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9|回复: 2

[原创]诗思札记6-10(后现代诗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14 14:4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诗人行天 于 2015-10-15 12:22 编辑 # b- Y& V; Z6 R1 ~4 _% b1 S
! Y  f$ [9 M, X1 b) u; j4 r
                                                                  诗 思 札 记
                     女性主义论                           

8 `5 {3 `. E& q8 P, I& P
                                              ◎行天
       女性主义写作与批评,在同一个层面与后现代某些理论重合,重合中彰显了女性性别身份、女性属性以及“书写身体”的许多亮点。
       法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西蒙·波伏娃说:“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的”,这一观点得到广泛认同,一度被西方女权主义者信奉。但,随着女权探讨的延伸和细微化,乃至后现代浪潮的冲击,西方一些知识女性开始反思女权运动,发现忽略两性差异的代价,“二元对立”的思维与向度,使女权主义不经意中陷入一个怪圈,即女性男性化,以男权话语建构女性文化之城。
       于是,在1968年3月8日的巴黎,大规模游行的妇女举起“打倒女权主义”的口号牌,反对某些女权主义者模糊性别差异的企图。“后现代女性主义者超越了女权主义,承认两性间的差别。”认为“在这种差别之中,存在着一些富有创造力和道德上的因素”。西方女性写作与批评兴起于女权运动,发展为女权主义,在更高层面上复归女性主义。
      后现代女性主义者反对折中性别差异,质疑男性中心主义文化等级及有关标准,认同差别、片段、异质性、多元性及边缘写作、身体书写,从文本话语到社会视野,注重女性直觉、快感、纯朴与诗性,强调“文本即肉体组织”,解构理性中心主义,以随意、无序、反讽、娱乐性和潜意识组合,打破传统逻辑控制,凸显差异性、异质性、多元性,冲击“二元对立”,突出非理性的价值。反对女性男性化,保留对性别身份和属性等的回溯与追问。
女性主义写作和批评并非抹杀两性的重大差异,恰恰相反,由此发现、激活与增殖创造力,并补充文化能源,以女性视角重新洞察,重新言说人生和生活,演绎别样的精神图景,拓宽文本表现的新领域。
4 I: k2 P4 l2 U/ o3 c0 n% y3 ]
                                                                        城市现代性
9 y9 c: a% m! J# {/ `7 N
          诗歌、艺术、政治在变革中运转,城市引领世界。田园牧歌已成为过去,现代派诗人笔下的颓废、“垮掉”与绝望只流行上个世纪的西方社会。
    新世纪中国诗歌,应该也必将点亮具有东方神秘动感与现代思想燧石的新都市主义!诗思由宁静的炊烟转向无穷变幻的都市万花筒,精神延展为一种文学主潮并催生新的审美理念并非没有可能。
       作为实证,一批鲜活的城市诗歌已经亮相文化地平线——尽管还不是特别耀目。作为一种新生活态度,或是某一流派文学思潮的萌芽,理论的建筑设计还稍显滞后。
       同样,作为实证的时代性与社会场景,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前所未有的沧桑巨变, 5000年文明延续不断的中国迎来震撼世界的崛起,意义在于:“中国的崛起,是亚洲崛起或发展中国家整体崛起的体现,是全球化时代后工业文明的诞生。”中国的巨变,从广袤乡村开始,在辉煌城市绵延,又反过来促动乡村的城市化。随着中西部城市的现代化、沿海城市的后现代,大都市成为新一代人寻梦的地方,也正成为新一代诗人审美的对象、重塑精神的熔炉,以及诗探索的新视野。都市以其超大规模的空间序列,极具包容、挑战、诱惑、变异等综合因素组成快节奏流转的大社会。——这,为新都市主义诗歌的诞生提供了深厚的滋养和巨量的文化能源。诗人敏锐的眼睛可以看到一个时代扑面而来的历史变迁,诗人搏动的心脏可以感受到这个社会流动的图景与瞬息万变的片段。
        沿着西方学者、思想家杰姆逊、西美尔的文化视线,注目不夜霓虹中的规模建筑,惊艳T型台上摇曳的霓裳,回眸多彩纷呈的街区人群,可洞见城市现代性——后现代主义表征与内质。
        “后现代主义”一词正式使用最早就在建筑艺术领域;后现代主义建筑家则摒弃了现代主义的简朴、单一的色彩和崇高的理念,模糊了雅俗界限,追求大众化和愉悦,建筑空间色彩斑斓,建筑造型别出心裁,甚至永远不可解读,体现了融入个体自由的城市消费社会的意识。超市和超大建筑就是城市现代性的明显标志;货币文化的辐射和发展成为城市消费社会的“生命激素”,激活种种机遇和历险。
后现代主义建筑相应影响文学和美学;新的组织结构与新阶层人群“正努力适应这种社会”。依据有关理论和存在,城市现代性似可这样概定——
        (一)片段瞬时性。城市某个场景和生活细节处于流动中,瞬间变化,稍纵即逝,具有不可逆性和不可重复性。信息海量流动,因果变化偶然,消费的即时性往往颠覆理性计划。“现代生活是一组不停变换、永无休止的生活画面”。
       (二) 时间一维性。行进中的人们对时间的体验是极其短暂的,
    时间意识中“只剩下‘现时’一维,过去和将来都在当下即刻的感受中失去了意义。现在取代了永恒”。
       (三)空间运动性。城市确实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超越自然界限的大空间”,人们的活动和认识不限于一隅,而是处在具体空间的转换中。城市的“人际互动规模才会对人的精神生活、心理感受和个性气质产生无与伦比的影响”。
      (四)时尚变幻性。城市引领时尚,时尚的变化也影响日常生活。
   时尚的符号与光影,既是毫无保留地展现个性,又闪亮城市动感的内涵,即关注当前,享受即刻,把握现时之在的“现代生命感”。
      (五)在场真实与文字图像的同一性。在一个由多元传媒合法控制的后现代社会,屏幕上的文字、网络上的视频本身就是生活的组成部分,与此时此地的在场真实没有距离,而是和现实生活紧密叠合在一起。在场的你,甚至可以缩短时空距离参与互动,而不是事后“听闻”或储存“追忆”。
      (六)大众文化娱乐性。街舞、流行乐、青春读物、民间选秀等大众文化,本身就是自觉的娱乐,内心愿望与冲动的自然释放,其平民性、参与性扩大了娱乐的覆盖面。
          告别乡村宁静的永恒性体验与怀旧表现,感受、提纯和表现城市现代性,应是中国诗歌艺术探索的新指向,是中国诗歌浴火重生的所在,也可看作是新都市主义诗歌兴起的变革风源,以及艺术诱惑力散射的“梦工厂”。
$ l; T; o! m; E) R& z! g
                                                                            原意义消失

: j) n& S7 O, s$ W
        当代诗歌所进行的标志性变革,无疑是语言变革,与此互为表里的是传统意义逐渐引退,意识多元的刷新,义子核的延伸凝聚,吻合经济社会和文化向前发展趋势。
        正如后现代结构主义鼻祖罗兰·巴特所言:“意义的变化并非由于人们习俗的相对视角不同而引起的,它并不指示社会的错误倾向,而是展示作品的开放性”,显然这是一个重要结论,且得到证明——尤其在当下具有另类思维另类想象的诗歌文本中。那么,相关理论参照是什么呢?
        A. 于丽娅·克里斯特娃的视角
现代诗歌文本意义的蜕变, 在于诗的新探索。书写实践,借助于非理论的,但属于诗的特有方式,将意义扩展至感觉和冲动,从而进入非意义领域,并在符号学的而不再是象征层面获得了非意义带来的撞击力”。意义不再是诗的唯一,感觉与冲动取得与意义同等的话语席位。这是因为,“一切诗歌的语言都追求符号学的‘回声’状态”,且已“成为现代诗歌的主要目的”。
        B. 尼·卡瓦拉罗的边界
        意义有语言承载,双重结构和创造性是语言的两个基本特征。语言结构之所以是双重的,因为它包含了句法学和音韵学,这直接切入诗歌本原,至少对于音乐修养欠缺的诗人和没有乐感的“口水诗”是一个警示。语言创造性的一个突破口,就是多层面刷新意识,甚至介入潜意识,通过诗性文本否定约定俗成的、在时代浪潮后岸的“标准意义”。
        C. 鲍德里亚的宏观论述
         “现代性的革命是一场意义的革命它以历史辩证法的安全停泊点——经济或欲望——为基础。”而“后现代世界里不存在意义……后现代场景展现的是意义已死的符号和冻结了的形式,它们不断地变化出一些新的组合形式。”一个与现代消费社会与时尚光影无间隙对话的新诗歌艺术景观正冉冉上升。
        诗人对社会政治变迁的敏感性关系到与时代同步或滞后,由此契合或疏离身边瞬息万变的生活图景,或许颠覆体制符号的统一主题,获取真正有人类意识的诗歌艺术的多截面精神钻石,标引或警示已知的岔道或光耀与历险的未知区域。
       原意义最终消失,是诗歌探索之旅的必然。当代中国诗歌变革,未来诗歌艺术的全新发展指向,将有望从诗歌意义的变革中起航。
, Y% {' w6 s! H+ a: `2 N* s% U# t
                                                                              全球化语境
& l5 o& x7 J" M1 V
        Chmerica(中美国),是金融危机中美国人为中美(China,America)两国创造的一个新的合成词。它,符号化地说明当今世界的全球化。诗歌,也在互联网络这一无障碍系统中对话。
       我们已生活在以技术文明为特征的共时、互动、文化趋同与多样性并存的全球化大时代。今天,全球化,“已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铁的事实。(威廉·马丁语)”。
       从历史、文化等多维视野看,过去30年经济社会大变革,一个曾经如世外桃源的“乡土中国”渐渐隐于幕后;一个缔造了经济全球化的现代新兴世界大国走上前台。网络文学、文化创意、跨国公司、城市化浪潮、国外投资与移民潮……中西方文化在境外在本土频繁互动中撞击、交融。世界与中国成为整体,中国元素也是世界元素,境外文化元素也日益渗入到国人的日常生活,全球化的物质图景仿佛顷刻展现在眼前。历经社会变革的塑型、与世界共舞的演练,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阶层比20世纪上半叶丰富得多,中国人的大国气质日渐显现,民族性格更趋开放。同时,来自文化的外在和心灵的冲突也从未停止。
       这种几千年未有的超级变化,在国人心中的震荡是极其深远的,也是双向的。正如郑崇选博士所述:“无论是知识分子的认同焦虑还是大众的现代化梦想,一个共同的指向和中心的文化想象就是在新的‘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形象’的主题性确认,而具体到日常的生活和文化当中,则转化为两个向度的文化诉求,一是对于传统文化的偏执固守,一是对‘全球化同步’的热烈呼唤”。
       正是在全球化语境下,消费主义不断冲击世界各民族固守的文化界碑,推动世界文化的趋同现象——尽管金融海啸产生了明显的抑制消费的作用,但消费、投资和贸易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无论现在和将来都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又极为“后现代”地包容了多样化的声音。“消费主义注定要成为普遍性文化,它将摧毁每个国家自己的民族文化”(迈克·费瑟斯语)。这,也许是当今中国知识分子认同焦虑的根源吧。在消费社会里,“物”的气息前所未有地占据人们关注的中心,包围着人们,影响着思维和行为,“人们迫切地希望看到生活方式的‘全球化’的具体图景”。
       在一个共同的星球,趋同与多元、坚守与同步、乡土风和城市化、民族性与世界性、全球化与后现代性,一个个相互纠结又近似二律背反的命题,眼花缭乱的影像与符号转换与链接,就这样近如咫尺地在当代思想家和诗人的眼前鲜活呈现,呈现在具有强力意志、探索精神和卓越人格的新新文化人和新新诗人的多维文化视野中,等待被发现被揭示被建购或被体验被创化被表现,由此吹梦广远而深邃的精神世界,给人们以生命的愉悦、大智慧的美感,展放心灵的无穷活力。  

- d, P: d* L+ Z2 j' y
                                                                               后现代之后

; y8 F7 d7 v! F# d9 A& ], j. ]" F
       后现代植根于现代主义,又与现代主义分道扬镳,有如晚风中的旗帜,揭幕人类后现代社会崭新的黎明,以精神“药石”的疗效、现代科技的手术刀,开始一场建筑艺术界、思想界、文学界的变革,标志性地成为波及全球的文化哲学思潮,并迅速辐射到学术、艺术乃至大众流行文化诸多领域。
      尽管,这一曾经漫延世界的文化哲学思潮已经螺旋式地退离新世纪之岸,各种纷繁甚至显得芜杂、极端的种种艺术主张和学说,经过时间和社会筛淘,晶莹的积淀保留下来,成为后现代精神并渗入后现代社会,为今天的诗歌、艺术乃至大文化提供有益的养分,从后现代城市、时尚的个性追求到行为艺术以及文化创意产业可见一斑,后现代性仍在成长中。那么,作为曾经的世界思潮,主要留下了哪些后现代精神质素呢?
       ⊙反抗同质化思维,“反意义确定性、反历史决定论、反中心论、反体系性”,认同多元,容纳边缘,尊重差异,尊重人的自由。
       ⊙提倡文化批评精神和“价值选择性”,以游戏的态度和方式解构理性。
       ⊙融入世俗,本我立言,追寻生活的快乐,善待自己。
       ⊙以开放的心态关怀他者(the other),倾听他人。
       ⊙给不可言说的事物留下一席之地,对未知的事物“敞开胸怀”。
       在后现代主义之后,人类进入全球化时代,一方面,西方中心主义趋于暗淡;一方面,以中华文明为核心的东方文明东风西渐。在东西方文明的交融和碰撞中,兼容并蓄的中华文明整合世界文明的契机已经到来。我们需要汲取以民主、法制、科学为推进器,以分析性思维、自由精神和竞争意识为三大基石的西方文明成果,融合东方文明的精粹,把世界意识和东方精神有机结合,提炼、充实、重塑、升华人类普适价值,在中国的全面崛起中,由精神先锋诗歌的崛起带动文化崛起,为人类贡献出世界级的大诗人、大思想家、大哲学家、大战略家、大科学家和理论巨擘、创意大师,进而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                                                                     
       而诗歌的发展,离不开“三个创新”,即意识创新、话语创新和表现技法创新;同样离不开诗人文化视野、精神矢量和灵魂高度,更有赖于文化软环境的改善和社会关注。
  x0 V; M  N9 q, K# T& N# ?" z

2 o& \* J4 W5 b+ p7 H. w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4 17:3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诗人而言此文价值非凡,,学习,谢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4 17:4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诗人行天 于 2015-10-14 17:47 编辑 ( d% [0 J6 V  F+ V0 L

. F7 x# ?0 V* v% L& }玛瑙人诗友好!谢谢加精关注!此前贴过多家文学论坛(东北《岁月》论坛、四川存在论坛,受好评)和中国诗歌网,今献给本群诗友们!个人觉得,我们这个先锋作家诗人联盟也需要新理论来支撑,除了新鲜的诗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2-24 10:37 , Processed in 0.10088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