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01|回复: 30

[散文诗] 《中国散文诗百年史论》之 正史 // 作者: 心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27 13:5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心蝶 于 2016-4-20 22:51 编辑

   
关于《中国散文诗百年史论》的启事

      散文诗是抒写心灵或主观情绪的文体。波德莱尔说过:“当我们人类野心滋长的时候,谁没有梦想到那散文诗的神秘,--声律和谐,而没有节奏,那立意的精辟辞章的跌宕,足以应付那心灵的情绪、思想的起伏和知觉的变幻。”2018年中国散文诗诞生百年。从鲁迅的《野草》到当代文坛,散文诗历经风雨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春天。而它的边缘化、身份认证、风格等至今存在很多争议。很长时间就在思考这些问题,终于找到突破口决定形成著作时,感觉轻松了很多。是的,《中国散文诗百年史记》,将与《史记》一样,形成散文诗的史记。以散文诗起源发展传承为线索,具体分为:正史(即以散文诗起源发展为脉络)、分支(有代表性的流派人物)、编年史(散文诗年选丛书等)、大事记等。这是一个大概的框架,还会根据实际情况做相应的调整。体裁以文学理论与评论为主。
     同时决定收录部分有代表性的作品,视角高远、文本精湛、具有前瞻性和透视性。
     以前为大家写过的评论将作为首选,以后还会不定期收录写作。有符合条件的评论或理论也会收录,面向散文诗界。
     投稿邮箱:邮箱:xindie1@sina.cn
附:链接关于《中国散文诗百年史论》的启事
http://bbs.yzs.com/forum.php?mod ... 42821&fromuid=25801
(出处: 中国诗歌网)

----------------------------------------------------------------------------------------------------------


《中国散文诗百年史论》之 正史    //   作者: 心蝶
目录
绪论
第一节:中国散文诗展望
第二节:《中国散文诗百年史论》研究的思路、文体及相关学科

第一阶段
第一节 中国散文诗起源说
第二节 散文诗与新诗的辩证
第三节 中国散文诗写作方法的探索
第四节《野草》引发的文学裂变
第五节《野草》中神性写作的探索
第六节 巴金散文诗的春秋笔法

第二阶段
第一节 郭风的散文诗
第二节 海梦的散文诗

第三阶段
第一节 耿林莽的散文诗
第二节 当代中国散文诗的高峰(引邹岳汉文)
第三节 耿林莽:写散文诗是天命(引王幅明文)



(创作中添加修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27 13:5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心蝶 于 2016-4-20 21:03 编辑



绪论:

第一节:中国散文诗展望


       起源与发展
       起源于1918年的散文诗,是中国新文学引进的一个品种,有散文的形式,诗的本质。如果说新诗是新文化的副产品,被当作工具边缘化的发展着,那么散文诗就是边缘的边缘,存在身份认证的危机。由于新文化运动是以文化为旗帜,追求政治、社会革命。如沈尹默的《人力车夫》、刘半农的《卖萝卜的人》,以及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等,这些有良知的中国人用笔作为匕首,投向黑暗,是基于历史责任和民族危机感。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战争中的英雄、文化战线的英雄等。而随着新时期译诗的大量出现,散文诗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

       繁荣与局限
       散文诗空前繁荣的今天,什么是真正的佳作,成为关注的焦点。商品社会流行实用主义,精神的麻木窒息了人们的想象。很多诗人依然坚守灵魂的阵地,以真善美书写光明正大,以自信、自在、自由的姿态探索世界。作品的成功与否,有人归结为获奖、发表作品,甚至点击率,这些都是相对的。真正的佳作经得起时间实践检验的,有当时认为是一流的,也有默默无闻的。而诗人所能做到的只有“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毋庸置疑国家的强盛是文化繁荣的根本原因。无怪乎唐诗的宏大、挺拔,那种超越的、惊天地泣鬼神的书写,是民族的最高语言。今天同样处于盛世,文化艺术也是空前发展的时期,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国家全面改革开放的政策,以及工业化的发展,各种文化思潮涌进,散文诗逐步走出了传统写作中的单一和题材狭窄的路子,以其思维的复杂性、选材的多样性,与现代文明逐渐接轨。二、在审美追求上倾向于民族化的同时,不断吸收借鉴西方的表达方式。三、由此引发的一些现象反映了散文诗发展的局限。比如形式主义、片面化的问题。对于生命的终极思考,是创作的最高境界。演绎的方法有很多,具体到分类:接近散文的散文诗,如叙事体、寓言体等。接近诗歌的散文诗,主要是抒情的散文诗。俗话说:通向罗马的道路有千万条,没有好坏之分。如果迷信于纯粹的传统,抑或现代就是迷失了前进的方向,最好的方式是互溶,即扬弃的吸收。郭沫若是这方面的倡导者,也是实践着。

       除此之外,还有无招胜有招的神性写作。“天地无形,故诗无形,随思赋形,随形赋体。”当很多人还在穷追作品的方法时,一些有识之士从最古老的大道出发,找到了中国诗歌的宝藏——神性写作。这种具有浓郁历史责任感,沉淀了文人品格的作品,是万物归一于我,我归一于万物的辨识。无形无法,有形有法,又超越了任何形式的章法;是最单纯的语言;是诗的本性剥离了尘世的躯壳,走进浩瀚的宇宙。神是内心自然的声音,游离于声色犬马之外。传统的恢复也是对现代生活缺憾的填补,代表自然的神成为逃离生活中精神肉体的捷径;成为回归田园、把握命运的审美期待。还有的人认为,诗的起源原本就是从祭祀开始,祭司也是诗人。屈原的《九章》就是穿梭于人与神之间圣洁、美好的形象。成功的作者能与自然、神灵达成默契。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有海子、扬炼等。为探索、深化中国的诗学思想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以此类推,作者需要做到:一是深层次的沉潜与思考。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深入到事物的骨髓。这是传统的写作方法。二是丰富的人生阅历与积淀。俗话说走万里路读万卷书,是讲厚积薄发时质的飞跃。作者必须以虚待实,把现实生活中的万象,通过人生的妙悟、禅理、佛理等九九归一,切入事物的内核,完成思想的升华。与此相反,任何主观、片面否定一切的做法,是唯心主义的。三是超验主义写作。以意取象的方法,是跟着感觉走,扩展了作品的范围,构成了神奇、玄妙、唯美的艺术视觉与感受,起到了创造性的艺术效果。这种方法多用意象的多角度叠加,镜头的推拉等意识流手法,让读者感受到距离感,又有适度的现场感。形成了若即若离的意境,有着朦胧美的神韵。代表人物有顾城、舒婷等。生生之美,是保持艺术生命的生机活力,只存在于永不停止的探索,永无止境的创造再创造的过程中。

       展望未来
       散文诗是心灵之树无限释放的成果。不能脱离土地、社会、以及时代,这是共性。它独特的情感、体验、以及自己的语言,是个性。优秀的作者要深入生活,听从时代的召唤,又要沉入水底,寻找自己真实的感受,以及生命的起源与终极思考。至于城市、乡村、浪漫、现实都是可以突破或兼容的。诗人的精神就是在有限的时代、有限的生命里,挖掘事物的无数可能性。

       一、解决地域、流派的问题。地域与流派在今天的整个诗歌界似乎有着明确的划分。在未来诗歌的旗帜下,散文诗也会出现地域与地域、流派与流派、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有方法的写作与自然写作互溶。这种穿透力来源于时间、空间,也来源于社会的进步,以及文明深入内心的高度发展。二、语言的回归。在游历了无数方法和色彩之后,语言回归简单、朴实、互溶,以及与情感等契合。那种单纯、复杂、侧面、正面的句式,仿佛歌唱中民族、美声、流行、原生态的交响,以高、低、直、曲反复敲打形而上的美,形而下的美,就是一个美。美的婉约、美的豪放、美的高超、美的贴近脚下的土地。三、诗与自然的合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老子的“为无为,则无不治。”这也是最东方的、民族的。这种精神深而又深、远而又远、大而又大,将在未来的诗界与作者的灵魂一起抵达多维、多元空间。在那里一块石头、一粒种子、一颗星星都会成为起源与终极的探索,给与生命最深厚、广阔的关怀。在那里作者就是道、神、自然,就是万事万物的载体,又被万事万物养育,最终在无穷远的地方交合。天地人合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27 14: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心蝶 于 2016-4-20 22:47 编辑



第一阶段:


第一节 中国散文诗起源说

      站在中国散文诗百年的节点上,溯本求源,正本清源。那些觉醒、变迁、融合,挟裹着大时代精神的作品,呈现出波澜壮阔的诗学美。放眼起源,主要有三种说法:一、征古说。二、译诗说。三、统一说。前两种对立的看法,在矛盾中统一于文化现状,又反过来规范、引导散文诗的发展。是散文诗在文体翻译,以及中国传统文化长期积累的厚积薄发。

    征古说
    征古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有散文诗起源于先秦散文,以及起源于赋的说法。本文用赋为散文诗起源说。赋起源于战国,兴盛于两汉,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司马相如的《子虚赋》等代表了它的辉煌。其主要手法为比兴,被现代散文诗广泛采用。散文诗讲究的篇幅短、意境美、诗意浓等,都可以在赋中找到影子。如:王勃的《滕王阁序》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是情与景,物与理的交融。在借景咏怀中抒发了报效国家的壮志。其地理人文的良辰美景,配以人性关怀,在移步换形,比兴中开合有度,错落有致,环环紧扣,对韵、声韵、用典都达到了极高度水平。对散文诗的影响很大。
    刘半农的《晓》:“回看车中,大家车横西倒,鼾声呼呼,现出那干——枯——黄——白——死灰似的脸色,只有一个三岁的女孩,躺在我手臂上,笑弥弥的,两颊像苹果,映着朝阳。”从“苹果”“颜色”“朝阳”,可以看到比兴,以及注重场景诗意的传统手法。由此可见,振兴中国散文诗,传统文化不能丢。那些情感强烈、想象丰富、节奏鲜明的特点,正是散文诗的神韵。
    征古说法是散文诗边缘化,认证危机中向纵深层面的求索。因为过于关注传统文化,忽略了散文诗自身的特点,无法平衡二者的关系。试想一边是古文,一边是白话文,很难跳出来成就真正意义的散文诗。比如赋的韵律、平仄、对仗等,都是循环往复进行的,在情感、节奏、艺术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而散文诗只要求内在的节奏感。从上面的例子还可以看出,散文诗打乱了赋、诗歌等句式,形成了散文的形式,但其意境美、修辞美、音乐美等本质,依然属于诗的范畴。可以称为大诗。
    征古说法在某种意义上,有吸取传统文化精髓的意义。但限制了散文诗文体的陌生化,陷入程式化的概念,不利于文学的推陈出新,以及创造独具价值的文体。阻碍了新时期中国散文诗的发展。

    译诗说
    中国散文诗的起源与翻译西方散文诗有直接联系。散文诗在19世纪中叶产生于法国,阿洛休斯贝尔特朗《夜之卡斯帕尔》的出版,标志着法国散文诗作为独立的文体诞生。波德莱尔是那个时期的代表人物。20世纪初,鲁迅在翻译彼德莱尔作品时,受《巴黎的忧郁》影响,以及对当时中国现状的苦闷和思考,创作了《野草》。创作期间又受正在翻译的日本作家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的影响。运用了意识流等表现手法,开了中国散文诗,也是中国文学的先河。
     1915年7月《中华小说界》第2卷第7期登载了刘半农翻译的屠格涅夫的四首散文诗。鲁迅、郭沫若等很多作家,翻译作品同时,身体力行投入了创作。1918年在《新青年》、《新诗年选》分别出现了刘半农、胡适、沈尹默的散文诗,但不标准。散文诗最早出现在刘半农作品中。冰心、徐志摩等创作,也是从散文诗起步。
    根据以上情况,译诗说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与西方作家在情绪、艺术追求等方面产生了共鸣。也即体会到世界文学的共鸣。二是社会背景、家庭背景等因素引发的探索。三是新思维、新概念的水到渠成。

    统一说
    从中国散文诗最初版图的几位知名作家作品可以看出,有传统文化的厚积薄发,也有译诗点燃的导火索,二者对立统一。现代散文诗与征古说、译诗说既有相同的共性,又有独特的个性。在审美追求、语言表达、艺术手法方面都存在着辩证关系。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了解散文诗的起源,就像寻根或灵性的觉醒。顺流而下是散文诗的春天,逆流而上是传统与世界文化的经典,由此加宽加长成为新的起点:是民族的、也就是世界的。


第二节 散文诗与新诗的辩证


       散文诗是一种新的文体,本质是诗,却比诗更自由,节奏相对舒展,形式更加灵活多样,但有诗的思想情感和艺术特色。抒情散文诗有少许叙述、议论。它“足以适应灵魂的抒情”,是在新诗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演绎文本的主题,在抵达新诗审美的同时,抵达了更多的广度、深度。

     散文诗与新诗形式的辩证
     一
      散文诗与新诗比较形式是散文的,可以分为两种:一是靠近新诗的散文诗。这类散文诗形式上大多分行排列,长短不一。相对于新诗更加松散。二是靠近散文的散文诗。有的不分行,或根据句子划分。

“吉檀迦利(选章)/泰戈尔
你已经使我永生,这样做是你的欢乐。这脆薄的杯儿,你不断地把它倒空,又不断地以新生命来充满。
这小小的苇笛,你携带着它逾山越谷,从笛管里吹出永新的音乐。
在你双手的不朽的按抚下,我的小小的心,消融在无边快乐之中,发出不可言说的词调。
你的无穷的赐予只倾入我小小的手里。时代过去了,你还在倾注,而我的手里还有余量待充满。”

       由此可见,散文诗的两栖性决定了形式上的交叉运用,只是比新诗更加自由、灵活了。从目前来看,主要是这种接近新诗的分行法。万变不离其宗,有人说判断作品是不是真正的诗,可以采用纯散文形式。那些不分行的散文诗在诗美追求与诗学建设上,也许因为明确更直截了当。

       二
       有人采用二者的特点区分散文诗与新诗,把散文诗归结为线与线连接的创作,新诗为点与点的跳跃。散文诗通感手法等广泛应用,早从二十年代鲁迅的《野草》开始,到耿林莽作品为代表的今天已广泛流传了。传统的线性思维确实不能概括当今散文诗波澜壮阔的局面。

       这里牵扯到散文诗现代化的问题,这种现代化是指在实践中的不断成长,而不是纯粹的西洋化。在这个过程中,有些散文诗更加靠向新诗,比如曾经有人用大诗来概括散文诗、新诗、诗词,以此弱化这些概念。也可以看出散文诗与新诗的关系有相容的共性,也有各自的特点,但不能从根拔起。之间理性的辩证思想,存在于广泛的创作实践中,又反过来强化了诗学思想。为散文诗的成熟发展做出了坚实的努力和贡献。

        三
       艾略特主张的“诗不是感情,也不是回忆,也不是宁静。诗是许多经验的集中,集中后所发生的新东西。”在当今散文诗创作中,有根据以往的经验,结合诗的特点的散文诗与新诗结合等组合。这种对诗的体验式转化,是经验之上的创造,不是机械粘贴现实,是在千篇一律的形式中找出突破口和引申义。也是新诗与散文诗更贴切的统一。

       散文诗与新诗内容的辩证
       新诗有两个特点:一是以意象说话,没有议论、叙述。二是诗性的叙述,没有议论。散文诗允许议论和叙述,保留了诗意的散文细节。二者统一在诗的高度。真正成功的散文诗最终站上诗的高度,而不是以哲理取胜。
“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
                                                                                                            ------------- 鲁迅《野草》
                                                                                                                                                                                   鲁迅用野火       烧不尽的草,表达期待中国底层的觉悟,让不灭的火焰烧出崭新的世界,彻底消灭封建制度。生死之间的思考是最深沉的哲思,却通过“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等,在夹叙夹议,诗性的述说中有张有弛地完成了建构。这些自由的表达,是与新诗的不同之处。

       好的散文诗形神兼备,形是形式,神就是内容反射的思想。与传统散文诗比较,当代散文诗向诗靠近的同时,超越了小情绪的抒发,走向更加广阔的世界。其一,在有根文学的倡导下,认识到生命中难以逾越的是血缘,以及养育自己的这片天地,要在大时代中讴歌新生事物,发现人类的真善美。其二,探索历史题材,或用超验主义方法探索未知领域。其三,贴近自然,有良知的作家是把作品作为挖掘民族、社会、自然中更深层次的东西,而不是急功近利追求表面浮华。作品中可以找到血脉的起源,现实中的理想,民生大事,以及时代发展的见证。今天的散文诗与新诗一样,有着基于现实,高于现实,通往世界、回归人类心灵的成长力和能力。


        散文诗与新诗语言的辩证
       柏拉图认为语言虽有约定俗成的一面,但主要出自人类的非随意性创造,语言制造者必须具备某种能力,知道如何相应事物本性,按照某些法则来创造语言。诗就是对汉字的重新组合,包括继承、发展、破坏、建设。作者在运用或创造的时候,受到很多条件制约。如鲁迅《野草》中“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静穆表示寂静肃穆的意思,暗含环境的险恶。这种语言的多义性是对传统的继承,最早出现在清朝费密的《姑苏洞庭山》诗:“天气颇静穆,理檝冒晨雾。”有引申义。继承与发展来源于作者深厚的内功,也源于大环境的制约。

        新诗在“五四”运动之前,就已经开始用白话写诗了。刘大白是中国新诗最早的倡导者,他的代表作《秋晚的江上》:“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陽回去。/双翅一翻,/把斜陽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那鸟儿倦了,却还是驮着夕阳归巢,是不忍把它留在身后,还是渴望光明的追求。这样的作品看来有些直白,内涵比较简陋。在文化为社会、政治服务的同时,导致了语言的浅淡。但词语之间的紧密、弹性,用象形、假借等传递的能量,是新诗发展的基础,也是与夹叙夹议散文诗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语言与事物之间,如果不存在先验,也没有后验,是同时发生的。以此类推新诗与散文诗的语言,可以互相沟通,也有各自的特点,不存在高低强弱之分。当前中国的散文诗、新诗与其它国家相比,如果说他们是在延续,我们就是在创造发展中探索。要实现二者的飞跃,必须从传统中挖掘,西方中借鉴,以及作者的创造发挥。古典的东西不能拿来就用,尽管很多人在尝试古典诗词的脱壳。西方的文化也不能直接吸收。想起一句伟人的话: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在诗歌中国的今天,优秀的作家、诗人都在历史的演变、复杂的社会结构,以及自然发展中形成属于这个时代的自己的语言。这是二者之间的共性。

       散文诗与新诗写作方法的辩证
       散文诗与新诗都是产生在新文化运动前后,有别于诗词且不受格律限制。二者之间的区别:新诗要求大致押韵,节奏鲜明。而散文诗没有具体的要求,可以有种内在的节奏感;新诗分行比较自由,散文诗一般采用完整的句式,或完整的段落;新诗只有意象构成的意境,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留白。散文诗意象构成的意境中可以叙述、议论。靠近新诗的散文诗其艺术表现方式很多有相同之处,唯一不同的是多了叙述议论。优秀的作者会写新诗,就应该会写散文诗。反之,会写散文诗就会写新诗。这也是考验其文化底蕴,以及境界的问题。是诗意成长过程中的转换,在作者自由的宣泄中可以诗,也可以歌,以民族的形式展示给世界真善美。

       新诗与散文诗互相抵触,互为映照,表现在作品的方方面面。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两座丰碑,是世界的也是民族的,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27 14: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心蝶 于 2016-4-20 22:48 编辑

第三节 中国散文诗发展中写作方法的探索

       散文诗作为承载人类感情最大的载体,在与自然、社会碰撞中形成与诗歌共同语言的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语言。中国散文诗近百年历史,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发展变化,并逐步完善。

第一阶段
       二十世纪初, 在胡适的“作诗如作文”口号鼓舞下,散文诗与新诗没有明确的划分,直到《新青年》发表了沈尹默了《三弦》,标志着散文诗创作初步进入了自觉状态。1919年从鲁迅的《自言自语》开始完全进入散文诗文体创作。《野草》以其艺术成就被公认为中国的第一部散文诗集。

“求乞者/鲁迅

       我顺着剥落的高墙走路,踏着松的灰土。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微风起来,露在墙头的高树的枝条带着还未干枯的叶子在我头上摇动。
   微风起来,四面都是灰土。
  一个孩子向我求乞,也穿着夹衣,也不见得悲戚,近于儿戏;我烦腻他这追着哀呼。
  我走路。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微风起来,四面都是灰土。
  一个孩子向我求乞,也穿着夹衣,也不见得悲戚,但是哑的,摊开手,装着手势。
  我就憎恶他这手势。而且,他或者并不哑,这不过是一种求乞的法子。
  我不布施,我无布施心,我但居布施者之上,给与烦腻,疑心,憎恶。
  我顺着倒败的泥墙走路,断砖叠在墙缺口,墙里面没有什么。微风起来,送秋寒穿透我的夹衣;四面都是灰土。
  我想着我将用什么方法求乞:发声,用怎样声调?装哑,用怎样手势?……
  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
  我将得不到布施,德不到布施心;我将得到自居于布施之上者的烦腻,疑心,憎恶。
  我将用无所为和沉默求乞!……
  我至少将得到虚无。
  微风起来,四面都是灰土。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
  灰土,灰土,……
   ……………………
  灰土……”
  
       鲁迅的《求乞者》鞭打了国民意识中的麻木、虚伪、虚无,以及奴性。作品基本是叙述、议论、心理独白等,也有通感手法。它们互相沟通、联想,增强了作品的弹性。“我顺着倒败的泥墙走路,断砖叠在墙缺口,墙里面没有什么。微风起来,送秋寒穿透我的夹衣;四面都是灰土。/我想着我将用什么方法求乞:发声,用怎样声调?装哑,用怎样手势?……”我——泥墙——断砖——微风————灰土——手势等,这些意象有隐性的、也有显性的,之间互相抵触,互为支撑,于视觉、听觉、感觉中完成了心理体验。由此可见,意识流手法在二十世纪初已经成熟运用了。
       基于时代的因素,鲁迅的作品倾向于理性的回归、灰色的抒情。极度压抑的现实中推倒一面墙,在灰土四起时各走各的路。墙隐喻了社会的黑暗、人性的扭曲,是腐朽、破败的。也可以说是检验善与恶、希望与绝望无形的尺子。在自觉与不自觉的矛盾体验中探寻人生的价值,是他用内心的情感反映社会的方法。也是对生命的意义进行多方位的思考。就像臧克家说过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郭沫若追求自由诗体,对散文诗文体十分重视,但当作新诗对待,相信有裸体的诗,即不借重音乐的韵语,而直抒情绪中观念之推移的散文诗。

“山茶花/郭沫若

    昨晚从山上回来,采了几串茨实、几簇秋楂、几枝蓓蕾着的山茶。
    我把它们投插在一个铁壶里面,挂在壁间。
    鲜红的楂子和嫩黄的茨实衬着浓碧的山茶叶──这是怎么也不能描画出的一种风味。
    黑色的铁壶更和苔衣深厚的岩骨一样了。
    今早刚从熟睡里醒来时,小小的一室中漾着一种清香的不知名的花气。   
    这是从什么地方吹来的呀?─—
    原来铁壶中投插着的山茶,竟开了四朵白色的鲜花!
    啊,清秋活在我壶里了! ”

       他的作品有火山爆发的气势,狂飙时的风格震撼过很多人的心灵。这篇作品却清新剔透、优雅委婉、细腻深情。采用了白描、议论、隐喻等方式,用古典意象山茶、楂子、岩骨等赋予了新的意义。那些生机勃勃的意象象征的正是秋天,“清秋活在我壶里了! ”以此表达的顽强、奔放、豪情正是“五四”精神的折射。新文化运动是以文化为旗帜的政治、社会运动,诗人在发挥作用的同时,却束缚了想象。但白话诗的出现意味着中国诗歌摆脱了沉重的文言甲壳与格律形式。近代新诗、散文诗最大的功绩在于完成了语言、形式的演变。

第二阶段
       50年代形成了柯蓝和郭风为代表的偏重于诗、散文的两大散文诗风格。优秀作者有自己的艺术语言。即在传统的基础上,经过重组、拼接等方法,于普遍性中捕捉到诗性并擦亮诗意。柯蓝的作品借鉴了鲁迅及波德莱尔的创作方法,将丰沛的情感由点及面对应反复推拉的蒙太奇镜头。通过这些场景的变换、叠加、重复,绵延无垠的意境。

“春雨/柯蓝

    清晨,这是个新春的节日;我振奋精神,冒着细雨在故乡的泥路上奔走。

       春天的蒙蒙细雨,一阵阵微风洒下一阵阵于思,它们从遥远的天边飘来,却又飘落得这么亲近。这故乡的春雨呵,使我迷离,一阵风来稀,一阵风来密。我看不清、听不出哪些是传来的故乡的山歌?那些又是儿时听来的一串故事?

       这故乡的春雨呵,太使我迷离,一阵风来稀,一阵风来密。我看不清、听不出哪些是母亲临别时的叮嘱,哪些又是父亲难忘的希望?蒙蒙的细雨呵,你滋润着春天的泥土。而母亲的叮嘱,父亲的忠告,却滋润着我无尽的回忆。

        谁说回忆只属于过去?回忆也给未来增添前进的勇气。”

        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平面与立体。从选材看春雨本身就是立体、动感的存在形式。“它们从遥远的天边飘来,却又飘落得这么亲近。”也有现实中的人与理想中的仁的思维,“我看不清、听不出哪些是传来的故乡的山歌?那些又是儿时听来的一串故事?” 。这些纵横交错的思维,把看似高不可攀的意义潜伏在文本中,成为一种新探索、新概念。二是复沓与音韵。在回环往复中反复咏唱强调了情感,突出了主题。“这故乡的春雨呵,太使我迷离,一阵风来稀,一阵风来密。”这种句式的反复出现,使全篇显得优美和谐,让读者体会到流畅圆润的感觉。三是叙述与抒情。好的叙述既有传统的内功,又有自身的外功,是道独特的风景。这场春雨好在故乡的路上,是“母亲的叮嘱,父亲的忠告,却滋润着我无尽的回忆。”是叙述之前诞生的,也是写作过程中渗透的。看似简单,实则深厚。需要作者深厚的底蕴以及高妙的悟化。四是聚焦与发散。用蒙太奇式的静态浮雕,发散瞬间的感情。母亲、父亲、泥土、故乡在作者的抒情中被由点及面的推拉、聚焦,成为作品中反复关照的主题。语言没有新旧,关键是作者的重新组合、应用。在当时环境下,写出这样一些闪光的诗句,已经为散文诗长久的发展隐藏了更为强大的转机。

第三阶段
         80年代至今,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国策,各种文化思潮的涌进,使散文诗逐渐走向现代化、多样化,改变了花边文学的命运。相应出现的体裁有报告体、纪实体、旅游体、探索体等散文诗。以耿林莽为旗手的中国散文诗进入了历史以来最繁荣的时期。他以90岁的高龄不断挑战、创新一些高度和难度,他的作品中看到的是传统走向现代的历程,有前瞻性、多义性、纵横睥睨、收放自如的独特性。被称为新时期“把散文诗真正写成了诗” ,并形成自己风格的第一人。

“遗忘/耿林莽

  屋顶被掀去了,窗框与门不翼而飞,
  只留下一片废墟。

  一堵危墙还留在那里,兀然而立。溅血的墙体上,挂着一件黑衫。
  没有十字架。头颅与头颅中的思想,统统被删去。
  风吹着黑衫,吹着空荡荡的袖口。

  蝙蝠们飞走于古屋的黄昏,
  唯一的知情者从此消失。
  留下你,不肯撤离的一片影子,
  比遗忘更真实。
  风吹着黑衫,吹着空荡荡的袖口。

    我听见了昔日的沙哑之音,从袖口中传出,在诉说着什么?
没有人倾听。”

      其写作方法与之前的比较,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破:
      一、背叛了传统散文诗的以意取象。以主观意念取象的方法使意与象互生,构成了神奇、奇妙的意境。被掀去的屋顶,不翼而飞的窗框,是《遗忘》的心理感受。而随之引出的十字架、空空的袖口等,是跟着感觉走的结果。这些意象在某个时空横向、纵向由浅入深的交错演绎中,把感觉置换为超验,使作品增加了多义性,起到了创造性的艺术效果。二、抒情中加入叙事,也是一个突破。散文诗的本质是诗,也有叙事与议论。他的作品在传统散文诗单纯抒情的写作方法上加入了叙事。“蝙蝠们飞走于古屋的黄昏,/唯一的知情者从此消失。/留下你,不肯撤离的一片影子,”这些诗性的叙述是诗与事的合奏,是情感的沉淀、激情的升华。是语言多功能的有机结合。同时穿插运用的还有移步换形、蒙太奇手法等。在把握文本脉络的同时,由远及近,由表及里揭示事物的内核。三、声与色的和谐。文本中重复出现的“风吹着黑衫,吹着空荡荡的袖口。”起到了强调主题的作用,又琅琅上口具有音乐美。而对应遗忘的废墟、黑衫、十字架、影子等,用一幅幅画面无声述说着内心的情感。这种呼之欲出的手法,是在打散与聚焦中重组一些似有似无的意境,于不动生色中戛然而止。“我听见了昔日的沙哑之音,从袖口中传出,在诉说着什么?/没有人倾听。”用一句话概括:此时无声胜有声。


      综上所述,中国散文诗的发展是承上启下的过程。其中的演变是偶然,也是必然的。之间的填补与完善是遗憾,也是自豪。但谁又能说他的作品超过了鲁迅的作品,那是一座真正的历史高峰呵。而后代的人又岂敢在前,岂甘在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3-27 14: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心蝶 于 2016-4-20 22:48 编辑



第四节 《野草》引发的诗歌裂变


   《野草》是鲁迅的,也是中国第一部散文诗集。诞生于“五四”运动后期。虽然只有24篇,却以崭新的思想性、艺术性突破了中国文学的格局,表现了那个时代作者的苦闷和抗争。《野草·复仇》、《野草· 乞丐》、《野草 ·影的告别》、《野草·死火》等,借鉴汇集了波德莱尔、日本作家等表现方法,在生死、虚无、人性之间,体验生命的终极。由此引发世纪文学断裂,形成了散文诗独特的文体。

一、回归中突破创新,是历史的自然必然
    《野草》是作者内心冲突的写照,“他的哲学都包括在他的《野草》里。”(章以萍:《古庙杂谈》)鲁迅是战士,“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是思想的真实写照。置身于现实,又不能改变现实的苦闷,在这部书中得到了充分表现。

“但倘若用一柄尖锐的利刃,只一击,穿透这桃红色*的,菲薄的皮肤,将见那鲜红的热血激箭似的以所有温热直接灌溉杀戮者;其次,则给以冰冷的呼吸,示以淡白的嘴唇,使之人性*茫然,得到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而其自身,则永远沉浸于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中。

这样,所以,有他们俩裸着全身,捏着利刃,对立于广漠的旷野之上。

他们俩将要拥抱,将要杀戮……“
                                                                ——《复仇》

      血淋淋的场景,是灵魂回归,在现实与理想中厮杀。是一种没有距离的写作,是历史的自然的。在诸多因素交错的时代,一种民族文学积淀的厚积薄发。鲁迅不愧为文学巨匠,天才作家,《野草》成为中国散文诗的开山作品。

二、《野草》与散文的裂变
    《野草》24篇作品中,有些过于倾向散文。比如《野草·好的故事》等。这种现象告诉我们,一种独立体裁到来时,产生于某些背景后面,又凸现出自己的特质。那些背景自然成为与其关联的形式或本质。这些背景就是散文、诗歌,即从散文裂变成为诗歌中的诗。由此界定散文诗:散文是形式,诗是本质。其公式表示裂变过程:散文——散文诗——诗。这种客观自然的回归、进化、呈现,是散文诗的童年,也是中国文学,以及古老中国的童年。是世纪初、世纪末人的思想、文学结构、新旧势力交锋中诞生的双子。

三、《野草》与诗歌的裂变
      野草的产生是鲁迅平时有感而发。在体裁和题材上突破了已有散文诗的文体界限。郭沫若却把散文诗当诗,作为新诗打破格律限制的重要依 据。“他相信有裸体的诗,即不借重音乐的韵语,而直抒情绪中观念之推移,这便是散文诗。“二者之间的划分,散文诗成了笼统的概念。而新诗成为独立文体在40年代中后期。可见当时散文诗的地位以及作用。
      第一代散文诗人,特别是鲁迅先生为散文诗开拓了广阔的前景,那些中西方通感手法的娴熟应用、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文本内与文本外 的多义性,为散文诗的发展埋下了辉煌的伏笔。

四、回归中的重逢
       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没有绝对的,包括经典。我们在回归源泉的同时,应该是一种理性的态度,即不要绝对崇拜,又要在传统的基础上构造新的文化氛围。这就是历史与现实的使命。野草是一把尺子,握在传统的手中,是继承与传承。传统是经典,启发我们永远坚守主旋律的阵地。传统又是使命,激励我们永不止步,为散文诗不断做出新的诠释。完善文学发展的规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27 14:03:49 | 显示全部楼层
煌煌大作,期待继续!

点评

谢谢老朋友 在学习反思中写作 下午好  发表于 2016-3-27 14: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27 18: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学习老师精彩大作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27 19:3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除此之外,还有无招胜有招的神性写作。“天地无形,故诗无形,随思赋形,随形赋体。”当很多人还在穷追作品的方法时,一些有识之士从最古老的大道出发,找到了中国诗歌的宝藏——神性写作。这种具有浓郁历史责任感,沉淀了文人品格的作品,是万物归一于我,我归一于万物的辨识。无形无法,有形有法,又超越了任何形式的章法;是最单纯的语言;是诗的本性剥离了尘世的躯壳,走进浩瀚的宇宙。神是内心自然的声音,游离于声色犬马之外。传统的恢复也是对现代生活缺憾的填补,代表自然的神成为逃离生活中精神肉体的捷径;成为回归田园、把握命运的审美期待。还有的人认为,诗的起源原本就是从祭祀开始,祭司也是诗人。屈原的《九章》就是穿梭于人与神之间圣洁、美好的形象。成功的作者能与自然、神灵达成默契。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有海子、扬炼等。为探索、深化中国的诗学思想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以此类推,作者需要做到:一是深层次的沉潜与思考。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深入到事物的骨髓。这是传统的写作方法。二是丰富的人生阅历与积淀。俗话说走万里路读万卷书,是讲厚积薄发时质的飞跃。作者必须以虚待实,把现实生活中的万象,通过人生的妙悟、禅理、佛理等九九归一,切入事物的内核,完成思想的升华。与此相反,任何主观、片面否定一切的做法,是唯心主义的。三是超验主义写作。以意取象的方法,是跟着感觉走,扩展了作品的范围,构成了神奇、玄妙、唯美的艺术视觉与感受,起到了创造性的艺术效果。这种方法多用意象的多角度叠加,镜头的推拉等意识流手法,让读者感受到距离感,又有适度的现场感。形成了若即若离的意境,有着朦胧美的神韵。代表人物有顾城、舒婷等。生生之美,是保持艺术生命的生机活力,只存在于永不停止的探索,永无止境的创造再创造的过程中。

……收藏。学习,慢慢来品。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28 14:4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心蝶大手笔,将被载入散文诗史册页,品味学习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3-28 15:2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收藏了,有时间细细品读学习!您的诗文集和中国大诗选都收到了,一定认真拜读您及各位诗友的佳作!谢谢心蝶老师!写作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1-20 18:33 , Processed in 0.10626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