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34|回复: 1

[散文诗] 传记文学作家杨青云的学术情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19 17:5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陈秀贤

     河南邓州籍青年美术评论家、传记文学作家诗人杨青云在外人看来,大小都是一个非常幸运的北京文化名人——“范曾研究会会长”和北京“大中国书画院常务院长”。他做过企业文化的媒体主编,南方媒体称他为“新闻游侠”。从多年前写出《二月河评传》至今,十多年来已经先后出版了东莞长诗《新莞人》、深圳《宝安八景》和一家企业帮助出版的《杨青云论稿》,以及著有学术类专著《范曾论》《范曾新传》《贾平凹美术论》《贾平凹前传》《忽培元浅论》《杨克新论》《骆英诗学论纲》《王阔海新汉画初探》等等。其中他写《骂不倒的范曾》被《中国广播网》(后来改为“央广网”)发表之后引起中国书画界大地震,以致它的震级点接连不断,似乎有越来越走红的迹象,如杨青云写的《范曾论》系列学术性评论:《范曾何以坐四望五》《范曾何以得大自在》《范曾在新时代将文人画符号推向了极致》。近日,随着《中访网》《搜狐网》《凤凰网》《中国青年网》《人民美术家网》《法国新闻周刊》《国际在线》《科学导报》《作家报》《中国社会科学报》《台湾新闻报》《齐鲁晚报》《中山日报》《南阳日报》《巴中日报》等刊登对杨青云的专访接连进入读者的视野。杨青云给自己的定位是范曾思想的普及者与传播者,只有真正爱范曾的人才会甘愿做一名“范曾思想的普及者与传播者。”杨青云执著于不圆满的现实逼视,在一种学术张力中思考范曾与古今,中西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这也许是范曾精神对当代书画文化的现实意义。这也是范曾之道的哲学意识最迷人的地方。2011年12月范曾被国家文化部首届“中华艺文奖”评为终身成就奖。





                      南下打工,成就诗评家杨青云

杨青云是一个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十年前就开始从邓州来到广东打工的杨青云,怀揣当作家的梦想,凭着在家乡发表的一些作品,谋到了东莞一家电子厂做仓管的工作。这样他有大量的时间进行创作,就是这段时间他发表对原外交部部长李肇星的一篇评论《外长诗人的中华魂》(被广东省多家地市党报发表)在深圳一家媒体发表,他把这杂志(还刊有李肇星的一组诗)寄给了李肇星,大约半月左右就收到了李肇星的回信,同时还附寄给杨青云有李肇星一本亲自签名的大著,让杨青云为其“雅正”。这个诗坛佳话很快被广东省的《中山日报》在一版重要位置刊发。随后杨青云又被《羊城晚报》采访。《羊城晚报》记者采访发现,杨青云已经写了很多维权纪实文章,经常帮助打工者,遂以《打工仔,你的名字不是弱者》为题对他进行了报道。“杨青云”这个名字就此为许多打工者所知晓。
杨青云那几年成为珠江三角洲的新闻人物,还有他在诗歌方面的过人才华。他写的东莞长诗《新莞人》曾得到时任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在一次东莞文化会议上的特批,东莞市相关部门就很快出版了杨青云的长诗《新莞人》。《东莞日报》在文化专版进行报道。从此,东莞把以杨青云一个长诗的书名“新莞人”叫响了南粤大地。换句话说,当时东莞媒体出现的“新莞人”就是以杨青云写东莞长诗的主人公刘久荣开始叫响的。广东省总工会机关报《南方工报》以一个整版报道《杨青云:能闹出动静的农民工》。 



                      对文化大腕的执着研究 



在杨青云的身上,不凡带有许多值得现在作为平民背景的年轻人学习的地方。2010年前后,杨青云不畏生活环境简陋,执着耕耘,终于写出了一本质量上乘的学术专著《二月河评传》,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与称赞。杨青云搞范曾研究是缘于范曾的流水线作画被郭庆祥撰文不点名的提出批评。当时,北京的主流媒体都是一窝蜂地质疑范曾,杨青云随之写了《骂不倒的范曾》很快被《中国广播网》发表,一下子被多家媒体转载。杨青云从这篇文章中悟到商机:写名家范曾的文章被这么多媒体发表,何不好好写范曾作研究?  
杨青云在《范曾研究》杂志创刊辞开头说:一个国家软实力少不了书画版块的支撑。因为中国书画足以代表我们国家的文化和精神。随着范曾名披国中,他的人物国画连续在20132014当做国礼被送给国外政要,更加坚定了杨青云研究范曾的信心和决心。“只有通过学习范曾,评论范曾,最后又画上了范曾,然后消化吸收,才能内化到我的血液里,使我走得更稳健更远阔。”杨青云的文字中有着某种过深的烙印,而让人揣摩回旋的余地除了感动,更多的是缘于《中国诗歌档案》对杨青云定奉为“中国新诗界的最后一位诗人。”但这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样为诗人定位,显示了杨青云作为一个诗人的成熟,它的意义已经超出对诗人的整体评价,使他拆除了诗人的华丽舞台,而又是《诗歌公敌杨青云》在诗意的存在中却无处不在。从这个角度看,杨青云诗化的“范曾现象”,以及《范曾研究》作为当代惟一在世书画家命名的学术类媒体,具有超乎学术范畴的意义。如果我们需要恢复对艺术的尊严,需要恢复对世界的影响。那么我们就必须要重视《范曾研究》。
多年来杨青云研究范曾的最大功绩就在于,他是第一个全面系统、精密的论证了“范曾现象”,和“范曾神话”全面、丰富,深刻的一种学说。到现在,他的《范曾论》系列评论已经写出近70多篇。《范曾论》也由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朱军写序,在法国一家出版社出版。《范曾新传》已有23位专家、学者、教授和评论家撰文点评。杨青云撰写的《贾平凹美术论》博得了贾平凹赏识,给题了书名。



        对学术命名的最大化:范曾之道

  杨青云为研究范曾单是在《范曾自述》一书中作的摘录笔记达到3多万字。他说: “范曾研究必须用在最有效的地方,在你想好一件事不要因为没人去做你就不敢做,要相信正因为没人能做,你才是第一个做到的人!我们在事业上的辛酸、坎坷是很正常的,最难受的还是别人的否定。但我现在已经练得“刀枪不入”了,你可以否定我,但我依旧会坚持我的学术选择。杨青云甚至觉得自己是“专注于做学问”的人,无论是他的学理还是审美,是一直对自己的学理学术带着深沉的感情,于不懈的挣扎和探索,寻找生命价值重建高贵的人格。从他的文字世界里,我隐约觉得他苦于搞学术的内质和谢有顺,陈思和,雷达,都有惊人的相似。他们这些学人的学术语言都是带有一种折射焦灼的灵魂,不断向人间发出惨烈的吼声。他们又是以文字立人,以文字娱人,温和从容。杨青云的内心感情激流是把《范曾研究》当作一种文化精神的大美参照。用相对冲突的古典主义情趣代替中国学术思潮的人生态度,并一直是精神独立,它是超然物外的,这也是杨青云作学问“立人”思想的闪光之处……
陈秀贤:杨会长,我从你的文论中得知“在有限时间里去感受范曾画画那种终身不为道,道就是规律,就是宇宙本体的博大无边,到了最大它没有外边……”你论述的这段话很有哲理意味,那么,你是否能解释一下你论述的“范曾之道”?
杨青云:范曾之道,换一句话说就是范曾画道。范曾的画道旨趣,我在《范曾之道》一文中有专一论述,在此,再谈“范曾之道,它首先是借“老子之道”再生的一种文化现象,他站在宇宙的中心发出悠远而质朴的声音,那智慧的元素无所不在的浸透着中华文化的广阔领域。范曾一直敬仰老子,他把老子哲学最具玄妙意味的精神和物质合而为一,所以我又在“范曾研究高峰论坛峰会”上说:范曾之道,也可谓是“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那是宇宙的大道,也是中国画画理的深不可测。它的哲学意味就是道之所在,足以使天地万物处于一种和谐之境。它又似乎存在着老子的“复归于婴儿”,“ 复归于无极”和“复归于朴”的玄思哲理。因此,范曾的最高智慧是一直自喻为自然之子。范曾的一切创造倘如是美的,都只能是“道法自然”,趋向性善的一面,它更接近人性的真相。或是容忍与谦让来源于心平气和与宇宙的对话,只要人类的行为合序,顺应自然,只有在“无为”的境界,才能作到“无为而无不为。”


       与诗歌同行的文化学者

    第三条道路诗人庞清明说:“杨青云是在历史的遮蔽中被诗歌打捞出来的……这种塑造包括历史无意识形塑他的《新莞人长诗》《疼痛长诗》《孙中山长诗》,深圳第一长诗《深圳只在春天的现场》,和诗人写家乡的邓州长诗《渠首英魂》。”于其说是历史“形塑”了杨青云,我认为是杨青云诗学的精神传记挖掘了中国汉语整体的符号学意义,他诗篇中的经验内涵承受着沉重的历史负荷与集体记忆。而诗人杨青云的诗歌因此被理解为比记录个人困境更为深入一种转换困境的方法。把杨青云现象的诗歌行为命名为只存在于彼岸对应的《疼痛》。他一贯秉承超验主义目光的产物,道出了汉语高贵优雅的血统,也揭示了诗人诗学的特质美感,在诗人《渠首英魂》:水  又是一片汪洋而慷慨/北上北上/把一块已经字迹模糊的碑/呈现在水里/他们追寻的乡情沉重/他们狠狠的叫了一嗓子/他们在乡愁的拐弯处/一座石碑将141位英雄群像/举出丹水之上/想把141位老乡喊回来/喊出一种生生的疼楚/还有谁比邓州的水/更能喊出一种疼/还有谁的一种疼/141位牺牲的邓州汉子/更能追思“江水北上”… …
诗人通过反复强化141位牺牲的邓州汉子”洞开一个特别时代的背影玄机,它是神秘唯美的,它分明透露着对《江水北上》的刻苦铭心,所谓《一部水文化诗学被邓州命名》:“当我们发现一滴疼痛的水触摸泣血的灵魂,从丹江口库区到邓州的距离,是从故乡到故乡感动的目光,把心揪得生痛。让命运在石头上取出乳汁,把花朵与禾苗在烈日下抱起。”诗人无论是一种改写或是血写都同时构成了一种纯粹纯真的泣血倾诉,提供了一种观照当代人精神真实风貌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奇异性,并准确的展示出陶岔精神的文化意义:“141位英雄群像”足以让读者思而得之一块无字碑的容量——在中华民族美德的精神里,涤荡着我们眼前丹水的胸襟,它穿过灵魂的水面,诗人从心灵流出的文字把一种逼视现实的邓州精神,既是对内心深处乡情的依恋,也是一次将个性声音举出丹水之上的汉语实践。是诗人把诗化后多喻与多义的“邓州老乡”喊出一种生命之悟,也喊出了一位诗人对邓州历史重新叙述的人格追求与精神磨砺的悲壮色彩。从而也彰显了诗人理想主义情怀与神性般诗学的崇高价值。
在这里重提“杨青云现象”的重要性,并围绕诗人的重新发现,以及在文学史上的意义重估,一方面是得力于杨青云学者型的高瞻远瞩,他是80年代以来新诗潮的重要源流,为邓州诗坛命名了“水文化诗学。”另一方面杨青云在学术研究的精神维度上拓展了《二月河评传》架构的诗人视觉。二月河虽然在中国文坛影响之大,声名深远,就其在专业领域的学术定位上,除了杨青云的《二月河评传》之外,还没有那一位学者或教授敢这样为二月河写一部带有纯学术性的评论大著。在笔者第一时间得知《河南工人报》报道“农民工作家写出《二月河评传》”,我就预料到从邓州走出去的学者型诗人杨青云,于邓州而言,或是河南文化界而言,杨青云这一奇特的文化现象是独一无二的,经过多年的历史“塑造”,是诗歌成就了杨青云的学术人生,也是诗人评论家杨青云把中国画坛的“范曾神话”让大众百姓几乎耳熟能详。
杨青云,现在作为一个草根评论家的网络红人,只是需要我们后天去“发现”他,在天籁苦吟中与他的诗写行为一起辉煌刷新了一个草根评论家的人生价值,就注定他与常人有着不一样的精神旨归。一个苦行者的苦苦挣扎却没有削融他前行的信念,反之化苦难的人生为艺术的神奇,在这些质朴沉郁的诗行里隐藏其后的冷酷现实,与人性永恒的喟叹赤裸裸的呈现杨青云与诗歌同行的彼岸精神世界,在此岸写作的诗意中,他《范曾研究》的诗人视觉也是一般学者型人才很少有的文化现象。杨青云的治学精神正因为如此得到了最完美,也是最诗意的大诗呈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19 18: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身边很多邓州人,本人三门峡的,喜欢写诗,但水平有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1-18 16:50 , Processed in 0.080768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