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徐一川

[站务] 中诗论坛【现代诗歌】2021年4月份精华作品专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4-5 21:5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一川 于 2021-4-16 16:48 编辑

假装偶遇春风
文/一叶天下

出门走走吧,假装偶遇一场春风
然后允许地下的草死灰复燃
让离离春恨,在诗词里独自翻炒
让一条生长蒹葭的小河,在青春里撒野
让绽放或失落的美,越来越盛大,越来越恣意
让春风吹过,让心灵放纵,我不怕失联
陷得深了,我有四月四个方向
今日你不在,我拿春天兴师问罪

    【南国杜鹃推荐】:很特别的一首,诗意在反复品读中愈渐浓烈。
    【徐一川推荐】:构思比较独特,有鲜明的个人情感,语言洒脱。
    【茂华点评】:这首诗的题目就富有诗意:“假装”遇上“偶遇”。“偶遇”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为什么还要“假装”?是为了加重不确定性,还是要来一个“否定之否定”或“肯定之肯定”?在读到诗中“允许地下的草死灰复燃,让离离春恨,在诗词里独自翻炒。让一条生长蒹葭的小河,在青春里撒野。让绽放或失落的美,越来越盛大,越来越恣意。让春风吹过,让心灵放纵,我不怕失联”等句子后,似乎找到了作者的本意。我们对季节交替常常感知迟钝,有“梦里不知身是客”的错觉,今夕何夕?我们不断地要给时间和季节定位,以此确定春天着实到来,春风已吹拂人面了。

      假装偶遇春风   https://bbs.yz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79436&fromuid=17486    (出处:中国诗歌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8 00:47:03 | 显示全部楼层
1、油桐花

文/李传英(山东)

他们现在还在谈论着雪
一拨风和另一拨风猜拳行令
试图在空旷的人间
分出输赢

左右摇摆的灌木,不能左右胜负
努力抬高身体的油桐花
修剪娥眉,涂描唇语
张开攥紧的拳头,洒出千万朵花蕾

山野有了雪的冷艳
有了春天的妩媚
站在高处的风
不由得停下脚程

本就是一场无疾而终的战争
站在边缘观望的那些
因为一朵花的盛开
一下子找到自己的行踪


2、旧时

时间没有回到书橱
橱柜里的书疏于翻动
没有蛛网,干净的格外陈旧

站立在旁边的相框和他有着相同的质感
和类似的口语

需要用更多的意象提取出来
比如信仰和追求
树木中刚硬的句子

蘸着新鲜的夜色写一封信
不管剩余的时光够不够送达
他是不是有足够的耐心读完


3、旧事

打伞的人还在抱怨多变的天气
我没有伞
并没有被风带到更远的地方去

再往前一点点,就到了画里的院子
红墙碧瓦
风铃叮当作响
把过往的人代入到车马喧闹的过去

裸露在雨中的我
和沉默在对面的房子一样
被雨清洗过,滋润过
有了新鲜的气息

关在院子里的那些陈年旧事
却始终不敢打开
紧闭的这扇门


吴殿平推荐:在表达个呈现上,不仅娴熟,也常有新意和力度
徐一川点评:传英老师诗作一组,诗意浓郁的作品,韵味深长,耐读耐品。
琉璃姬简评:诗写心情,也写故事,文本是通道,心思细腻,意味深长,表达中有隽永之感


https://bbs.yz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80059&extra=
(出处:中国诗歌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8 21:4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乐山船公 于 2021-4-9 09:23 编辑

[荡漾]
/钱松子

加法与减法遵循同一规则。
坦然地接受,或拒绝,
均是最容易产生漩涡的那刻。
我起码要用功,
憋着气,把病榻诚实地表述出来,
而不喊心累。
天蓝得有历史感,
我体验过,
一间间,横跨几个时代。
2021.03.07


[闪电湖]
/钱松子

一条路没有走通时
照亮与擦亮之间多少枯竭?
从悲剧的视角
获取的声音,应该把它拧小,
或者关到庆幸里,
直至一滴水被讨论成湖泊。
想象闪电自头顶抖落,
最紧张的并非我,
是一个时代
全按老师说的那样去做。
2021.03.12


乐山船公简评:
《虚线》这组诗歌有不少佳作,俺对其中两首社会题材的小诗略谈读感。一般而言,“诗言疾”方式很多,但多有直白表浅的通病(或一针见血,但一览无余)。松子老师这两首小诗,却以“蛇行蜿蜒”的方式,问题所指和泛指都耐人寻味。比如 [荡漾]这首以荡漾的形态铺展诗义。面对“漩涡”、“病榻”这样的社会过往矛盾,诗人的态度,就是要“把病榻诚实地表述出来”(诗中的“间”指时间)。又比如[闪电湖]这首,无论是把“悲剧”的声音关小或者“关到庆幸里”,都掩饰不了问题如“闪电”般扩展。诗眼是“全按老师说的那样去做”。前者强调了人类历史滔滔不绝的表达属性,后者对社会奴性人格给予了委婉的讽刺批评,启示社会警觉。这两首小诗语言简略,比喻隐晦,却有由表及里的顿悟,足见其功力。这也窥见松子老师涉猎的诗学资源广泛,也是对社会及人性深刻理解的诗性归纳,值得学习。


《虚线》
http://bbs.yzs.com/thread-979777-1-1.html
(出处: 中国诗歌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10 07:2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昏
文/邱枫

燃烧的光和叠起的笑声
冲刷着又一个春天
——鸟只、树木、和修辞还都站在院子里
一个黄昏的视角在我的右肩上
漫过一堵墙、一块空地
然后透过一扇窗子
灌入了我的耳朵
——我在低首于晚餐的杰作:
一盘西红柿炒蛋似乎有点老了


https://bbs.yzs.com/forum.php?mo ... d=980335&extra=


黎落推荐
身后眼前点评:春天易逝,黄昏已至。也不必悲观。所谓黄昏也不过是西红柿炒蛋,虽然老套,也有金黄色的炫丽----究竟怎样看待黄昏的自然与人景观,也还在于各人的心境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11 08:3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11 12: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冯歌 于 2021-4-12 07:43 编辑

        一行诗
    文/江南梦


     《曙光》


夜的肩胛,扛下了恶梦的风雨


   《 异乡人》


还好。我们都拥有同样的月亮


  《锄禾日当午》


烧红的那口锅,把人间炒成一粒粒盐


  《养老院》


用假牙砌起墙壁,圈养每一口方言


    《炊烟》


都市的乡愁,在眼里长成了白内障


   《暮色里》


一轮夕阳。和我体面地沉了下去


[陈湖推荐语]:一组高质量的一行诗,语言凝练,诗意丰盈,物像与意象之间的融合都恰到好处。细细品读,能让读者感同身受,回味无穷。比如:《锄禾日当午》“烧红的那口锅,把人间炒成一粒粒盐”,“那口锅”指农民劳作和环境,“一粒粒盐”隐喻一粒粒米及背后的故事;再如《炊烟》“都市的乡愁,在眼里长成了白内障 ”,把“炊烟”与“乡愁”“白内障”相结合,读来震撼人心。推荐阅读。
[徐一川读诗]:阅读“江南梦”诗友一行诗微组,触角细密,言简意深,内蕴丰富,支持陈湖编辑老师精准的评点。
[冯歌简评]:一组微诗,别出心裁,诗语言新奇。对于一个字,一句话篇幅的微诗,诗歌语言的揭示性,起到引领读者欣赏和再创作的作用。
一行诗
https://bbs.yz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79734&fromuid=86806
(出处: 中国诗歌网)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4-11 16: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一川 于 2021-4-13 14:03 编辑

四月影像
文/赤心木

从清明的潮湿与伤感中醒来
四月还在擦拭自己的伤口
撕裂的天空露出森森白骨
一把把软刀子划开岁月的表皮

一树桃红付了流水
将意念藏于青涩的果实
细柳的腰身一再谦卑
亲吻着脚下的泥土
小溪渐次丰盈
与一条河流私定终身
一只白鹭站在岸边
似在弹奏这雨中的河水

     【墨雪鸟推荐】:诗情画意,意境很美。
     【徐一川点评】: 这首作品以清明的特殊时节为背景切入,“潮湿与伤感”,意象上的触感和情绪上的触动瞬间将读者带入场境。第一节呈现的是“面”,是总括,以“擦拭伤口,撕裂天空,露出白骨,软刀子划开岁月表皮”等虚象化的动态、拟人描述进行深度渲染,着力突出清明的特征和氛围,以及给悼亡的人们带来的沉痛与伤怀。
      第二节由面到点,由虚入实,由全景到分镜头,以“青涩的果实,细柳的腰身,小溪渐次丰盈,白鹭站在岸边/弹奏雨中的河水”等意象,不疾不徐,舒缓有致,逐步推动情绪的变化与流动。既呈现出人间四月天的曼妙旖旎,景色秀丽,更从另一个侧面暗示先人对子孙后辈的护佑和寄望,以及后人们在祭拜了逝者之后,渐趋平静的哀思,以及对先人和自己、对未来美好的祈愿。作品文辞优美,过渡自然,情景交融,有意境,有心境。


      四月影像       https://bbs.yzs.com/forum.php?mo ... 80546&fromuid=83772   (出处:中国诗歌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12 19:0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妍冰 于 2021-4-13 21:54 编辑

我21-4-5推荐的,不合格还是漏掉了?我自己补上:

《清明》
文/飞天侠

四月的风
如痛,爬满全身
清明的雨
像泪,浸在眼眶

用风烘干痛,用雨煮沸泪
以草木的姿态,跪下
给大地盖上清明的印章

【妍冰推荐并点评】小诗不长,短短几句就把人带入诗境。清明时节,每个人都陷入其中,或与友人相约外出踏青;或与家人前往墓地祭奠逝去的亲人。每个人脑海中都会不自觉浮现这样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欲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时节,小雨淅沥,春风习习。相信诗人也是在这样的氛围中,以“四月的风”切入:“四月的风/如痛,爬满全身/清明的雨/像泪,浸在眼眶/如此非常深刻地比喻如风一般的痛爬满全身。“爬”字运用更加奇妙,将这种痛写得细致入微,感同身受。接着诗人运笔转入“清明的雨”,将清明的淅沥小雨比喻为泪,“浸”字运用一样添彩。泪水含在眼中,欲流未流,特别打动动人! 这一节诗人尽情描绘四月的风和清明的雨,并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之生动形象,描写风用了“爬”;描写雨用了“浸”这两个动词的运用非常精准,是这一节诗不仅仅是在描写风和雨,而是赋予了风和雨深刻情感,读来令人赞叹。 而下一节诗更加出色:“用风烘干痛/用雨煮沸泪/以草木的姿态,跪下/给大地盖上清明的印章/”风可以烘干痛,即使那痛已经爬满全身,而四月春风习习温暖如斯,尽可以将那些痛吹散,令人随之欣慰!不仅如此,诗人还用雨煮沸眼泪,第一节中浸在眼眶的泪水终于溢出眼眶,那一定是怀念的泪,是思亲的泪,是告慰先祖的泪,而这夺眶而出的泪水是用雨煮沸的。感情深刻而饱满。诗人虔诚地以草木的姿态跪下,在自然界中,草木是最最平凡的,然而草木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谁又能够轻视草木呢?谁又敢小觑草木呢?君不知:“野花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人所以以草木的姿态跪下,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崇敬。 正因为如此,才对大地叩首,给大地盖上清明的印章。如此这般的清明印章,精彩绝伦,令人拍手称赞,也顺势将这首诗的情境推上高潮,令人为之动容!纵观全诗,诗人的想象如此奇特而大胆,用词巧妙,尤其是动词的使用非常精准,可见诗人底蕴之深。好诗,推荐精华。
                     
《清明》
http://bbs.yzs.com/forum.php?mod ... 79649&fromuid=43669
(出处: 中国诗歌网)

点评

忙,没来得及整理  发表于 2021-4-13 16: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12 22: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顾念 于 2021-4-12 23:25 编辑

http://bbs.yz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80800&extra=

写给火车的信
文 | 刘忠伟

放下笔,把一个人的九月寄给一列火车
我孤独的字体和带着体温的邮票
都是新鲜的,我遗忘的名字和虚构无数次的地址
却是陈旧的,陌生的牛皮纸信封
画着一个人从未到过的远方和水墨山水
我爱极了你,一列温柔的火车
你穿过每一座城市及乡村,穿过我内心荒芜的原野
你从不停止,甚至从不减速
但我爱极了你,一列暴力的火车
你从未收到我的信,我从未来得及寄出
我的忧伤和九月天高地阔的欢愉

【胡明珍推荐】“火车”与生命征程建构丰厚与诗性的共存体,恰是由于爆发点的多侧面与内在的核心。
【顾念点评】诗人本身与作为喻体的“火车”之间的交互,“一列温柔的火车”“一列暴力的火车”“从不停止和减速的火车”所卷动起来的热烈和风暴,气息极为迷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4-13 14:0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一川 于 2021-4-13 14:09 编辑

晴朗的清明
文/牧驴山人


佛放不下尘世。每年
让清明回家一次。于是
所有的慈悲苍翠欲滴
死去的亲人都回到青草尖

每年清明回家一次。于是
山村的狗崽突然忙碌起来
门前柳树的根被拉长一寸
沉寂的祖屋唤醒人间烟火

我在母亲的佛堂前感恩大地
它曾经献出了红薯稻谷。三十年后
母亲回到父亲身边,它又给了
他俩最后的安身之所


     【墨雪鸟推荐】:诗语漂亮、精彩,意境无限。
     【徐一川点评】:这也是一首以清明为主题的诗歌。和赤心木诗友同一主题的《四月影像》不同的是,《四月影像》是以场景的描写、渲染为主,带入情感的融入,而牧驴山人诗友的这一首开篇便是“佛放不下尘世。每年/让清明回家一次。”侧重于诗人内心的感受和体验,侧重于中国传统观念中叶落归根、魂归故里的深厚情怀。
      第一节“所有的慈悲苍翠欲滴/死去的亲人都回到青草尖”,短短两句诗,分别以通感和想象,将诗人内心澎湃的情感,喷薄而出;第二节开头又进行了一句反复,“每年清明回家一次”,克制而沉静,但又强调了思念之情,并顺势进入每逢这个时节的画面——“狗崽,柳树,祖屋”,这些熟悉的事物,都纷纷动起来,活起来;作品最后一节,继续深化“清明回家”的意境,呈现出诗人骨子里对家乡、对故园、对泥土的依恋与不舍,对父母亲情的深刻缅怀。作品以《晴朗的清明》为题,旨在跳出大多数清明题材诗歌的悲情色彩,尤其是在末尾,诗人感恩大地献出了红薯稻谷以及我们最后的安身之所,既增加了主题的厚度,也增添了几分亮色和暖度,逝者业已安息,我们后来者还将继承先辈的遗愿,认真、努力地生活下去。

      晴朗的清明 https://bbs.yzs.com/forum.php?mo ... 80567&fromuid=83772    (出处:中国诗歌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4-28 02:00 , Processed in 0.099884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