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沙舟 于 2022-2-17 00:30 编辑
诗行如骨,生命如歌 ——王金海诗集《感恩厚土》序 周占林
·
我和诗人王金海(笔名沙舟)交往已经多年,虽未谋面,但由于和他有着诸多相似的经历,感觉到我们之间的距离很近很近。我们都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并且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有着同样的追诗梦。元宵节刚过,接到好友赵福治的电话,他说王金海(沙舟)要出一本诗集,请我作序,当时就豪不犹豫地应承下来。这其中,应该包含有诸多的因素在内,最重要的是他一直在煤矿企业工作,而我在八十年代末,曾多次深入矿井采访,对这一行业上工作的人们一直有所偏爱。 ·
在蛇年的正月,春天一点点打开了门扉,天地万物,正酝酿着静默但却壮阔的复苏,这样的日子里,我小心翼翼地通读了诗人的《感恩厚土》,在诗句中体味着她浓浓的土香,享受着大地的恩赐与读诗的快乐。那些朴实的诗句,如同从地下深处开采出的煤炭,冰冷的黑色里,饱含着火的热情。三十多年的诗歌不间断追求,体现出诗人那种可贵的敬业精神。 ·
我一直崇尚诗歌贵在语言的本身,脱离了诗歌的语言,所谓的诗应该不能算做诗歌的范畴。诗不仅仅要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同时还应该透过事物的本身,挖掘那些深层次的意义。 ·
正如“我崇赏兰花高洁的气韵/还有它朴实无华的风范/一盏清水/一捧灰土/就让所有的日子/清风习习在暖暖朝阳/的窗前”(《兰花·清风颂》),兰花的高洁,人所共知,而在朝阳的窗前,是我们飘荡着淡淡兰香的日子,淡淡的兰香中亦飘荡着诗人对生活的豁达。“张开舒心的臂膀/一朵朵铺天的雪儿们/像一群急着归家的山雀/夹裹着从天山将至的风哨//只身看雪/如在梦里开出的蒲公英/那柔情的飘动/恰似为天山之巅/献上的洁白哈达”(《看雪》),兰花的高雅与雪的纯洁都会让人浮想联翩,“急着归家的山雀”把大雪的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又充满灵动,而“梦中的蒲公英”给人以童话般的欣喜。看一场雪,不同的人用不同的心境去看,会有不同的感悟,能从雪的动与静中看到雪的柔情,也传达出诗人观察生活之细。 ·
一个在外工作的人,总有一种对故乡的念想,而这种念想也造就了诸多书写故乡的优秀诗篇。“我的生命里 故乡始终/是我搏击的信念/一直在我的血液里/清新流淌//故乡,唤一声/心在颤心也醉”(《对故乡的理解》),每个人对故乡的理解肯定不同,但对故乡的怀念却是何其相似。我也是一个在故乡的注视下在外远行的游子,一样对故乡有着亦痛亦恋的深沉思念。每当自己或失意或成功之时,故乡总是屹立在思想深处。不要说唤一声,就是想一想,心也在颤,情也在醉。“过了腊月二十三,想家的心事/不断在心里涨潮/想起儿时?冰河上的童趣/晚上更为温馨的是/母亲做年馍的忙碌/缝衣赶活的油灯/父亲此刻,总是和回乡的矿工战友/聚在一起闲聊/一个话题一段旧事”(《过年了,想家真好》)。于是,每当过年时节,想家的人便如同人类大迁移一样,从不同的地方,向着相同的一个方向飞奔,这个地方就是“家”。 ·
正因为“家”的存在,让所有的外出者,回家的过程象候鸟一样准时,想家的心情象钢铁一样坚硬。“隆冬了 仿佛看见母亲那思儿/问寒的唠叨/这漫漫冬夜 故土和母亲/成为游子的诗章”(《冬天是诗的季节》)。能看得见的唠叨,那得是多么刻骨的记忆,再好的季节,也比不上对故土和母亲的牵挂。“沙枣儿是戈壁上的灵物/带上它如同带上了思念/装上它就如同装上了故乡/黄亮亮红彤彤的果实/总在乡人的梦里挂满枝梢”(《沙枣儿》)。这份礼物珍贵无比,因为小小的沙枣儿饱含着一个游子浓浓地思乡之情、念母之爱。在金海的诗里,时不时地就让故乡蹦出来,足以说明作者对故乡的思之深,情之浓。 ·
一个恋家的人,总不缺爱,也只有爱才是永恒的,有爱的诗人也才能写出动人的诗行。 ·
一个在煤炭企业长期工作的人,不可能对那黑色的金子没有深厚的感情。诗人之所以把诗集的名字叫做《感恩厚土》,正是因为他对这个行业的爱,对厚土之下那充满火之热情的黑土充满了无限感激。“黑黑的你,你选择黑没有理由/选择掘采的姿势/是创造更多的幸福和温暖/你独对煤壁 赶也赶不走/那无法拒绝的温馨和召唤//黑黑的你,当盛满了黑色/驶出矿山载金的煤列/你绽开的微笑/如同你归家的感觉”(《黑黑的你》)。“选择黑没有理由”,很精辟亦很经典。煤是黑的,却有一颗幸福和温暖的红心,当他们微笑时,那归家的感觉真的很好。而一块块从厚土之下飞奔而出的煤炭,他们最先接触的不是蓝天,而是那群叫做汉子的男人:“有一支队伍,在煤的阵营里/为煤而歌 握笔生华/他们站在一起 像一座山脉/走进深深的井巷/像一个个战神/在掌子头工作面/他们是一手拿笔/一手握钻矿工”(《献给那些大写煤的人》),只有亲自下过井的人,才会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环境,而在那种环境下工作的人,该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生活的挑战。 ·
当年我第一次下井时,是充满着幻想而下,但是,到达开采面时,幻想飞走,留下的只有震惊。在诗人的笔下,那一手握钻的矿工,他们一手还要拿笔,在他们笔下流出的诗句,一定有大地的厚重与煤的黑色亮丽,创造他们的汉子,是真正大写的人。 ·
“父亲的影子 时常走进梦乡/记忆如重重的烙印/刻在我成长的岁月里/父亲是一名矿工/他站在井旁/像一座高耸的井架/父亲的肤色更像煤壁/乌亮的一辈子没褪去色泽”(《父亲和他的煤巷》),父亲那煤壁一样的肤色一辈子没有褪去色泽,同样隐喻着还有以父亲为代表的采煤工对自己所干事业的执著与热爱。 ·
阅读诗人王金海(沙舟)的诗歌作品,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掘进工,时不时就会碰到闪着金子般颜色的煤炭,那一行行诗句如骨,流动着生命之歌。当然,在开采的过程中,不可能所有的收获都是煤炭,也有矸石之类存在,这对诗人今后的创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信作者会在以后的创作中,让自己的诗歌语言更加精炼、诗意更加丰满,让自己的诗歌与地层深处的乌金一样,给读者带来火红美丽的期待与惊喜。 · 祝福诗人和诗歌,愿他的诗和“厚土”永远茁壮。 是为序。 ·
· (周占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诗网主编、“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副秘书长、中国现代诗歌研究院副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