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回复: 0

英 诗《 Encounter 》汉 译《 不 期 而 遇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19 10: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世纯译作 于 2024-5-19 10:59 编辑


英 诗《 Encounter 》汉 译《 不 期 而 遇


       切斯拉夫 - 米沃什(Czesiaw Miiosz 1911-2004),1911年出生于立陶宛维尔诺(当时仍属波兰)附近的谢泰伊涅里一个贵族家庭。米沃什在大学里学习法律,并于1936年发表了第一本诗集《冰封的日子》。在“二战”他参加了反抗纳粹的地下斗争。战后曾担任波兰外交官,在波兰驻美国与法国的使馆里,负责文化事务。与政府决裂后,留在法国,1960年代离开法国到美国,长期担任伯克利大学斯拉夫语言和文学教授。米沃什发表的作品主要的有:《白昼之光》(1953)、《诗的论文》(1957)、《波别尔王和其它的诗》(1962)、《中了魔的古乔》(1964)、《没有名字的城市》(1969)、《太阳从何方升起,在何处下沉》(1974)、《诗歌集》(1977)及长篇小说《权力的攫取》(1955)和《伊斯塞谷》(1955)等。


       1980年,米沃什由于“在自己的全部创作中,以毫不妥协的深刻性,揭示了人在充满着剧烈矛盾的世界上所遇到的威胁”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米沃什的创作继承了波兰古代诗歌和浪漫主义传统,同时汲取了现代不同流派的长处。他主张诗人应当用朴实的语言反映真实,摈弃言之无物的华丽辞藻。在风格上他的诗歌自然、流畅,寓意深刻,为举世公认的诗歌大师。1989年后,诗人结束了接近30年的**生活,回到波兰以后,生活在克拉科夫。2004年8月14日在家中去世,享年93岁。
      



一.      原           文   /  中      译      文


                                                                        
           Encounter                  —— by  Czesiaw Miiosz(POL / 1911-2004)
                                                   —— 原 著 / 切斯拉夫 - 米沃什(波兰 / 1911-2004)
             不 期 而 遇                    —— 翻 译 / 李世纯 - 中国 长春 - 2020. 11. 18





We were riding through frozen fields in a wagon at dawn.
A red wing rose in the darkness.


黎明,我们驱车而行
驶在冰封田野
一羽红翅,升起在暗中




And suddenly a hare ran across the road.
One of us pointed to it with his hand.


野兔,此时突然有人
指向远处——野兔
横贯穿路,一只野兔




That was long ago.Today neither of them is alive,
Not the hare, nor the man who made the gesture.


这是在很久以前
那野兔,那挥手男
时至今天,已不可再见




O my love,
where are they, where are they going             ( 1 )
The flash of a hand, streak of movement, rustle of pebbles.


那纵臂一挥,那熠熠一景
还有沙沙砾石声,哦——宝贝
哪里?现在他们,去了哪里?    ( 打一个两字意象名词:___ ___




I ask not out of sorrow, but in wonder.


不为悲戚,不为悲戚
好奇,好奇
我今天问起,只是好奇





二.    译            注  /  译       后      感



1.      
翻译至少该是工笔,不是写意,更不是素描,同时,翻译应该不是演义,不是改写,更不是所谓“再创造”;翻译应是:始终、一切,以原文做规范、做楷模,做样板、做靶标,不褒不贬、不偏不倚、精准到位,再塑造、再铸造,无毛刺、无砂眼、无装饰,无添加,多维、模拟、仿真,再现原文主题内涵、主题表现艺术(修辞)、主题外延张力最大化;中外互译,的确也像描述某哈姆雷特:参考信息可有百个、千个,而最终采信、确认、依据信息只有一个——那个唯一原始文本,那个唯一真实哈姆雷特;中外互译,不是中外演绎、中外戏说;中外互译须恪守忠信、顺达、雅合三者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无分主次,相对独立,不容短板、互为鼎立;在理解原作阶段,恪守不符原作语种语法不采信,不符原作语种语法、目标语言再达、再雅不采纳;在译成目标语种阶段,则不拘泥目标语种语法;翻译永远是请示,不是诠释,永远为作者、读者、自己,在人格、才识、品位三项负全责;中外互译,归根结底,人文互译;古今中外,所有词典,辞书,仅用于说明解释、学习研究人类语言,不汇集收录、制约规划人类语言,他们只是语言小岛,不是语言大海;一个单词、一个文字,无论中外,其真正含义、生命活力,不仅在专家学者辞书、词典、时尚强大线上机翻,不仅在词法、句法、语法,更多体现在实地、实践、第一时间、第一地点中语言、语句、语境、篇章字里行间;翻译该是笔者言者原始文本语本互译,无需只字传闻轶事,臆想臆断,沉浸植入,装裱配饰;翻译要完美原意,须同观原作视野,置身原作境地;翻译要完美原意,更要完美传递,原意传递要完美,其载体修辞,修辞差异切换、对接,不可或缺

2.     本
作译文尚有无奈数笔,期待更多诗友译友,为宣誓全世界,昭告天下人,中国翻译,中国汉语,无出其右,深入探讨,积极参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6-17 06:42 , Processed in 0.100401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