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45|回复: 4

不遵守创作公约 新诗最终将死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18 22: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4:08 编辑

<div align="center"><font size="3"><font color="#ff0000" size="5">不遵守创作公约&nbsp;&nbsp;新诗最终将死亡<br/></font>尹才干</font></div><div>&nbsp;</div><div><font size="3">&nbsp;&nbsp;&nbsp;&nbsp;中国新诗目前仍然处在探索的初级阶段,文体与语言尚未定型,这是不争的事实。我在七年前撰写的诗歌评论《浅谈中国新诗的发展》一文中,已作过较为详细的讨论,于此不在赘述。既然中国新诗目前仍然处在探索的不成熟的初级阶段,诗人、诗歌评论家、读者就应该不断地对新诗进行反省,客观、公正、准确地诊断中国新诗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明晰中国新诗的探索轨迹、生产流程、传播机制、文体肌理、社会效应和演变态势。<br/>&nbsp;&nbsp;&nbsp;</font></div><div><font size="3">&nbsp;&nbsp;&nbsp; 这里简单叙述一下,就目前诗歌创作的种种现象,进行一番认认真真的把脉后,诊断出的结论:<br/></font></div><div><font size="3">&nbsp;&nbsp;&nbsp; <font color="#ff0000">一是新诗写作者整体素质越来越差。</font>从多数“执政诗人”的文学素质可以看出。谁知道,他们当中有几人像郭沫若、艾青等诗歌大师那样学贯中西?他们当中有几人像闻一多、臧克家等诗歌大家那样具有深厚的国学功底?而现在多数诗人的实际情况是——先天不足,食洋不化。<br/></font></div><div><font size="3">&nbsp;&nbsp;&nbsp; <font color="#ff0000">二是创作的新诗质量呈加速下滑趋势,核心竞争力匮乏</font>。数量不断翻番,每天发表在各类媒体上的诗歌总计不下千首,质量却越来越差。不妨天天到几家主流诗歌媒体上浏览,半月也难见一首好诗歌;这些多如牛毛的诗歌与上个世纪的一些优秀作品差之甚远。在当今新诗功能萎缩的大环境下,与小说、散文、剧本等文体相比,新诗的核心竞争力十分匮乏。近些年来,没有任何一位诗人的作品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能够像上个世纪的席慕容、汪国真的作品那样“洛阳纸贵”,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皆诵席、汪之诗。<br/></font></div><div><font size="3">&nbsp;&nbsp;&nbsp; <font color="#ff0000">三是诗的“中华性”丧失,食洋不化。</font>诗歌的中华性,实质就是中华诗歌的“根”性。许多诗歌作者完全抛弃了中华诗歌的有些可以继承和发展的特性,不是很好地融合域外优秀文化元素,而是机械地别求新样于异邦,背离了华夏民族的诗歌心理和诗歌欣赏习惯,自以为是地生产出一种被千百万华夏读者冷落的所谓的“新诗”。<br/></font></div><div><font size="3">&nbsp;&nbsp;&nbsp; <font color="#ff0000">四是诗派丛生,诗歌的传播面越来越小。</font>当今诗派丛生(某一网络媒体几年来诞生了数以百计的“诗歌论坛”),诗派越多,诗歌的圈子就越狭小。诗歌的圈子越狭小,诗歌就越难进入大众文化消费领域,影响自然就很小。有的诗歌是诗人写,诗人读;许多诗歌是少数诗人写,多数诗人都不读。写诗的比读诗的多得多。<br/></font></div><div><font size="3">&nbsp;&nbsp; <font color="#ff0000">五是诗歌文体特色逐渐模糊,有沦为边缘文体的趋势。</font>有的现代诗歌,“新”得很彻底:首先,选用的全是“大白话”,枯燥乏味。平淡一如纯净水,对“诗歌是文学艺术作品,要用艺术语言写作”的定律全面颠覆。其次,语言缺少锤炼,粗制滥造。许多诗歌作者把“生活词语”等同于“艺术语言”,认为不必锤炼,写得越明白如话越好。再次,完全抛弃中华诗歌讲究韵律的传统,既无外在的节奏美感与音乐属性,也无内在情绪的起伏和律动。只是分行排列,与散文无异,这样的所谓诗歌,只是“散文化”而已,却与真正的优美散文又沾不上一点边儿,成了不伦不类的边缘文体。<br/></font></div><div><font size="3">&nbsp;&nbsp;&nbsp;&nbsp;&nbsp; 造成新诗这种创作上的混乱而倒退的局面,我想其主要原因——就是诗人们没有遵守一定的中华诗歌写作的潜在规则,或者说是“中华诗歌创作公约”。席慕容、汪国真的作品之所以能在中华大地上很很地“火一把”,就因为他们的作品,遵守了一定的中华诗歌写作的潜在规则(关于席慕容、汪国真作品的特色,我将另文论述),有效地提升了现代汉语的质地,充分释放了现代汉语的巨大魅力。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诗歌也不能例外。诗歌界也应该有一定的“规矩”,否则或自由散漫,任意涂鸦,或拉邦结派,画地为牢,新诗不仅成不了“方圆”,最终还将走向死亡。</font></div><div><font size="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2007,02,18晚畅饮后速成</font></di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9 11: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4:08 编辑

问好才干兄,急天下之所急,经济社会,抓经济就没有抓创作,既想有钱又想创作还想出名,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把有限的精力放在无限的诗歌创作上,你才在真正的写诗.所以诗人是贫穷的经济,丰富的思想.诗歌的脱贫不只是少数的捧场,诗歌是一场演出,无论是大型音乐会还是二胡小曲,你的听众能不能感受,这意味着作品的成功率.只有从心底创作的人才能写出诗歌的真正力量,而不是凭空呐喊,虚晃一枪!!诗歌的审美情绪也只有从心底才能感觉,否则一切也是白搭.<br/><br/>新年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9 20: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4:08 编辑

个人对诗歌创作的理解,源于对诗歌的热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19 2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4:08 编辑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长篙</i>在2007-2-19 11:59:00的发言:</b><br/>问好才干兄,急天下之所急,经济社会,抓经济就没有抓创作,既想有钱又想创作还想出名,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把有限的精力放在无限的诗歌创作上,你才在真正的写诗.所以诗人是贫穷的经济,丰富的思想.诗歌的脱贫不只是少数的捧场,诗歌是一场演出,无论是大型音乐会还是二胡小曲,你的听众能不能感受,这意味着作品的成功率.只有从心底创作的人才能写出诗歌的真正力量,而不是凭空呐喊,虚晃一枪!!诗歌的审美情绪也只有从心底才能感觉,否则一切也是白搭.<br/><br/></div><p></p>问<strong><em>长篙好!你的博客我已联接!<br/></em></strong><br/>新年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2-19 2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4:09 编辑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赵福治</i>在2007-2-19 20:11:00的发言:</b><br/>个人对诗歌创作的理解,源于对诗歌的热爱.</div><p>有道理,欢迎多交流!<br/>新年快乐!</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5-6 08:58 , Processed in 0.110967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