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79|回复: 1

学习:为什么如今大学不再有西南联大那个范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9 09:0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习:为什么如今大学不再有西南联大那个范儿?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2015-7-8 21:06| 发布者: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3cnwr| 查看: 41| 评论: 0


摘要: 西南联大有什么值得骄傲的?联大有精神:政治情怀、社会承担、学术抱负、远大志向,他们的自信、刚毅与聪慧,全都写在脸上。今天的中国大学,从校园建筑到科研成果,都正朝“世界一流”飞奔,但再也找不出如此明亮、 ...





西南联大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联大有精神:政治情怀、社会承担、学术抱负、远大志向,他们的自信、刚毅与聪慧,全都写在脸上。

今天的中国大学,从校园建筑到科研成果,都正朝“世界一流”飞奔,但再也找不出如此明亮、干净与自信的合影——那是一种由内而外、充溢于天地间的精神力量。

为什么当下校园里缺乏西南联大师生那种刚健的精神力量?




西南联大校徽及钢印印模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彭苏 发自北京


陈平原的《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即将出版。这部作品,加上之前的“大学三书”——《老北大的故事》、《大学何为》、《大学有精神》,以及《读书的“风景”:大学生活之春花秋月》,将构成他的“大学五书”。

“从中,大致可以理出我对中国大学的思考脉络。”7月5日,在北京大学人文学苑,这位北大中文系教授面对澎湃新闻的提问,不徐不疾,细细阐述,他是站在教育史的背景下,来谈论当下中国大学的任何问题。

“反省一百多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中国人办大学的坎坷历程,及其是非曲直、功过得失,是我思考及表达的基本立场。”

他没有作通史,但一直在“选点”:晚清建立新学制时的困惑与挣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大学的拓展。五十年代院系调整留下的遗憾。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和教育的重新出发。“再就是最近20年,当代中国大学的发展。虽然我有过很多批评,不过喜欢用这么一句话来形容:乱七八糟但生气淋漓。”说到“批评”,他镜片后的眼神始终一片温和的笑意。



西南联大教授,左起:朱自清、罗庸、罗常培、闻一多、王力


西南联大教学和生活环境艰苦而简陋,铁皮屋顶的教室,茅草屋顶的学生宿舍,还经常遭到日军的轰炸而“躲防空”,但教师学生仍刻苦顽强地工作、学习。

在他的新作绪言里,你却能读到一段深沉的质疑:“我终于找到一幅可与之媲美的老照片,那是西南联大教授朱自清、罗庸、罗常培、闻一多、王力的合影——我故意略去拍照的具体时间及地点,以便将其作为抗战中意气风发的中国读书人的象征。

在一次专题演讲中,我提及这幅照片:联大有什么值得骄傲的?联大有精神:政治情怀、社会承担、学术抱负、远大志向。联大人贫困,可人不猥琐,甚至可以说“器宇轩昂”,他们的自信、刚毅与聪慧,全都写在脸上——这是我阅读西南联大老照片的直接感受。

今天的中国大学,从校园建筑到科研成果,都正朝“世界一流”飞奔,但再也找不出如此明亮、干净与自信的合影——那是一种由内而外、充溢于天地间的精神力量。”

于是,采访从这里切入。

北大中文系教授陈平原

1.为什么当下校园里缺乏西南联大师生那种刚健的精神力量?

今天我们讲述西南联大的故事,某种意义上是理想化的,是将其作为当下中国大学的一面镜子。我们知道,当下中国大学教育有很多问题,但必须仔细分梳,哪些属于制度问题,哪些属于观念问题,哪些是学者本身的缺憾,哪些又是整个时代氛围决定的,做过认真的清理之后,才能够比较准确地下判断。历史是一面镜子,但不是一个标准,更不是万应药方。

2.据说,您一直担心将“大学精神”形成口号化?

北大争了这么多年,定了好几次校训,都不成功。讲大学精神,我主张用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很大程度上,不是要不要精神,而是要什么样的精神。相对来说,定校训、说精神是比较容易的,但很多制度性问题,不是喊几句口号能够解决的。有时候,甚至不是教育体制的问题,是政治体制的问题。比如,如何设置以及讲授各种类型的政治课,就不是校长或部长说了算的。

3.您在《大学公信力为何下降》里,作过全面的分析。但我们发现公信力仍在下降,不免担心其走向。

今天不只是大学的公信力下降,是整个社会的公信力都在下降。政府官员、大学教授、警察叔叔、还有白衣天使等,今天都没有好名声。我曾经谈起,北大在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特别在意媒体对我们的报道。每周或每月贴出一堆,很光荣。现在早就不做了,因为经常是负面的报道。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北大,所有大学基本上都一样。要知道,第一,表扬好人好事,或为某个机构唱赞歌,不是媒体的特性。第二,报道曾经很高雅的大学及大学教授的负面消息,很有阅读市场,甚至可以说是“大快人心”。今天中国大学形象之所以“一落千丈”,有大学本身不争气的原因,再就是媒体比过去更加发达了。

说到这里,让我想起最近这段时间发生的北大清华抢生源,那是一个让人伤心的话题。抢好学生很正常,所有国内外大学都在抢。问题在于手段及标准。比如美国大学也抢,但给学生选择的自由——好学生可以拿到好几所大学录取通知书,最后决定权在自己。可在中国,因只能被一所大学录取,就抢得很不像话了。尤其是发生在北大清华之间,而且还是以高考分数来抢学生,抢所谓的“状元”,实在没出息。

“高考状元”是老百姓的说法,这里姑且从俗。问题是我们都知道,高考分数690与688,其实是没有差别的。只是生活在一个科举制度源远流长的国家,大家都相信,只要考试,就必须争“第一”,第二、第三没意义。为什么在中国,会弄出这么畸形的对分数的崇拜?这里有大学的问题,也有媒体的问题,还有公众的问题。某种意义上,大学是被媒体及公众绑架了。

民众追求“公平”,欣赏一分之差见高低、定生死;媒体则以造星的眼光及趣味来谈高考,弄出省市县三级乃至单科“状元”等莫名其妙的说法。让人不解的是,大学也顶不住了,屈从于世俗的偏见。抢“状元”的真正原因,不是因为爱惜人才,而是保护学校名誉——在媒体及民众心目中,抢到的“状元”越多,证明这大学越好。

4.可我们也知道,这种世俗力量是很强大的,怎样扭转这一困局?

北大曾经作过两个决策,但现在都落空了。第一是不公布,不排名。第二是与清华达成协议,彼此都不要炒作所谓的“状元”。实际上,校长及教授都明白,招进来的各省“状元”,绝大部分将来不比别的学生强。高考只是一个门槛,入学以后,一切都必须“从头越”。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证明当初的高考分数日后对学生有很大影响。各省高考的第一名,如果不是去香港就学,选择在内地念书的,基本上不是进北大就是进清华。

所以,两所大学若能达成并遵守协议,不宣传今年录取了多少个各省第一,别的学校也就没有什么好炒作的了。再说,论学术实力与社会名声,这两所大学也算伯仲之间,有必要为此竞争与炒作吗?

我还是要说,抢生源是正常的,全世界的大学都抢好学生,因那是办好教育的关键一环。问题在于,用什么手段,根据什么标准——你为什么要盯住各省高考的“状元”抢呢?这就说到了整个社会对于分数的过分强调,导致今天所有学生被迫去抢每一分。

我曾经说过,文革结束后,我们恢复了高考制度,这很好,但只是回到常识。四十年来,我们不断唱赞歌,缺乏批判与反省。今天再看那句激动人心的口号——“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其实不无偏颇。这种分分计较的“平等”,某种程度掩盖了内在的不公平、没效率。

北大曾经尝试过两件事,也都失败了。一件就是“中学校长实名推荐”。我们在全国选了若干好中学,经中学校长实名推荐的学生,可成为北大自主招生直接候选人。2010年开始做,好几年了,我问招生办主任,为何推荐上来的学生未见特别出色的?我说的“特别出色”,不是指智商高,而是像钱锺书那样偏科的奇才。我们做“中学校长实名推荐”的目的,就是想把那些在高考时没法获得承认,但特别有才华的学生推荐上来。可实际上做不到,那些推荐上来的,参加高考也能考上。后来我想清楚了,没有一个校长敢冒险推荐偏科或成绩不高的好学生。这就是公信力的问题。校长即便“独具慧眼”,也不敢“独断专行”。

记得有一次,有不认识的人给我写信,告他们中学校长推荐时搞“猫腻”,把一个成绩不如他的人推荐上来了。我出于责任感,把信交给学校。后来学校招生办给我解释了大半天,分数是一样的,名额又有限,校长并没有作弊。你可以想象,没有一个校长敢承担风险,将一个偏科的“奇才”推荐给北大。整个社会已造成这么一种舆论氛围,谁都不相信有人会出于公心、主持公道。假定哪一个校长敢把像钱锺书那样数学成绩很差的学生推荐上来,会被唾沫淹死的。更严重的是,一个偏科的学生,根本就没办法考进重点高中,他在小学或初中阶段就被淘汰了。

所以,“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这一标准化设计,可能限制了若干“猫腻”,但也导致那些“特立独行”的好学生被卡掉。

第二件事,那就是加大面试成绩。南科大招生,以及香港各大学招生,都是这么做的。是否有效,取决于面试老师的经验,以及试题的设计。面试学生是有技巧的,在短暂的交谈中,迅速发现他的潜能或缺陷,这也是很难的。如果像陈景润这样不擅表达的人来参加面试,也可能没法通过。再说,有了决定胜负的“面试”,就有传授面试经验的培训,很快掌握答问的技巧与套路。

还有说说而已的“高中老师推荐”或“中学分数计入”,更是缺乏可操作性。理论上,中学老师最理解自己的学生,哪个更有潜能,哪个只会考试,他(她)知道的。可你知道中国人的特点,这样一来,所有中学老师都会把班上学生全都夸成一枝花,所有学校都会制造虚假的高分。

5.现在这些林林总总的现象冒出,是否意味某种趋势走到一个阶段?

我曾经说过,所有的制度,只有在它方生未生时是最有魅力的。一旦固定下来,就会有很多的遗憾,必须不断反省、批判、调整。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将近40年了。当初建立这套制度是很有意义的,它保证了人才通道的畅通,每个人可以凭自己的努力实现梦想。可这个制度走了40年后,我们发现,整个社会过分迷信高考分数。而且,这个趣味往上下蔓延,下到小升初,上到考博士班,全国人民已经习惯“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这个口号了。

这个时候,“公平第一”的诉求,可谓压倒一切。我再三说,分数与才华、天赋是两回事。不打破这一迷信,“天公”就无法“重抖擞”。可如何打破高考分数迷信,谁来打破?今天的中国大学,没有一所敢脱离高考,独立命题,自主招生。北大曾想尝试,最后还是落空。除了巨大的工作成本,更严重的是,无法抗拒各种说情与压力。

我们都说“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所谓“伯乐”,应该是人家都不看好的时候,独独你看好,且有能力将你的判断付诸实践。可今天的伯乐没有权力,没有权威,也没有社会威望,他说的话谁信?大家都相信“无利不起早”,你为何打破常规,为某匹马说好话,必定是受贿,或有其他利益交换。整个社会已形成这么一种共识,“伯乐”无用武之地,只好缴械投降。

将近四十年的唯“高考分数”是问,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以及国民素质的提高,是有意义的。但过于计较分数,必定是偏于标准化——用同一把尺子选拔人才时,太长的给锯掉,太短的给垫高。所以,中国高等教育有一个明显的缺憾——整体实力迅速提升,教授及学生的平均水平也不错,但缺乏特别优秀的人才(或者说天才),因此也就难见“石破天惊”的伟大成果。

6.我问过刘道玉校长(武汉大学前校长),怎样将对改革高校教育的提议,落到实处?

关心中国高等教育命运的,不仅要有言之成理的辨析,义正词严的批判,最好还能提出若干建设性意见。重新开放211工程,逐渐吸纳一批办得较好的大学(尤其是中西部的大学),而且打破终身制,实行动态管理,我相信可以大大推进中国的高等教育。具体论述就不说了,我想说的是那“压在纸背的心情”。

单说中国大学有问题,这还不够,如何群策群力,促使其较好地发展,这就是我关心的问题。研究教育的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任何一项教育政策的得与失,影响都十分深远。研究者必须明白,教育的发展与演进,只能是不断修改的过程。这不像一张白纸,可以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

千百万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不能充当实验的小白鼠。想象完美的、彻底的改革,既没办法施行,也可能危害甚大。确实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在现有基础上不断调整,努力做到“移步变形”。这也是我谈中国大学时,不敢过于高调的缘故。

7.现况之下,学生怎样才能得到真正对自己有力有益的指导?

大学教授与家长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不一样的。家长可能说,中国大学若实在办不好,没关系,那我就走,把孩子送到国外去。而对于大学教授来说,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很幸福的事;若好学生都走了,心里会很难受的。话说回来,我们只能一方面呼吁风气转变,介入到变革大潮中,另一方面努力庇护自己的学生,给他们提供尽可能好的学习条件。

我特别感慨的是,当年我们做学生,老师为我们支撑起一片天。如今我们也成了老教授,却不太有能力为学生做更多的事。

只能说是尽力而为了,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影响公共政策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6 19:58:1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大学,一味追求的不是过去的社会责任,而是各种考核、指标,就像国家的GD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1-26 00:23 , Processed in 0.092484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