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87|回复: 18

[散文诗] [散文]往事与回想(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4-22 14:3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义夫义 于 2021-5-19 00:29 编辑

往事与回想(1)

义夫义

写在前面的话


       呵呵,不知咋的,我这个人呐,从上小学一年级(没有上过幼儿园)启蒙起,对数学(当时叫:算术)课本上的哪些阿拉伯数,很是反感,尤其是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常常弄得我头昏脑涨,苦不堪言。那时候没有泊来品——计算器,古老的中国计算器——算盘,还没有开始学习,不会使用,我只有在草稿纸上用笔(铅笔)一步一步地手工计算答案。稍有不慎,辛苦多时的计算结果,就出了差错,课堂作业、家庭作业本上,就被老师毫不留情地用红色钢笔,打了一个大大的Ⅹ号。那鲜红的X号笔迹,使我触目惊心,仿佛是法院的公告上,判处某个罪犯死刑时,在其名字上打的那个红色X号,弄得我心里很不舒服。
      而对语文课本呢,我却是十分喜欢。那语文课本上的文字及图片(尽管是黑白图片)我看的津津有味,如沫春风,心里欢畅。常常是新的语文课本一发下来,我就从第一课开始看,直至将课本全部看完。所以,我不喜欢数学(算术),喜欢文字,喜欢用文字记录、抒发心里的话。还记得,当年我的第一篇文字(拙作)被学校(泾县中学高中部)当作“作文选”范文,并用铅字印刷出来时,我即将高中毕业,时年我刚刚18岁。遗憾的是,高中毕业后,上山下乡当知青,为了生计,不得不丢下笔杆,拿起锄头修理地球。后来上调回城,整天忙于工作,谁知又逢改制下岗,外出奔波打工,直致退休后,才重新拿起笔杆,重温旧时的爱好,舞弄文字。惭愧惭愧,胡乱涂鸦,文字亦见宣城日报。唉,曲指算来,已经有近四十年没有拿笔杆了。
      呵呵,抱歉,上面这段话,谨作前言吧。
      下面就是正文之一,敬请各位老师鉴赏!

银元的故事


          银元,老百姓俗称“大洋”、“洋钱”或“花边钱”。银元起源于15世世纪的欧洲,是银本位制的主要流通货币。
        大约在明朝万历(1573年~1620年)年间银元流入中国。清朝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清政府首次在西藏铸行“乾隆宝藏”银币。道光(1821年~1850年)年间,台湾、福建等地也曾仿制银圆,称为银饼。光绪十六年(1890年)清廷开始正式铸造银元“光绪元宝”(既“龙洋”)与此同时,各省纷起效尤。民国时期,银本位货币制度以后,也以银元作为主要流通币。银元是近代币收藏的重要币种之一。
       我第一次看到银元,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
       众所周知,1966年初,史无前列的“十年文革”爆发,那些“造反派”、“红卫兵”开始“破四旧”。对那些成份较高、解放前较富裕的人家,进行“大抄家”。银元因是旧时代的产物,亦是在重点查抄之例。
       我的外祖父李大明,在解放前开了一个专门制作“鞭炮”(俗称:火炮)的手工小作坊,是泾县城里最大的一个“火炮”店,地址就在泾县老街南门口(南水关)老澡堂隔壁,凡是六十岁以上的人都知道。
       呵呵,说是泾县城里最大的“火炮”店,充其量也不过是一间小小的门面,制作“火炮”的工人,除了家里几个人,另外雇佣了几个做“火炮”的大师傅及几个伙计(学徒)而已。
       就因这个小小作坊,解放后定成份,外祖父、大舅李维新,因为是店主,则被定为“工商业”成份(小资本家),而小舅李维年,因是干活的伙计,成份则被定为:手工业者。
       一家人两种成份,呵呵,真的有意思啊。
       抱歉,呵呵,扯远了,下面回归正题,说说银元的故事吧。
      
       文革开始时,外祖父已经去逝,外祖母(当时75岁左右,小脚,不方便出门。)
       有一天托人传话,叫我去(当时我十岁左右),见面后,奶奶说:“广哎,你给我办件事。”
      “奶奶,办什么事呢?”
      “我这里有15块洋钱,你去银行换了钱(人民币)回来给我。”
      “奶奶,为什么要换钱呢?”
      “唉,你没见有人在大抄家么?这些洋钱要是被人抄走了,就可惜了。”
      “奶奶,好的,我去银行换钱。”
       就这样,我怀里揣着15块洋钱,心里惴惴不安,前往泾县城里老十字街口,唯一的一家“中国人民银行”。
       到了银行那高高的柜台(与我身高平齐)前,将这15块银元递给工作人员,要求兑换人民币。
       一名男性工作人员,知道我的意思后,接过银元拿在手里,一块一块地逐个检验。我翘起脚尖,看到那个工作人员,先是把每块银元互相敲击(听声音),然后把每块银元托在手指尖上,先对着银元吹一口气,紧接着放在耳朵上聆听。待每块银元检查完毕后,他开口对我说:“小鬼,这15块洋钱,有一块是假的。”
      “假的?怎么办呢?”
      “假的按政策没收,只给你14块钱。”
       我不敢多言,只说:“那好吧。”
       我接过14块人民币,转身出了银行的大门,飞快地跑回家,将这14块人民币(每张面值10元)交给了奶奶。(奶奶的私房养老钱)
       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奶奶小心翼翼地从木箱里拿出来,将一块一块洋钱数给我时,我看清楚了,这15块洋钱中,有孙中山头像、袁大头头像与清朝龙洋。
        呵呵,这就是我第一次见到洋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4-22 16:2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我将奶奶(外祖母)留传给我的这一枚银元拍照,发给我在南京市的一个同学,托他在南京市场上让业内人士估个价,看看现在价值多少人民币。
他给我回复:如果是真品,南京市场上,这一枚银元价值5000——7000元人民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4-27 12: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4-27 12:3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曾有人问我:您的这枚光绪银元愿意出售吗?
我说:呵呵,这枚银元是我奶奶(外祖母)留传给我的,任凭你出多少价格,我都不会出手的,留着是个念想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4-28 01: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一枚银元,现在价值5000—7000元人民币。哈哈,真的令人想不到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2 22:5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银元为啥能增值呢?真的不可思意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16 23:5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往事与回想
当年往事随风行
如今回想梦中寻
人生坎坷天涯路
朝花夕拾独自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25 11:53: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女孩 于 2021-5-25 14:28 编辑

现在看来,银元留存越长,越价格不菲。过去出身富贵家族都有存余,一,为了纪念,二,为了储蓄。纪念意义也有不同,有心的大人多数为了历史记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25 11:56: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女孩 于 2021-5-25 14:30 编辑

政治的喧染,往往他们能够看清一代代过来历史政治转折,比如会影响其中货币转折的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5-26 15: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女孩 发表于 2021-5-25 11:56
政治的喧染,往往他们能够看清一代代过来历史政治转折,比如会影响其中货币转折的历史。 ...

感谢留言,同感。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3-29 04:50 , Processed in 0.08979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