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写诗应避免炫技和故弄玄虚 ——对汤养宗《镜子》一诗的简要分析 文/产安江
中国新诗目前仍处在一个野蛮生长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各种表现手法纷呈。有迷恋传统消遣式写作的,有对照西方亦步亦趋的学习者,也有立足自身传统学习西方的真诚探索者。然而仅有真诚是不够的,对于诗人来说,他的精神层次和他对诗的理解力的高低,决定了他的诗歌品质的高低。
汤养宗这首《镜子》,我想很可能也受到了里尔克和博尔赫斯在多首诗中所涉及的镜像的某种影响。诗人在这里通过三次自我“修改”,呈现的是诗人自身认知的前后变化。如果我们把镜子作为现实世界的隐喻或人在现实世界中的投影,那么这首诗都是不难理解的。而问题在于,这里,镜子的隐喻并没有什么新意,诗人只不过从文字上耍了一点绕口令似的小花招而已。
这种炫技式的写法,是否就一定对路?是否有脱离现实而执着于意象营造的嫌疑?是否是“办公室诗人”或书生气十足的诗人的一贯做派?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附录
《镜子》 文/汤养宗
“照镜子的盲人,是终于得到镜中真相的人。”昨天 我终于把这句话又说了一遍。而最早 它不属于这种表述:“照镜子的盲人 是那面镜子所要的镜子。”去年,我其实 曾将它改动过: “照镜子的盲人,是镜子所要的最完美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