情。这叫清官难断家务事,应该是他们夫妻双方都是火爆脾气,各有各的责任。她母亲都说了,女婿是老实巴交人,没有嫌弃余秀华脑疾,都是秀华在闹。男人喝高了,两人口角互不相让,男人打了妻子,这在中国太多了。
    余秀华为什么能把不算什么苦难的生活写成诗歌,打动人,让人流泪呢?我分析有两个原因,一是有一些先天写作天赋,二是有她后天的学习努力。已经有些人读出来了,余秀华的有些诗“似曾相识”,她很会模仿,但不是抄袭。另外是她肯钻研,她这生反复读得最多的一本书是《悲惨世界》,她是一字一句去诼磨书中那些写苦难,写悲惨的手法和语言。而且她成功地运用到了她的诗歌写作上。
    综上所述,如果确认了以上事实,余秀华的诗写得再好,也缺乏真实性,至多是文字游戏或写作技巧取胜而已。那些高喊诗歌首先是要真实的人,都上哪里去了?成千上万的人去为一个因情感私欲到不了手的“苦难”流泪,这是啥意思呢?要知道,人世中更多更大的人类苦难,在等待我们的诗人去发现,去书写。

    说句俗气的话,余秀华红不红与我毫无关系,她富起来又不要我捐钱,管这些干啥呢。不过,我总对不实的炒作反感,对被包装了的余秀华想说真话。尤其是对把诗品与人品分离表示反对。因为,我们到底是提倡诗人要坚持道德底线,还是只要把诗写得让人流泪,造假也行,乱套也行呢?尤其是“一好百好”论者更是乱来,甚至把全体中国女诗人拿去做余秀华走红的“陪葬品”,把缺德的《狗日》诗也加以称赞,已经扰乱了诗歌秩序。充分说明,这个诗坛该狠狠泼泼冷水褪烧了。让这样的风气去搞诗歌,诗歌必死无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ea2fcf0102vl23.html






分享到:[url=]QQ空间[/url][url=]腾讯微博[/url][url=]腾讯朋友[/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4 23:04:10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人迪夫 今天 16:59再次劝诫郑正西先生别闹了今天郑先生又发言了,而且洋洋近万言,难为他了。 但是郑先生除了替自己辩护外,又根据网上传言(没准有他创造的)的事实,证明余秀华是个坏女人-----生理及人格都配不上做“名人”的人。 可这个名人是谁赋予的呢? 郑先生的理论有问题,即要做一个名诗人,首先要做道德模范。余秀华到底是不是个值得称道的诗人,首先应当看她的诗歌文本吧。余诗绝大多数诗歌是好的,健康的,就连《网络诗选》自己搞的...
今天郑先生又发言了,而且洋洋近万言,难为他了。
但是郑先生除了替自己辩护外,又根据网上传言(没准有他创造的)的事实,证明余秀华是个坏女人-----生理及人格都配不上做“名人”的人。
可这个名人是谁赋予的呢?
郑先生的理论有问题,即要做一个名诗人,首先要做道德模范。余秀华到底是不是个值得称道的诗人,首先应当看她的诗歌文本吧。余诗绝大多数诗歌是好的,健康的,就连《网络诗选》自己搞的民意投票,我记忆中近八成是持此观点的。她的人品,脾气性格,你能要求像林徽茵?
郑先生疯狂攻击余秀华,看似锁死余,实际还是推荐了余的刘年,而且一下窜红了,这让郑老先生怎么咽得下气?因为刘年,郑一并攻击推荐了刘的雷平阳和朱零,又因刘在《诗刊》谋一职,转而攻击《诗刊》。这就有点精神状态不正常了。
另一,郑先生为何要故作英雄态每隔一段时间就弄点风浪和响声呢?一会儿批这个,一会儿评那个,别人早已炒成焦糊状的资料,再去添油加醋的炒。炒的目的是什么?为了正义?为了社会责任?我呸!就是为了点击率!大家看看《网络诗选》平台就知道了,纯粹的由几个编辑辛苦编成的诗,点击率并不高,但炒作事件就不一样了。
我想郑先生自己要是去余秀华博客看下,也许会气得吐血,人家一首诗几万点击率。当然我的这位郑兄也没别的爱好,就喜欢玩诗歌平台,享受网络诗歌世界沙皇的幻觉,本也无可厚非,但如果为了点击率,为了故作轰动,要用恶炒如余秀华这样的弱者来达目的就很不厚道了。
余秀华事件,到底谁在炒?谁炒得最凶?郑先生也。但这个炒家又高呼反对炒作,有点……到目前为止,我看不出《诗刊》错在何处,也看不出余秀华窜红以来错在何处。他们都很平静。余秀华的表现出乎意料的得体机智。
客观讲,郑先生也并非一无是处。他热爱诗歌,经营诗歌,也没什么明显私心,对困难诗人关切同情,等等,我是认可的,否则我与他也不可能后来成为不打不成交的朋友。
坏就坏在当他要攻击或“复仇”时,以上好的品质荡然无存了。就算多年的朋友,或合作者,翻脸不认人,立马成敌。今晨我就发现他已拉黑我了,但我不会这样做——这只是讨论,并非刻骨恩怨。
一句话,郑正西愛诗歌,但更爱点击率。他需要诗歌,更需要成为民间诗坛沙皇。可惜力不从心,才也不从心。因而就会弄得有点滑稽,很多人访问《网络诗选》也许就是看郑兄又搞什么笑。
静心的诗人不多,因而成为大诗人的诗人不会多。这一点从诗人们围观炒文比围观诗歌文本多得多就一目了然了。
远离诗坛,亲近诗歌,很多大师重复了一万倍了,早该成真理了。

嘿嘿,我可怜又可爱的郑兄,几次发誓不炒余了,但一次次失言。这次作为宿敌、更为宿友的迪夫跟他对上了,让他找到理由了,像打了鸡血一般,又把余诗人的生活底料翻了个底朝天。何苦呢?别把老脸丢尽啊!
我又是何苦呢?我问我自己。他再不听,我还劝吗?干吗对他这么关切?!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9 16:32:27 | 显示全部楼层
站位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1-20 12:29 , Processed in 0.086746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