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502|回复: 62

是清除诗歌语言障碍的时候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4 12: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3:25 编辑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处在语言核心地位的诗歌,也不会例外,更讲究语言的精准。自古以来,不管是书面语,还是口语,只要其发生了障碍,就会失去交际和沟通的功能,甚至还会失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试想,如果诗歌语言出现了障碍,难以读懂,对于诗歌,老百姓肯定会视而不见。我常想,老百姓是水,诗歌是鱼,一旦水抛弃了鱼,鱼会怎么样,后果不堪设想。可今天现实中的不少所谓的诗人就不信这个邪,背离大众,使诗歌的命运渐渐暗淡。如我辈之诗写者不得不警惕了。而造成这一局势的罪魁祸首,就是不少的诗歌的语言明显地出现了严重障碍。
    从我国的诗歌史来看,文字的出现就已使口头诗基本结束,随即我国的第一部诗集《诗经》翻开了书面诗的第一页。收集整理《诗经》的先贤们就已经注意到了诗歌与老百姓的血肉关系,《诗经》才得以流传至今而还在备受人们喜爱。但后来的书面语被文人们越弄越难懂,其交际的功能几乎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这也许是统治者的权术所至,当然,文言诗即我们今天所说的古诗便呼之而出了。
    从几千年的泱泱诗海中,我们可以看到,也只有少数的诸如李白、杜甫、白居易之类的先贤之诗被大众读懂而传承,多数古诗如果没有通过少数学者解读,大众是难以走进其诗境的。由此,从我国诗歌史即可判定,有语言障碍的诗歌,就算通过国家权力或掌握话语权者保留下来了,又有几人知晓,又有哪个喜爱,除了作为睡觉的历史或死字存在着,也就毫无深入人心的可能。这样的历史教训我们,鱼儿肯定要在汪洋中,才得以繁衍生息,汪洋有了鱼儿才会生动鲜活,相互哺育中,精神与灵魂才能走在生命的前沿。其实,近代对文言的改良就是成功的典范,老百姓欢欣鼓舞至今,现代诗歌史中顺应产生了被老百姓传承的典范之作也是必然。因此,清除当代诗歌中的语言障碍,这无疑对当代诗歌的生存极具前瞻意义。
    新诗的语言障碍的存在众所周知已是不争的事实,其让大众难以读懂不说,更重要的是阻碍了诗歌的推广和发展。从新诗的诞生到80年代,读不懂的诗歌应该是少数,而从90年代始,读不懂的诗歌越来越多。当下,如我这般读过大学中文本科而又老老实实研读了17年诗歌的人,读不懂的诗歌也随处可见,我常常迷茫而忧患。而身边的教师、机关工作人员等也从不读诗歌,原因很简单,就是想读也难找几首又能读懂又可打动他们的诗歌。通过与他们交谈或调研,我得知,不是人们已失去诗心,而是他们想走也无法走进诗的内心与之重合,总被诗歌的语言障碍拒之门外,读者迷茫而又疲惫不堪甚至愤怒,大众(高中以上文化水平)放弃诗歌的阅读应算正常。而今的事实是,除了搞诗歌的人,几乎没人读诗歌。如此的状况,那些还在涨沾沾自喜的所谓的“名诗人”们,应该打自己的耳光,以示警醒了。
    由此,我通过深入研究发现,诗歌的语言障碍症主要表现在这样五个方面:一是语法混乱,或胡乱颠倒词序,或乱造词语,或无故省略成分,句子生硬;二是修辞生涩而怪僻,让人费解;三是逻辑不清,跳跃不当,无外在逻辑不说,也无内在的联系;四是写的尽是口水话,结结巴巴;五是语言符号转换为意象时,不遵守客观规律,风马牛不相及,无法寻找内在线索,这是诗歌产生语言障碍的重灾区。还有一些不是语言障碍的障碍也顺便提一提:一是人云亦云,毫无新意;二是一些人自欺欺人,提倡什么写诗无难度,人人皆诗人,大众不认可那是他们想要的诗人和诗歌;三是大知识分子语言与大众语言的隔阂;四是没有现实感,离现实世界太远。这些障碍的出现,主要原因是:有的写作者不通文理,文化水平低,又不踏实地提高修养;有的认识扭曲,以为只有写出一般人读不懂的诗才是好诗,才显得自己有才,而故弄玄虚,故作高深,有意无意设置障碍,拒绝大众读者;有的不食人间烟火,其诗如真空;有的不愿意站在读者的角度去反省,不把读者放在眼里(与刻意迎合读者无关);有的把写诗当儿戏,缺乏起码的良知;有的把写诗当获名获利的工具。以上这些问题,用不着我举例说明了,只要你随手拿起一本诗集或一本诗歌杂志,只要你和身边不写作还爱读点文学作品的人谈谈,就完全可以信手拈来诸多例子了。再说,我也反对有人把诗人抬高成天神的大哥,凡人似乎是写不了诗的。其实,写诗的技巧、语法、修辞、文字运用等基本功,高中毕业生就已基本具备,最重要的是对新诗诗体的把握和穷尽一生的修为,也就是说,不管怎么样,你写出来的一定要是诗,最起码符合诗的基本特征(《文学词典》<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4月第一版>:抒发强烈的感情和情绪以反映社会生活。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驰骋丰富的艺术想象,将生活中事件和场面与诗人的特定感受和情绪融为一体。采用简洁、凝炼的语言、分节分行的句式章法,进行自由表达。)诗歌类似的基本特征,相关的教科书和词典上都能找到。今天的诗歌被弄成这样,真让人难以接受啊!要知道,诗歌的感人和蕴理是其主要特质,对于大众,感人是吸引他们的第一要素。
    “雅俗共赏”的诗写理念,是清除诗歌语言障碍的一把利斧,是诗歌走向大众的必经之路。这就要求诗语要自然流畅而透明,简洁而凝练,力求做到深入浅出,作者与读者的沟通才没有障碍,读者才会反复咀嚼诗,寻求言外之意,最终通过语言这诗的皮肤找到诗的真身和灵魂,从而悟出诗的悟与曲的真相而识其味,作者与读者的共鸣和共振即可实现。这样,读懂了,鉴赏的活动就产生了,进而读者才有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去推广诗歌,诗歌就有了希望。其实,就我的理解,写诗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悦己也悦人。悦己是通过诗写,使自己的生命质量有所提升。悦人就是要让读者喜爱,喜爱的前提是读懂而有所得。海德格尔说:“无遮蔽状态可能是比知识的真理性的意义上的真理更原始的东西。”这里的“东西”就是没有被人发现的存在,谁第一个发现了,就获得了诗,如果读者通过诗发现了诗人的发现,然后得到了享受而有了深化,诗也就真的诗了。
    再者,今天的不少诗歌成了一些人过分自我的小情小调、长吁短叹的载体,显得十分孤立,对时代、人文、自然熟视无睹,大大削弱了诗歌的冲击力和社会属性。我想,诗歌应该呈示生命的自然属性和状态,直抵生命的演化和觉醒,挖出隐秘的真相给人看,复活历史的隐秘给人看,同时破坏和消解陈旧的事物,建构和坚持新的秩序和理念。其实,我们都知道,这个世界每天都有事物陈旧,每天都有事物新生。只要我们遵循语言学、逻辑学、美学、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等方方面面的客观规律,创造诗去感动读者,感染读者,亲近读者,启迪读者,吸引读者,诗有幸也。
    最近,看了中央电视台10台“虎狮兽”节目,老虎和狮子杂交生出的虎狮兽,有虎的特征,也有狮的特征。这让我想起如今五花八门的诗歌,不管是中诗与外国诗杂交,古诗与现代诗杂交,还是什么先锋诗、实验诗、探索诗,等等的等等,其诗都因该具备两个特征:一是诗固有的就像人固有的特征;二是中华民族的气味或者说精气神。这两个特征缺一不可,否则就是天外来诗或者什么都不是,抑或是怪胎,怪胎是无法成活的。
    总之,在诗写过程中,语句浓缩,语言变异,成份省略,词序颠倒,意象跳跃,制造陌生感,反语法、反逻辑等等特殊技法,都得有线索有规律可循,都得符合人的识别规律。前辈们的实践和探索已有了成功的典范,比如,《黑太阳731》中黑太阳一词的创造,表面看,哪有黑色的太阳,不合乎逻辑,但在人某种极端的心理状态下,一些生存的境遇与黑太阳是有联系的,即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读者可以通过这一意象来悟意后而入境,从而升华了自己的人生。
    今天的诗歌只在诗坛而不在平凡人的日子里,这已是一个危险信号。所以,探索而坚持清除诗歌的语言障碍是我们的必修课和立场,势在必行,刻不容缓,是时候了。我相信,只要某一天我们做到了,诗歌的不少问题会迎刃而解,诗歌的逆境将会得到有效改变。我相信,只要世间处处都充满诗意,人类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整个世界的和谐,将有望在不远的将来得以实现。
注:选自《拆散的诗话》一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4 14: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3:25 编辑

很有指导意义!:strong: :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4 15: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3:25 编辑

“雅俗共赏”的诗写理念,是清除诗歌语言障碍的一把利斧,是诗歌走向大众的必经之路。这就要求诗语要自然流畅而透明,简洁而凝练,力求做到深入浅出,作者与读者的沟通才没有障碍,读者才会反复咀嚼诗,寻求言外之意,最终通过语言这诗的皮肤找到诗的真身和灵魂,从而悟出诗的悟与曲的真相而识其味,作者与读者的共鸣和共振即可实现。这样,读懂了,鉴赏的活动就产生了,进而读者才有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去推广诗歌,诗歌就有了希望。其实,就我的理解,写诗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悦己也悦人。悦己是通过诗写,使自己的生命质量有所提升。悦人就是要让读者喜爱,喜爱的前提是读懂而有所得。海德格尔说:“无遮蔽状态可能是比知识的真理性的意义上的真理更原始的东西。”这里的“东西”就是没有被人发现的存在,谁第一个发现了,就获得了诗,如果读者通过诗发现了诗人的发现,然后得到了享受而有了深化,诗也就真的诗了。
真知灼见,说理透彻,诗观理念创新,对目下网络诗坛和纸质诗刊亦有警示意义!建议推为精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4 15: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3:25 编辑

说得内容多 但说诗得语言障碍 再讲细些 此文会更强些
后边得不是语言障碍得凭分了秋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5 12: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3:25 编辑

谢谢情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5 12: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3:25 编辑

谢谢司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5 12: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3:25 编辑

谢谢圣子。本想举例详释,后觉多余,因为“障碍”之例,随处可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5 17: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3:25 编辑

一针见血,直指病灶!真希望多几位象您这样的诗评家,大刀阔斧向诗歌砍去,没人修剪的果树是结不出果子的。如能挑一些具代表性的现代诗,包括很经典的和不太经典的进行具体剖析,其意义非同一般。真希望这个网上能有固定的诗评栏目,每日一首,或是每周一首,或是每月一首,可以百家争鸣,给诗歌醒醒酒!振兴诗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5 17: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3:25 编辑

今天的诗歌只在诗坛而不在平凡人的日子里,这已是一个危险信号。所以,探索而坚持清除诗歌的语言障碍是我们的必修课和立场,势在必行,刻不容缓,是时候了。我相信,只要某一天我们做到了,诗歌的不少问题会迎刃而解,诗歌的逆境将会得到有效改变。我相信,只要世间处处都充满诗意,人类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整个世界的和谐,将有望在不远的将来得以实现。
很有见地,读之受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6 11: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3:26 编辑

谢谢秋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5-22 03:51 , Processed in 0.105962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