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64|回复: 12

体会:翻译,因陌生而徘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2 14:3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4:59 编辑

翻译,因陌生而徘徊       
(本文仍以英译汉为例)
文/唐凯
诗有许多不可译之处,除了老生常谈的语境和手感,我想再就是其中一些文字技巧和语言游戏,比如专有名词的双关使用,西文字母的机妙组合,单词的玄机词形刻意归结等等。再有就是原文引经据典,搞一些让我们头大的典故和习语(即本来就是他们小范围流行的语句,如俗语和方言),连他们本国人回帖都说晕,都问某某词或短语指的是什么。
那么,如果上述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呢?“看哪都明白,就是不知道在说什么”,这该怎么办呢?就像我们读所谓现代汉诗遇到了“呓语”和精神病一样。
说诗是因熟悉而不译,这是蒙人的,是比喻的。说诗是因陌生而不译,这个我信。
(本文引述文本共二首,均为昨天和今天“最新面世”,分别来自英国和美国这两个“最权威英语国家”的权威诗歌网站,因为他们都叫“诗刊”,就像中国的《诗刊》和《诗选刊》,均为唐凯翻译)
下面这首小诗,非常浅显,可是你知道它在说什么吗?寓意又在哪里呢?这能用现代汉诗所谓的阅读快感来体验吗?
Hawk
BY WENDY VIDELOCK

The forest is the only place
where green is green and blue is blue.
Walking the forest I have seen
most everything. I’ve seen a you
with yellow eyes and busted wing.
And deep in the forest, no one knew.
Source: Poetry (September 2010).

森林,是唯一的
绿是绿,蓝是蓝的地方。
在森林中漫步,我看见
一切的一切。我看见一个你
黄色的眼睛,和落败的翅膀。
而密林深处,没人知道。
(来源:诗刊,2010年第九期,昨天发布)点击原文链接
后来我这样想,这是英国刊物,英国政界有鹰派人物,这首诗叫鹰,是不是嘲讽“鹰派落败”的诗歌呢?
*****    *****    *****
A Head Full of Feathers
There is a drowned man who
will tell everything, his head
buried in a sentence, his head full
of feathers and nothing, of flowers
and fists, the broken backs men hide
with bed covers, the lies wrapped
in dust balls, and what happens when
no one is looking.
In the middle of the silence, before
he speaks, is your chance. Walk away.
There is nothing good in his words:
only stories of what happens
when men have power in the dark.
REGINALD DWAYNE BETTS
一颗长满羽毛的头颅
有一个人,他淹死了
他将说出真相,他的头
埋在一个句子里,他的头
长满羽毛,再无其它,于花朵
和拳头,破碎了脊梁的人
用红色的被子藏了起来,谎言裹起
尘封入瓮,而发生了什么
当没人留意的时候。
在寂静的中央,在他
开口之前,是你的机会。走开。
他没什么好话:
只是一些故事
一些当男人们在黑暗中掌权
所发生的事情。
Shahid Reads His Own Palm
Alice James Books
这首诗中的“句子”还有审判/判决的意思。“于花朵”句是跨时空而出,我暂时能力有限,译不好。“尘封入瓮”是我的造词,有更准确的可拿来置换。再就没什么了。那么,它到底说的是什么呢?这样的翻译能拿出来帖到论坛上去吗?就目前论坛上各位的欣赏取向,这不是找抽吗?
由此,我只能深刻怀疑自己的翻译水平和解析能力。只能乖乖地,收起“大作”,认真学习。
隐晦意象语言的诗歌,跨越语言时空,作者主动抛弃了明意,用熟悉平实的表述陌生的平实,本身就是横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鸿沟(包括中文原创)。但回避它又不行,这是当下诗歌主流。说不定,放到某个先锋论坛上,会迎来一片叫好之声。他们会眉飞色舞地跟你大谈意象解构和语言重组重生再造。若真是应了它,那我只能是自认肤浅,笑有余辜,我是真诚的,这两首诗歌仍然能让我感受表达的力量。但就是不会说出它们有什么优点。
我承认,在阅读和领会生涩诗歌方面,我永远是个雏儿。
对了,这首诗是“美国每日一诗”网站今天刚发布的,这个网站每天只选发一诗,诗由各相关知名杂志和学术单位举力推荐。我坚持浏览了近两年,读诗几百篇,能顺畅翻译出“我的汉语”的很少,也就几十个。
今天举例的,并不是“最绝”的。谁“挑衅”我就给他帖一首。哈哈。
凭直觉(评论诗歌怎么可以凭直觉!),我感觉这首诗写的是民主或命运诉求,有揭示和批判的味道。
点击原文链接
*****    *****    *****
我现在特希望,有谁能正确地把它译出,以破解我心头迷蒙。太他X的要命了,学识浅薄,整不明白。
有听说过“献丑”一词,那都是人家的客套话儿,我这回,是真的……豁出去了!
我最终要表达的是,我徘徊,因为我能力不行,也因此不自信。主啊,快给我力量吧。
2010-9-2 大庆,开心交流
(本坛代码我不会使用,内文链接有可能已经损坏,标题大小写我也动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3 07: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5:00 编辑

几位翻译都不错了,但我还是认为不是“漫步森林中”,应是“漫步森林上”。原因:1 这儿的walking 用的是及物动词;2 主语是“鹰”而不是人 ;3  诗的含义是:鹰在森林上空,只看见外面,和最后一句森林的“深处”对比。4 这里的walking是拟人手法。

点评

周兄讲得有理。  发表于 2010-9-3 07:40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 15: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5:00 编辑

谢提供!
第一首“walking the forest"似乎不是“在森林中行走”。这是“鹰”,应是“漫步森林上,我看见”,它只看见外面的景象,至于森林的“深处,没人知道”。
整首诗似乎暗喻社会政治,人们只知道表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 15:4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5:00 编辑

很喜欢读唐兄这类文字。

只有在森林里,
绿是绿,蓝是蓝。
漫步其中,看见一切。
我看见一个你,
黄眼睛、折翅伤翼。
而密林深处,无人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17:4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5:00 编辑

    哦,原来是这么个意思,似有所悟,你把它整清晰了,也空旷了。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2 17:4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5:00 编辑

    嗯,我原来用的是“徜徉这片森林”,怕人笑话,说不本分。
它是及物用法,或者省略用法,去掉“在”或“于”这类介词还是对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 18:2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5:00 编辑

梁实秋说:昔人喻翻译为含饭哺人,其实此语陈义甚高。我从事翻译,深深体会到因而学之的滋味。他又说,翻译如含饭哺人,岂止是含饭,简直是拒绝之后再哺育人。所以我们读一些古典有时如嚼坚果,难以下咽,但读译本反觉容易吸收。翻译多少有冲淡作用。
我跟他一样,在翻译上是个知难而退的人。但我很羡慕他的莎士比亚的译本,当然不是译本本身——因为我并不欣赏他的翻译,而是他在译本前面对译本的求证、对作品评析、解读和后面的注释部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 18:2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5:0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 20:4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5:00 编辑

外行看着也有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3 11: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8 05:00 编辑

从翻译 外国最新诗歌的经历看 首先必须把原文前后上下 看上很多遍 把文中的表达中心把握  再翻译起来就容易了。
首此在翻译版看到 唐兄译文  非常敬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1-17 17:31 , Processed in 0.094570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