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页
《野草》引发的文学裂变
作者:/心蝶
《野草》是鲁迅,也是中国第一部散文诗集。诞生于“五四”运动后期。虽然只有24篇,却以崭新的思想性、艺术性突破了中国文学格局,表现了那个时代作者的苦闷和抗争。《野草·复仇》、《野草· 乞丐》、《野草 ·影的告别》、《野草·死火》等,借鉴汇集了波德莱尔、日本作家等表现方法,在生死、虚无、人性之间体验生命的终极。由此引发世纪文学断裂,形成了散文诗独特的文体。
一、回归中突破创新,是历史的自然必然 《野草》是作者内心冲突的写照,“他的哲学都包括在他的《野草》里。”(章以萍:《古庙杂谈》)鲁迅是战士,“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是思想的真实写照。置身于现实,又不能改变现实的苦闷,在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
“但倘若用一柄尖锐的利刃,只一击,穿透这桃红色*的,菲薄的皮肤,将见那鲜红的热血激箭似的以所有温热直接灌溉杀戮者;其次,则给以冰冷的呼吸,示以淡白的嘴唇,使之人性*茫然,得到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而其自身,则永远沉浸于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中。
这样,所以,有他们俩裸着全身,捏着利刃,对立于广漠的旷野之上。
他们俩将要拥抱,将要杀戮……“ ——《复仇》
血淋淋的场景是灵魂在现实与理想间厮杀的写照,是没有距离的写作,是历史的自然必然。在诸多因素交错的时代,民族文学的厚积薄发。《野草》成为中国散文诗开山之作,鲁迅不愧为文学巨匠,天才作家。
二、《野草》与散文的裂变 《野草》24篇作品中,有些过于倾向散文。比如《野草·好的故事》等。这种现象告诉我们,一种独立体裁到来时,产生于某些背景后面,又凸现出自己的特质。那些背景演变为与其关联的形式或本质。散文诗的背景是散文、诗歌,即从散文裂变成为诗歌中的诗。由此界定散文诗:散文是形式,诗是本质。其公式:散文——散文诗——诗。这种客观自然的回归、进化、呈现,是散文诗的童年,也是中国文学,以及古老中国的童年。是世纪初、世纪末人的思想、文学结构、新旧势力交锋中诞生的双子。
三、《野草》与诗歌的裂变 《野草》的产生是鲁迅平时有感而发,在体裁和题材上突破了文体界限。而郭沫若是把散文诗当诗,作为新诗打破格律限制的重要依据。“他相信有裸体的诗,即不借重音乐的韵语,而直抒情绪中观念之推移,这便是散文诗。“二者之间的划分,散文诗成了笼统的概念。新诗作为独立文体出现在40年代中后期。可见当时散文诗的地位及其作用。 第一代散文诗人,特别是鲁迅先生为散文诗开拓了广阔前景,那些东西方手法的互溶、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文本内与文本外的多义性,为其发展埋下了辉煌的伏笔。
四、回归中的重逢 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没有绝对的,包括经典。我们在回归源泉的同时,应该以理性的态度,即不要绝对崇拜,又要在传统基础上构造新的文化氛围。这是历史与现实的使命。野草是一把尺子,握在传统的手中,是继承与传承。传统是经典,启发我们永远坚守主旋律的阵地。传统又是使命,激励我们永不止步,为散文诗不断做出新的诠释。完善文学发展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