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26|回复: 4

卷35散文诗评 第三辑 点滴学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29 10:35: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5散文诗评 第三辑  点滴学习
作者:山城子(李德贵)
目录:
第一辑:享受美丽
1、从文本中享受语言的美丽
2、读阿鹏的散文诗组章《爱情第五季》
3、老树如何抽新芽?——学习微型散文诗【1
4、不是史诗,却是诗写的历史——学习微型散文诗【2
5、学习蜀道人生散文诗《苍凉》
6、最亲情的词语是“黄土地”——学习心蝶长篇散文诗《黄土地上》
7、深表感恩的隆重抒情大戏——学习田卫社散文诗《父亲》
8、城市化的另一面——感怀魂韵散文诗《日渐消瘦的村庄》
9、兼类的动词活用与词境镶嵌——学习那女诗舞作
第二辑:欣慰赏读
10、回眸谁的豆蔻年华?——学习蜀道人生《七里香》
11、学习蜀道人生的《梦飞翔》
12、中国需要这样的诗人-读封期任《命运之手按不住我的头颅》有感
13、读阿鹏新作《寻知音,弦断我来听》想到的
14、微语散文诗——山城子点滴学习【1
15、爱故乡,就是爱祖国——学习肖辛小散文诗《我带着一场雨水来看你》
16、繁华里的闲静生活写照——学习多梦的江南《老茶馆》
17、学习阿鹏的近作《碧云天》
18、诗人,心怀万般的爱——学习清云缥缈散文诗《缥缈凝诗韵》
第三辑:点滴学习
192015年散文诗赏美【2-刘十六《绳正》
20、学习向胤道老师的《巴塘赋》
21、微语散文诗——山城子点滴学习【3
22、微语散文诗——山城子点滴学习【4
23、平凡而伟大的颂歌-读多梦的江南《母亲的秋天》
24、多种词类活用灵动了诗文本-读潘志远的《云梦朝歌》
25清云缥缈诗赏《溯回稻、粟、丝绸之时间隧道——《华夏情思》之一》
26、学习二戈散文诗《任一叶扁舟飘在江上》
27、阅读学习幻中行《秋叶》的共鸣——点滴学习【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29 10:36:44 | 显示全部楼层
19、2015年散文诗赏美【2】-刘十六《绳正》
小篇幅装得大沧桑
作者:山城子

五个小自然节的散文诗,未及二百字。这就是篇幅小。
从领袖的女儿回家吃饭舔盘子全国老百姓饿肚皮的时代,到每年餐桌上的浪费可供两亿人吃一年的当下,这半个世纪的变化,就是大沧桑。
这就是诗人刘十六写的《绳正》。请阅:


《绳正》
四川/刘十六


——清明时节,更喜回老家房前屋后走走;
到您二老这用心打理的油菜地头看看风景。

——老大,老爸我多浇灌了一次,这油菜长势就叫人担心;
再不用法子扶正,都得倒下的……

——瞧,父亲绳护庄稼,像个发明家似的:
绳端系在木桩和地头树身。

——老大呀,听老妈给你说说!
你小时候,那会儿大集体,偷都没地儿偷;
可不像现在,好那口的……吃……不要命……

——这……击中我的痛……
看看油菜们,咱不禁看看自己的大肚子……
从怕饿死到饱还撑,这么快,就失去了一个时代的重心。


喜欢留给读者思考空间的很具寓意的标题。这个“绳正”,从细节描写上看,明里说的是父亲用拉绳子的方法防止油菜倒伏(倒伏当然要严重减产),但何尝不是对国家大政方针的比喻呢?没有改革开放的行动,没有和平崛起的实践,就没有当下从温饱向小康过度的幸福生活。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也是举世公认了的业绩。
“像个发明家似的”——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或者“黑猫白猫”吧?诗不给人以联想,就会苍白了诗性。
第四小节的对比,很细节的。这要引出我这样的读者多少联想呢?早年我从辽宁要转两、三回车,四、五天时间才到贵州。一路经过的大城市,没有一幢可称为高楼大夏。那时,得在新闻纪录片上偶尔出现的西方国家的大城市,看高楼大厦和小车如流。经济指标就不用说了,其增长的幅度都是天文数字。至于工薪阶层的我,从三十多元人民币,现在(拿的是退休金)已经增长一百多倍了。而主要主副食价格的增长,也就十几到二十几倍。不必说住房,从农村到城市都“狡兔三窟”了。
我所以联想这么多,可见这首诗的张力是很大的。张力是诗性的表现,含蓄也是诗性的表现——不说沧桑巨变,只说“失去了一个时代的重心”。
小篇幅装得大沧桑,这需要诗人的智慧。向刘十六学习,用小篇幅散文诗,歌颂或鞭策大时代。

2015-1-11于夏云
[ 此帖被山城子在2015-01-11 22:14重新编辑 ]


20、学习向胤道老师的《巴塘赋》
文/ 山城子


对偶与排偶娴熟,各式排比(成分、单句、复句)皆有力度。而今年轻人能像向老师这样驾驭赋者为文的极少。古色古香,美轮美奂,读来令人很是向往。

“七千八百平方公里,处处芳菲;四万五千勤劳人民,个个豪放。”
——非常标准的对偶句式。
“观“巴山积雪”,披皑皑银装;晒“暖石回阳”,沐艳艳春光;游“桃园赏花”,吸百卉馨香;坐“板桥垂钓”,萦碧水沧沧;穿“老柳夹槐”,品沿途芬芳;享“温泉沐浴”,祛百病疗伤;猎“柳林较射”,练精兵强将;寻“古桑抱石”,显神韵昭彰”
—— 非常标准的对偶句式的句子排比,美不胜收。
“歌卓、锅庄、热巴、酒歌、歌卦……藏戏歌舞,原汁原味,热情奔放;寺庙、壁画、雕塑、唐卡、服饰……民间艺术,精美典雅,丰富宝藏。”
——开头镶嵌着成分排比的对偶长句,其对称之美如两岸青山一样对望起伏啊!
“自然景观融“险、峻、奇、巍”于一炉,民族色彩独特,斑斓似锦;人文遗迹集“高、雄、雅、秀”于一体,藏乡风情浓郁,美奂美轮。”
——与上例并美。
“多少游人为之陶醉迷恋,多少墨客为之诗词美赞。”
——排偶句不仅有对称之美,还兼有复沓的铿锵之音。
“两小湖、两明珠,嵌在森林之环抱,镶在华夏之康巴”
——这是三言排偶句与七言排偶句连接在一起的复句,此后者还有“镶”与“嵌”的互文之美。

2014-10-22于筑城观山湖

巴塘赋

“鹏城万里”何地方?“大鹏仙化”在巴塘。“高原江南”盛誉远,“弦子故乡”美名响。“巴塘”者,“绵羊声坝”也,寓意吉祥。
美哉,巴塘!物华天宝,康南重地;人杰地灵,龙凤飞翔。扼川滇云藏之咽喉,通东西南北之方向。金沙江水保其翠绿,青藏叠峰为其屏障。七千八百平方公里,处处芳菲;四万五千勤劳人民,个个豪放。观“巴山积雪”,披皑皑银装;晒“暖石回阳”,沐艳艳春光;游“桃园赏花”,吸百卉馨香;坐“板桥垂钓”,萦碧水沧沧;穿“老柳夹槐”,品沿途芬芳;享“温泉沐浴”,祛百病疗伤;猎“柳林较射”,练精兵强将;寻“古桑抱石”,显神韵昭彰——噫吁嘻!巴塘八景,美了藏乡!
历史悠久、文化芬芳。歌卓、锅庄、热巴、酒歌、歌卦……藏戏歌舞,原汁原味,热情奔放;寺庙、壁画、雕塑、唐卡、服饰……民间艺术,精美典雅,丰富宝藏。藏汉彝回纳西羌苗白……各族和睦,民众友好,共奔康庄;苹果核桃石榴桃杏李梨……品种繁多,香甜甘脆,盛名远扬。格鲁派、宁玛派、噶举派……藏传佛教虔诚,自由信仰;康宁寺、竹瓦寺、日登寺……巍峨寺庙肃穆,宗教开放。央勒节,跳藏戏,民族风情绵长;赛马节,耍坝子,民意淳朴欢畅。藏乡人民,热情善良,勤劳勇敢,粗犷豪壮。
仁者乐山,雪山精湛。东昂西卧,神山沙鲁里山脉高耸于东,崔嵬壮观;智者乐水,雪水潋滟。北高南低,仙河金沙水系畅流全县,澎湃惊湍。迤逦横断山脉纵贯县境,晶莹冰川雪峰洒满山川。五十条溪沟,银丝一片;一百个湖泊,珍珠一串。亚热带气候,光热条件一流;干雨季分明,垂直气候明显;雨热同季,适宜作物生长;资源富集,尽是稀缺矿产。
乐哉!巴塘,山河秀美,旖旎风情。古往今来,享有“上有天堂,下有巴塘;内有苏杭,外有巴塘”的美称。不愧藏乡宝地,旅游佳境:自然景观融“险、峻、奇、巍”于一炉,民族色彩独特,斑斓似锦;人文遗迹集“高、雄、雅、秀”于一体,藏乡风情浓郁,美奂美轮。巴塘古老而原始,雪峰苍茫而伟峻。冷云杉林、杨桦栎林、高山松柏、落叶乔木、高原灌林……重重覆盖,茂密幽深;各类树种,独自成林,层序井然,满目翠青,层林尽染,蔽日浓荫。誉为“东方的阿尔卑斯山”,实非虚名!
高原个性明显,“江南”风格再现。秀丽绝伦措普沟,奇沟也,集中展现俏山、雪峰、河流、峡谷、瀑布、温泉、寺院、湖泊、森林、野生动植物等自然景色、人文景点于一沟,丰富多彩,绚丽奇妍。无穷魅力措普湖,仙湖也,水平似镜,波光粼粼,湖周峭壁嶙峋,山岩裸露,峰型奇特,雄伟壮观。盖措普湖,转海朝圣佳地——神奇冰川,幽深林苑,宽阔草坝,嘛呢经石,无一不使人心醉流连。古往今来,多少游人为之陶醉迷恋,多少墨客为之诗词美赞。美哉!“康巴第一圣湖”情韵无限!
地热富集甲川西,名实俱佳,从古至今。格萨尔王曾到此沐浴,天上仙女曾降泉中洗尘。热坑温泉群,似大大小小之泉珠撒落山谷,热气弥漫,忽淡忽浓忽远忽近忽暗忽明,阳光照射,不停变幻迷人之色彩,蔚为壮景。热坑泉水富含矿物质,“药泉”之名,盛誉远近。
梦幻姊妹湖,犹如绿松耳石,碧翠幽雅。一为“志玛拥措”,格萨尔王名妃志玛之专属浴场,泉凝香脂,水溅润滑;一为“康珠拉措”,扎金甲博神山之石女泪流而化,霞罩波光,烟笼碧莎。两小湖、两明珠,嵌在森林之环抱,镶在华夏之康巴。雪山、碧水、绿树、红花、牛羊、毡棚,相映成趣,无限风华。
千灵百验“许愿湖”,扬善惩恶“转石洞”,神秘“树结”“向秋树”,人间奇观“喊鱼”涯,英雄豪杰磨剑石,如愿以偿求子石……美丽故事为巴塘添色彩,神秘传说为藏乡增魅力。
赋毕,歌曰:
措普宝寺气恢宏,藏式建筑庄重容;章德草坝幻七彩,高原姹紫绽嫣红;
扎金甲博神山耸,秀险奇特亘长空;森林宝库巴塘美,令人神往造化功。
——向胤道(向一) 2012.10-2013.3草 2014.9.24发布
注:巴塘,古为“白狼国”,传说是大鹏仙化的地方,又称“鹏城”。县境扼川、滇、藏之咽喉,自古为康南重地,并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享有“弦子故乡”、“高原江南”的盛誉。该县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东南缘,金沙江中游,全县海拔在2230米和6204米之间,平均海拔4000米,县城海拔2589米。县城距州府康定483公里,距省会成都851公里。全县幅员面积7844平方公里,4.5万人口。现辖5区1镇8乡,198个自然村。
沙鲁里山脉在东部高耸,横断山脉纵贯全县,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最高的格聂山峰,海拔为6204米,境内均为金沙江水系,流经县境167.1公里,有溪沟52条,大小湖泊107个,最大的为亚莫措根湖,面积3142亩。
宗教信仰:巴塘藏传佛教有格鲁派、宁玛派、噶举派3个教派,其中格鲁派和宁玛派是主要教派,为广大群众所虔城信仰。巴塘有“弦子之乡”之美誉。弦子藏语叫“谐”,是歌舞的意思,全称“嘎谐”,意为“圆圈舞”。在劳动之余、节假日、婚嫁、集会、收割前后打平伙、耍坝子时跳起。
民族风俗及传统节日。主要传统节日是“央勒节”。央勒节,藏语意为“跳藏戏”,演变意为“送夏迎秋,庆祝丰收”节日期间,人们到那里安营扎寨,尽情游玩,耍坝子、打平伙、看藏戏。另外巴塘还有藏历新年、赛马节等传统节日。
巴塘自然景观熔“险、峻、奇、传”于一炉,集“高、雄、雅、秀”于一体,既具高原个性,又有“江南”风格,其人文景观即有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又有独特浓郁的民族色彩。主要景区、景点、名胜有:措普沟景区、康巴国际猎场、巴山积雪、古桑抱石、柳林较射、鹦哥嘴石刻、康宁寺古柏及红军长征遗迹等。
(著作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联系:xiang1947522@163.com
[ 此帖被清云缥缈在2014-10-22 15:28重新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29 10:37:02 | 显示全部楼层
21、微语散文诗——山城子点滴学习【3】
一场洪水,裸露了家园的痛
文/红雨

1
以前给予秋天太美的诗句,秋韵太多的华章
此刻,秋韵的流光失色,诗句只能够停留在一个顿号上叹息


2
桥断,桥裂;公路损毁,公路被掩埋,比比皆是
有的房子被洪水冲走,家被洪水浸泡,家不像家,一片狼藉


3
祖国,只有祖国,才能够将华夏儿女的心连接成逶迤的长城
长城长,祖国好!大家庭里,有好多兄弟姐妹
一双双鼓励的眼神,给予了灾民力量;一双双伸过来的手,温暖了灾民的心


4
同胞,只有同胞,在灾难面前,哭泣像一阵寒风,被同胞们春风般的温暖,温暖着
共同把灾难当成一次沙尘暴,席卷过后,清洗满身灰垢,驱赶晦气,继续努力,加油


5
国家,只有国家,才是灾民最强大的靠山
没有一个人露宿街头,饿死
国家那么大,近几年灾难那么多
一轮高高在上的月亮,也无法阻止各地的灾难发生,国庆后,愧红着脸,向华夏儿女致歉


6
为母分忧,是中华儿女应尽的职责
扶贫还得先抚志,等靠要对不起母亲额头上的皱褶,与啃老族有何区别
受灾的华夏儿女们,共同用钢铁般的意志克服困难,和大家庭的兄弟姐妹们一起,重建家园

7
今年的秋天,没有喜悦的心情,没有华美的诗句,更没有赞美的歌词
只有承载着沉重,叹息,鼓励的文字
【山城子学习】
特别喜欢这样关心国家关心人民的篇章。这样的紧扣时事关注民生的素材天天都俯拾即是,可惜有些人长期视而不见。少数有良知的诗人如红雨者,是我敬佩和学习的榜样。
我是个十全十美的追求者,所以白碧微霞也要说:我们与那些受灾的人,都是华夏同胞,宜将“灾民”(太中性)字样更为“灾胞”(很亲切)。这样,从字面上来看3-4节连接得更紧密。再,“扶贫还得先抚志”——“抚”字当是“扶”之误吧?改过来就有了“扶”的复沓——有复沓与没有复沓,语言审美上是有差异的呀!
2014-10-20于夏云镇


22、微语散文诗——山城子点滴学习【4】
那一处,草长莺飞
文/ 小月宛初
1)
中宵惊起。一丸冷月,莹莹的,镶在山的缺处,
触到红尘中,最深的忧伤。

永夜。山风吹起令人愁倒的胡笳。
随手捞起一枚往事,细细揣摩,细细思量。烟水悠悠,
有句相酬,无计相留。

墨韵几许,拂不去一身轻尘。落花疏影,满是怨艾的影子。
袅袅雾岚幻成浅蓝的云朵。一朵前世,一朵今生。

2)
天空中,夕阳如一段锦,火红的划过。
几片树叶,挂在屋檐,开始吟唱。
保留对世界最初的直觉和一直无法剔除的隐痛。

一缕碎念,掠过流水,切开远古的荒芜。
风携着花香,细细吹来。阳光倒退。有箫声娉婷而起。
夜,静静的。那个怀抱丝绸的人,流落在一页纸上。
钟楼上的印谱,如一方闲章。

3)
潮音在海的那边,缓缓沉落。碧色的原野,一片肃然。
坟墓里,住着我的亲人,我的母亲。
他们,做着尘世之外,和平的梦。

古埙,吹落最后一枚秋叶,如同吹落寂凉的光阴。
阳光里,我如一只蜜蜂,采撷花草,四季。
日月星辰,一串又一串的悬挂。当这一季的花期过去,
倾斜的荒草,不再承载失落和哀伤。

儿时的脚步,在青空下变得虚无。渐逝的影子,
点在漠漠长穹,在雁翅的边缘。
比苍凉更辽阔,比幸福更漫长。

4)
今晚。月儿,
像一堆破碎的瓷器。
一段旧事,自此缄口不言。
回首,岸已远。那一处,草长莺飞。

【山城子学习】
1、“一丸冷月,莹莹的,镶在山的缺处”(见首行)
——略略数语,一幅画就出来了。数量词“一丸”是比喻式活用,阅读效果显得小些,是远处景。动词“镶”是拟物式活用。其阅读效果像个标志物似的被镶嵌到“缺处”。“缺处”一词及其节约而朴实。
2、“古埙,吹落最后一枚秋叶,如同吹落寂凉的光阴。”(见3)之第4行)
——此句中的动词“吹落”,成功地运用了传统的拈连格,遂使句子显出别样之美。拈连与移就,是被前人认定为修辞格的两种词类活用方法。这里的拈连,还与比喻格融合成一个整体,于是“光阴”也可视可触了一般。
3、“比苍凉更辽阔,比幸福更漫长。”(见3)之末行)
——这是美丽的复沓(比…更…)排偶句。本来就美,又加进了形容词“辽阔”的喻拟式活用,仿佛“苍凉”也有了空间的感觉。而“苍凉”还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同样形容词“漫长”的喻拟式活用,使“幸福”有了生命似的有了时间上的度量。

2014-10-20于夏云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29 10:37:19 | 显示全部楼层
23、平凡而伟大的颂歌-读多梦的江南《母亲的秋天》
文/ 山城子

【精品原文】
母亲的秋天
文/多梦的江南

母亲用镰刀,把秋天割开一个口子,秋色奔涌而来。
高低不平的庄稼茬,是季节磨出的老茧,咯疼了一个人的心。
母亲吐口唾沫,双手一搓,把夕阳搓得通红。

躺在地里的庄稼很听话,不吵不闹,如同襁褓中的婴儿,等着母亲一个个捆扎。
夜色高过院墙时,母亲把秋天领回了家。
我知道,她那又酸又胀的腰,就像用坏的农具,怎么也捶打不直。

这个秋天,是母亲的秋天,粮食就是她的孩子。
母亲喜欢看见,一颗颗粮食在粮仓里打滚,就像我们小时候的模样。
所以,母亲不敢歇息,她怕把日子歇老了。


【阅读学习】

1、本诗从“镰刀”起笔,承以开镰(母亲吐口唾沫,双手一搓,把夕阳搓得通红)。从第二节转入母亲(可以说是典型的农民代表)对农事的热爱。最后落笔合在一如既往的勤劳上面。

2、用抒情的诗意笔调,精炼简约地塑造人物形象,是别的文学体裁难以企及的——唯有自由体新诗和当代的散文诗才可以完成。而这篇就是比较好的范本。

3、好在诗人把母亲——从秋收的劳动中,以及她对劳动的果实——粮食的深情热爱中,就把一位朴实勤劳、艰辛耐苦、热爱生活的平凡而伟大农民形象给树立起来了。

4、本诗的艺术特点,在于作者成功地运用了多种积极修辞,从而使文本呈现出浓郁的诗性。其具体为:
第一节:依次为拟物-拟物-比喻-“咯疼”的拟物活用-拟人;
第二节;依次有拟人-比喻-拟人-复沓-比喻;
第三节:依次是复沓-比喻-拟人-比喻-拟人。
哈,共有十五次积极修辞,其诗性(语言的艺术性)如何不浓郁呢?

2014-10-30于观山湖

24、多种词类活用灵动了诗文本-读潘志远的《云梦朝歌》
文/ 山城子

【精品原诗】
云梦朝歌
文/ 潘志远

神话堆积的朝歌。历史葳蕤的云梦。
站在鹤壁街头,我不敢挪步,深怕一抬脚一投足,便踩醒了妲己的妖媚、纣王的残暴,无数悲剧重演,我的神经再一次疼痛。
又怕惊醒了荆轲,再来一次“风萧萧兮易水寒”的诀别,我是阻止,还是倚声而和,然后目睹:匕首不敌长剑,我的惋惜再遭八创……
更怕看到云梦山鬼谷子两个高徒——庞涓和孙膑:二人反目为仇,一场陷害与反陷害的角逐展开,良心被撕裂,友情在马陵道死于乱箭穿心……
还有三海子,摘心台,淇水关,折胫河,三仁祠,箕子庙,荆轲冢,孙膑洞,毛遂洞,舍身台,女娲宫,朝阳寺,清凉庵,凉水泉,灵光阁……太多的历史、神话和传说,我怕被它们的混合液粘住,定格成一尊石塑。
倘能成真,我倒很愿意留下,玩鹤丧志,但不好鹤失国。我不是卫懿公,至多残留着林和靖的影子。
让我飞身上峪乡吧,在天然太极图里游弋古今,反S形而动,化为阴阳二鱼,昂首甩尾,八卦历史风雨。
也可漂流于淇河七里沟,怀揣七华里青山秀水,反复擦洗心中累累红尘……
莫若登上肖横岭古长城,但我不射箭,也不举烽火,只想觅得一个高度,尽收鹤壁两千平方公里版图,挂于心壁,遮掩那一处苍白了很久的苍白……
【阅读学习】
1、 神话堆积的朝歌。历史葳蕤的云梦。
这是一个运用了排偶格的句子。
动词“堆积”做了拟物式和通感式兼类活用,遂使阅读效果“朝歌”也物件一样地可视了。
形容词“葳蕤”做了拟物式的活用,遂使阅读效果“云梦”也物件一样地可视了。
2、 便踩醒了妲己的妖媚、纣王的残暴。
这是一个成分排偶的句子。
动词“便踩”做了拟人式的活用,遂使“妖媚”、“ 残暴”,也人格化了。
形容词“妖媚”、“ 残暴”分别被活用为名词。
3、 我的惋惜再遭八创……
形容词“惋惜” 活用为名词了。这是由于做了主语,就有了名词的性质。
4、 良心被撕裂,友情在马陵道死于乱箭穿心……
动词“死”被做了喻拟式活用。遂使阅读效果“友情”仿佛是有生命一样的动植物或人类了。
5、 至多残留着林和靖的影子。
动词“残留”做了喻拟式活用,遂使“影子”也如某种物质一样可以残破磨损了。
6、 在天然太极图里游弋古今
动词“游弋”做了比喻式的活用,于是那“太极图”也如大海一样深广了。
7、 怀揣七华里青山秀水,反复擦洗心中累累红尘……
动词“怀揣”做了比喻式活用,意思是心里一直爱着“七华里青山秀水”,就像揣在怀里一样的。动词“擦洗”做了移就式活用,读来新颖别致。
8、 遮掩那一处苍白了很久的苍白……
首先是第一个“苍白”,因为与时态助词“了”相搭配,就表示一个动作的完成。所以这里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了。
第二个,因为做了动词”遮掩“所连带的成分-宾语,所以具备了名词的性质,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了。而这个名词性,是从被省略的“历史事件”这个名词性短语那儿来的。省略之后,就以原来的修饰语“苍白”来代替“历史事件”了。所以,这个“苍白”还兼了借代式的活用。
2014-11-1于观山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29 10:37:48 | 显示全部楼层
25、清云缥缈诗赏《溯回稻、粟、丝绸之时间隧道——《华夏情思》之一》

溯回稻、粟、丝绸之时间隧道——《华夏情思》之一
文/山城子

这个双休日我变成一条小鱼,溯回了稻、粟、丝绸之时间隧道。才一摆尾,已经看到七千年前的时标。时标凸立在浙江余姚。河姆渡的稻花正开成锅巴的香味,先民遮着荷叶,睡着稻草,听雨后夜里青蛙求偶的欢叫。我很想留在那里被稻秆积压我身,让现代专家考证一条小鱼的蹊跷。
我一挺身飘落在北方的磁山,大片大片的粟棵在遗址外面摇曳粟穗,还有无数晃动的猫尾巴(后来被称为谷子)。遗址里的石磨转动着一双石头手,黄生生的小米等待神农氏来鉴定。石铲、石镰靠在土墙根,一并等待改造。
远处的沙漠升起孤烟。一队骆驼与海上的白帆遥相呼应。“蚕吃小米”、“四岁繅丝”。远行者的寂寞正翻出西方人的懵懂作为调料。
回眸已是山西夏县之西阴村,看村民如何采桑饲养一箩箩丝绸,看蚕茧如何在繅槽中漂洗成衣裳,看村姑如何精织蚕宝、细裁华夏灿烂的阳光。
我晃晃鱼身穿越地心,到那面看看文明还都在沉沉睡觉。好呀好呀,我相信——智慧之长线积累,必链接整个民族。只需以现代方式,激活所有隐藏密码的细胞。

【诗赏美诗】
文/ 清云缥缈

穿越的情思,
曼妙的味道,
一条鱼儿溯游远古,
带来的是现代的思考。

想象奇特,语言灵动,
积极修辞,韵脚美妙,
其中一点最重要,
美诗为现实思考。

很多人思绪飘渺,
一味抒情直上云霄,
缺少了人间烟火,
无根又岂能站住脚?

[ 此帖被清云缥缈在2014-11-03 17:15重新编辑 ]


26、学习二戈散文诗《任一叶扁舟飘在江上》
文/ 山城子


【原文】
任一叶扁舟飘在江上
贵州 二戈

不需要皎洁的月光,那两岸的灯火已足够。路灯明亮,霓虹闪烁,倒映江中,那江水缓缓地穿过这座城市,如梦似幻。
必须让某些喧嚣让江水带走。
必须让某些沉醉让江水洗涤。
必须让某些干涸让江水滋润。
必须让某些迷离让江水指路。
必须让某些等待让江水回答。
必须让某些彷徨让江水安抚。
那缓缓流过的江水,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寄托与依赖。生活中总有欢欣,也会有悲苦,就像平缓的江水也会有起起伏伏。
伫立江岸,江风,你就肆意地吹起来吧,只有这样,才可找寻到自己那走散多年的澎湃。此时此刻,就让你捎去自己对远方的问候。
如果,这都还不够,那登上小船,在夜里出发。任一叶扁舟飘在江上,静听水声,如同爱人的呢喃私语,静看水花、灯火在眼前摇曳生辉。
现在,灯在楼上,楼在岸上,人在船上,前方哪怕再远,又何愁不能抵达呢?

【学习】
1、如果说有象征性的意象,就是在诗文本中反复出现九次的“江水”。
最喜欢这个意象在长达六句的复沓排比中,被诗人一层层从自然物而递进到拟人了。
于是,前三行让我想到了大自然;而后三行,让我想到现实社会或前进的时代了。
2、连续的运用词类活用,亦即形容词“喧嚣、沉醉、干涸、迷离、彷徨”动词“等待”都活用为名词了。
这样的活用,古已有之。而这样整齐地连续用到复沓排比句中的情形,古代是极其罕见的呢!
这样的活用,使因为复沓排比产生的音韵和谐的回环美与递进美,又揉入了语言的新颖灵动美。美上加美呀!
3、“喧嚣、沉醉、干涸”三个意象,暗示一些社会现象吧?因为让我想到了商业活动、腐败和形式主义了。
“迷离、等待、彷徨”三个意象,则是暗示个人面对社会所产生的无所适从的或有寄托的感觉吧?
这样看来,这六个复沓排比句中的“江水”,本来就从整体上既象征了大自然,又象征了现实社会了。
4、诗起于“缓缓地穿过这座城市”的“江水”,紧接着承以“必须”的六行的复沓排比,然后转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上来了,最后落笔合在了积极地生活态度上。我想到,散文诗也一样有个“起-承-转-合”的结构或过程。
5、应当说,不论是自由体新诗,还是散文诗,如果不能成功地塑造出诗的主体形象,那作品就不成功;反之当是好作品,乃至精品了。而本诗的主体形象,就是一位伫立灯火江岸思考社会生活并含蓄着忧虑与希望的诗人形象啊!
反复地阅读后,我已经看到这位诗人伫立江岸迎着江风沉吟不已思前想后忧乐参差而执着的积极人生态度了。
2014-11-7于贵安新区-夏云生态园

27、阅读学习幻中行《秋叶》的共鸣——点滴学习【5】
文/ 山城子

【佳品原文】
秋叶
文 / 幻中行

我要说的是,生如秋叶。却想到夏花
夏花多好啊,娇艳美丽,天长不知白日尽

其实秋叶也不错。拿出血脉里的红,涂染大地山川
并在适当时候羽化成蝶,舞动一曲壮美的歌

秋叶啊,在天的尽头,还是那么从容
编织永生的梦想
【阅读学习】

想到我年轻的时候,也是夏花,开在中学校园里。
而现在就是秋叶了。我拿出血脉里的红,漂染网络。
我还没有等到那个化蝶的“适当时候”,但终会来的。
最喜欢“还是那么从容”,我觉得我现在就是呢……

2014-11-8于贵安新区夏云生态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6-2 22:51 , Processed in 0.101359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