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43|回复: 6

【英诗汉译】译诗三两句心得,请诸位前辈指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7 17:3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6:46 编辑

翻译之难,译者自知。鸠摩罗什大师曾云“改梵为秦,失其藻蔚,虽得大意,殊隔文体,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乃令人呕哕也”。经典、论文尚且如此,何况文章各体,最难是译诗。笔者后学浅薄,才疏而志大,曾尝试以旧体诗的形式翻译英诗数首,不敢说符合信、达、雅的标准,亦有小小心得录下。
格律诗:如严格遵守格律诗的要求,诗歌的翻译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情。绝句尚可,关键在调和平仄。而律诗尤难。最难之处就是中间两联的对仗。对仗确实是中国文字独有的艺术形式,外文很难形成如此整饬的诗联。所以为了凑和对仗,就不得不突破原诗的限制,加入新的意象。当然翻译的原则是尽量使新加的意思靠近原作,如拙译<别后>。
Though we have parted
Lermotov
Though we have parted, on my breast
you likeness as of old I wear.
It brings my spirit joy and rest,
pale phantom of a happier year.
To other passions now I thrill,
yet cannot leave this love of mine.
A cast-down idol—good-like still,
a shrine abandoned---yet a shrine
别后
光阴别后叹婆娑,
倩影铭心岂易磨。
去日欢娱犹幻梦,
今朝追念慰蹉跎。
虽经爱海新波浪,
永忆心田旧鼓歌。
神殿尘封还圣境,
倾颓圣像亦摩诃。
对比译诗的颔联和颈联以及原文,可以看出明显的差别。如果以传统律诗的标准来判定,译诗的前面六句都很糟糕,过于直白缺少含蓄的韵味,特别是犯了合掌的毛病(前六句差不多都是同样的意象,尾联两句也大概是同一个意思)。本人挑选这首诗翻译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尾联的比喻比较奇特,似乎很少在传统诗歌中看到这个意象?
以绝句的形式翻译外国诗歌的例子不少,最有名的应该推黄克孙先生译的<鲁拜集>,翻译很精彩,但突破原文的地方也很多——不过据说FitzGerald的英译就比莪默的原著精彩很多——所以翻译中的加油添醋也不是什么问题,只要保证译著的品质。本人也曾尝试全用律句来翻译雪莱的名作
Ozymandias
Percy Bysshe Shelley
I met a traveler from an antique land
Who said: "Two vast and trunkless legs of stone
Stand in the desert. Near them on the sand,
Half sunk, a shattered visage lies, whose frown
And wrinkled lip and sneer of cold command
Tell that its sculptor well those passions read
Which yet survive, stamped on these lifeless things,
The hand that mocked them and the heart that fed.
And on the pedestal these words appear:
`My name is Ozymandias, King of Kings:
Look on my works, ye mighty, and despair!'
Nothing beside remains. Round the decay
Of that colossal wreck, boundless and bare,
The lone and level sands stretch far away".
奥赛曼提斯
古国游人归志怪:
荒沙巨石耸嵚危。
斑斑残迹遗双足,
像首销沉尚蹙眉。
冷笑犹凝蹇傲姿,
雕工遥想费神思。
无情石木终难朽,
妙手机心能几时。
台座依稀旧勒辞——
“朕名奥赛曼提斯,
神功伟业登天位,
万国君王自愧卑。”
此外黄沙塞六合,
千秋萧瑟极天垂。
很容易看到原诗与译著最明显的差别在第三段的铭辞部分。原文只用了两句`My name is Ozymandias, King of Kings: Look on my works, ye mighty, and despair!'但由于Ozymandias的音节过多,同时mighty和despair非常吃紧,不可能在两句中完成,所以必须在译诗中加为三句——这样也避免了铭辞部分完成于一个出句。但有得有失,要把原诗最后三句压缩成两句,又是一个“篇终接混茫”的意象,对用字的要求极高。目前看来尚未达到理想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7 21: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6:46 编辑

读赏,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8 10:54:42 | 显示全部楼层
译诗 首先要考虑 忠实原文 之后再考虑格律,忠实性(信 达 后面可将雅改为切)是关键,有了这个关键之点 再考虑其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9 14: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卧龙前辈.不过如何把握"忠实"的度.译者是否可以加入自己的理解或发挥?
对于诗歌来说,可不可以只以原文作为参照而创作自己的文章---如同黄克孙先生翻译的鲁拜集? -
其实说到底,就是一个'我注六经'还是'六经注我'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9 16:01:19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无达诂,注定了不同的人眼里不同的理解,甚至作者本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阅读自己曾经写过的诗,也会有不同感受。所以,在了解了“人云亦云”的诗文本基本知识后,可以有自己的诠释和创译。这就是在忠实的基础上求雅达。所谓的完全的忠实是不存在的。一种创译就是一个侧面,侧面多了就成了整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9 16:33:09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两句,关于第一首译诗,既然是译诗,译过来后虽然有汉语古体诗的样子,也只是“徒有其表”而已,和汉诗在神髓方面还是有不小差别的。楼主肯定读过不少英文诗,不用我说,你肯定发现了,很多英诗包括名诗在汉诗的审美看来就是“啊,好美啊,啊,好漂亮啊”之类的下三流诗。这是审美观念的差别。

至于合掌,万不可拿汉诗的严格规矩去定性译诗,虽然能译成符合汉诗审美标准的更好。窃以为,楼主翻译的已经不错了。再接再厉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1:3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赞同木樨黄谷前辈的看法~ {:soso_e18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1-17 05:27 , Processed in 0.09417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