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89|回复: 10

在平凡中发现诗意 —— 读赖廷阶诗集《还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28 23:2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呆丁 于 2016-4-15 22:09 编辑

                                                    在平凡中发现诗意
                                                               ——  赖廷阶诗集《还乡》选评
                                                  文/柯愉人

     早两年前赖廷阶老师将他的几本作品集《给你一生一世的爱》、《还乡》、《文明之路》、《冼夫人之歌》、《电白:不老的传说》、《血刀会》、及叶锦著的长篇纪实文学《赖廷阶、一个猜不透的迷》厚赠与我,其中《给你一生一世的爱》曾荣获2009年由《诗选刊》杂志评选的“中国2009年度最佳爱情诗集奖”。我将赖廷阶老师这些作品认真拜读学习了几遍,很想写一点读后感,因工作忙而且累,一直迟迟没能动笔。最近,又将他的诗集《还乡》细读了一遍,又有不同的感受,特别是对那首用于为诗集命名的《还乡》有了更深层的感悟。这首诗貌似用显浅的文字在描述一个旅人在岁末急着赶路还乡情景,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又像是前一代人为后一代人开出了一条明路,让后来者不至迷途。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同样,文字的妙用,不在于深奥,而在于易懂,能感染人并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从二零零五年我开始接触网络以来,在很多诗歌论坛看到一个相同的怪现象:很多作品,有一个人说好,下面的人都跟着说好,生怕别人说好的,好象自己不说好就显得自己的水平比别人低了。我对这些别人叫好的作品反复读了很多遍,仍然是读不出一个所以然来,感觉就象在读天书,读得一头雾水,读半天还在云里雾里,不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我想,这大概就是现在诗坛上流行的所谓的陌生感吧,别人读不懂的就是好诗。不过话又得说回来,别人读不懂的作品,有流传价值吗?能流传下去吗?自唐宋以来,诗词作品可谓盛极一时,能流传到现在的,都是易懂易记的作品。鲁迅曾经说过:“诗要有形式,要易记,易懂,易唱动听,但格式不要太严。要有韵,但不必依旧诗韵,只要顺口就好。”我认为,诗歌作品应该是大众化的,易于朗诵和便于记忆,才能广泛流传。诗歌不是少数贵族的燕尾服。对于那些故作高深的诗与文,我很少去阅读,如果要猜谜语,我会买一本《古今中外谜语大全》回来慢慢研究,对于那些如天书般的作品,不管别人如何去追捧及盲目附和,我有自己选择阅读与否的自由。《孟子 · 万章上》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一首诗歌的好坏,并不是取决于它的围观者有多少,而是在于它的内涵。赖廷阶的《还乡》一诗中,诗人用显浅的文字,以独特的视觉,丰富的想象力,抒写了一个现实存在的缩影,诗中深印着这个时代的痕迹。从用词的角度来看,这首诗语调看起来很平淡,所有的叙述都在不紧不慢的节奏中徐徐道来,但它所传达出来的是一种质朴的哲理。《还乡》的另一个特点是,诗人在这首诗里很讲究用词,虽然语言趋向平实,但诗意空间扩展到位,描写得十分生动,节和节之间衡接得既巧妙,也自然,读起来十分舒服,没有丝毫拗口的感觉。
  诗人写诗,一般都很着意的营造意境,一首诗的意境好,就能体现出作者的真实情感。“黄昏的村庄  炊烟袅袅/像一条终年生长的消息树/在风中东歪西斜----/似是在欢迎远方来客/似是在送别沉郁的日子。”这些诗句语言飘逸自然而又不着痕迹地缓缓渗入读者的心间。《还乡》一诗中,诗人将选定的题材不断地向深度和广度扩展,立意也新颖:“还乡人心急如焚地赶路/在匆忙之间留下了道路/如一朵梅花留下一段香/指引着一个季节的方向/引导着一代青年的成长。”艺术风格的背后,往往隐含着作者的思考与探索:“被黑夜擦亮的星辰/在岁末黄昏闪烁不定/而谁找到了旧日的居所/是谁改变了旧日的居所。”《还乡》选取平淡的生活情景入诗,而表现出深刻的现代意识,全诗叙事、抒情与阐述人生哲理相结合,构成完整的象征性系统,让人喜爱且回味无穷。由此可见,诗人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颇具灵性的感悟力与直觉。
  赖廷阶收集在《还乡》这本诗集中的作品,大部分都是篇幅精小,语言凝炼,文字清丽,意境隽永的作品,里面有一部分作品想象奇特,哲理性强,浓郁的抒情与智性的沉思融合在一起,富于象征意蕴。从作品中可以看到,诗人是一个关注社会、热爱生活的人。而激励诗人创作的,却是责任感与良知。诗人凭着敏锐的感觉在日常生活琐事中,发掘出深刻的哲理,在切近与细微中表现出博大与永恒。“春天花朵永远开不到夏天/下岗工人被生活分流/我为明天的工作感到身心疲惫//时间改变了一切。1998/谁能躲过一场生存危机/红潮突然袭击广东沿海,多么可怕。//被威胁的生存环境。人类自己破坏----”从《叙事:1998》一诗中,我们不难看出,诗人在诗里,说的并不是个人的痛苦,而是整个人类的痛苦与希望,这让我们在赞叹诗人的思想境界之余,不得不感叹他的诗构思得巧妙,也可以从中看出诗人对大环境的观察入微,对民间疾苦的关心与忧虑。诗人的目光是犀利的。
      不是每首诗都必须赞美的,诗还可以反讽,这是诗人的责任。在《从一本杂志的封面看下去》一诗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诗人所担心的是媒体对受众的影响。我们不难发现:某些时尚杂志为了谋取利益而不顾对社会带来不良后果的不负责任行为:“ 从一本杂志的封面看下去/打工一族找到了消遣的渠道/偷情者学会了偷情技巧/贪官学会了隐瞒事实的手段”。“从一本杂志的封面看下去/五花八门的写手    为稿酬效命/乱写一通    即使颠倒黑白亦无所谓/只要文笔通顺    一切自然就会合情/合理    但无可否认—/它捕捉了读者心理    迎合了大众趣味/如果销量直线上升/如果大家喜欢看/一个月出版两三期也是正常的事”。
      著名诗人叶延滨在《还乡》序言里说:“这是一本不错的诗集!”“《还乡》是一个热爱生活的歌者,为我们奉献的他在生活中发现的诗意,酿造的诗情和栽种的诗行!”叶延滨老师在序言里所说的,也正是我读此诗集后所感觉到的。

附:
     赖廷阶诗集《还乡》选读:

《还乡》
文/赖廷阶

大雪封锁了所有道路
岁末赶路的人
仍在路途上跋涉
远走他乡的浪子
跟随着风找寻
那条曾经居住过的村落

岁末北方    雪落深深
黄昏村庄    炊烟袅袅
像一条终年生长的消息树
在风中东歪西斜——
似是在欢迎远方来客
似在送别沉郁日子

而秋天残骸    大雪收藏
还乡人心急如焚地赶路
在匆忙之间留下了道路
如一朵梅花留下一段香
指引着一个季节的方向
引导着一代青年的成长

寂静中    黑色大幕放下
被黑夜擦亮的星辰
在岁末黄昏闪烁不定
而谁找到了旧日的居所
是谁改变了旧日的居所


《叙事:1998》
文/赖廷阶

1

春天花朵永远开不到夏天
下岗工人被生活分流
我为明天的工作感到身心疲惫

时间改变了一切。1998
谁能躲过一场生存危机
红潮突袭广东沿海,多么可怕

被威胁的生存环境。人类自己破坏
片片花瓣诉说着美好事物的远离
以后日子是苦涩你也得独自品尝

2

六月的祖国,洪水已泛滥成灾
受难的亲人撤离家园,把家搬往高处
像一只只蚂蚁带着一颗颗伤痛的心

活命的水啊,此时变成夺命狂魔
吞噬着粮食、村庄和那些无辜的生命
亲人!这是谁犯下的滔天大罪却要你们偿还

曾养我性命的水,此刻面对你多么陌生
而面对那些痛失家园的乡亲
我的抚慰又显得多么苍白无力!

3

洪水退去,苍凉大地露出家园遗址
被大水吞没的生命已融在水里
他们的灵魂永远留在坚实大地

不能抹去的心灵创伤!我痛失亲人
重建家园的人们坐在屋顶回忆
那些曾经出没于大地上的英雄

赤诚的生命奉献给诚实的土地
丰收时刻谁在歌唱,谁在怀念
谁坐在新修的谷仓里沉默不语

离去的人,我们永远怀念你
孤独的身影一身疲倦
在阳光下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4

十月的祖国,雁过留声
亲人坐在果园里,坐在高高山坡上
看望北风收割遍野荒凉!

孩子们无忧无虑地学习
他们还不懂得生活的艰难,多么天真
而大雪就要将大地变得更加荒凉

现在是听不到可怜声音的年代
即使是再艰难的日子
也得活下去。在1998年冬末

没有物质的生活让我身心疲惫
但我依然写下了自救的诗篇
并开始计划将来,美好的将来

《从一本杂志的封面看下去》
文/赖廷阶

从一本杂志的封面看下去
时尚流行的服饰
裹不住一位少女的两个面孔
那些大小不一的标题
暗示着一本杂志的卖点
吸毒和贩黄及时关注了社会
而那些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更容易吸引少男少女好奇的眼光

从一本杂志的封面看下去
打工一族找到了消遣的渠道
偷情者学会了偷情技巧
贪官学会了隐瞒事实的手段
除了这些    一本时尚杂志
给我们带来了全新视觉享受
全彩印刷    国际流行16开本
为提升价格作好了准备

从一本杂志的封面看下去
五花八门的写手    为稿酬效命
乱写一通    即使颠倒黑白亦无所谓
只要文笔通顺    一切自然就会合情
合理    但无可否认——
它捕捉了读者心理    迎合了大众趣味
如果销量直线上升
如果大家喜欢看
一个月出版两三期也是正常的事

从一本流行杂志封面看下去
从第一页到112页
我足足用了两个半小时
精美的印刷    平宜的价格
为一本杂志找到了出路
而当我看到一则则性病医疗广告
我迅速把它翻完    合上——

但我不知道你是不是为治疗性病
买了一本关于性病医院的示意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28 23:4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不起!不见相关整篇诗出现。因此,一家之言不算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29 22: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昏的村庄  炊烟袅袅/
像一条终年生长的消息树/
在风中东歪西斜----/
似是在欢迎远方来客
/似是在送别沉郁的日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29 22: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朋友!!——请将所评原诗贴出来,好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30 11:35:56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作品应该是大众化的,易于朗诵和便于记忆,才能广泛流传。诗歌不是少数贵族的燕尾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30 11:3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同样,文字的妙用,不在于深奥,而在于易懂,能感染人并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4 15:40:0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茅屋 发表于 2016-3-28 23:46
对不起!不见相关整篇诗出现。因此,一家之言不算数。

呵呵,我总不能读一本诗集就将整本书都打印下来吧?谢谢朋友关注,问好

点评

您自己提到的那几首就没给大家见到。  发表于 2016-4-5 12: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4 15:4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城子 发表于 2016-3-29 22:11
问好朋友!!——请将所评原诗贴出来,好吗?

呵呵,因工作太忙,且琐事也多,故未将选读的作品附上,现在补上来,问好山版,谢谢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4 15:42:4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江南认同,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5-19 16:47 , Processed in 0.11525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