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30|回复: 6

[【诗评】] 序《汉诗三百首鉴赏》:从姿态立场声音看现代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20 15:3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吴雪梅 于 2016-4-20 21:34 编辑

从姿态立场声音看现代诗

                     序《汉诗三百首鉴赏》

【一】何为好诗
   
       没有人能给出一个统一的标准的答案,那是我们的审美,素质,文化层次,个人喜好并非完全一样,同一事物在不同的群体中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不同生活环境的人也有不同的感觉,这就有了不同的结果。
        新诗从启蒙至今已有百年,百年新诗相对于悠久的古诗词来说,还是呀呀学语的稚童。古诗词有着一套完善的体系,而现代诗毁誉参半,有时候你的好恰恰是他的差,这就使得现代诗评相互对立,于是口水仗层出不穷,直接导致诗的山头林立,且相互贬低和打击。
        鉴于此,《汉诗三百首鉴赏》完全从文本出发,抛弃所有背景,试图以诗的文本为准绳,编纂出一本容各种风格并鉴赏的诗选本。
         在这里许多名不见经传的诗人作品被收录,一些曾享誉诗坛的诗人作品被弃置,比如徐志摩,汪国真等等。现代诗启蒙之初,除冯至,卞之琳无诗歌,之后诗进入文革,彻底失去了诗的本质,才有了朦胧诗的问世。朦胧诗无疑也矫枉过正,难免失了地气,有钻进象牙塔的嫌疑。不难发现,现代诗百年来其实是一代诗对一代诗的对抗,朦胧诗后的口语诗又少见平中见奇,以微见著。
       窃以为,好诗是没有时代界限的,好诗应该由读者打开窗子,让不同的人都能寻找到他的所需,让不同时代的人都能找到他们人生和生命的等值。今天的读者不是被动接受者,而是参与者。因而,诗由作者与读者共同完成。
【二】诗的姿态

做人有做人的姿态,诗亦然。所谓诗的姿态,即是诗以哪种角度面对世界。
(1)      仰望
   
       有人认为大地沦丧了,人们的心灵沉沦在物欲之中,需要拯救,需要唤醒。于是,他们予诗以神圣的光芒,企图唤醒人的内心,用诗的光芒普照人间。这就是常说的诗来自生活高于生活。
       站在仰望的姿态,而试图俯视人间,试图拔开云雾,这也是一些诗人常挂在口头上的一种高度。无疑,这类诗是形而上的。
它们最显明的特点就是内心的救赎,也是对陷在碌碌俗世的灵魂的救赎。这一类的诗人他们强调诗人何为?诗歌何为?
2)平视

       所谓平视,是不拔高也不贬低,也就是常常说的还原生活。这类诗求真,他们看来,真是诗的根本,无真一切皆伪。求真,就是记录世界,记录生活,忠实于个体的感觉,忠实于自己的眼睛,忠实于内心的良知。
       他们往往在还原生活的过程中,寻求生活和人生个体的体验。他们认为不是生活缺少诗意,而是人们缺少发现的眼睛。生活是原料,诗就是组织串连这些生活佐料,不同的组织就会出现不同的味道,就好像你用萝卜炖排骨,他也可以用玉米棒,味道肯定是有区别的。
       生活是诗的源泉,诗就是从生活中体味体验生活的感觉,呈现出对大千世界的认知。
       诗在生活中,就像火在木头中,需要的只是人们的发现,以及感受和参与。对于诗在生活中,就像火在木头中,仰望者认为要把火从木头中取出来,照亮和温暖世界,从而让人们获得积极的向上的善良的精神力量,这就是两种姿态决定两种诗观。
3)向下

        向下,顾名思义即是向下面挺进,深入生活的底部,深入泥土的深处,寻找生活的根。
        诗人的本质在还乡,诗一直走在还乡的路上。还乡,即是回到源头,回到底层,回到来的地方。
       这个向下,不是下半身的下。
       这个源头,不是垃圾派的垃圾。
       生命的朔源,生存的状态都是向下,何处来的何处是向下。何处去的何处是仰望,因而,天堂和上帝是高高在上的,理想和救世是高高在上的。底层的关注,是向下的最直接的体现。
       其实,诗的姿态,就是一棵树的姿态。枝叶是向上的,延伸的,生长的。树杆是平视的,根是向下的。
       无论是仰望还是平视,或者说向下,这都不是判别一首诗好坏的标绳。这只是诗的文本,是诗生成的载体。这三者都有好诗,也都有垃圾。《汉诗三百首鉴赏》里,读者可以去辨别哪些诗是属于哪种姿态。
【三】诗的立场

       所谓诗的立场,就是诗人站立之地。
       比如说,在50层高楼的窗口看湘江,在入云的飞机上看湘江,在沿岸的芨芨芳草中看湘江,等等。这站在不同的地方看湘江,湘江自然在眼中呈现出不同的风貌,自然就让人生出不同的感觉,不一样的体会。
       在这里,我认为诗大抵上有三种立场,即是前台,幕后,旁观。
(1)      前台

       前台,就是直接面向受众,是一种不加掩饰,试图把自己的意志和思想赤裸裸灌输给台下的一种行为。
       这种行为类似于产品宣传及面对面销售。在诗歌上就形成一种带着诗人自主意识的赤裸裸的思想强迫症。这种带着诗人自主意识的赤裸裸的思想强迫症的表达倾向,就是前台。
       前台,也是表演的地方,是一种赤裸裸的望,把自己的观念和思想不加掩饰地灌溉于人,也昰种赤裸裸的欲望。
      准确地说,是一种表达的欲望。

(2)      幕后

        幕后,即是后台。诗人不直接面向受众,他们往往通过一些事物,一些细节,间接地含蓄地表达和传递。就是说诗人和诗,诗和读者之间有着中间的介质,类似于现代社会中的中介,即是诗人用来入诗的一些物和像,它们承担着诗人的意识思想,及诗人情感,甚至幻觉。这就像是产品的设计者和幕后操纵者。
       在诗的表达中很少有诗人主观意识的出现,读者可以适当代入自己的体验,这就使得诗的文本有时出现歧义,而这种歧义又不能脱离诗人的构识,这是因为我们每个人对同一意像的感觉感触有或多或少的差异。
      所谓幕后,即是隐藏己身。
(3)      旁观

       旁观,就是置身其外。诗人本来是群有強烈表达欲的人,故说:愤怒出诗人,又说诗抒情诗言志。说到底是唯恐世人当自己是哑巴,倘若不喊嗓子,仿佛就没了存在感。古人也说过有理不在声高,安静地,不动声色,也许更能让人接受。
       所谓旁观,就是当下一些人吼吼的那样:这诗什么都没说。好吧,什么都说了的诗不一定是好诗,什么都没说不一定不好。一块石头无言,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一棵大树无言,可以看见沧桑和年轮。旁观的诗就是这块大石就是这棵大树。
       因为旁观,所以冷静;因为旁观,所以不予观点不发议论;因为旁观,故可容众人思想,纳众多读者的体验;旁观,就是块塬石,有人窥视出其中的玉,有人却只能看着附身的污泥,这恰恰折射了读诗人的高下之分。
       前台,幕后,旁观,本无高下之分,有的只是个人喜好。好叽叽喳喳的不能说沉默不对,好表演的不能说幕后的人无存在必要。《汉诗三百首鉴赏》里的诗,读者可以用前台,幕后,旁观,相互参照。
【四】诗的声音

      声音,即是发出的心声,说出的话。对于诗来说就是诉求,就是动机,就是表达。有高吭之音,我们说是激昂慷慨;有低沉的声音,我们说是沉淀;有急促的声音,我们说是一吐为快;有轻松适闲的声音,我们说是不松不弛。等等,这都是诗人不同的言说。
      我说的声音,是诗内蕴上的东西。
(1)      自己的声音

       何谓自己的声音?就是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立的思维,独立的思想,有个体的独特的体悟体验,不是新瓶装旧酒。
       新瓶旧酒不是自己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变相的窥袭他人的思想。自己的声音是诗人通过诗的载体向读者召示和传递出的独一无二的个体感觉,思想和情感。这类诗是带着主观性的倾诉,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表达。
       其实诗就是说话,想要人接受和认同自己的观念,怎样去说很重要。把握好一个尺度,不强加于人,又要让人钻进你思想的箩筐。所以说,写诗如做人,这一点并非无的放矢。
2)自然之音

       诗文本自身的声音。我们都知道,写诗就是让语言文字服从诗人的需要。但是,语言也有自己的声音,有时候很难被作者完全剥夺。
       听风过丛林,说是万马奔腾,这是诗人的声音。听水流门前,会想到哗哗的声音,汨汨的声音,叮咚的声音,这是人类感观之音,很难说是水的声音。
       所有形容水的声音都是人类的附加。如果诗是流水,你听出的哗哗之音,他听出的汨汨之声,我听到的叮咚之声音,都是各人心中自己的声音。但这种各人听出各自声音的状态,恰恰无限接近自然之音。
       这流水是诗,无论哗哗之音,汨汨之声,叮咚声音都是诗人的声音。但若让不同读者能听出不同的声音,则无限接近自然之道。
3)画外之音

        中国人向有诗画互通的说法,即诗里有画,画里有诗。诗里有画是种普通的层次,即诗的画面感,构造感。是诗借用画的素描和勾勒手法,呈现出一幅或者多幅交叉的画的截面,而让读者身临其境。
       画里有诗是种高层次,讲究的是画本无言,意在画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言外之境,画外之音。常常听人说诗在诗外,这与画外之音如出一辙。诗具备了诗中有画,就如同照片,而画外之音则是灵魂。
       王国维说诗有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就是我们说的诗中有画;有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则是画中有诗,之所以不是山不是水,盖因画外有音,从而超脱山水本身;有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是艺术的返璞归真,看过万紫千红,再看山和水还是山和水,这是种看破的豁达和脱俗的自然之道。
       关于诗的三种声音,读者自能在《汉诗三百首鉴赏》里找到自己的定位。
【五】诗与读者

       闲时,也有遨几个好友同逛书城和新华书店,遗憾的是除了寥寥可数的几本徐志摩和汪国真,再难觅诗踪,每次都是空手而回。
       坦率地说,徐和汪的诗也曾倍伴过我的少年时代,那时候我喜欢,是因为我只能读懂这种层次的东西。
       初中时代也读过朦胧诗,读过意像诗,我并不喜欢,因为我读不进,感觉云里雾里无法领会。
       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文化层次,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东西阅读,这无可厚非。但诗坛对于诗的争议也源于这里,人往往以自己的见识为事物定义,非类我不是诗,想想不能不让人哑然失笑。
       诗与读者的关系,是阅读与被阅读的关系。年少时我喜欢的诗,现在我不喜欢了,这固然有心境和环境的变化,同时也是人生经验的积累,文化与修为的提升。明白了这个道理,诗与读者的关系就再明白不过了。就像我年少时对我读不懂的诗的观感,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今天,我却为这些我少年时厌恶的诗,为它们的智慧,和人生及生命的体悟而触动心灵。
       各个层次的诗歌艺术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各人选读各人喜好的诗岂不皆大欢喜?我们有什么理由强迫别人爱你所爱喜你所喜?
       《汉诗三百首鉴赏》在选稿上冲突诗界的积习和弊端,与名无关,与人无关,只与文本有关。因为很多名家被弃置,不少无名者被发现。在选稿上也遵循了百花齐放,充分体现海纳百川,不拒细流的精神。当然,也肯定会有些诗与名符的诗人诗作未曾收录,这是编者的水平有限,视野有限,遗珠之憾在所难免。
      《汉诗三百首鉴赏》在鉴赏上屏除诗评界的不知所云,莫名其妙。屏弃堆砌术语,天马行空的离诗万里。坚持以诗的文本为准,坚持亦评亦导的鉴赏。务求做到让不懂不明的读者,能够通过鉴赏而领会到诗的内核。
       诗可以不明明白白,这是诗这种载体自身所具备的特质。鉴赏必须明明白白,这是评论和鉴赏必须遵循必须要做到的准绳。反之,作为评者,鉴赏者,他的无的放矢只会让方家看出评者的不懂装懂。
       因此,在鉴赏上,我总是如覆薄冰,唯恐贻笑大方。

                                                                                                                                                倩理,2016年4月19日,于永州凤凰山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20 15:48:0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倩理的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1 01:51: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本选集是独特的。希望诗友们多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8 20:2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雪梅姐姐好啊!老倩是真能掰。想你们了,感谢你们为中国的诗圪事业作出的伟大贡献 。此文有才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4-26 19:33 , Processed in 0.08315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