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464|回复: 26

(原创)长空论诗(修改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4-18 16: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23:27 编辑

[这个贴子最后由李长空在 2006/01/10 02:23pm 第 7 次编辑]<br><br><br>(一)<p>诗,不是权贵者官邸客厅的摆设,不是喝血者庆功宴席的酒浆。诗,是带血的荆棘——人民苦难的记录;是燃烧的子弹——为真理的胜利,从诗人的心底喷出的热血。因而,诗学是人学,是社会学,是揭示人和社会的底;诗歌是审判,用未来审判现在,有人性的真善美审判人性的假恶丑。<br>诗,是丰富的想象与联想的结晶,它深深植根于历史和现实的土壤。脱离实际的诗是疯人院里的呓语,没有丰富的想象与联想的诗是呆板的口号。<br>诗,贵真,情真景美,感人心魄;贵新,别出心裁,写出新意;贵曲,曲折迂回,引人入胜;贵灵,灵心妙舌,似有似无;贵痴,狂能上天,怨思填海。<br>诗,可化,不可邪;可奇,不可怪;可乐,不可淫;可谐,不可鄙;可恭,不可耻。<br>诗的本质是真实,是抒情言志;最忌无病呻吟,哗众取宠。<br>所谓“雅”,应以意境之雅为准,不在乎题材、字眼;“通俗”,贵在“通”而“不俗”。<br>真正有价值的诗,必须一方面与生活保持一致,另一方面与理想保持一致。<br>真是诗的父亲,善是诗的母亲,美是诗的恋人,爱是诗的灵魂。有人就会有诗,诗与生命并存。<p>(二)<p>诗人有天赋气质,唯伯乐知之,常人谓神经病。<br>诗人孤寂,是源于独创。忧郁、愤怒出诗人。<br>真诗人怜人忧天,惟独不怜忧自己。不关心国家民族疾痛,愧称诗人。<br>人不敢恨,诗人恨之;人不敢爱,诗人爱之。不辩假恶丑,怎识真善美,怎有“诗德”。<br>诗和哲学一样肩负着解放人类心灵的任务,使之达到纯净、智慧、崇高和自由的境地。因而,诗人是世界之光,是黎明的奠基者,是春天的预言者。<br>诗人应具备的本领是点石成金,化平淡为神奇,把抽象的东西化为具体生动的形象。<p>(三)<p>诗,立意要高远。立意很重要,对于创作来说,就是“立魂”。大文学家曹雪芹曾借林黛玉之口对学习写作的“香菱”们说:“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读一首诗,先看立意,作品格调的高下立判。立意高,作品格调就高;立意低,作品就庸俗甚至卑下。立意的高下之分,对应着作者人格的高下之分,“诗如其人”是也。怎样才能立意高远呢?我认为必须做到“正确、真情、气节、忧患”。<br>“正确”,就是作者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是非观、价值观,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要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同一切腐朽的、没落的、肮脏的思想和行为作斗争。屈原、杜甫、白居易等,就是这方面的先驱和猛士;<br>“真情”,就是作者要敢于说真话、道真情。要爱憎分明,爱人民之所爱、恨人民之所恨。只有辨别假恶丑,才能识别真善美,才会有诗德,这样的作品也才能在读者的心灵中激起震荡和共鸣。屈原、李白、杜甫等,都是这方面的榜样;<br>“气节”,就是作者要有傲骨、有气节、决不媚俗、也不盲目追求时尚。文天祥、鲁迅等都是这方面的楷模;<br>“忧患”,就是作者不辱使命,真切地关注人类的前途、民众的疾苦、民族的团结、国家的统一、道德的归属、文明的涵义、历史的认同等等。杜甫、陆游、闻一多等等,都是最优秀的代表。<br>立意不高远的作品,常见的有如下几种情形:或停留于生活琐事,浅尝辄止;或自我意识膨胀,不能摆正“小我”与“大我”的位置;或思想混乱,含意模糊不清;或追求享乐、拜金;或盲目西化、全盘西化;或表现个人隐私、崇尚“性解放”;或颠倒是非、以丑为美;等等。<p>(四)<p>诗,抒情言志之物。作为一种传播载体,诗不能仅仅抒发一己之情,还须言大我之志。作为诗人,还须竖起道德之剑,成为道德和公德的立法者、引导者和监督者,成为当时社会情况的记录者。如果我们几千年来只是一味地去“阿哥”“阿妹”,而不关心时事及民众疾苦;如果没有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类的诗歌(文学)作品及其它正史以外的作品,而我们又未读过史书,我们就不会同诗人一样,对当时统治者们荒淫腐朽的生活有所了解并进行抨击和指斥,对当时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寄以无限的关怀和同情,对当时社会危机的日愈深重而满怀忧患,也不能找到“安史之乱”的社会根源而对当代社情时刻保持警醒。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诗人如果没有最起码的人格道德观、不去关心时事及民众疾苦,我们还能指望他写出什么好作品呢?哪怕写出了惊世之作也不会得到社会的广泛承认!<br>故诗应该是多元的。优秀的诗人不仅要有生命意识,更应有使命意识;他不仅要将诗的视觉对准人的心态,更应将诗笔直指世态。只有这样,诗歌才能既有人性的纯美又富有时代气息。<p>(五)<p>诗,应具备历史文化内涵。作品要大气、厚重,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就必不可少。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内在的本质特征,它包括一个民族的性格气质、精神追求、风土人情、文艺特色等精神层面的东西。民族文化在诗歌创作中应予以肯定和弘扬,使作品打上民族的烙印。一般来说,越有民族性的作品,也就越有国际性。而历史与文化又是常常交织在一起的,使我们能时时处处感觉到它们的氛围和力量。<p>(六)<p>诗,要使目标读者读得懂。创作诗歌,是要与读者交流思想感情的,“读得懂”是交流的前提。读者花钱买你的作品,花时间读你的作品,你却存心让人读不懂,云遮雾罩,故作高深,这样的作者太没有职业道德。我反对文坛上近年来的晦涩之风,它使诗歌作品失去了大量的读者。现在很多诗歌报刊上大量发表的就是让人难读懂的作品(或庸俗的作品)。人家打着“实验”“性解放”的旗号,打着“谜语诗”、“回文诗”、“藏头诗”的幌子,人家那是“意识流”,是“创新”,是“睿智”,你读不懂只能证明你“落伍”,你“弱智”。晦涩之风的盛行,诗歌编辑要负大半的责任,他们掌握着版面,对稿件有生杀予夺的大权。<p>(七)<p>诗贵真情,真情是诗的摇篮。无论是真情凝成的故事,还是真情孕育的歌谣,只要它能从血液抵达血液,从心灵抵达心灵,并以诗的形式生根、发芽、开花和结果,就有可能成为生命的绝唱,使读者被感动、或者被启迪。<br>诗也贵独创。弓既然拉满,就要射出有力的一箭;诗既然创作,就不要模仿别人也不要模仿自己。认识别人和自我才可能解脱,战胜别人和自我才可能重塑。好的诗歌作品,都具有“人人心中有,(其他)作家笔下无”的新颖、鲜活、生动、独创的艺术形象。象“小雨润如酥”的春雨、“江清月近人”的江月、“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庐山瀑布、“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大漠孤烟和长河落日,等等,无不是形象的独创……而形象的创造要遵循一定的内在逻辑性,使它沿着预设的方向向前发展。如果逻辑混乱,就会造成形象的含混。<p>(八)<p>诗宜精致。诗是一种表达内在体验的艺术形式,情绪的连续性对于形成诗风的统一性具有重要作用,篇幅过长,有时会制约情感连续性的实现。<br>诗,也是一门需要学会隐藏的艺术。隐,就是欲现还掩,好比月在淡云鱼在浅水,自我表现太充分,就要折断欣赏者想象的翅膀。但,隐不是虚无,是实在;实在,才不是伪骗。<br>诗要用形象思维,诗人的思想感情要依附于具体的诗的形象上,否则,就只能流于“假、大、空”。<br>诗不排斥具体的细节,相反,生动形象的细节往往能够给诗带来浓郁的诗意,增强艺术感染力。 <br>诗歌写作象一个黑洞,它会把诗者吸入其中。一旦开始写作,世界本身也改变了:蓝蓝的天空变成了红色的,红色的花朵变成了紫色的,紫色的窗帘变成了黑色的。<p>(九)<p>诗,须妙用创作技法。诗在创作形式(结构)上离不开技法,如同鸟儿离不开翅膀一样。好的诗歌,无不是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但是内容决定形式,任何技巧都不能掩饰诗的本质。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流派,只是一种技法;一切主义,只是一种风格。而诗无关“新”“旧”“派”“代”,只有“好”、“劣”、“真”、“伪”之分。不同的创作技法对取得的创作成效是决不相同的,甚至天壤之别。所以,“量体裁衣”很重要。不过,作品写活了,技法就不那么重要了,因为它已经象生命的各种元素融化进血液中一样,你不刻意追求如何使用它,而它却无处不在,有时候甚至多种技法混合在一起,自然天成。<br>诗,须以最经济的文字去表达最深刻的思想、最浓郁的感情、最丰富的内容。哪怕已经是一首脍灸人口的好诗,也要千锤百炼、精益求精。<p>(十)<p>作诗无秘诀,如认为有者,其定是鹦鹉的传人。<br>作诗如行蜀道,即使“大道如青天”,却依然“我独不得出”。<br>“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是外行话。即使熟读古今全部诗,也不可能写出一首真正的诗。铁棍磨成针还是铁。只有具有“酿酒”本事的人,才能成为诗人。因为,如果说生活素材是米,小说是米饭,散文则是稀粥,而诗歌却属酒。<br>深厚诚可贵,激情价更高;若为功利故,快把诗歌抛!<p> &nbs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18 20: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23:27 编辑

深有同感,诗歌的方方面面需要有这些方面的取向。推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4-19 11: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23:27 编辑

谢谢晓曲先生。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19 11: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23:27 编辑

欣赏了!欢迎多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19 13: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23:27 编辑

确实论得不错。能加入精华贴、推荐给更多的同好参考就更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22 15: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23:27 编辑

论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22 15: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23:27 编辑

己转网刊编辑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22 21: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23:27 编辑

赞同评论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4-23 14: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23:27 编辑

谢谢诸位先生的肯定。祝“五一”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24 12: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23:28 编辑

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6-15 06:55 , Processed in 0.08982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