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前的案头准备 一、 书面文章的准备 a) 确认版本,消灭错字和病句 对于名篇名作,拿到文章的第一步,要特别注意你手中的版本是不是最为准确完整的,建议从比较权威的网站,比如:正规的语言教学网站、正规的媒体网站和文学网站下载。之后要从头至尾地把文字先看一遍,先把错误的字和病句修改正确。 b) 消灭生僻字 我们在浏览文章的过程中,会发现一些我们不认识的生僻字,特别是那些古文。为了阅读和朗诵,我们必须消灭掉它。方法有很多,推荐几种: Ø 查“金山词霸” Ø 看网络资源(如语文教学网站) Ø 听名家朗诵 Ø 利用查字电子小词典 推荐采用“金山词霸”,方法介绍如下。 c) 分段分节分层次 按照老师教过我们的方法进行分段、分节和分层次 d) 熟读 我个人认为,除了朗诵基本技巧外,对作品的理解及对作者的了解是最重要的,特别是那些感情色彩比较鲜明的现代诗人的作品更是如此。理解作品是有个梯次的:读顺——读懂——读进。 读顺,首先就是通读,读顺溜,消灭生字生词,分段分节,确定意群; 二、 作品解读赏析 吴挚甫说:“声音之道,尝以意求之;才无论刚柔,苟其气之既昌,则所谓抗坠、曲直、断续、敛侈、缓急、长短、伸缩、抑扬、顿挫之节,一皆循乎机势之自然……”。“以意求之”即要求声音能达文意,所有的机巧都要“循乎机势之自然”运用,因此,我们首先要读懂文章,搞清楚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确定诗文的情感特点,才能适当地运用朗诵技巧予以表达。否则,难以达到感染自己,感染听众的效果,甚至会贻笑大方。 i. 文意及主题主线 ii. 创作背景 读懂,就是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就是作者用文字表达的中心思想和情感。有些作品的主题思想被隐蔽,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出来,需要多看多读多想,如果不确定,就找一些专门的介绍。比如《中国,我的钥匙丢了》,似乎是写一个孩子把挂在胸前的家的钥匙遗失后的焦虑,但实际是用了一种象征性的写法,表示对那个动乱的年代中失去了的真善美的一种强烈的焦虑和回归的渴望。还有《雨巷》,看似作者在表达对一个“丁香般的姑娘”的希冀,其实,“丁香”是他心中一种美和理想的象征,通篇表达了遭遇了挫折的年轻人如雨雾般的迷茫、惆怅和失落的心态,他的中心思想就是:我仍然希望,但希望在哪里? 要“读懂”“读进”,还要尽可能地多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就是产生作品的年代的特点和他的个人生存环境。这有助于我们了解作者的思想脉络和把握作者的情感基点。 iii. 段落的意思或该段的主要思想和情绪 iv. 文章的内在情绪演变过程 设计好情绪的高潮点。我们的情绪要随着作品有起有落,哪个地方起来、哪个地方降下去一定要搞清楚。为什么呢?如果你不把这个设计好的话,你在音乐选择的时候,你怎么能够把音乐的小节、文章的意群很好地融和呢?那是不可能的了。 b) 作品的内在韵律 i. 语言节奏 ii. 语流特征 iii. 文章的张力和厚度、黏度 c) 作品的结构特点及语言风格,文章的起承转合 d) 文字的情境化,设计潜台词 朗诵时,如果能展开想象的翅膀,把文字情境化,人物化或人格化,就很容易把自己带到文章所描绘的情境和意境中,更容易感受文字刻画的人物,心理和氛围,找到文章的韵和理。我的理解,一般情况下,如果那么做了,朗诵实际上就被限定了,不大会“出圈”,譬如,如果你想象自己在咖啡厅,我想无论如何你都不会大声朗诵了,因为,“那里禁止喧哗”;如果你站立在没有人烟的旷野之中,你尽可以大声呼喊,绝对不会喃喃细语,缠绵悱恻。我们常说,某人绘声绘色描述得如何地好,其实就是说他在叙述一件别人看不到的景色或事情的时候,把他知道的事情情景化了,那很容易感染人。 还有就是潜台词的应用。所谓潜台词即心里默念的但不会说出来的话,那多半是真实的,如果读一句话的同时,心里还有更多的潜台词,那么,我们听那句说出来的话就会感觉很丰富,很有内涵,有深层的意思藏在里边,比如,戴望舒的《我的恋人》中有一句,“我永远不能告诉你她的名字”,这句话的潜台词可以是:“我虽然告诉你那么多,但我是不能说更多的了,更不能告诉你她叫什么。那是一个秘密。你千万别奢望呦”,可以说潜台词增加了表面语意的厚度。潜台词多半是对明言的诠释和扩展,如果能设计好潜台词,特别是诗歌朗诵,一方面能加深诵者对诗文的理解,另一方面朗诵的表达内涵的能力上也会加强,也更能被听众接受。 e) 精读 精读,是一个读进去的过程,是进入作者营造的情感空间和思想空间里默读的过程。 三、 音乐准备 a) 听——熟悉曲子 b) 音乐的步调(节拍)和音乐段落 c) 脑海“合成” d) 设计音乐和文字的启承关节点 刚才我们说了,文、诵、乐的内在有很多东西是吻合的,共通的、共同的:旋律、节奏、情感、色彩、动感,只是在表现形式各有不同,也各有千秋。基于这样一个认识,我们选择音乐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文章作品、诵读、音乐三者在情感基调、主题思想和节奏三个方面要基本吻合。此外,还要关注场景、作品气质、时代感、民族性、地域文化以及自身声音的特质。 那么还有一种用法是什么哪?把它作为背景和前景混和使用。什么是背景和前景呢?前景就是推到前台去,你不要再读了,给音乐一段独立展示的时间。如果你对音乐的乐章和小节特别熟悉,你正好停到某个适当的位置,而将音乐推上去,你不要再读了,然后当音乐进行到合适的位置时,该你读了,再把音乐的音量拉下来,或者声音拉小、停下来,都可以,根据需要。那么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音乐小节和文字的意群要完全合拍,节拍和韵律要同步,音量要控制好,在音乐的使用方面要注意这几个方面。 文-乐对位。做完了上述准备工作,在正式朗诵之前,要边放音乐,边默诵。要选择一个合适的起始位置,以跟上音乐的音节长度和节拍。然后要想好朗诵完毕后音乐还要继续播放多长时间?把这些你已经找到的起点以及中间的停顿点——所谓的停顿点是指如果你把音乐作为背景和前景混和使用的时候,朗诵暂时停止的点。在那个位置,音乐将被推到前台演奏一个指定的长度,之后,再逐渐地把音乐退到后台去。这些“节点”你都要找准,找准之后,在文章相应的位置上做些标记和记录,比如:配乐的名字和放置位置(最好是链接),起点音乐的时间,暂停朗诵的时间,音乐隐退的时间等。大家如果会链接的话,我建议你就配乐名字上使用链接功能,当你需要时,点击链接,即可打开需要的配乐了,而不必费劲地寻找。当然了,如果你清楚地知道放在哪儿,不习惯做链接,那也没问题,但用链接方式会更好更省力。 四、 诵前准备 a) 情绪基调 情感基调,就是作品的基本的情感色彩。有欣喜、快乐、幸福、温馨、愤怒、震惊、诧异、无聊、慨叹、冷静、平静、冷漠、忧郁、悲伤、痛苦、沮丧、寂寞、伤感、惆怅、踌躇、茫然、失落、渴望、爱恋、怀念、留恋、流连。我们常用颜色表征情感特征,我想可以这样看,红色的——象征着热烈、奔放、向上;粉色的——象征着温馨、浪漫;蓝色的,象征着一种静谧、浪漫和舒缓、宽广和宽容;紫色的——代表着一种多彩的浪漫典雅神秘,伤感;白色的——代表着纯洁无瑕,朴实无华,恬静淡栝;灰色的——代表着一种抑郁的、颓废的、低调的情绪;霓虹般变幻着的——代表着一种跳跃的躁动的不定的心情。 b) 情绪的酝酿和调动 i. 设计场景,想象对象,定位自己 ii. 调动生活积累 iii. 调动肢体语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