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78|回复: 8

凝练,古风之精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30 21:2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陌上秋草 于 2015-6-30 21:25 编辑

      诗歌是一种很特殊的文学形式。别的文学形式要想写出点东西,必得码一大堆文字。诗歌不然,几十个字甚至十几个字就能让人读出味道。何故?诗歌不是讲故事(叙事诗除外),也不是讲道理,而是表达情感。人类表达情感常常只需一个微笑或一声叹息。用语言表达也无需多话,说得太多就成了絮叨,结果适得其反。
      当然,诗歌也可表达很复杂的内容,其中不乏悠远的想象,深刻的寓意,甚至是错综复杂的背景故事。但无论多么复杂,其语言形式必须简练、含蓄。若非写叙事诗,其中的故事也只能以典故形式来表现。从这个角度来说,诗歌语言是文学语言的精髓,必须追求字字玑珠,尽可能删掉多余的文字。
      很多人喜欢古体诗词,我想原因正在于此。一流古体诗词,无论是古代遗作还是今人新作,无不惜墨如金。古体诗词不一定要用文言。文言用多反倒搞得晦涩难懂,失去诗词韵味。许多流传千古的名作都是用当时的口语写成。发展到宋词和元曲后,由于要唱给大众听,更加趋向于口语化。但无论是雅是俗,好作品都是字字千金,绝不拖沓。
      现代人写古体诗词有些难。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发达的时代,现代汉语几乎每日每时都在冲击着我们的视觉和听觉,其中大都没经过提炼,信手或信口而出,常常是废话连篇。久而久之,我们都习惯于说废话和写废话。当我们坐下来想写点精炼之辞,发现那很困难,常常需要搜肠刮肚,绞尽脑汁。不妨看看那些充斥文坛的现代诗,其中的文字至少可以删除三成。删除后不仅能保留原意,读起来还更有诗味。这种拖沓文风转而用于写古体诗词,其作品古风尽失。
      下面分析几个实例,希望以此能说明问题。选这些实例并非指称写得不好。相反,其中不乏精彩之处。这些实例可从不同角度说明如何让作品更加凝练,仅此而已。

      实例一:
          清晨晴朗且无风,
          丝丝白云挂高空。

      实例二:
          破浪三千里,梦想正徜徉。
          云帆载梦来去,处处播春光。

      实例三:
          粽情端午念屈原,巨作离骚志向翻。
          飞舞龙舟还夙愿,汩罗江上悼奇冤。

      实例四:
          笔赋天宫,倾泻银辉,月意流转。
          墨洒处,飞尽忧思,再把青春唤。

      实例一试图写一幅美景,可惜太拖沓,不仅不像古体,归入现代诗也有点太平淡。如果改成“晓晴风静,纤云萦空”,只有八个字,意思不变,但韵味完全不同。“清晨”、“晴朗”、“白云”、“高空”,这都是典型的现代汉语词汇。现代汉语倾向于用多音节词取代单音节词,写古体诗词必须意识到这种差别。
      实例二意象很好,但不够凝练,有点像现代诗的写法。不妨压缩一下,改成“云帆载梦三千里,处处春光”。这样可以省出很多字写别的东西,让内容更充实。原文是要贴合《水调歌头》的词牌格式。可见,借凑字硬去适应格式,倒不如放开手脚自由表达为好。
      实例三也有点凑字。为了写成七言句,硬加进些可有可无的字。不妨改成五言句试试:“端午念屈原,离骚志向翻。龙舟还夙愿,汨罗悼奇冤。”这样读起来感觉要好得多。
      实例四原文是一首很不错的《雨霖铃》,只是最末一句“再把青春换”有点风格殊异。这种风格在古诗词中也能见到,尤其是那种平民化的元曲,常用些通俗口语。但用在这里和整体风格不一致。如果不计较格式,把这句改成“青春重唤”,是否要好些?

-----------------------------------------------------
相关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30 21:3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玫瑰花瓣和雨丝 于 2015-6-30 21:41 编辑

中国现代诗人要向古人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 07: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广证博引,纵横析论。颇有见地,值得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 08:43:13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soso_e179:}{:soso_e179:}{:soso_e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 11:36:13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先生帖子,每每受益。此凝练之论,更是精到。学习并感谢了。
这里有一阕《生查子》,请先生帮助理解{:soso_e183:}为交流方便,隐去作者名位介绍。问候!

生查子·晓行记趣
作者:刘征 2015年06月25日 14:07

晓月照林荫,明暗交斑驳。
我道是月光,伊道是积雪。
俯以手捧之,伊手如雪白。
大笑伊何痴,手中了无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 18: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箫鸣远 发表于 2015-7-1 11:36
读先生帖子,每每受益。此凝练之论,更是精到。学习并感谢了。
这里有一阕《生查子》,请先生帮助理解{:sos ...

呵呵,箫女士出了个难题。名人作品也敢评,不要脑袋了?不过我还是想冒死进一言:有点拖沓。诗词无需交代那么清楚,不如给读者留点想象空间。前两行这样改下是否合适:晓月林荫影斑驳,我道月光伊道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 18:2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此一并致谢玫瑰花瓣和雨丝、南在北方(好奇特的昵称)、刘卫惟、箫鸣远。在下初来乍到,承蒙各位关照,三生有幸!{:soso_e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 19:3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陌上秋草 发表于 2015-7-1 18:16
呵呵,箫女士出了个难题。名人作品也敢评,不要脑袋了?不过我还是想冒死进一言:有点拖沓。诗词无需交代 ...

呵呵。我脑袋多多,少一个还有哩{:soso_e120:}从被说者角度而言,宽宏大度不显其微。
“晓月林荫影斑驳,我道月光伊道雪。”——简练,两行缩为两句(二十字减为十四字),原意无失。{:soso_e163:}
《莺啼序》大概是词中字数最多者,才仅仅一百四十字,如不字斟句酌、惜墨如金,反而肆意挥洒,岂不是浪费?几十字的短调被闲置一部分文字,就更是失当了。吟诗、填词,把控文字如调兵遣将,不虚发一兵一卒,方够得上是好统帅。
已收藏您的帖子。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 20:4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精到,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6-3 00:26 , Processed in 0.08162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