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56|回复: 6

转载:另类提案:谁能治理“道德沙尘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3 09: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另类提案:谁能治理“道德沙尘暴”? 参与讨论 推荐

作者:尽人事 于 2010-02-02 17:33:28.0 发表
日前,由易中天、刘仰等人针对时下国民性问题而发出的“中国已进入道德沙尘暴时代”这一话题,不仅引起了思想界、学术界的思考和争论,也给为政、为官者提了一个“醒”:难道我们的道德出问题了吗?问题究竟有多大?凭我们的力量还能够解决吗?

易中天先生的回答是:

“贪官前腐后继,企业坑蒙拐骗,高校抄袭成风,球场弄虚作假。从官方到民间,哪个领域,哪个行业,完全干干净净,一点事没有?”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政府显然是无能为力的,“政府管道德,无非担任两个角色,一是倡导者,二是仲裁者。当仲裁者,对公民不利。因为政府手中有公权力呀,权力还很大。这就很容易把道德裁判变成‘法外施刑’,把有道德污点的人变成‘过街老鼠’。当倡导者,则对政府不利。因为这会对政府官员的道德水平,提出极高的要求。他们甚至必须是全民的道德楷模,否则就不好意思当倡导者。结果是什么呢?是一旦出现贪腐,则政府威望尽失。我们知道,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哪个政府,可以做到绝无贪腐。再说了,你也不可能只倡导不仲裁吧? ”(以上引自《精品阅读》2010年第一期)
其实,“道德与国民性”问题不仅仅只是一个学术问题,更重要的是现实问题,进入90年代初期,笔者就困惑于当时的道德危机,曾经写过《论道德的社会调控》,而如今看来,我国道德层面上发生的系列问题,要比那时严峻的多,就平生的视野而言,应该有五个方面的失衡:

首先是“官德的失范”。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宗旨,更是被国民严重认同,但是现在已经形同虚设,人民是谁,谁在替人民考虑,让不少人为之揪心!在没有完全进入法制时代之前,政治的清明与否完全系于为官者的品德、操守,只有清正廉明、道德高尚者方能通过人格力量领袖群伦、垂范社会,从而营造和谐文明的社会风气。而事实刚好相反,某些官员私欲无限膨胀,不仅民本意思、民生意识严重淡化,甚至连基本的责任意识、岗位意识都不具备。对于平时的日常行政事务,凡涉及到民生民愿的问题很少有人问津,但一旦到了换届选举、干部调整等敏感时期,人人摸拳擦掌、精神抖擞,个个争先恐后、力挫群雄;到了利益分配与蛋糕切割时期,更是原形毕露、贪婪尽显,毫不含蓄!本人手机里曾收到这样一则短信《领导的四清四不清》:“开什么会不清楚,坐哪一个位置清楚;谁干了活不清楚,但提拔谁很清楚;谁送了礼不清楚,谁没有送礼则清楚;和谁睡在一起不清楚,但上床后做什么清楚!”这样的领导者能够引领良好的社会风尚?践行高尚的道德情操吗?

其次是“公德的淡漠”。早在100多年前,梁启超先生就抨击国人只讲私德而不讲公德,他极力主张革新国民的道德,培育公德意识;之后的思想家如鲁迅,政治家如早年的毛泽东,社会学家如费孝通等都对国民性中的道德问题进行了严酷的拷问。时至今日,这一问题尽管有所改观,但相当一部分人还是只讲小圈子范围内的道德:遵守家庭、朋友、单位、熟人等小范围内的“游戏规则”(或者说表层的道德规范),而一旦离开这一环境,进入到公共生活领域,对大家应该遵守的公共道德就会熟视无睹,甚至故意破坏明文规定的社会和约以及文明守则,有的甚至以违反这些规则而不受到处罚为荣,例如:冲红灯、超速而不受罚,在公共汽车上替狗、猫占位,而对站在一旁的老弱病残不屑一顾!

第三是“家庭美德的恶化”。经营好一个家庭自古就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儒家强调的“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把家庭的和谐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而当下的中国家庭呢?名存实亡、貌合神离乃至支离破碎的家庭与时俱增,“闪婚”现象屡见不鲜。《蜗居》给我们展示的宋思明生活方式,在部分先富起来的人中很具有代表性:一方面对自己的妻子花言巧语、豪言壮语,另一方面对“地下情人”则是甜言蜜语、欢歌笑语,这种阳光与黑暗交相辉映的家庭生活能够和谐吗?我的朋友张执浩先生的新诗《什么意思?》就十分风趣和幽默地影射了中国的家庭现状:“年轻时好像没有现在冷/现在一张床上有两条被子/像两垄地,分别/种着孤寂,和孤寂/你半夜溜上床,拧亮台灯/读几页书/内心里翻涌着小偷的情欲”。这不得不令人思考,我们的家庭究竟怎样了?并非用“同床异梦”来说得清楚!

第四是“人格的沦丧”。从社会伦理的角度来看,健康的道德环境需要由健全人格的公民共同营造,可不幸的是,历史和现实的因素催生和塑造了国民极度的人格缺陷:奴性(也就是对权力的依附性)和历史上任何时期相比,都显得格外突出,因为在当代中国再没有什么比“权力”更重要、更令人追捧的东西了,权力控制着一切资源,个人世俗理想、愿望的实现、价值的体现等都无法绕过权力之手的制约,时下,国人对权力的崇拜与图腾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普通公民要想达到个人的目的和理想,就必须在权力面前屈尊俯就,放弃宝贵的独立与尊严。电视剧《蜗居》中的海藻不就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系列问题、满足自己可怜的那点消费虚荣,把自己的人格尊严、爱情都舍弃了吗?这种现象正在愈演愈烈!

第五是“世俗化的陷阱”。用“浮躁”和“急功近利”来描述大多数国人的心态,应该是再合适不过了!从年过七旬的老人到乳臭未干的孩童都耐不住寂寞,享受人生、重视眼前、透支未来几乎成为从南到北的时尚,我们在毛泽东时代极力批判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却大肆流行!于是,世俗取代了理想、功利代替了道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股功利化的大潮已经恶化为道德沙尘暴的重要根源。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1174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第1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作者:尽人事 于 2010-02-02 17:35:15.0 发表
是什么原因导致道德的无序与混乱呢?古人认为道德风尚的形成直接源于经济,“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饱暖思淫欲,饥荒起盗心”,道德完全受经济状况的制约,而现在的情形却要复杂得多,究其原因,大致有四方面:

一是政治因素,也就是自上而下的行政体制和相应的运行机制不可能“让好人充分做好事”(邓小平语),显规则和潜规则完全相悖;

二是法治因素,尽管我们完善了不少法律制度,但在执行过程中却大打折扣,行政干预法制的现象时有发生,试想:如果连刚性的法律都不能解决的问题,能够依赖软性的道德约束吗?人们连刑罚都不怕,还怕道德谴责?道德控制岂不贻笑大方!

三是文化因素,当下的文化整体是健康的,但低俗的文化充斥市场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却是比比皆是,不少家长为了防止小孩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完全把小孩隔离到“世外桃源”接受“无菌化”的教育,这应该是“史无前例”。

四是信仰因素。我们尽管没有国教,但并不等于没有信仰,问题是标准太高的信仰因为过于空泛以及倡导者总是用自己的行为来践踏信仰,就直接导致了信仰的大面积崩溃。

对于道德危机甚至沙尘暴的问题,小平同志早就有所预感,他曾经说过:“道德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不知道我们的现实离小平同志提醒的局面还有多远?

对于道德沙尘暴的治理,有人主张从长计议,有人主张立即刹车,但无论如何,我们是道德感极强的“礼仪之邦”啊!居然刮起“道德沙尘暴”来,谁甘心啊!我们的态度是担忧而不绝望。那么,由谁来治理?谁又能够治理?我们总不能把当年意气风发曾“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而现在已经安然入睡了30多年的润之同志叫醒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3 20: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反思和回归——激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3 22: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应该反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4 08: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亦然 于 2010-2-3 20:50:00 发表
应该反思和回归——激赏!

切中现实的要害,值得研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4 08: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冬箫 于 2010-2-3 22:14:00 发表
的确应该反思

但愿时代走出道德沙尘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7 14: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祝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7 15: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杨雨田 于 2010-2-7 14:30:00 发表
问好祝福!

问候雨田,新年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2-25 00:59 , Processed in 0.079544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