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彭纯廉

[短诗] 古镇的一些旧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21 17:26:01 | 显示全部楼层
灵动,丰赡,有质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1 23: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乐山船公 于 2019-8-25 01:57 编辑

《鲁老是一篇序言》
文:彭纯廉


一直把
停放在河边荡漾的小船
几十个挑炭工、搬运工、九佬十八匠
哼哼呀呀悠悠扬扬的川剧,旧历的节气栽种在斑白发间的鲁老
他这会儿手一定握着一方遥远
胡瞎子的琴声也会沿着这方遥远
时不时拉长七里半街
夹竹桃仿佛就是他最恰当的抒情


这楚国口语衔接的水波潋滟以外
燕子剪辑的桃花陆续把季节飞来
它们压得很低的飞翔
一直在铺开这五十年来的回首


他的思绪没设计间隙和台阶
只有用四方型龙骨石凿出的地漏
裹了又裹的
用口水粘了又粘的生活
像裹叶子烟那样
向着日暮
向着斑鸠叫醒的黎明
巴嗒巴嗒冒出响声

作为一种铺垫秋天意境的
那有船通过就将跳板扯下的木板桥
和沉默在一起
是隔着一段旧事的
另外的一种抒情

衔着这一头
小镇像袋旱烟
巴嗒巴嗒响着
__________________
陈敬良评语:质朴典雅,灵动沉厚,多有佳句,诗意盎然!
彭云霞评语:情景相融。语言灵动,诗意丰盈。
等待飘落的树评语:来读彭友佳作,感觉阁下的想象力一直在加强,文字的厚度在垫高,裁剪也越来越圆润,
__________________

彭纯廉老师的诗歌,大多来自于巫山巫溪大宁河(小三峡)沿岸的风土人情。读彭纯廉老师的诗歌,一定要事先回到民俗古镇的“慢节奏”、“慢时光”之中,阅读也要慢,一秒三五个字的细嚼慢吞,才能品出土色土香。事实上,绝大部分优秀诗歌,都是读得懂、读得明白又能反复读出深意的诗歌,就象好酒一样。读彭纯廉老师的诗歌,就是在小口扎巴一小杯好酒。

在文艺理论或诗歌美学没有“跟上趟”的今天,评论几乎都是“蹩脚”的,没有误导读者就算是好评论了。就俺写评的体会,一般都不会把读出来的都写成评语,只是抛个框架或枝干而已。就算这样也多有评论不当不妥之处。所以,彭纯廉老师的这组诗歌,若有什么评语的话,就六个字:请读原文三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2 00: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好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2 19:24:42 | 显示全部楼层
佳作再提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8-22 20:54: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词语怎么想起来的?欣赏好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6-6 13:38 , Processed in 0.089602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