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华灵

中国现代歌行体诗歌推介 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29 14:39: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9 14:5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雪中送炭 发表于 2015-7-29 13:49
平仄问题是格律诗歌的事,平仄在自由体,其实押可感的韵就可以,没必要界定平与仄的问题。 ...

“押可感的韵”这点提法好,其实就连当代格律诗评论大家,对于“平仄”也是头疼的,几十年来一直纠结于此,这也是格律诗迟迟定不下调来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我们的歌诗,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不强调压。就是要率先跳出这个藩篱。另外你懂的,现代人哪有不听流行歌曲的,曲调和节凑完全可以改变字符的本来腔调,同样的歌不同的人可以给出各自的版本,有时甚至会大相径庭,以符合自己演唱的需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9 14:5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雪中送炭 发表于 2015-7-29 13:50
如果界定平仄问题,不如写格律诗。

呵呵!即使不界定平仄,写歌诗也没有写格律诗那么容易,因为它不仅仅是诗,还是歌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9 15: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3q

本帖最后由 赵春华 于 2015-7-29 15:10 编辑

没必要提什么歌行体,其实刘半农也没有把自己写的这首诗称什么歌行体,其实就是写得比较流畅上口,音乐感比较强,适合谱曲,其实就是现在的歌词嘛!
任何一种所谓的理论的建立都不是凭空想象来的,需要广泛的认同。所谓歌行体的提出只不过是一种哗众取宠的言论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9 15:3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雪中送炭 发表于 2015-7-29 14:20
木槿花儿静静地开

文/淡泊明志

诗意浓,韵味足,想象力丰富,可以算得上是一首较上乘的诗,但还是自由体,连格律诗也称不上。鄙人试改过【但并不表明笔者写诗胜过你】:

众花飘逝的炎夏
树梢的蝉鸣
池塘的蛙声
形成一种窒息的躁动

只有那树木槿花
静静地绽放
那一抹淡淡的紫
笑迎每天第一缕阳光

我多想和你携手
观朝霞  赏夕景
徜徉于季节的轮回
遥望月华流泻的风情

日暮黄昏的时候
你花瓣轻合
又多想拥你入怀
同赴传说中的瑶池仙境

我好想随你生命的律动
迎接下一个黎明
却总忍不住那滴清泪
伴你长眠于悱恻的梦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9 15:55:25 | 显示全部楼层
赵春华 发表于 2015-7-29 15:07
没必要提什么歌行体,其实刘半农也没有把自己写的这首诗称什么歌行体,其实就是写得比较流畅上口,音乐感比 ...

你也许说的对!但几乎每一种诗歌形式都是先出现个体演绎,然后才会有定性总结。李白写《忆秦娥》和《菩萨蛮》时,也许只是把它当做乐府诗歌来写,而并没有想到它们会成为百代词宗;同样,美国诗人爱伦·坡的《乌鸦》在发表几十年后,被大洋彼岸的法国诗人波特莱尔奉为象征派的开山之作,而爱氏也许从来就不知道什么叫做象征。我提倡歌行体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中国一盘散沙,偏离传统轨道的新诗提个醒,希望大家注意回归传统和与市场信息时代相接洽。唯此而已,绝无私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9 16:4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赵春华 于 2015-7-29 16:43 编辑
华灵 发表于 2015-7-29 15:55
你也许说的对!但几乎每一种诗歌形式都是先出现个体演绎,然后才会有定性总结。李白写《忆秦娥》和《菩萨 ...

如果要建立什么“歌行体”首先要拿出自己的创作说明问题,搞出自己认为的真正的歌行体来,必须得到比较广泛的认可,否则就是一句空话。要知道:当时乐府诗的时候,是一大批提倡并创作的诗人,只有真正的创作才能说明问题。没有自身的作品说话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9 18: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赵春华 发表于 2015-7-29 16:41
如果要建立什么“歌行体”首先要拿出自己的创作说明问题,搞出自己认为的真正的歌行体来,必须得到比较广 ...

谢谢提醒!祝春华老师下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3 16:3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华灵 发表于 2015-7-29 18:20
谢谢提醒!祝春华老师下午好!

问候,远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6-2 22:51 , Processed in 0.099836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