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专注力是孩子需要培养的一种品格,它是一个人能高度集中于某一件事情的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心理素质,也是一个人学习的重要心理基础。下面我们看几个孩子的表现: 朱伦涛,上课时总爱给老师打小报告,告知老师某某不认真听讲,在搞小动作,而老师抽他回到老师讲的内容是什么时,他一问三不知。 彭磊,上课时眼睛直盯着黑板,看似老老实实在听课,可是老师抽他回答问题,他什么都不知道。 杨金平,早自习时,双眼盯着书,嘴也不停在动,双手放在桌子下面玩玩具。 上实验课时,同学们相互配合,认认真真观察实验现象,杨景皓却在一边玩手指,同学们笑的时候他也在笑,同学们鼓掌的时候他也鼓掌。 上面几位孩子的种种表现,都源自于专注力不足、专注品格没有形成所致。从幼儿园到小学低年级,是培养孩子专注品格的关键期。家庭中,父母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专注品格。 力所能及。可以安排一些孩子能够完成的任务,交给孩子去完成,借此锻炼孩子的专注力。安排任务时,要立足孩子的角度去挑选,注意做到:任务单一。单一的目标任务,能够聚焦孩子的注意力,调动孩子的多种能力去完成任务。比如,让孩子做游戏,如果给孩子同时提供积木与跳棋两种,孩子可能在搭积木的同时,心里还想着跳棋,倒不如只提供其中一种;再如,虽然只提供积木一种,但没有明确要求孩子搭成房子还是火车,孩子搭积木漫无目的,也容易虎头蛇尾。 目标可达。布置给孩子完成的任务,一定要是孩子力所能及的,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目标的,否则,客观上会造成孩子的半途而废。 动机激发,让注意更加持久。动机是一个人完成某件事的心理趋向,当孩子在完成某件事情之前,心里想要完成、甚至迫不及待要完成时,孩子的专注力就能提高,而且能够持久。 奖励孩子是父母们惯用的方法,只要用得恰当是可行的。交给孩子任务的同时,应该告诉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可以满足一项需求,比如奖一支铅笔、做一次郊游、看一场电影等。也可采用实物但千万别用金钱,孩子每完成一项任务,就奖励一颗星,攒够几颗星就可以满足一项需求。 稍大一点的孩子,还可以在完成任务前,告诉孩子任务本身的价值所在,让孩子在价值引领下专注于完成事情。比如,告诉孩子:你剪的“福”字,过年时将贴在家里的窗户上,为家庭增添更多的喜庆色彩等。避免干扰,让专注生成品格。意大利早教专家蒙特梭利发现:儿童在某一个特定时期都有一种特殊的感受能力,这就是儿童的敏感期。专注力的敏感期在3-4岁,这个时期的孩子通过剪、贴、涂等工作开始真正有意识地使用工具,是建构孩子专注品格的最好机会。在这一敏感期里,父母要做的:一是提供材料。尽可能满足孩子做剪贴涂等工作所需的材料,多买些不同色彩颜料,多备些做剪贴等工作所需的耗材。二是净化环境。孩子在做某件事情时,只给孩子提供所需的材料,无关的东西尽量不要放在一起,防止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三是不加干涉。孩子专心工作的过程,是孩子慢慢形成专注品格的过程,父母不能随意打断孩子的工作。正向反馈,让笑意写在脸上。当孩子经过一番努力,最终完成任务时,孩子的内心是愉悦的,这就是成就感。想要孩子完成下一个任务时更专注,就得让孩子体验到完成任务的这份愉悦。孩子的这份愉悦,更多的是从别人的积极评价中获得的,别人为他神采飞扬,他就更加欣喜若狂。所以,只要孩子任务完成,即使不那么完美,都应当及时而诚恳的给孩子一个赞赏,因为赞赏的指向是完成任务时的专注品格,不是结果的完美,孩子专注品格的形成,比结果是否完美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