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23|回复: 12

海外逸士:翻譯上的幾種認識誤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31 09:3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5:36 编辑

1﹐當一首唐詩被譯成英文後﹐有的讀者會說這首唐詩譯成的英文詩裡﹐一點沒有唐詩的風味了。乍一聽似乎有點道理﹐但仔細想想﹐這話似是而非。因為中英兩種文字是如此地不同﹐一種語言裡的風味不可能在另一種語言裡表達出來。反過來﹐把英文詩譯成中文﹐在中文譯詩裡能保持英文原詩的風味嗎﹖翻譯的功能只能交流詩中表達的意思﹐詩中描述的意境﹐不能轉換詩裡包含的某種語言的特殊風味。所以閱讀譯詩時﹐要看原詩的內容是否完全譯了過去﹐原詩的意境語氣是否在譯詩裡表達了出來﹐譯成的英文詩是否具有英文詩的風味﹐也不要像文章切斷分行的情況。說譯詩失去了原詩的風味者有兩種人。一種人是對翻譯的無知﹐以為原詩的一切可以原封不動搬到譯詩裡去。另一種人是以此來否定譯詩。意思是﹕既然不能把原詩裡的風味譯過去﹐就別譯了。
2﹐由此產生另一認識誤區﹕詩不可譯。按這類人的說法﹐豈非因噎廢食﹐就沒有了詩的交流。這個意見當然不可取。
3﹐是所謂直譯意譯方面的認識誤區。這個問題我在拙文“中英互譯探討”裡已經分析過。但為沒有讀過拙文之人的方便﹐這裡重新提及一下。
近代翻譯界都在討論直譯意譯問題。討論了幾十年﹐還得不出一個一致的結論。這是因為大家只是討論字面意義﹐沒有給出定義。如果我們試圖給出定義﹐再予討論﹐看看結果會怎樣。所謂直譯﹐大家認為﹐是指硬綁綁的一個字一個字譯過來﹐又叫逐字翻譯。這實際上是做不到的﹐因為中英兩種語言是不對等的﹐結構差別也很大。所以提出直譯的說法是完全錯誤的。所謂的意譯是指按照譯者的個人理解意思而譯。而個人理解﹐由於水平不同﹐譯成的文字與原文的意思會差別很大﹐可以從毫厘之別到千里之差。所以意譯這個說法太含糊不清﹐容易誤導初譯者。而且翻譯的原則不容許有這種隨心所欲的所謂的意譯。因為如果按照自己對原作的理解﹐把自己的意思加進去﹐這就不是翻譯了﹐這是改寫。不管改寫得如何傳神﹐只是傳譯者自己之神﹐不是在傳原作之神。所以正確的翻譯是按照原作的表達﹐忠實地表現在另一種文字裡﹐不能走樣。至於原作的意思﹐不管是表面的還是深層的﹐讓讀者自己去理解﹐不用譯者去幫助讀者理解。這似乎像把讀者當弱智﹐非得由譯者在譯文裡把原作的意思按譯者的理解傳達給讀者不可。
所以筆者認為翻譯是把一種文字變成另一種文字﹐而基本意思不應該變。如果意思走了樣﹐就不能叫翻譯﹐只能算是改寫到另一種文字裡去。而現在所謂的意譯就是這種情況。所以直譯意譯這種提法本身就是錯誤的。應該放棄這種不專業的說法。而前人提出的“信達雅”才是指導翻譯的原則。在這一原則裡﹐當然沒有意譯的涵義。所謂意譯應該是指﹕在一種文字裡的某種說法﹐在另一種文字裡找不到相應說法﹐只能根據意思譯過去。這就是意譯的真正含義。除此以外的所謂意譯﹐都是屬於理解誤區。
4﹐翻譯是指兩種文字之間的轉換。同種文字之間的轉換不能叫翻譯﹐而是改寫。有人把古文轉變成白話文﹐也稱之為翻譯。這也是一種認識誤區﹐因為不知道翻譯二字的確切內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31 09:3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5:37 编辑

海老这几天,一直无法登陆论坛,可能国外链接国内出现了问题?暂时转一些海老最新写的文字。
有关讨论,在海老没有进入论坛以前,我先做“转接”——各位有疑问或者讨论,我通过邮件发给海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31 12:4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5:37 编辑

学习。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31 16: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5:37 编辑

可以看出海前辈很看重“忠实”这一条翻译原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4 00:3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5:37 编辑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5 11: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5:37 编辑

受逸士先生的影响,我也很看重“忠实于原诗”的翻译。但我认为两种语言的转换能“一定程度”地传递“韵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7 07:0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5:37 编辑

谢谢!我当时在书上作了批注。等我找到书,再敲上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6 10: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5:37 编辑

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同义词,翻译是挑选加权衡。
老外把英文原创鼓捣成中文,和我们自己把汉诗翻译成英文差不多。
有时候,把母语翻译成外文就像完成一种使命,担起向外文读者介绍自家东西的重任(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以此当作见习英文的)。而把外文翻译回母语,多少更像是分享,给大家介绍自己对外文作品的理解和体会。这主要限于民间和草根。
国家出版社郑重推出的世界文化级别的作品翻译集,往往指定某个学者亲自操刀,这个,翻译,也成了完成使命,译者本身的意向内涵和个性发挥,也就更偏于隐藏了。感觉有些“大家”翻译的东西就像是机器语言,没有“人情味儿”。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6 10:5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5:37 编辑

国家之所以指定某个学者亲自操刀,可能是因为名人效应吧。但更重要的是,这些学者多是著作等身,并在读者中享有盛名的才俊,国家才敢委以重任。希望他们多出精品,以飨读者。
不是我厚古薄今,我更敬佩老一辈学者,以及他们盖棺定论的经典。青年学者们在道义、学识、品格中仍需磨练,其前途未可卜见,一切都不确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6 13: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5:37 编辑

[quote]有时候,把母语翻译成外文就像完成一种使命,担起向外文读者介绍自家东西的重任(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以此当作见习英文的)。而把外文翻译回母语,多少更像是分享,给大家介绍自己对外文作品的理解和体会。这主要限于民间和草根。
呵呵,有同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1-16 20:52 , Processed in 0.09245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