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李一凡

新诗茶座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6-25 07:55:14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艺与诗德


学习新诗,不少人路子越学越野,甚至走火入魔。面对琳琅满目,古怪离奇的诗坛,简直无所适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道,有的强调真实,有的着意虚幻;有的喜欢立意深邃震撼,有的专攻语言晦涩怪异;有的崇尚含蓄内敛,有的习惯直白空泛,一吐为快。。。。。。。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文艺是社会的缩影。当今社会人的价值观良莠杂陈,尤其西方劣质文化的冲击如疮痍般污染中国,许多青年未领略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便跟风似的追流逐派,甚至有不少有点名气的作家诗人也推波助澜,自我标榜,将文学艺术拉入金钱至上,邪恶之上,庸俗之上的阴沟。于是文艺界鱼龙混杂,误导了许多年轻人。
文艺本身就赋有历史性,社会性和真实性,脱离了历史传承,脱离了社会承载,脱离了社会生活,文艺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那些打着文艺幌子弹唱陈词滥调的人,不过就是社会的沉渣泛起;那些喋喋不休拉破头口称文艺创新的痞子更是招摇过市,哗众取宠。他们抛弃了文艺的本质,阉割了文艺的灵魂,闭门造车,自欺欺人。用口水作油彩,拿晦涩作调料,无病呻吟,画饼充饥。当然,文艺作品允许反映人们的消沉,迷茫,无奈,泄愤甚至对社会的格格不入的一面,同时我们更倡导有更多的优秀作品展示社会的正能量。任何感情用艺术来表现都必须具有艺术的特色。在立意,构思,技巧,语言等各方面下一番功夫,我们反对假大空黄充斥文坛。
网络时代,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但为什么好作品少,得不到人民群众的热爱和认可。除了现实功利的因素,我想缺乏真情实感,意境不高远,思想提升不起来,艺术性不强有一定的关系。好的作品要让人感到言语质朴和纯正,思想拔高和明朗,立意高远和深邃。感到他即使个人的亲情诗人,又是民族的精神诗人,他所传延和倡导的是一个民族在历史进程中不能或缺的优秀品质和精神财富。事实上,这样的作品少了。
艺术讲究真善美,排斥假恶丑。当然,可能各诠释不同,但其通性还应该是公认的。无论国内国外,无论高官百姓,无论文豪野老,无论男女童叟,都向往欣赏美的东西。
创造美,传递美是一种功德。这种功德就在于与人为善。以善良传递是弘扬,以邪恶传递是造孽。尤其打着美的旗号随心所欲地攻击他人,危害社会,更是缺德。历来有些人恃才放旷,目空一切,极尽偷天换日之能事,大有市侩泼皮之态,横行不轨,招摇撞骗,排除异己,成一方祸害!
我们重艺更重德。艺不高可以长进,德不端让人不齿,进而还可能祸害他人。我们崇尚德艺双馨,愿朋友们善言善语,以善创美,以善传美。予人玫瑰,手有余香,何乐而不为!

有的朋友提出“歌德”和“缺德”的问题,即把揭露社会阴暗面的作品一律指为“缺德”,要求作家歌颂社会——“歌德”。
其实这里说的就是时兴的“正能量”与“负能量”的问题。任何时候的所谓“正”“负”都有不同的标准,都有其针对性,绝不是千篇一律,万代一表,举世同归。就现今中国国情,凡夫认为,凡是有利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国家的安全统一,社会的安定团结进步,人民的安居乐业的一切言行都属于正能量。否则就应该是“负能量”。也就是说,正能量就应“歌德”,负能量就是缺德。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尤其是在内涵和外延的探讨中。立足点不同,审视的角度不同,逻辑的编码不同,甚至说明问题的目的不同,都可能会出现认识上的差距。比如“道德”,是指传统的品质修养,还是当今的社会价值观?是儒家,道家,法家,佛家等影响中国几千年的思想流派,还是近些年蜂拥而入的西方哲学理念?是悠久历史筛选出的处世精粹,还是中华民族民风民俗中令人不齿的沉渣泛起?这些东西我觉得各执一词,各有利弊,各有其背景和市场。就说一个罪犯,社会性质不同,罪犯的定域亦不同,可能它的犯罪对于另一种社会制度而论正是优秀品德之所在。也可能对于任何社会制度来说都是不能容忍的。但我们不能因此而说这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属于犯罪。凡事有度,有底线,但这个度和底线应该是大多数人所公认的,绝不会达到全部。就像有些人在拿自由说事。再拿社会安定来说,本来是人心所向,但就是有些人企图搅混水,唯恐天下不乱。天下大乱有什么好处?哪朝哪代倒霉的总是老百姓!这些人说起来好像头头是道,真让他们一时得逞,说不定会比任何流氓都流氓,民主自由的假面具会被自己撕得粉碎。还是那句话: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美好道德的践踏,正因为某些人以无赖的手段制造了人们思想上的混乱。他们常常以救世主的身份出现,悲天悯人,不讲客观条件,歪曲事实,混淆逻辑,抓住改革过程中一时出现的某些弊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故意扩大矛盾,扩大阴暗面,将社会致力治理的弊端归咎于社会的产生,进而攻击和消灭社会。他们混淆“差别”与“平等”的概念,鼓吹“有差别就是不平等”。其实,任何平等的社会差别还总是存在,一万年都不会消失。这方面的差别消失,那方面的差别又会出现。作为有理想的正直的人们,正是要逐渐通过提高社会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缩小这些差别,但绝不等同于社会的不平等。有些被暂时现象迷惑的人们,随波逐流,正好给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开拓了市场,中了他们的圈套。
正能量就要歌,理直气壮的歌;负能量就要批,毫不手软的批。
我们提倡德艺双馨,如果丢弃了德,文学艺术就会步入歧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25 08: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凡夫诗笺


1.意境情韵造就诗人。
2.新诗的新在于“人人眼中有,人人笔下无”。
3.诗人将意境缩成文字,读者将文字铺开意境
4.“文无定法”非无“法”,不循常法;“诗无定理”非无“理”,不循常理。
5.诗人的潜意识便是诗论,你认为的“行”与“不行”,“好与”不好“就由自己的一套理论来鉴别。
6.说话要明白,写诗要含蓄。一览无余的话不是诗,百思不解的话更不是诗。
7.说人话不一定就是诗,但不说人话肯定不是诗。
8.诗歌应有底线:“思无邪”。
9.诗歌的价值不在于“输血”,而在于“正气”。
10..诗歌若与金钱联姻,就变成了垃圾。
11..通俗不等于庸俗,平实不等于平庸。
12..诗人的疯狂是理智地“疯狂”,疯狂了理智注定不是诗人。
13..任凭你写得天花乱坠,没有“魂”,少了“眼”,都是胡诌八扯。
14..技巧不是花,能生花;意境不是魂,可聚魂。
15..有人说“臭豆腐越吃越香”,一首臭诗也会有人品味,好那一口。
16..出现败笔的地方正是应该点亮的地方。
17.诗艺越讲究越精,诗德越讲究越诚。
18.有老百姓不懂的诗歌,没有老百姓不懂的感情。
19.一字诗的留白在于你愿怎么想就怎么想。
20.诗人最贫穷,他把美好和善良都送给了别人;诗人最富有,可以给世间一切重新命名。
21.文由心中起,诗由情中生。
22.能用一句俗语,不造三行涩句。
23..宁可一首出新,决不千章落俗。
24.搜肠刮肚莫写诗;醉话也比谎话强。
25.文要骨血诗要命,撰文断字吸神髓。
26.微型三句刀刀血,更换一字变颜色。
27.鸭得戏水报春暖,诗到情处字生辉。
28.只有走不着的路,没有想不到的诗。
29.好钢还须千锤锻,好诗更要万遍磨。
30.多一字画蛇添足,少一字五音不全。
31.嚼烂干饭无生米,悟通文字赋新诗。
32.巧磨一字添珠翠,生凑半言出烂尾。
33.人掩耳目三分傻,诗忌评批腐臭多。
34.开卷醉人三分意,点亮诗眼酒一壶。
35.莫道小诗无技巧,字里行间皆机关。
36.不忌诗语软着陆,刚柔相济铸诗魂。
37.诗无乐感少趣味,不如树下听鸟鸣。
38.三千草兵不言败,一字赘诗笔无情。
39.高深淡墨飞五彩,浅薄彩笔涂秽空。
40.深山古寺何须画,一路小僧担水来。
41.荒唐国里说残梦,于无声处听惊雷。
42.山高常伴白云绕,水清自有锦鳞游。
43.竹挺清风节节高,韵押诗章字字謦。
44.行文长短各有意,抑扬顿挫腔自圆。
45.山到悬崖路自险,诗到惊魂趣味多。
46.一字变通千重义,独选新奇缀华章。
47.奇装不乏遮羞布,诗语更忌淫秽词。
48.人当老年爱怀旧,诗到成熟更出新。
49.智者千虑得佳句,懒汉从来少赋诗。
50.心有灵犀莫嚼字,平心静气试刀锋。
51.诗到精处无技巧,只语片言动人心。
52.字眼越抠缝越大,言辞越切情越真。
53.三日不食人烟火,千卷长诗百行空。
54.诗情不碍三句少,梅开寒雪独驿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25 08: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章   凡夫评诗

传递灵魂的沉重
——读《桑恒昌怀亲诗选》
文/李一凡

昨天下午三时,收到桑恒昌老师寄来的近期诗集《桑恒昌怀亲诗选》和《诗醒了,世界便睁开眼睛》,还有一本《山东诗人》季刊的《桑恒昌专辑》。捧在手上,沉甸甸的;翻阅下去,愈加沉重。尤其他的怀亲诗,读来让人心翻五味,泪眼婆娑。
桑老师年幼失母,父亲一手拉扯成人,过早失去亲人的伤痛给他至孝至善的心留下一生难愈合的伤口,同时那种怀恋和感恩之情愈到老年愈加炽烈,愈得温饱愈受煎熬。
桑恒昌的怀亲诗读来让人沉重当然第一指感情。失亲之丧,怀亲之痛彻心彻骨,简直就是不可言传的,没有切实经历的人简直不能感受到,即便同情,也就是同情而已。有着切身经历的人,又有多少能把这种情怀赋予新诗,并让读者感同心受?桑诗正是得益于真情实感,并借助于联想和想象,把情感渲染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心情是真的,感受是实的,至于对心情和感受的描述就实中有虚,虚中有实。例如他的那首《中秋月》:

自从母亲别我永去
我便不再看它一眼
深怕那一大滴泪水



湿了人间

寥寥三十一个字,却把思亲之痛表达得淋漓尽致。这种痛人人都会有,怎么说都不以为过,但这种比喻,夸张的说法让人感到既新奇又贴切。人逢佳节倍思亲,中秋月圆之时想起母亲,滴泪在所难免,情理之中。前两句乃至第三句都是写实。然而第三句同时引发了虚实相生,将圆月比作一大滴泪水,圆晕清凉,有可比性。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下文“落/下/来/湿了人间"一言三叹,凄凄切切,悲不成声。”湿了人间“一极言泪水之多,悲切之甚;同时也传达诗人珍重情满人间的感恩之心。
桑恒昌是个苦吟诗人,他的怀亲诗厚实而凝重,意确确,句凿凿,常以感天动地之情洗练出披肝沥胆的文字,让人嚼着纯正,厚道,朴实,善良,有一种平民群体感强烈地冲击着你的胸怀。母爱是人类乃至动物的天性,是神圣的;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天经地义的。当今时代的人们不能因物质生活的升华而精神衰落,不能因身份地位的变化而道德沦丧。尤其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应该知道,不要以为自己生来就是这个世界的主宰,就应该拥有社会的一切。恰恰相反,是这个世界给予你生命,是这个社会赋予你生存的权力和义务。你的周围,有许多人在关爱着你,作为回报,你理应知恩图报,关爱别人。爱的传递永远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血的传承。
读桑诗的沉重还在于他的行文。字字流血,笔笔留痕。记得桑老师曾用”以骨作笔“为笔名,还说”写诗,是要命的“。从他的怀亲诗完全可以证实写诗,尤其是写新诗,不在于挖空心思地雕琢润色,更不在于沽名钓誉地晦言涩语,只要通俗朴实就可以了。但文字的立意一定要高,能够引起人们广泛的共鸣。再就是流血的文字一定流着血写,让鲜亮的诗眼着实扎疼读者的心。正如诗人所言“父亲和母亲/用心上的肉捏成了我/我又用心上的肉/捏了一大堆诗句”!
可是我们不无惊心的看到许多新诗堕落了,堕落到让人不堪目睹,无以复加的地步!那些自娱自乐,附庸风雅者自不必说;那些口水横流,梨花羊羔体亦不足论;但就许多人将诗歌作儿戏,把诗歌做游戏就是诗歌的悲哀。他们可以半文半白,汉英杂陈将新诗搞得面目全非;他们可以张口骂人,胡说八道,信口雌黄。网友“思想日报徐歌”这样调侃

自首

我攻击过的
谠和国家领导人

赢政、秦桧、魏忠贤、那拉氏、袁世凯、
李得胜、刘少奇、林彪、江青、王洪文、
周丞邓改、江夫胡庸,等等。

另,我还攻击过德魁、安南、潘基文
等联合国领导人,
以及友好领导人
萨达姆、卡扎菲、斯大林、齐奥塞斯裤、
金症日、阿杀德、金正嗯诸位。
请严惩吧。

这哪里是写诗?简直就是一个十足的无赖,狂犬吠日般歇斯底里地挑衅叫嚣。秒杀历史,秒杀世界,故意癫狂地无视一切,混淆黑白。这哪里是新诗,简直就是扎向和谐社会的毒刺。新诗创作容不得此等儿戏!当今社会,有些人唯恐天下不乱。他们就不想想:你吃的什么?穿的什么?用的什么?中国那么大国家,那么多人口,60多年前是从什么境况中走过来的?人们要温饱,国家要建设,要发展,要富强,这决不是轻而易举,一踹而就的。需要多少代人坚韧不拔地艰苦奋斗。正是这些人数典忘祖,往上查三代,看他们的祖辈是怎样生活的?社会有流弊,党内有腐败,这是有目共睹的,也是大家包括共产党人深恶痛绝的。党纪与国法将权利牢牢锁在笼子里。腐败的产生有根源有过程,惩治腐败也需要过程和时间。那种以偏代全,攻击一点不及其余的思维方式如果不是有意的搅乱浑水,怀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最起码也是非常糊涂,模糊了大是大非,迎合了做梦都想颠覆国家政权的别有用心者的卑鄙阴谋。
第三,读桑诗的沉重来自由此引发的对新诗现状的联想。网络时代,新诗创作百花齐放。流派迭出,风起云涌。歌颂者有之,暴露者有之;张扬者有之,愤青者有之;通俗者有之,怪异者有之;呕心沥血者有之,无病呻吟者有之;以诗做人者有之,以人作诗者亦有之......凡此种种,比比皆是。我们不好断言孰优孰劣,但我们却可以认定文艺的灵魂是真善美,这就决定了新诗的生命线。可是我们的媒体不知出于什么目的,常常昏了头,不去弘扬社会的正能量,不去领引文艺的正确方向,却以推崇平民文艺为名劣质炒作庸俗作品,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让人扼腕。当今时代,人的价值观可以不同,但我们仍然反对任何假大空黄的东西流入新诗,仍然反对任何消极,颓废,糜烂的东西充斥新诗。我们仍然可以理直气壮地为诗人正名:先做人,后为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5 08: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到这里,我还很陌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请指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25 08:25:33 | 显示全部楼层
由网络微型诗《耕牛》的点评看微型诗的发展

中国微型诗论坛上刚发了一个帖子。

《耕牛》
文/潘兴斌

铭记犁耙的嘱托
力戒浮躁,踩一路深深脚窝
任大地与世人评说

立即有人点评:牛耕的脚窝,不顾深浅评说,去实现嘱托!牛的精神赞!
还有诗友说:《耕牛》的勤奋、认真与踏实正是老师一生的写照,向先生学习。
亦有诗友指出:我的意见是:从标题看,此诗的立意还是按照常规思维构思和发展,作为初学者来讲,这样不错了。但潘君你,我认为还应更高标准要求,还可“更新、更深、更美”。
赖杨刚直评《耕牛》:
1导演抢了演员的饭碗:诗人很卖力替物象打工;
2传统的咏物诗路数
3庄重诗歌,跟随主旋律,忘了自我的感受
4口号式表达,很真情,如宣誓。
全诗赞美了耕牛勤奋 朴实 执着 可贵的精神,立意明确,押韵。
“铭记”突出了灵性而削弱了耕牛形象的勾勒;“力戒浮躁”一词更显空泛直白,何况“踩一路深深脚窝”便是最好的诠释,没有必要重复强调,可去掉。
微型诗的每字每句都应落实在刻画描写上,让形象说话,让意境启迪,让情境感染,切忌作者本人表白诠释。拟改为

《耕牛》

背负犁耙的嘱托 奋蹄
踩一路深深脚窝
任大地与世人评说

作者改为

《耕牛》

铭记犁耙的嘱托
奋踢,踩一路深深脚窝
任大地与世人评说

“奋蹄”笔误“奋踢”。
“奋蹄”放在首句后,表果,并可起承递作用,一二句读来就紧凑些;放在二句前,表因,虽照顾到韵脚,但一二句却显松散,让人喘息了一下,不利重笔强调。
最后定稿

《耕牛》

铭记犁耙的嘱托 奋蹄
踩一路深深脚窝
任大地与世人评说

其实仍未跳出传统的咏物诗路数。
微型诗看来简单,实际大有学问,起码我们这些人应作为学问来研究。任何新事物的出现与成长都不会十全十美的,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也有它固有的审美价值。人们的发现和探讨就是要逐渐揭示其规律,以价值观度量其审美情趣是否达到本来应有的标准,这就是文艺批评。当然,由于人们各自文艺素养和把握尺度的不同会导致意见的差异,会出现争鸣。正是争鸣与探讨才使我们变得聪明起来,任何拒绝与排斥都是愚昧和无知,会将新事物扼杀或玷污。相信微型诗的发展会健康的,会走科学发展的道路,摒弃闭门造车,各立山头的死胡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25 08:26:54 | 显示全部楼层
读柯愉人的小诗《房价》

柯愉人的小诗《房价》一贴出,惊得我张大了眼睛。这看似文静纤弱的小女子,竟承载那么多沉重的话题,《房价》便是其一。多愁善感,智者无能,是否真的呆了。好在多年的朋友,小心眼略知一二,就唠叨一番,替小妹解解闷气。

《房价》
文/柯愉人

店门刚刚拉开
派售房宣传单的就来了
他们如苍蝇一样
见缝必叮
单子像抹过油般
从他们的手里滑落我手中
左手接过
掂了掂
很重
右手若无其事的
攥了攥裤袋中那几枚硬币
很轻

房价,社会话题。不要说街谈巷议,就连大会堂的提案都让总理棘手。这么大个事,牵扯千家万户,关系社会安定。偌大的中国,每天都上演着有关房价的喜怒哀乐,网络上铺满房价的故事。
俗话说,画人难画手,画狗难画走。意思是说,越是司空见惯的东西越难描绘表达,俗者不奇。要想只言片语揭示一个沉重的话题,让人触目惊心,谈何容易!
《房》诗却独辟蹊径,以小见大,别具一格的完成了沉重的承载,达到震撼共鸣的效果。
全诗不足八十字,一气呵成。看似轻描淡写,直言浅露,清淡的如叙家常。“店门刚刚拉开/派售房宣传单的就来了”,生活中的平常。平常中的不平常就此拉开序幕,平静的生活突然闯进不速之客。铺垫,设疑,这些人想干什么?“他们如苍蝇一样/见缝必叮”,哦,原来他们急于售房,有空必钻,向老百姓这里淘金来了。要说房子,倒是老百姓的急切需求,可看一眼房价,不禁让人目瞪口呆,摇头叹气,也只不过“单子像抹过油般/从他们的手里滑落我手中"一纸空文,不顶屁用。“左手接过/掂了掂/很重”以动写静,此时无声胜有声,一个“重”字,足见人物的困惑,对房价的非议。接下来的“右手若无其事的/攥了攥裤袋中那几枚硬币/很轻 ”,形成鲜明的对比,道出了人的无奈。“若无其事”实则心事重重,“攥了攥”是无奈,愤懑的自然流露。“几枚硬币”当然极言百姓的实际购买力与房价的极大差距,形成让人哭笑不得的讽刺。
通观全文,作者文笔简约,取小见大,举重若轻,意无旁骛,只把个房价给人们带来的苦痛剥得淋漓尽致。
好你个呆子!呆子不呆,这应该是大家都知道的。
要提意见吗?只是凡夫的愚见,仅供参考。
我觉得诗中“单子像抹过油般/从他们的手里滑落我手中"一句可有可无,去掉更简洁些。这里有个思维跳跃的问题。诗歌不能像小说那样交代的面面俱到,传承穿插需要留一定的空白,这些空白要通过读者的想象联想填补衔接。既不影响诗意的表达,又能给读者以丰富的品味空间。当然思维跳跃绝不同于思维断裂,后者的特点表现在表意不明,语无伦次,前言不搭后语。

试读读:

《房价》
文/柯愉人

店门刚刚拉开
派售房宣传单的就来了
他们如苍蝇一样
见缝必叮

左手接过单子
掂了掂
很重

右手若无其事的
攥了攥裤袋中那几枚硬币
很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25 08:27:29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任雨玲的《浓情四月》

浓情四月

□任雨玲

四月,我放飞一池春雨
伫立 在思念的港湾
等你......
(写于2012年4月29日北京)

任编的《浓情四月》,的确是一首很不错微型诗。说好,在于文字精微却情、境、韵恰到好处,起承转合自然紧密,语言灵动而不晦涩,排列参差却节奏和谐,情境豁达不失婉约,读后让人唏嘘叹惋,余味悠长。
微型诗首先是诗歌,应具有一般诗歌的基本要素,新诗如此,微型诗亦然。诗歌讲求意境,情韵和音乐美感,放到微型诗上,就有特别的难度。有限的篇幅,限定的字数,需要多么精雕细刻亮形传神,一直是微型诗创作的重点和难点。
《浓情四月》却能轻松地处理,潇洒地行文。标题“浓情”提示概括主旨,锁定了立意的范围和角度。“四月”选定一个春夏之交的特殊季节。这是一个一切生物生命力最旺盛的季节,也是人的情思最传统,最活跃的季节。读标题就可感受到一股热辣,一种甜蜜,或者一丝酸涩。
全诗共三句,分三行表述,“四月,我放飞一池春雨/伫立 在思念的港湾/等你......"语义清晰明白,几乎每个认识汉字的人都能读懂。第一句交代季节,“放飞一池春雨”象征,拟物,夸张,极言思情之浓如春雨漫清池,柳摇荷醉,涟漪翩翩,实在不忍按捺也不能自已。无奈之下,何不一举“放飞”!女孩思春的矛盾复杂心理腾然跃出纸背。
“一池”换成“一湾”行不行?不好!“池”一言相对闭锁,再说更有小家碧玉之妙;“湾”就不同了,相对开放,味更“野”一些,不宜表达闺中少女的多情,羞涩与纠结。看来诗人的炼字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这里的“春雨",作为一种意象,当然选定了它与情思的相似之处,温柔,缠绵,执着,悄然,看似弱小却极具生命力等等。浓郁的深情犹如满园春色,是关不住的,当然情由所愿,“放飞”便喷薄而出!如同放飞一只白鸽,是传递,是探询,是祈求,是祝福,是舒展,是期盼。。。。。。
意境的渲染,情韵的铺垫,自然进入情境的延续和转换,“伫立 在思念的港湾”,虚实相生,立体感触手可及,画面感呼之欲出,朦胧感令人浮想联翩。仍是期盼,仍是执着,让人怜爱,让人倾慕,让人同情,让人焦虑,张大了共鸣力,增强了内张力。港湾,出航者的归宿,流浪者的向往,守望者的温馨,召唤者的魅力。若换成“荷塘”就大煞风景,虽然照应上句的“一池”,但大大局限了视野,绝无“放飞”的感觉,不会将主人公那种甚至引以为豪的甜蜜思念表现得淋漓尽致。再说,这种开阔,敞亮的意境升华了主旨“浓情”,叩响着读者的心弦。这一句的“在思念的港湾”既做“伫立”的补语,又做下句“等你”的状语,结构紧密,浑然一体。
尾句“等你”读来似乎淡然,其实更是“浓情”的张扬。没有失落,没有颓丧,那种自信,那种爱恋,那种期盼,那份执着,怎不让人震撼!就意境而言,由清晰渐渐转入朦胧,尤其结尾省略号更加强了审美视觉的动感效果,有余音绕梁之功。
优秀的微型诗也是需要借助铺垫,悬念,层递等手法增强表现力的。任编的这首就紧扣“情”之线索铺排递进,展示了精湛的语言驾驭能力。《浓情四月》可做多角度的解读,可理解为男女之间的爱情,也可视为海峡两岸骨肉同胞的思念或对海外游子牵挂和惦念等。每一种解读都会给人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
至于音韵节奏,1,3句押近韵,读来顺口。节奏和谐自然。
意见还是有的,凡夫觉得首句中的”四月“是否可以省略,更干净些。这在一般诗歌里,是必须交代的,但微型诗要的是轻装上阵,尽最大可能的剔除一切累赘。”四月“在标题中已有交代,文中就没有必要重复,读者不会因此而迷茫。标题是微型诗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忽视。
“我 ”字去掉,无主语,似乎也不影响主题的表达。
“伫立”和“等你” 二字感觉可删减其中之一,“伫立 在思念的港湾 ”有散化之嫌,去掉“伫立”,“在”字效果反而突出。保留“等你”更好,无论站着等,还是坐着等,还是浸泡在思念的泪水里等,形式都不重要,可任读者自由想象。


浓情四月

□任雨玲

放飞/一池/春雨
在/思念的/港湾
等/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25 08:28:03 | 显示全部楼层
玲珑剔透的一首微型诗

空枝
文/也牛

就剩下月亮那个巢
在继续孵化
毛绒绒的小寒

正如水下石吧主点评:
——《空枝》好标题:守候中的等待。“月亮那个巢”、“孵化”、“小寒”生动的语言,形象的表达,构成了连贯的意向。是枝头的等待吗?是心中的守候吗?作者把这种期待的心理寄情于秋冬季节,盼望生机盎然的春天。
语言灵动,诗意蕴藉;诗在题外,题在诗中。
“空枝”往往给人失落悲凉之感,似乎形成了一个思维定势。繁华已经过去,寂寞迎面袭来,岂不让人感极而悲者矣?标题往往暗示着立意,读来难免让人黯然伤神。
首句“就剩下月亮那个巢”,可不嘛,“空”还不是一无所有?萧条冷落,孑立无助。然而,仰望星空,月挂树梢,灵感怦然而动,接踵而至。那轮明月千百年来寄托着人们的希冀和期盼,承载了岁月的流逝和季节的变迁,有关她的美丽传说孕育着一代又一代质朴又聪慧心灵,带来多少春天的故事。她犹如人间温暖的鸟巢,是归宿,是驿站,是生命放飞的起点。比喻生动贴切,让人不禁心生感慨,冷漠中得到温暖,黯然里看到光明,为下文的发展做了铺垫。
意境继续展开,“在继续孵化/毛绒绒的小寒"两节,实则一句话,既是对首句的解说和张扬,更是对主题的升华。“空枝”不空,它在紧张的忙碌着,默默的孕育生发着。“毛绒绒”极言稚嫩,可爱,生命力强;“小寒"当然指节气,意在深冬。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语言灵动形象,晶莹出彩。
这首“空枝”,玲珑剔透,耐人寻味,逆向思维,一反常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修改意见

“就”换成“只”,去掉“在”。

空枝
文/也牛

只剩下月亮那个巢
继续孵化
毛绒绒的小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25 08:28:29 | 显示全部楼层
评刘庆妍的《梅》


文/刘庆妍

风雨兼程
忽见梅花摇曳
顿时,脚下生风

赞同以上各位老师的点评,尤其陈旭庆老师的点评更为准确:
诗作含蓄,优美,耐品读,朦胧诗的特点凸显!
从梅花的身上,得到领悟、得到精神的提振,至于得到什么领悟,作者没直接说,但是我们想象“梅花摇曳”之情,隐约可窥几分。
梅,一种生命价值、趋向的化身。

这一首意在梅而言他,声东击西,歪打正着。
全诗三句,省略了主语“我”或者“他”,一个历尽跋涉拼搏勇往直前的人物形象,这由第一句“风雨兼程”可以看到。前进途中的艰辛和挫折毕竟会给人带来某些短暂的心理迷茫,甚至有时对自己的执着产生怀疑或动摇,但“忽见梅花摇曳”给人柳暗花明之感,眼前豁然开朗。梅花盛开,摇曳多姿,让人振奋:1是受梅花傲雪的精神鼓励,2是梅花开放季节的昭示,严冬即将过去,美丽的春天已经不远了!由此信心倍增,更加快了前进的步伐,“顿时,脚下生风”。一段描述作者对梅花的赞誉不言而喻,省略了大篇幅的形容词。
单从字面上可以这样理解,但决不止此,可引申更多。全诗结构紧凑,意象鲜明,是一首不错的微型诗。至于“风雨”“风雪”之说,亦有道理,不过考虑与“兼程”的搭配,亦无不可,改为“风雪兼程”是否少些争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25 08:30:36 | 显示全部楼层
评找本诗匪的微型诗《童年不忌》

[诗匪匪诗]童年不忌

村河边 青梅与竹马比裸
小鸡鸡对质乳小小
他答"引信" 她回"炸药"

莫让低级趣味,沽名钓誉污染微型诗的殿堂!
微型诗的题材可以是广泛的,但借童稚调侃,即使玩笑也让人不齿,连单纯写下半身都不如!拿孩子取笑,德性!私下里,可以作为笑谈一说,但作为文学作品展开于广庭大众,便有失雅观!那么多的高雅,为什么眼睛偏偏盯住低俗呢?微型诗这种文学形式并不是供大家戏谑,它同样承载着人们的思想,道德,感情和品格,文学当是圣品,请朋友们待之以恭敬之心。

守住心口

有的人说话
凭口
有的人说话
凭心

凭口说话的人
常常信口开河
凭心说话的人
往往一语千金

有的人说话
将心藏起
有的人说话
将口掩住

将心藏起的人
并非无心
将口掩住的人
不想多口

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莫欺良善
愿怎么想就怎么想
远离邪恶

任你怎么调侃
心有一把尺子
超越了底线
就坏了良心

有人推诿有口无心
不过口是心非
有人钻营有心无口
无非借刀杀人

病从口入,无忌
祸从口出,无德
守住自己的心,口
才不会被人卖掉


说什么“匪气”?说白了,就是玩世不恭!兵也好,匪也罢,混淆视听,带来社会道德消极因素便是痞子。社会的不安定,人心的离散,就因为容忍了一些无赖!我们欢迎和提倡诙谐幽默的写作风格,但决然反对戏谑庸俗的作品内容!调侃是有的,但应有度,超越了道德底线就是败坏!说那些不着调的话就不仅失去文品,更失去人品!堂堂诗人,据说还是什么站长,就不能挺起胸脯,喘口坦荡君子之气,偏要在文明之地咳出些脓血来?


守住心口

说就说呗
舌尖上挑逗着龌龊的笑料
唱就唱呗
喉咙里拨弄着晦涩的滥调

流浪的心漂泊多远
口中的唾沫飞出多远
躁动的心颠簸多高
嘴里的恶气蹿腾多高

或许偶尔那么一次梦呓
何苦沉醉于众星捧月的拍照
或许酒逢知己千杯少
可怜有人拍手:倒,倒,倒

怕的是用心筑下黄狼的窝巢
嘴里吐出根根鸡毛
虽说不算什么令箭
夜的恐怖总让人惊秫糟糕

不如取一盆冷水
劈头盖顶地浇
洗透那颗打满皱褶的心灵
刺破满口发紫的燎泡


也许想讲个荤段子,结果自己成了冷笑话,为下半身写作者所不屑。扯上诗歌,本身是种亵渎,亵渎童真,罪莫大焉!
算了!伙计,长点记性吧。网络不是自留地,个人愿种什么就种什么。上得文学网,就作文明人,何苦匪呀盗呀的?当然这是你的自由,别人也犯不上干涉。实话说,阁下的匪气还真的不到火候,需下功夫修炼一番。匪气的微型诗不在于庸俗的调侃,而功成于隐而不露,左右逢源,酸辣苦甜,似是而非,玩阴阳于股掌之间,藏利刃于笑谈之内,让人啼笑皆非,如鲠在喉;或大智若愚,声东击西,貌若平淡,其实针针见血,引君入瓮,匪气霸气阴气阳气共融一炉,然而却不给人留下辫子,圆滑炙手,游刃有余,进可攻,退可守,不拘一格,让人顿时拍案称奇,如雷贯耳,余音绕梁。这些能做到吗?小打小敲,雕虫小技而已!

文字

茶后写几个文字
成了多年的习惯
不指望换取面包
更无意刻在兽骨上掩埋

写得久了
笔划倒有了几分颜色
有人说红
有人说白

这些都不在乎
可恶的是
有人喜欢自虐
拿我的文字当作惩戒的皮鞭


好一个诗匪杨正春站长!我们讨论的是微诗创作,不是人身攻击。本来凡夫非常敬重你,敬重你对小诗发展做出的贡献,敬重你有一股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在诗歌创作方面,我们谁都不能说白璧无瑕,炉火纯青,大家都在学习,在探索。无论什么事,都有大道理和小道理,小道理总要服从大道理,不然,人心就乱了,社会就乱了。
虽然是网络交流,素不认识,但凡夫得罪你何用?何苦找你的麻烦?再说,你我都喜欢小诗,你又是站长,凡夫来这里玩图个方便痛快不好?可是人啊,真想不通,放着那么多的题材不写,偏偏去挖掘不着调的东西!朋友啊,听凡夫一声劝,人活着就活得挺直些,敞亮些,大度些,善良些,切莫钻牛角,横撞头,顶风上。弄潮儿要看准什么潮,什么风。与大气候作对,终究是要遭报应的。搞文学的人,肩负时代的责任,也冒着时代的风险!你我之辈很难青史留名,也不配留下历史的笑柄,平平淡淡才是真!


为什么不避免引出歧义,偏偏打那种擦边球呢?
你的诗中:“他答"引信" 她回"炸药"”可能是童稚之语吗?你在点评中也承认“"引信" "炸药"是作者借网络语”,也就是说诗中的“童年无忌”已经变了味,不是童稚童真,而是作者的有意调侃。生活中,男女幼童之间对生殖器官的差异可能相互欣赏并表示疑惑,有时甚至询问父母,由此慢慢知道了性别的的概念。再大一些,孩子还常做过家家的游戏,学着大人们做夫妻,养孩子,做饭等,这些行为都是孩子成长的一个过程。虽然幼稚,但是对社会,对家庭,对自己的一个认识过程,是绝对天真无邪的!可是朋友竟“借网络语”调侃,岂不是猥亵童真?后果将怎样呢?
朋友,创作上的纰漏和疏忽人人都有,无所谓面子不面子,以后注意不就行了嘛!


王图忠:
我得批评杨正春,李一凡前面的言论并无恶意且并无不妥。爱诗之人,当就诗论诗,胸怀宽广,相互尊重。再说,你是站长,有责任以身作则,让小诗网诗友同心同德团结在你的周围,愉愉快快地写诗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6-3 12:06 , Processed in 0.09944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