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03|回复: 2

[散文诗] 怀念母亲 ——写在庚子年母亲节即将来临之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9 13: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明天 于 2020-5-9 21:23 编辑

母亲节前忆母亲

——写在庚子年母亲节即将来临之际


      母亲节就要到了,尽管这是个西洋舶来的节日,尽管我对洋节很是抵触,尽管我很民族主义,但,我对这个节日却很是在意、很重视。因为这是为母亲而设立的节日,这是对母亲的尊重!
      母亲节,是全人类的节日,不只是西洋人才有母亲,而这个世界上,人人都有母亲! 母亲对于儿女来说那是没有国界的,母爱更是这个世界上最具温暖的爱,最贴心的的爱。
       无论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什么肤色,什么门派,什么宗教,什么团体,什么阶级,母爱都是一样的。它不具有政治倾向,不像一些宗教节日,都带有一定的地域性,政治性,阶级性,目的性和民族性。
      母爱是自然界里一种最天然、最伟大的爱,它也是一切生物所共有的一种爱。因此,我觉得这个节日,虽然是舶来品,舶来的节日,但它是可以被我接受的,我不但不拒绝,还很热爱这个节日。
       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要写点东西,以此来祭奠、悼念我远去的母亲,以表达对母亲的那种思念之情。因为我很唯物主义,我不迷信,我不烧纸,但我不会拒绝悼念活动。
       我怀念我的母亲,不仅仅是因为她是我的母亲,而是因为我的母亲很伟大。
在我母亲的身上体现着的是中华民族女性的那种吃苦耐劳,那种勤勤恳恳,那种坚强而又柔情,那种善良而不自私的高贵品质。
      母亲虽然是位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但她的思想,她的境界,她的品行,她的人格都影响着我和我周围的人。无论是我的亲朋好友,还是邻里乡亲,凡是认识她的人,一提起我的母亲,无不夸赞,无不尊重,无不竖起拇指。我也因为有这样一位广为人尊重,广为人夸赞的母亲而骄傲,而自豪!
       母亲生在农村,共有姊妹五个,她是老丫,可她从不自娇,自小就很要强。还是我的大姨和我们讲过,就在母亲一岁多的时候,我的姥爷就去世了。所以,母亲知道家境不好,打小就很懂事,从刚会走路的时候就知道帮姥姥干点力所能及的事。
       要知道,在当时的旧社会,家里穷,吃都吃不饱,就不要再提上学的事了,母亲小时候没能上起学,只是后来解放了,村里办起了扫盲班。母亲当时是村里的积极分子,干啥都是争先恐后,年纪轻轻的十七岁就成了妇女队长,还入了党,成了村里年轻人中的佼佼者。当村里办的扫盲班一开班,母亲就第一个报名参加了。母亲是在扫盲班里学习识字的,母亲知道机会来之不易,于是,她就积极的学习,一年多就学完了小学的全部课程,成了全县的扫盲积极分子,后来村里大队开会都是由她记录。
       再后来,母亲和我父亲结婚了,可没多久,父亲就由于大鸣大放时的仗义执言,而被打成右派,被劳改了。
       那个时代,一个很要强的人,如何能不讲政治呢?母亲和父亲在一些观点上就不能统一,于是矛盾就越来越多,最后分开了。我当时很小,母亲就带着我和妹妹在姥姥家住。
      直到再后来,老家发洪水,村子被淹了,在走投无路之下,为了活命,母亲就带着我和妹妹投奔东北亲属家。后经人介绍,和我的继父结了婚。我从小就是这样随着母亲的逃难、改嫁而进入了一个三等残废(继父是在井下工作时腰椎骨折,被评定为三等残废)的煤矿工人家庭中。
      母亲因为生来好强,从不甘于落后,当时家里很贫困,是靠租房子住。
为了改变现状,母亲就决定和继父一起自己盖房子。
她知道继父的腰有残疾,她也不攀比,重活累活都抢着干。盖房所需的一切材料都是自己动手去找去弄去获取。包括那些和泥脱坯、打石头、运土、打墙、上山砍伐扛木头、割草等等,这些都只有大男人干的脏活累活,而她都一样的干。邻里都说母亲像个老爷们似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个女汉子。很多大老爷们都不如母亲的力气活干的多。
      房子终于盖好了,有了属于自己的窝,母亲那个高兴啊。 可是,困难依然还是有很多很多。
那个时候,我们是“黑户”,所谓“黑户”就是没有户口,没有粮本。没有粮本也就是没有供应粮,这就需要买私粮。私粮,也就是农民私有的余粮,要知道那个时候粮食是统购统销的,私粮是不允许交易的,所以,买卖私粮,都是要偷偷摸摸的进行。因此,私粮就要比国家供应的粮食贵好几倍。本来就没钱,因为当时继父的工资每个月四十五元二角,收入很低,再加上买高价粮,我们家的日子过的就更加艰难了。于是,母亲就出去挖野菜,捡庄稼,以此来补充口粮,抽空还要去矿上井口捡煤渣,去山上砍柴,省下钱来补贴家用。
      人活着就要衣食住行,哪样都不可少,房子有了,吃的勉强维持活着了,穿也是个大问题,由于那个时代国家也是物资紧缺,计划经济,生活物资都是计划供给。什么都是靠供应票来购买,没有票有钱也买不到,就别说没有票了。那时买糖要糖票,买肉要肉票,买豆腐要豆腐票,买布要布票,总之什么都要票。我们七口之家有三口人没户口,这些票也就少三个人的,供应的东西就严重不足,这就需要高价买这些物资。原本就家庭收入低,哪里有钱买这些呢?在我的记忆里,母亲就没有穿过新衣裳,母亲的衣服都是补丁摞补丁,洗的都褪色了,花花搭搭一块一块的。苦日子就是这样过着、熬着,但母亲从来就没在我们面前说过苦,她都是告诫我们要知道节俭,不要和人家攀比。
       到了我该上学的年纪了,母亲没有因为家里穷就不让我上学,她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供我读书,她是知道知识的重要性的,她深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她要让她的孩子有知识,有理想,有事业,将来不再受苦受穷。
        要知道,当时我们住的那个地方,可是我们那个煤矿的贫民窟,很多家的孩子从小就去为家里赚钱,不是去砍柴,就是去捡煤渣,要不就是去给人家放羊、放牛什么的,没有几个孩子能上得起学的。可我母亲,宁可自己吃再多的苦,也要让我上学,尽管我的学费每次都是班里最后一个交上,但也从没有因为交不起学费而导致我辍学。我们班里就有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的,而且可不止一个两个的,很多的孩子虽然学习成绩很好,也都哭着闹着要上学要学习,可最后还是被家长们无奈的终止了学习文化机会而辍学了。而我的母亲就是这样一直坚持着让我上学而没有使我荒废学业。
       对于我们家的状况,邻居们都是了解的,要说困难,应该比他们都困难,可令他们都很惊讶,都不止一次的问我母亲日子是怎么过的,就那么一点的工资把一个七口之家维持的那么好,大人孩子出去都板板整整的,穿的很是像样,而且还有三个没户口没粮本的,这是怎么活过来的呢?他们都在纳闷。          母亲就是这样精打细算的,既没有让我和弟弟妹妹们饿着,也没有让我们冻着,也没有让我们因为家穷而辍学,尽管我们的学习期间是文革期间,但还是让我们顺利的完成了学业。
       母亲平时对我们的行为要求是很严格,也很严厉的。她不允许我们和其他孩子打架,只要发现我们和其他孩子打架了,无论怨谁,回家都要挨打,以致我在外面偶尔被欺负了,打架了,也不敢回家和母亲说。母亲教育我们要与人为善,要学会忍让,并且要知道乐于助人,要学雷锋,要多做好事,要争当先进,绝不可以自私。她告诉我们,我们家这么困难,而之所以能熬过来,就是因为遇到困难有邻里乡亲每次的帮助,有了大家的帮助我们才能挺过来,没有大家的帮助,我们是没办法活下来的。她说:平时多施舍、多奉献,遇难自会有人帮!平时不为人,遇难谁会管你? 就是母亲这样的言传身教,使我很小的时候就懂得了做人的基本道理。
       尽管那个时候家里很穷,可有时候做点好吃的,母亲总是对我说:去去去,给谁谁谁家送一碗,再给谁谁谁家送一碗去。最后送的都所剩无几了。为此我很不理解,也曾多次抱怨母亲,埋怨母亲太大方了,自己都没吃饱还老是考虑人家。而母亲常说:自己吃了填坑,给人家吃了扬名,扬名就是信誉,有了信誉自己出门的路就宽。所以,我也就耳濡目染了母亲的一些做法,潜移默化的养成了遇事要优先考虑别人的习惯。
       母亲就是这样平时从一点一滴中灌输给我们的与人为善的思想,这也一直影响着我们兄弟姊妹一家人,成为我们家族的思想、行为基础。
        母亲一生尽管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来,始终是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可她的思想,她的精神,我觉得丝毫不比那些名人母亲差。她的先人后己,乐于助人,甘于奉献,和善待人,勤俭持家,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很多人做不来的。
        我的母亲不仅是一位很善良、很慈祥、很普普通通的女性;更是一位思想很开明,凡事想的开,也很跟形势,极具超前意识的人;她一生不仅是吃苦耐劳,教子有方,是个贤妻良母,乐善好施。她更有着与很多人不一样的情怀。她从不肯给他人添麻烦,不到万不得已,不是到了紧要关头,她是不会轻易张口求人的。求人的事,对于她来说,那是她这一生最为难的事。她是宁可身受苦不让脸发烧,有时候为了不得不求人的事,她不知道要琢磨多久,下了多少次决心,反反复复思考多少次,最后才不得已而去求人,在我的记忆里,她这一生求人的事次数都有限的。
       母亲不止一次的告诫我们,凡是能自己做、能自己解决、能俭省的,一定要自己做、去俭省,绝不许浪费。她很理解别人,她说:谁都不易,除非不得已,绝不要轻易张口求人,你张口太多了,人家就会不在意、不会重视你了,你要是从不张口求人家,一旦张口,人家会人家很重视的。所以,母亲这一辈子,最难的事就是让她去求人,去给人家添麻烦。
       直到临终,她依然想着的是少给他人添麻烦,包括自己的孩子。
       母亲于十五年前不幸因心梗逝世了,在她生前,她曾不止一次说过,她绝不土葬,即使是火化后骨灰也不往土里埋。还是在我继父去世骨灰安葬在我们家乡的山坡上的时候,当时邻居好心的告诉我说:墓穴要砌的大一点,一旦你母亲百年之后好与你父亲(继父)合葬,合葬就要留出空地方来。要不然到时候还要扩建,那时再扩建就太麻烦了。我就按邻居的好意做了。回来后和母亲一说,母亲当时就急了,对我说:他(指我继父)的事我就不做主了,他没有遗嘱,埋就埋了,我不好违背他的意志,可我死后,绝不土葬,绝不留骨灰,到时候你们就给我撒了,撒到海里去,实在去不了海边,就撒到河里、江里或山坡上。
我当时也没再和她辩论,因为那是以后不知什么猴年马月的事呢,辩论也没意义,再说了,到时候您都不在了,还能左右我们吗?
      谁知,在继父去世后的十几年后,母亲就忽然心梗经抢救无效去世了,这个时候,在我悲伤之后,想起了母亲的遗嘱来。母亲此前也多次谈起她百年后的处置问题,还是坚持她的初衷,要海葬。我知道,她的主要目的就是不给家人、后人、社会添麻烦,这也是她一贯的作风和想法。她之所以要求我们在她百年后把她的骨灰撒到大海里,就是基于她从来不想成为他人的累赘,生前她总是替他人着想,很少考虑自己,死后也不给他人添麻烦。
      也是因为母亲去世之前的前些年,我知道母亲向往大海,一生没能去到海边居住过,我也就有了晚年带着母亲去海边居住的想法,于是,2005年我来北海市,在北海买了房子。由于当时自己还在岗,还在工作,脱不开身,弟弟妹妹们也都没退休,我们也不能让母亲一个人去海边居住,那样的话我们也不放心。因此,也就没能满足母亲来海边居住的愿望。
        天有不测风云,母亲的去世,一下子打乱了我的计划,破灭了我的梦想,成为我此生最大的遗憾。
        母亲在临终前又和妹妹说过,她还坚持她的想法,希望我们在她去世后,能把她的骨灰撒到大海里,说她活着的时候没能见到过大海,死后一定要看看海。让我们能满足她对大海向往的这个愿望。妹妹和我说了,我觉得,母亲是认真的,母亲这是秉持了她一生的信念,活着都不肯给自己的子女和其他人添负担的原则。她很现实,她觉得死后更是不该再占着资源,占着位置,无论是放到殡仪馆还是埋到土里,那都是浪费。她曾说:周总理那么伟大的人物,他的骨灰都能撒到祖国的大好河山,我一个普通人还有啥想不开的?她一再坚持不留骨灰,这是她的理念,早已形成,不可动摇。她说过:我们一个小老百姓留着骨灰干嘛呢?有什么意义?所以,她赞成殡葬改革,她也常说:人死如灯灭,死了死了,死了一了百了,死了也就啥都了啦。她很赞成这样的殡葬方式,坚决支持殡葬方式改革。
        我也是受了母亲的行为影响,我很尊重母亲的选择和意见,于是,我就和我的弟弟妹妹们商量说:就按母亲的遗嘱办吧。就在母亲去世后的第十年后,我也办完了退休了,就和弟弟妹妹们商量着决定,我开着车,拉着母亲的骨灰灵柩从东北老家一路游览,满足母亲的最后遗愿,为母亲举行海葬!
       于是,我于2016年8月3日开车,拉着母亲的骨灰灵柩,一路奔波,并且每到一处都沿着风景区转,包括北京天安门前、长安街、黄河岸边、长江边上,以及我母亲的原籍,我姥姥姥爷的坟前、包括母亲出生、年轻时期住过的老家的老宅遗址前都带着去看看转了一大圈,最后转到北海,我们阖家兄弟姐妹们在北海市北部湾海边的沙滩上,为母亲举行个简单而又庄重的仪式,把母亲的骨灰拌着鲜花瓣撒到大海中,完成了母亲生前的最后一个遗愿。 为此,我也要求我的孩子,将来我死了,也要求把我的骨灰撒到母亲身边,魂归大海!也不给社会不给他人添麻烦,死后也绝不再占有任何资源!
       母亲节要到了,愿我的母亲在天堂里安康幸福!
                                          2020.5.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12 19:4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充沛,内容精彩;欣赏佳作,遥祝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13 07:4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邓仲祥 发表于 2020-5-12 19:49
文字充沛,内容精彩;欣赏佳作,遥祝问好!

谢谢邓先生雅赏,迟复为歉,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1-17 21:30 , Processed in 0.117385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