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81|回复: 9

苍松·刺槐·飞瀑——2010新春北京诗会散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1 19: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苍松·刺槐·飞瀑

——2010新春北京诗会散记

文/赵化鲁

自小深丛里匿身,而今不群于蓬蒿,世人得识凌云木,叹为观止;故乡邻家门前那株刺槐,春来枝叶婆娑,洒一地绿荫,待到花盛,做成槐花菇蕾,此道美味,旷世罕有;水流横遭不测,跌落悬崖,没有消沉,没有自戕,一挂飞瀑欢歌,动地惊天。苍松,刺槐,飞瀑,人间大美,在虎年新春的京城,金风玉露一相逢,摇荡心旌。

桑恒昌:一棵崖畔挺立的松

很早就知晓了诗人桑恒昌的大名,老师的怀亲诗,情真,意切,境美,言纯。老师长我28岁,但岁月长河,丝毫不能隔绝两颗心的翘首相望。我如乐府诗里那位渡河者,固执坚韧,不畏“堕河而死”,我要在追寻里选择重生!

在诗兄刘筱的引导下,在如家酒店二层的某间客房里终于见到了桑恒昌老师。老师平和,眼睛迸射睿智。散漫絮语,如故友重逢;促膝谈心,似邻里串门。老师主动拿出自己的《爱之痛》、《听听岁月》、《来自黄河的诗》等诗集相赠,请求老师签名题字,老师称我“诗友”,令人惶恐,可洋溢在老师与我之间的诗意真情,不逊于任何一种友情的光亮!读老师《化蝶》,曾经作《在“5.12”读桑恒昌先生<化蝶>》,情动于衷;在老师博客沉迷,长幼互动,老师的鼓励与共鸣,给我鞭策,令我鼓舞。

去夏行经齐鲁,拜谒泰山,与老师的晤面之约,憾未如愿,但我看到了泰山的云彩。一章《泰山看云》,写给泰山的伟岸,也写给与泰山一样的古圣前贤。季羡林老人远去,可老人身上彰显的文脉哲思,绵邈恒久,滋润后来者。泰山有我渴慕的云,祥云之下,有我的思念和崇仰。追随老师的足迹来到了京城,即席吟得一章请老师过目:

咀嚼你/吐丝/结茧/化蝶……

望岳久久/岱宗如日/山之上/我错过了太阳/却终于/见到了你

老师嘱我抄录给他,我不认为这是客套,一份情意,不经意间借重文字得以流转。

次日聆听老师的讲座,再度近距离地领略了老师的人格风采。对师长的敬重怀念、对早逝母亲的追忆、对高龄而去父亲的缅怀、对人生和爱情的歌咏……老师用深情的诗句诠释生命,用灵动的笔触描摹人生。云海苍茫,山石嶙峋,一棵苍劲的松,屹立于泰山崖畔。任疾风暴雨,千磨万击还坚劲。桑恒昌老师,其人其诗,在我心中定格为一棵巍然的苍松!

商  震:一株树影摇曳的槐

能够见到商震老师,完全是个偶然。此前没有得到诗会主办者的预告,闻知《人民文学》副主编商震莅会讲座,我感到欣然。赴京前,信手带上了自费订阅的最新一期《人民文学》,莫非冥冥中我已经意识到了这次邂逅?

说老实话,我对商震老师知之甚少。从中国诗歌学会祁人老师处,最先听得商震其名。作为军事家的那一个商震我知道早些,诗人、编辑家商震相见恨晚。说来对商震老师有所不恭,知道他编辑《人民文学》,还是在这次诗会,杂志编辑栏也确有其名。历任《人民文学》主编我还算在意,不知商震老师,都怨那个“副”字,呵呵。

有抽烟嗜好的商震老师,在禁烟的会议室,忍不住“犯规”。别以为他散漫随意,一直在等待好作品的他,审稿之严近乎苛刻。谈及编稿心得,言语间流露出一个编辑对职业的敬畏。敬业的商震老师,还是一位优秀的诗人。现场他读起了新作《残雪》:

一小堆儿,一小撮儿/躲在墙角、树坑、阴暗处

    失去了洁白的肌肤/失去了耀眼的体态/只保留冷酷的本性/对抗春风

    用尘土伪装/用枯枝败叶伪装/怀揣一剑封喉的利刃/伺机,让赶赴春天的人/恶梦成真

各个自然季节会按时来去 /春以后的日子/依然要警惕/阴暗处潜在的冷

最后一章,发人深省。在老师笔下,残雪这一寻常意象,被赋予了人间俗常气息。自由交流中,论及诗艺之外,我对《人民文学》吸纳“郭敬明”,谈了自己的看法并提到自己此前的相关评论,商震老师就我提出的问题一一回应。面对韩寒和郭敬明等青春写手的围追堵截,想必编辑《人民文学》的商震老师心中定然五味杂陈吧?

在我带来的那册《人民文学》扉页,商震老师写下了这样的句子:读《人民文学》的人,一定是真诚热爱文学的人。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他对自己编辑刊物的喜爱与自信。当编辑的诗人,还是做诗人的编辑?具有多重角色的商震老师,宛如一株刺槐。编辑工作注定他要有刺,借以剔除平庸之作,可他的工作又给文学世界奉上一片绿荫。有诗人情怀的编辑商震老师,提醒人们“春以后的日子/依然要警惕/阴暗处潜在的冷”,而我从他那里,仿佛嗅到了故乡刺槐花开的缕缕清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1 19: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叶文福:一挂恣肆奔腾的瀑

诗人叶文福的名字,已然进入了大学文学史的教材。一章《将军,你不能这样做》,振聋发聩,也给作者带来了坎坷和不幸。“叶文福”三个字,是以一串凝重的符号走入我青春记忆的。

第一次听到叶文福的声音,是在其讲座的前一天晚上。诗会举办地酒店的电梯里,一位个头不高的老者给旁边的人说,我得的是癌症呢!周围的人忙要他避讳,他依然故我。那张熟悉的国字脸,浓眉,分头,这不正是叶老师吗?提前一晚到会的叶老师,直率放言,留给了我惊鸿一瞥。

第二天,一袭围脖,头发略微灰白的诗人走入会场。瞬间,整个会场笼罩在一个强大的气场之中,而叶文福便是这气场的核心。他情思澎湃,任语言流淌成奔涌的河;他气宇轩昂,让诗句氤氲为浩瀚的江。他手足并用,宛然一位声情并茂的演讲家;他悲天悯人,分明那个幽州台上的歌者。《毛诗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这一论述,在叶老师这里得到了充分展示。

叶老师或愤激,或歌哭,无不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在我看来,年逾六旬的叶老师,永远不会衰老。他忽一会纯真质朴如孩童,发天籁之语;忽一会他又如沧桑阅尽的智者,出惊世之声。聆听他激情四射的演讲,翻读他血泪凝成的文字,我的眼湿润了,我的心,隐隐生疼。疼痛中有怜惜,更有震撼;震撼中萌敬仰,敬而生痛。叶文福,此一刻幻成诗的化身,让我意乱神迷。

利用讲座间隙,我口里说着“抢”个镜头,和叶老师合了影。老师对我的“抢”。颇为赞赏,说用得好。闻知我来自山西临汾,他眼前一亮。他向我问起郭新民,提起彭图,后来得知叶老师的爱人王粒儿本是晋北女子,怪不得叶老师对山西如此钟爱呢。转而想到,如叶文福这般大诗人,尚且从敝人家乡觅得神仙伴侣,看来作为山西的诗者,不必只为我们拥有唐代的王维、王勃、柳宗元而自豪了,我们山西本是诗人的爱情之乡啊。

商震老师在《人民文学》(1999年第8期),曾经编辑发表过文福老师的组诗《注视》,其中一首叫《冰川》:
  一条冻僵的声带/在群山的傲岸中苍白 /只为温度升不上去 /所以永远唱不出来 /一朝消融 /便是飞瀑 /———谁敢给你温度/ ———谁敢听你起诉

叶老师在写冰川吗?他分明是在写自己啊!捧读叶老师最新推出、也是他的首个散文集——《收割自己的光芒》,我的耳畔久久回旋着歌者叶文福的高亢吟唱。摩挲扉页上老师郑重的签名,回味老师为我挥就的教诲:“热写冷处理”,一挂飞瀑似乎在我眼前舞动。那奔腾的水花、迷离的水雾、空灵的虹霓,组合成叶老师一张生动的脸庞。

*   *   *

苍松、刺槐、飞瀑,大美如诗,诗如其人。京华归来,思绪飘摇。向晚时分,蜗居之外阴郁的天空,有细雨飘落。晋南的这座小城,正在春雨淅沥中向夜入梦……

2010-2-28傍晚,元宵节于豆木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 20: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 08: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桑恒昌:一棵崖畔挺立的松
赞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 11: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欣赏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 1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意之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 12: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候 欣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 13: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很细腻。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 20: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3 12: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楼上各位诗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2-25 13:47 , Processed in 0.093153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