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28|回复: 2

读诗随笔(《丹青见》《盲人按摩的几种方式》陆续更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29 12: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浅读陈先发《丹青见》
-
“诗就是偏见”(四顾语),当我读了这首《丹青见》,脑袋里就跳出了这句话。正如辛波丝卡在诗中所言“我偏爱写诗的荒谬,胜于不写诗的荒谬”,所言类似吧!
-
记得东北哪里某诗人组织提出过诗人必须符合多少条款,其中有认识多少种植物。我以为善,诗人是需要亲近自然,可惜这首丹青见中所列举的植物树木,它认识我,而我不认识它。所以问题来了,陈大诗人都认识这些树木吗?在列举这些树木的时候是有一定规律来排列的吗?这《丹青》是一副画吗?诗人这首是题画诗?这些值得深究,再来读诗,可能会有不同。
-
在这里只能在不知道这些背景下,来揣度这首诗的一些蛛丝马迹了。“桤木,白松,榆树,水杉”,这些在野的树,“高于接骨木,桂,香樟”,这些与人类亲近的树。“针叶林”这些尖锐的有态度的树,在秋天仍然顽强地与自然规律对抗,而高于“阔叶林”,这种一到季节就褪去叶子屈服的树。“野杜仲”无声地奉献,“而高于乱蓬蓬地剑麻”。默默写诗的人,不屑于世界的喧嚣,那些流芳百世的传世之说,被“乱蓬蓬的剑麻”当做行走世间的定律,四处宣扬自己的风格,希望得到世人的认可,而不惜伤人,或如阔叶林丢掉“节操”(叶子)谄媚大众。这就是偏见,诗人的偏见。在野的大于庙堂的;安静的大于喧嚣的;尖锐的大于平和的;有独特风格的大于媚俗的。
-
“如果湖水暗涨”,谁知道呢?时代在变,高贵的会变成低贱,低贱的会走上舞台。比如诗歌,这而今低贱的被遗弃明珠,蒙尘于时代。也许终有一天会“高于檀木”,这可看做诗人对这个浮躁的时代所发出的一些期望和谴责之声吧!
-
“鸟鸣”并没有熔化,鸟鸣只是死去了。那些唱歌的鸟,一个接一个地死去。去奔赴大海,去弄潮,放弃了我们天性的高贵。诗歌就是我们的自然属性,是我们的一种高贵属性,而今它濒临死亡。
-
蛇,在我心中是一种智慧的象征,一种叛逆的象征。在伊甸园,亲吻夏娃的蛇,是一个英雄。以至于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在山居十年时所陪伴的朋友就是鹰与蛇。是巧合吗?这首诗中,以鸟鸣和蛇吻的意象出现。如果是诗人刻意而为,我觉得是一种智慧的表达,如果是诗人无意识使用的意象,我倾向于这种无意识源自于诗人的西方经典意象的潜意识外露。
-
女人,她,就是一个夏娃,每一个女人都是夏娃。“她从锁眼中窥见的桦树”,代表了天真的童年,或者是未堕落前的夏娃,她天真而美好。高于“旋转的玻璃中所窥见的桦树”,代表了,她的长大,或者是堕落之后的夏娃。“死人眼中的桦树高于生者眼中的桦树”和后一句有类似的“偏见”,死是一种回归,棺木是一个同赴死亡的伴侣;生是一种荒谬的堕落,音乐,诗歌都是这荒谬的点缀。只有死亡才是最永恒的诗,最宏大到不可辩驳的诗。
-
桦树,我个人倾向于,它不是一种树。或者在这里,就是代表我大中华。这中华对生者高傲,像小提琴一样,远离我们人民的生活。只有死和棺木中,我们才能得到平等的对待。
-
这就是偏见,一个诗人的偏见。其中有对西方宗教的一些致敬,代表了诗人和我们这个族群的迷茫。有对现实祖国的鞭挞,隐晦地,像我们说出即死(劳教),像我们并不敢说,我们不爱国。


附原诗

《丹青见》  陈先发

桤木,白松,榆树和水杉,高于接骨木,紫荆   
铁皮桂和香樟。湖水被秋天挽着向上,针叶林高于   
阔叶林,野杜仲高于乱蓬蓬的剑麻。如果   
湖水暗涨,柞木将高于紫檀。鸟鸣,一声接一声地   
溶化着。蛇的舌头如受电击,她从锁眼中窥见的桦树   
高于从旋转着的玻璃中,窥见的桦树。   
死人眼中的桦树,高于生者眼中的桦树。   
被制成棺木的桦树,高于被制成提琴的桦树。   
2004年10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29 12: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试着来探讨下这首诗,首先是进入这首诗的方式,这首诗的名字是“盲人按摩师的几种方式”。诗中对应的几种按摩方式:推拿,梅花针,拔罐。是盲人耐以生活的手段,亦是盲人得以与世界沟通的手段,亦是盲人的“诗”。盲人的诗是什么?是“暴风雨般的即兴弹奏”,拍打肩膀或者腰部的手,一触即离,那节奏也许只是一种治疗方法,但更像是一种黑白键盘上的音乐,鼓点。似乎,我们能看到盲人在拍打的节奏中,脸上有陶醉的神情。这就是生活。欢迎来到盲人的世界。
-
通过层层递进得方式,“我”,“盲人”,“疼痛”,“生活”,由浅入深,由生疏至熟念,由最初的“比石头还硬的腰部”到“把疼痛化成盐,清水,污迹擦去。我不通音律,从诗中对“黑键,白键,音律,即兴弹奏”等音乐意向的使用,诗人显然是在以演奏的方式来写诗,“身体”是一件乐器,琴师是一个盲人,我和我的诗是一种调和,或者是琴弦。前奏是不咸不淡的对白,中间是梅花针和拔罐带来的疑惑,甚至是恐惧,高潮是第九段“不要让风穿过你的身体”“不要让恐惧改变你”,最后是曲终人散,疼痛如盐和苹果的污渍消散。
-
贯穿于全诗的对话,从僵硬的对白开始“请把手放下”,逐渐深入到关心“注意气候”,到彼此交流“请敲第一节”“这声音怎么这么凄凉”,到第九节盲人的忠告“不要让恐惧改变你”,想想把,你是一个盲人,世界是黑暗的,你的恐惧不可名状,你的遭遇,你的被嘲笑的童年,甚至被欺压欺骗的童年,你的愤怒和悲哀都在这一句里,“不要让恐惧改变你”。这世界并不友善,对于弱者,有我们看不到得痛苦。“如果能把痛苦化作有形的东西,类似抓住一把盐,洒在地上”,诗到这里,这痛苦已经不仅仅是诗人的腰痛,还有盲人的生活,遭遇,和对社会无形的谴责。
-
也许一个盲人看似“很轻”,但生活却“很浑厚”,生命中的“强音”是“不要让恐惧改变你”,“心灵的辨识,比眼睛的触摸更真实”,最终,你将完成你自己,“当你想看,你就能看”见。这就是生活,一天又一天,由无数普通人甚至弱者所演奏。生活就是一首诗,不管你写或不写,这首诗都在演进。

附原诗

盲人按摩师的几种方式
                       ·翟永明
1

“请把手放下”,盲人俯身
推拿腰部,也像推拿石头
生活的腰多么空虚

引起疼痛
盲人一天又一天推拿按摩
推拿比石头还硬的腰部


2

“注意气候,气候改变一切,”
梅花针执在盲人之手
我尽力晃动头部:“这是什么?”

生命,是易碎的事物
还是骨头,骨节,骨密度?
梅花针扎在我的头部


3

“请敲骨椎第一节,那里疼痛”
盲人的手按下旋律的白键
“这声音怎么这样凄凉?”


我知道疼痛的原因
是生命的本质,与推拿无关
但推拿已进入和谐的境界
盲人一天又一天敲打
分享我骨头里的节奏


4

“转过身去,调匀呼吸”
盲人的手按下旋律的黑键


暴风雨般的即兴弹奏
他空洞的眼里无怨无欲
甚至他的呼吸也极度平静
他的两手推拿世间的问题
盲人有盲人的方式


他思索下手的轻重缓急
与我们的方向一致


5

“请注意骶骨的变化”,他说
他的手指熟知全世界的穴位
他的手掌兼修中西两种功力


当他使劲,十根指头落下
贯注全身的一股深邃力量知道
一种痛苦已被摧毁


另一种痛苦来自肺腑
来自白色袍子的适当切入
以及我那怯懦的心跳


6

盲人一天又一天摸索
熟悉的事物,渐渐地
渐渐地达到澄明的高度


从一块坚硬的石头,或者
在空气中飞舞的跳动的尘埃


一男一女,两个盲人
看不见变易中的生死
看得见生死中的各种变易


7

一次,他拿-出两个罐子
其中一个是空的,另一个也空


一滴水就从身体里慢慢溢出
但是他看不见,现在他抽掉
里面的空气,点燃酒精棉
他想要得到什么?


除了腰椎的十四个关节
还有骨头深处的阵阵寒意……


8

响了一夜的孤寂之声
“现在好了,寒气已经散尽”


他收起罐子,万物皆有神力
那铿锵的滴水的音律
我知道和所有的骨头有关


一天又一天雨下个不停
盲人按摩师的手抓住的
是不是那石头般的内心恐惧?


9

“这里怎样?这里应该是
感官的触动,这条肌肉
和骨头之间有一种痛
能触动你的神经,压迫
你的手臂,毁灭你的黑夜


不要让风穿过你的身体
不要让恐惧改变你。”


10

如果能把痛楚化成
有形的东西,类似
抓住一把盐,洒在地上


类似端走一盆清水
从皮肤里,类似
擦掉苹果上的污迹


类似手指按下琴键
随即又轻轻地移开


11

手指间的舞蹈,很轻
指力却浑厚,生命中的
强弱之音此时都在


盲人坐着,细说记忆
那触手一摸,心灵的辨识
比眼睛的触摸更真实


大脑中反复重叠的事物
比看得见的一切更久长


12

尘世中的一大堆杂念
被你熔与黑暗一炉
终将打成整铁一片


当你想看,你就能看
最终达于静止的世界
日子年复一年,并不休息


盲人俯身,推拿
疼痛的中心,一天又一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 10:0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上来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6-2 23:50 , Processed in 0.090630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