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诗坛一怪姚大鹏 于 2020-6-1 11:25 编辑
情在何由气得平 姚大鹏
自知气发每因情,情在何由气得平, 若问病根深与浅,此身应与病齐生。 ──唐・白居易
生活中常说的“气”实在是人情绪的异常变化,即人们常说的“生气”、“发怒”。作为有血有肉的人,任何人都不可能没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中医把它称为“七情”。在正常的情况下,七情并不为病,正如白居易诗中所说,“自知气发每因情”,一旦人的情志发生了超常的变化,相应的疾病就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了。由于情志活动的动力来自脏腑的精气血,是受到相关脏腑制约的,所以当不同的情志变化对机体带来灾难时,主要受害的脏腑和相关脏腑受害的程度也是不同的,祖国医学把它归结为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可见,发怒主要是肝的病变。 肝为将军之官,性情刚直不阿,主疏泄,喜条达,恶抑郁,易冲动。当过度的愤怒袭来时,肝的将军之性就会表现出来,导致机体的气血逆乱,出现头痛、目胀、面红、耳赤、呕血、憋气等症状,甚则昏厥卒倒。《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写的赵国使臣蔺相如出使秦国,见秦王对以和氏璧交换城池的协议毫无诚意时,气得怒发冲冠的故事和岳飞《满江红》中“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的词句,一般都被认为是对气极状态的形容,实际上是有生理依据的,是发怒时头发的一种生理反应:当人发怒时,附生在毛囊里的竖毛肌在交感神经的作用下发生收缩,人的毛发就会竖起来。 生物学家达尔文在他的著作中也有过这样的描述:“在精神病院里有一个女患者,每当她的狂躁病发作时,头发便从前边竖直起来,好像色得兰狗的鬃毛。”对于发怒引起肝的这一病理变化,《黄帝内经》中有精辟的论述:“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素问・生气通天论》)“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泄。”(《素问・举痛论》)“若问病根深与浅,此身应与病齐生。”因怒致病、致死的事例,古今都有许多,《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血气方刚的周瑜性情急躁,容易发怒。深谙心理学的诸葛亮就故意用计让他动气,结果不用真枪实弹就放倒了这位年仅36岁的英雄汉。临床上遇到的因突然动怒而导致血压升高、不省人事,甚至发生脑溢血死亡的病例也不罕见。“气是杀人贼”的说法,一语道破了生气严重危害人体的真谛。
诗词疗愈处方
补肾阳方 平生自是爱花人,到处寻方不遇春。 只道人间元正色,今潮初见洛阳春。
快乐入睡方 放出沩山水牯牛,无人坚执绳鼻头。 绿杨芳草春风岸,高卧横眠得自由。
灵感顿悟方 正叹惆怅身无处,不待今朝闻明昭。 倦时倍觉丹卷美,喜后更思天路高。 来日明松笑健伟,银月暗柳乐菲瑶。 九天遨游指日待,何见小丑奈何桥。
返老还童方 日月星辰天之明,耳目口鼻人之灵。 皇王帝伯由之生,天意不远人之情。 飞走草木类既别,士农工商品自成。 安得岁丰时常平,乐与万物同其荣。
自戒保命方 卫生切要知三戒,大欲大怒并大醉。 三者若还有一焉,须防损失真元气。
修心去疾方 世人欲知长寿道,喜乐有常嗔怒少。 心正意诚思虑除,修身养心去烦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