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09|回复: 50

[散文诗] 卷45 随写随编 第五辑 散文诗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4 09: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山城子 于 2017-8-4 09:09 编辑

45  随写随编  第五辑  散文诗记

享受诗意的皮影介绍与抒情--学习梅香《手指舞弄的神奇》
/  山城子

【中诗精品】
手指舞弄的神奇
成都/梅香

   
非遗节暗自欣喜,传播着民间文化的热情,欢语撒在非遗博览园。
   
推崇的皮影文化展示着幸福,是走遍大川南北,誉满四海的川北王皮影。
   
有幸接触王家皮影,缘于偶逢皮影世家第七代传人王彪,不曾熟悉的皮影,在世界上开成了绚丽的花。
   
千里走单骑,有一定难度的皮影戏,三国风云人物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豪迈,飞在刀光剑影里。
   
迪斯科是一场现代舞,皮影在激情的音乐里舞动,大小朋友上台亲自操纵,寻一回演出的魅力。
   
手指舞弄的神奇,揣好辛劳和娴熟,皮影挤进世人的眼帘里鲜活。

   
小牛皮一出场就摆真功夫,精雕细琢成就舞台人物,随意走秀。
   
台上飘出的人物,畅想着功名和势利,喜欢暖暖的目光。
   
台下飞扬的掌声,佩服着王家皮影人的耐心和强烈的操纵欲。
   
川北南充走出的王皮影,排好自家不凡的阵势,在屏幕上生动,陪笑颜心花怒放。
   
世界非遗的桂冠保护,携好国家的大力扶持,王皮影代代传承再发扬光大,同阆中古城一同做梦,一起欢呼。
   
荧屏上的闪亮,手指舞弄的神奇,把快乐投影在世间,诉起舞台故事的精彩。


【学习记录】

      
总觉得,我小时候在家乡看过皮影戏似的。当然,那是从关内进入关外的小小驴皮影戏班子演出的。旧时华北毛驴多,制作用的是驴皮。而秦川一带,则用牛皮,且4-6岁口为宜。看来梅香写的王皮影,当然属于秦川大地的。
      
散文诗,毕竟属于诗,而非散文。因此不论以什么为素材来写,也会诗意盎然的。
      
所以诗意盎然,是因为诗人天生就有将语言艺术起来的灵气。语言不一句挨一句地艺术起来,那就只能是散文了。梅香此篇写的是王皮影的皮影戏,申遗成功,并将其从舞台演出效果,到制作技艺的功夫,都做了诗意的介绍。这样的内容,自然是写通讯、散文,或者说明文的好素材。梅香是诗人,当然要写成诗歌了。

      
写诗歌,就得有诗意;呈现诗意的句子,就得有诗性。梅香的这篇作品,正是这样的。请看:
非遗节暗自欣喜,这样一开头,节日就人格起来了。你见过什么节日像个人儿似的,还暗自欣喜呢?我见过,就是在梅香的这篇散文诗里啊!
      
诚然,不懂诗为何物的人,又得说是病句,且能咄咄地问,节日又不是小动物,咋可以拿来拟人了呢?这类老先生或少先生从不曾想过,小动物在没有出现童话之前,也不曾被拟人过。若生在那时,他也一定会说,疯了疯了,小白兔又不是人,咋可以说话呢?那样,若是能阻挡得住的话,也就没有后来的安徒生、格林,或者是郑渊洁了。
      
接着第二行里的皮影文化也被人格了。真是疯了,节日你人格了,文化紧跟上,也人格了。一个欣喜,一个幸福”——绰约而行,一路谈情说爱了一般。哈,这样才看了两行,就轮到我暗自欣喜——当下的散文诗,正在超越自由体新诗吧?毕竟,自由体新诗中还真有一些人,越来越莫名其妙地将语言艺术,变成了语言的无序组合。其晦涩难懂,而毫无美感可言。那实在不是诗。而偏偏一些中没看懂的人,还怕人家说不懂诗,所以赶紧跟帖赞美,很皇帝的新衣了,悲哀!

      
含蓄与精炼,是任何诗的诗性中首要的两个要素。必须齐备,形影不离而自始至终。这样欣喜而幸福的抒情,无疑是含蓄着诗人热爱伟大的中华民族,心怀民族自豪感这样的情怀。而精炼呢?你看4-5行。一行写古戏,一行写今舞。若是散文,不知还得费多少笔墨。但,如斯,已经活灵活现了。第一节末行中的揣好辛劳和娴熟,代替了多少苦练的故事和成就呢?这样一个动词的拟物兼通感式活用,两个形容词辛劳娴熟的活用为名词,不仅含蓄着诗人的情怀,精炼着文本的行走,又是多么地灵动了语言,给读者以审美享受呢!
      
至于第二节,我就不细说了,反正小牛皮也人儿似地走秀了。接下来一样精炼地、灵动地含蓄着诗人的伟大民族情怀。在落笔行,同上节末行一样地反复了标题手指舞弄的神奇,从而前呼后应地结束了梅香她美丽的介绍、赞美与抒情。

    2017/7/8
于夏云



泰然于苦夏的惬意——学习西厍本人《一水绕城
学习人:山城子


一水绕城
西厍本人

一水绕城,也绕城中人陷落在苦夏的心。
沿水骑行,只为把憋郁在体内的一条小河释放出去。
我放它生,它也就放我生——绕水三里,挥汗如雨,但是脚头轻快,两胁生风,心旌活泛若鲤。
阔水迟流,携带水草和落日,递送微凉和薄腥。
短岗疏林,掩映噪蝉和归鸟,收藏余热和残浊。
日日随水绕城半匝,目遇成色,耳得为声,庸常景致悉数收拾在心。
心旌若鲤,逆水顺水向东向西向苦夏,讨要的就是这样一份快意和淋漓。

2017.7


【学习】
越过你的《落日》,我驻足你的水域。你处于苦夏的水域,也有美丽的落日。
跟你围城绕行,感受你的宽阔而泰然的心情。泰然在“把憋郁在体内的一条小河释放出去”。
还泰然于“脚头轻快,两胁生风,心旌活泛若鲤。”还掩映于“阔水迟流”“短岗疏林”。
人生,能够活出“目遇成色,耳得为声”者,委实达观得可以。为此,如何不向本人学习?
本人者,西厍也。西厍用他的作品告诉我:诗,就是(心)情思(想)从含蓄中美丽起来。

2017/7/28
于夏云



战无不胜的宣示——学习心蝶《虚实篇》
学习人:山城子

虚实篇(中诗精品)
/心蝶

孙子,写下虚实篇时
有没有想到折衷题目,虚虚实实
答案肯定有,因敌而制胜
公园前334年,亚历山大东征
假形调遣波斯军,成为取胜佐证
实得太重,把兵压到《史记》下
被司马迁用笔投出

孙子,对弈中喜欢什么方式
回马枪,隔山炮,车马炮绝杀
成吉思汗的疲敌计,隔山喊话,放火,截堵
最后一炮搞定。是孙子的孙子
是另一个你,攻其所不守
他不识字,不懂兵书。是你的种子
在探出世界时,弯弓射雕
拉长你的思想

孙子,你的家乡齐国阳谷
产庆功酒,也产武松打虎酒
齐鲁人酒量大呵,喝倒天下多少英雄
他们瘫在地上,五谷酒味掺着血腥
红透生命旗帜

孙子,我坐在你的兵书前
就像跨在战马。不知道力量来自何方
屏住呼吸,朝向一道光
你动动唇角,感觉战马挨了一鞭
鼻息如雷,张开双踢
越出地平线


【学习】
这个《虚实篇》,心蝶以“孙子”连续拎起了四节诗,也就拎起了全诗。既然“拎”,“孙子”就成纲了。纲举而目张。这篇作品的目其大无比,囊括了古今中外。开始就伸展到两千三百多年前的马其顿王国去了。笔锋一转,就回到中国大汉朝的《史记》了。接着越过千年,就犒劳起成吉思汗——孙子识字,铁木真不识字,用兵娴熟如出一辙,当然是“孙子的孙子”而一句“弯弓射雕”——更懂孙子的人,其实你不能不想到“还看今朝”。“红透生命旗帜”,则莫过于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人了。你字面上没说,是诗的规律使然。不含蓄,何以为诗?结尾,你还原到自己。“兵书”成了你在诗界驰骋的“战马”。“鼻息如雷”,那是何等的动静。我从中听出了一位诗人的呐喊,她的作品,要太阳一样地“越出地平线”。我相信你,你对古代文献的研究,已经深厚了你的文化底蕴。你会在“虚虚实实”中,战无不胜的。这样的一种宣示,调动了你沿着逻辑而伸展的想象力。有了这样的想象力,你会飞得更远。感谢你。感谢你在这篇作品中,告诉山城子:将个人的志向或计划,借助于与其相匹配的架构与素材,来做语言的艺术呈现,一定是一首好诗,精品诗。


2017-7-28
于夏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4 09: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喻拟而排比的呈现——学习郑立《莼菜:柔软与纯净》
学习人:山城子
       

莼菜:柔软与纯净【中诗精品】
郑立

      在青山绿水之间,在莼菜晶亮的眼眸,我看见人间的柔软和纯净。
      “于以采蘋?南涧之滨。”蘋,莼菜的真身,行走在《诗经》。在千年如初的指尖,在翠绿如玉的田畴,抒写我望眼欲穿的清涟。
       简明而古意的莼菜,在粼粼水波之上,在莹莹眉睫之下,引领怡然的风语,闪烁阒寂的星辉,回味简朴的时光,思味梦幻的温暖。田畴的直白,由近及远。人间的画境,由远及近。
       在鲜美滑嫩的舌尖,莼菜说出水中人参的娇柔,说出四季如歌的羞怯,说出生命辽阔的隐秘。纯净于水,柔软于心。
       莼羹一碗翠颜色啊!一碗静穆的冬野,一碗萌动的春晖,一碗弥漫的夏凉,一碗清冽的秋思。一碗除烦、解热、消痰的药性,赔补我至味的根脉。
      在中国莼菜之乡,石柱黄水,一万亩莼菜,在我的心头,示以爱和感恩。


【学习】
旅游或采风,然后把所见所闻所获得的准备以诗的形式呈现出来的感想确定之后,就是如何呈现的问题了。重庆石柱县黄水镇,原属于老少边穷地区。国家扶贫政策的落实,使他们逐步富裕起来。万亩莼菜,就是当年的扶贫项目之一吧?不然,诗人落笔怎有“示以爱和感恩”呢?脱贫致富的农民,爱谁,感恩谁,就不然而喻了。这就是诗人确定的抒情之旨了。
旨,必须由艺来呈现,否则就不是诗了。郑立此篇之艺,在于喻拟而排比,都是文学体裁中常见的积极修辞格。“如初的指尖”“如玉”“清涟”“春晖”这些都有了喻义;“眼眸”“行走”“指尖”“眉睫”“说出…娇柔”“说出…羞怯”,都产生了人格化的阅读效果。而前后相应对的则是两组排比句的穿插。当然还有引用,以及词类活用的点染。如斯,作为读者的我们,才得到了语言的审美享受,才认可这是一首好诗,精品诗。

2017-7-28于夏云


精粹的美句翩然而至——学习阿鹏《鱼游春水》
学习人:山城子

只要打开阿鹏的词牌名散文诗系列,他那排着队的小短句子,就带着其特有的精粹,活泼美丽地给人以美的享受。今天就选《鱼游春水》这篇,具体学习一回,享受一回。

《春从天上来》词牌名散文诗组章之四:鱼游春水【中诗精品】
                                                           文/阿鹏

         一片春水,这是我的家园,有虹出没,也有荷开。
         在水之央,有星之印,有月之印,有太阳之印,有风云际会之印,天地交辉。
         于是,缘于水,福有双至,情有双生,爱心妖妖,我在赶赴一场春天的约会。

         弥望四围,春天开张,三重看远,左岸花令,有清荷,摇曳方塘;
         春在孵香,花事轮流,三品香艳,右岸花慢,有蜻蜓,小戏荷尖……
         于是一树花开,于是一树鸟鸣,于是一树蝶飞,已是春正好,风光旖旎。

         这个时候,因水相依,有水相托,红尘在我身边。
         水之湄,阳光有一线、一束,又一片,明媚簇生,春天分外妖娆。
         水暖了,浅遇,且遇,有情在四处,兴极在八方,我入戏呀,与草戏,与荷戏,与蜻蜓戏……,游弋摇弋,我说出了情话半田。

          在半田莲,在雨细中,在风细时,有蛙入水,有蛙上岸,只是那一声 “噗通、噗通”, 那一声声“通、通、通”,寻什么?忙什么?
          我有唇间的话题,有藕心,偶有心,这是一场水的姻缘。
          一双眼睛发现,都是一滴水喂养的生命,可以在水中漫步寻欢,可以自在,可以逍遥,是“不懂、不懂”,还是“懂、懂、懂”?
          因为有水包围,春已包围,家可以无处不在。

          于是,一滴水的泽被,在眉尖、在眼角、也在心窝,我飘飘然,浮来浮去。
          迎着风,我在听,午后的一挂彩虹穿过水袖的声音。
          水起涟漪了,而一切都在水的状况之中。

          在于水,有福呀,水鲜活了,细浪翻飞,我在呵护自己,等候下一盏时光,一盏盏莲开。
          体征之外,四围之中,气候流行起来,时光已经过隙。
           我深谋远虑,不给光阴留白,从东到西,从南至北,把时空交给岸上的布谷鸟去播春。

          有心一本,有阳光、雨水和岸上分流的烟火,在我凡俗的生命中出现,与一生连接为一体。
          我知道了,只要是生命,也有春天。

          端详四处,目光在成长,阳光楚楚动人,花开的声音在头顶。
          我不会在深水处发愿,一朵浪花含在口里,布道的是一串荷钱,只要尖角之上放送春天的故事情节,花枝招展地,在蛙声鼓歌中为我的颜值加成,为我迎来送往的岁月加冕。

          因为与水有关,我听到了撕裂肌肤的拔节声,一声、两声、三声……推波而来,也逐浪而飞,来自于黑暗的泥土,不论浅的,不论深处,不朽肉身站直起来,一寸寸在抬高生命的位置。

           留下一个眼神,众里寻他,何须百度,三尺之内见芳草。
           于是,云天,碧水,春开境,日子还很长;
           于是,春天的欢场,在水区,我不离,恋恋不弃;
           于是,我致敬流水,张开呼吸,心荡漾,快乐在烟波里,来来去去……


【学习】

1)“有虹出没,也有荷开。” (摘自第一节)
——我孙女儿天天看《熊出没》,不知道阿鹏叔叔还有“虹出没”,也童话了一般。

2)“福有双至,情有双生,爱心妖妖”(摘自第一节)
——这一沓一叠,搭配极好。更好在福“双至”,款来了情“双生”。“妖妖”做了“爱心”的谓语,就有了牡丹的美盛之貌。(妖妖:美盛貌。 唐 舒元舆 《牡丹赋》:“妁妁妖妖,逶逶迤迤。”)

3) “春天开张…… 春在孵香,” (摘自第二节)
—— 动词“开张”的移就兼比喻式活用,春天就像一个大型的商业广场一样开始经营了。动词“孵”的移就兼比喻式活用,我已经领略到这是春天经营的项目之一了!

4)“阳光有一线、一束,又一片,明媚簇生,”(摘自第三节)
——以“线”“束”“片”分别状写光态,美在具有比喻效果的“簇生”的形象、新颖。

5)“我入戏呀,与草戏,与荷戏,与蜻蜓戏……,游弋摇弋,我说出了情话半田。”(摘自第三节)
—— “入戏”的比喻排成比了!“游弋”携来个“摇弋”,复沓得新鲜!我们辽西老家有“好话说了一马车”的俗语,这里阿鹏新鲜别致成“情话半田”,仿佛看到两个人边插秧边悄悄话了似的。

6)“噗通、噗通”, 那一声声“通、通、通”,……是“不懂、不懂”,还是“懂、懂、懂”?(摘自第四节)
——妙在拟声在前,后面竟然谐音出个暧昧传情的描述来。

7)“目光在成长,阳光楚楚动人”,(摘自第八节)
——新鲜在于“目光”可以“成长”(单说这语言背后含蓄着观点的成熟);“阳光”可以“楚楚动人”,已经把诗人自己的深爱,楚楚地呈现出来了。

2017/7/29
于夏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4 09: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命赞歌——学习潘志远《聆听 一颗小小的石头》
学习人:山城子

诗歌诗歌,诗人一般都喜欢歌。潘志远老师自不例外,不仅喜欢听,还为其写进诗里来了。
歌曲,《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是一首深情的爱的歌曲。但那强劲的旋律,那情深的渗透,径直穿透了厚重的历史。这种穿透力,来自哪里?毫无疑问来自生命。这是一首生命赞歌。

聆听 一颗小小的石头【中诗精品】
潘志远

一颗石头。
千年前的你、我、他。千年后的他、你、我。
消解了血液、肉体、思想和灵魂。一切都未消泯,只是浓缩、凝固。
或者转移了场所。
或者沉默。
甘于被掩埋,甘于被挖掘。
更甘于静静地看着我们,欲说无声,欲诉无泪。
你是它的知己吗?蓝颜,红粉……
一颗能量的内核,瞬间释放
在静寂的魂灵里华歌、狂舞,带来你的昨世,也带来你的今世
来世轮回。
“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深深埋在泥土之中,千年以后……”悲怆、凄凉、辉煌的旋律
滔滔。呐喊,惊雷,闪电……生命骄傲的宣言
都凝于一颗小小的石头!


【学习】

既然诗旨已经被我(读者)确定为生命的礼赞了。那么,我要学习的就是潘老师,他如何将这样的情思,艺术到语言的叙述中去的。
首先,这小小的石头,就艺术为“你、我、他”,相隔千年回环为“他、你、我”。是人们。
当然不是简单的人们的生命,而是凝固了血、肉、思想、灵魂的生命。这样的生命“甘于被掩埋,甘于被挖掘。”甘于被诗人复沓排偶。诗人将其放置在寂静中,是为了让其内核“瞬间释放”。于是乎“华歌、狂舞”,“呐喊,惊雷,闪电……”生命的活力,就是这样被连珠炮似的语言,做了艺术的呈现。

2017/7/30
于夏云


人之初,性本善——学习时光空壳《去向诱因》

学习人:山城子

向谁学习,谁就是老师;老师不在学习的现场,学生只能自学。
自学的权利,就是想如何学就如何学,学到什么,都是有益的。

去向诱因【中诗精品】
时光空壳

我们的生命终将与谜团交织在一起。
那个死去的女巫,没有比她更肮脏阴暗。
她本身就是肮脏阴暗。
存在,或许只有一个目的——深陷绝境。

从一开始,她更需要一位按摩师,显而易见的深谙。
无法想像,等待着她的会是哪种野兽。

“让我快乐的月牙儿,我要带你去向炙热的沙漠。在苍穹之下。
该死的,我建议你先把八字胡剪掉。
我会踏上一条危险的越轨行为,那会让我一去不复返。
如果你愿意。”

或许,她更需要一位委托者与温和的好奇心。

             J.K(古龙先生)
            2017.5.26


【学习】

时光空壳把社会心理学的有关概念“诱因”,引入了他作品的标题。
我必须先学习这个概念。有关解释为:诱因 incentive 驱使有机体产生一定行为的外部因素。与它相对应的概念是内驱力。内驱力和诱因都是形成动机的因素。存在于机体内部的动机因素是内驱力,存在于机体外部的动机因素是诱因。诱因按其性质可分为两类:个体因趋向或取得它而得到满足时,这种诱因(如食物)称为正诱因;个体因逃离或躲避它而得到满足时,这种诱因(如电击)称为负诱因。

看来,不论碰到了哪种“野兽”,女巫已经是个罪孽深重的人了。“从一开始,她更需要”以及“或许”,表明了诗人的善良。女巫在出生的时候,如何不善良了?毕竟“人之初,性本善”呀!但,外界(特别人类社会正处于资本的繁衍时代)的刺激,无论是正是负,确实也不该怪罪她——如果她从一开始就受到“按摩师”(心理医生)的疗救;或者她有“委托者”(利益代理人),就好了,就不至于“肮脏阴暗”,也不至于“深陷绝境。”如斯判断,当有根据的。那便是女巫吟唱了。“让我快乐的月牙儿”,也天真烂漫来的。“危险的越轨”,也是“如果”的假设……所以,诗人主张“温和的好奇心”,就是主张对 “女巫”现象的存在加以关注、研究,乃至加以解决吧?

学习记录,也就是答卷。还不知老师何时看到我的作业,难说这是及格的。我所以学习这篇,就是觉得耐读,耐琢磨,耐寻味……寻味的过程,如何不是学习的过程呢!能引起读者(山城子)这般互动的作品,当然是精品了。

2017/7/31
于夏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4 09: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颂扬的心思全掩映在景物中——学习杨祥军《散文诗二章》
学习人:山城子

散文诗二章
杨祥军

    赶潮

    正值朝潮高涨。涛声隆隆,海浪翻滚,一波一波来,摔打岸边礁石,万千浪花飞溅;海鸥盘旋半空,呦呦鸣叫,似欢歌,如慨叹;早起的游客于沙滩撒欢,嬉笑,拍照。此天文大潮也,难得一见。
    忽有舢板离岸,如落叶入水,飘飘摇摇,径往海湾中去,令人捏一把汗。而艄公稳坐船头,银发黑肤,黄衫白巾,有仙风道骨之感。
    离岸不远处,是一片鱼排。想是渔民赶往鱼排,查看大潮之下,鱼排安否?
    更远处,一艘巨轮,披着朝阳,缓缓离开码头,驶向远方。潮来潮涌,波来浪去,在巨轮身边开了无数的花。
    岸绿海蓝,朝阳初升,浪花绚丽,南海畔,好一幅大海潮生美景图。

    听汐

    “涛之起也,随月升衰”
    月光如华,草木静怡。红树湾,习习凉风下,睡意朦胧。
    海水在悄没声上涨,海湾中的红树林,何时成为银白色中的几座孤岛。或是一幅水墨画,几笔浓墨,点缀幽深意境。
    夜鸟叽叽轻叫,静寂的夜里,多么悦耳。
    其实更有宏大的声音,隐藏在海水之下。
    我趴在地上,贴着礁石,听到隆隆的声音,由远而近。如万马奔腾,如雷霆隆隆,如大河奔涌。
    这是潮汐的脚步,是远方来的声音。
    宁静的夜,古老的大地并没有沉睡。
    汐来潮涨,明天,奏响新的战歌。


【学习】

其实,潮与汐从实际形态看,并没有质的区别。就像生物的呼吸,不论什么时间进行着,也还是呼吸。海平面相对于沿岸周期性的涨落,很像是大海的呼吸。只不过大海白天呼吸叫潮,夜晚呼吸就叫汐了。

今天,是世界上古今中外,最强大的一支军队,诞生90周年的日子。在这样的日子里,选择南海畔的潮汐来抒发情感,最后还说“奏响新的战歌”。诗人在颂扬什么,不就显而易见了吗?含蓄,是诗的第一属性。诗人描摹的是大海的呼吸。而这描摹中,会不时地流露出诗人深深的赞颂之情。“万千浪花飞溅;海鸥盘旋半空,呦呦鸣叫,似欢歌,如慨叹”,欢歌什么,慨叹什么?当然是人民军队的成长壮大和保卫祖国的赫赫功勋!“更远处,一艘巨轮,披着朝阳,缓缓离开码头,驶向远方。”披着朝阳的巨轮,难道不是祖国的形象?“驶向远方”,那是执行护航任务去了吧?“潮来潮涌,波来浪去”在守卫祖国的每一寸海疆啊!“古道仙风”的艄公,“宁静的夜”等的穿插,都是和平盛世的无言暗示,不是全靠着我们的国家有一支强大无比的人民军队吗?
好的诗都是这样:把真实的情思,掩映在景物及事情的描述之中的!


耐品的诗意——学习西厍本人《清淤船(外二章)》
学习人:山城子


我喜欢写诗意日记,大多用自由体的形式,有时也写成散文诗。但我的东西写得都直白,自然就不耐品。而西厍本人写的,我就觉得耐品,所以来学习。


[散文诗] 诗日志:清淤船(外二章)
文/ 西厍本人


风声
在江边逆风而行。不同树种的林子发出质地各异的风声。
领受这交响,令耳朵更确信自己的归属——杨树林的喧响已有秋声的前奏,而水杉林也与平时的静穆大异其趣,针叶之间的摩擦发出柔和的瑟瑟声。比之更细柔的,是道旁弱柳呼吸一般的声音。
在语言述之无力状之无方的听觉体验中,耳朵迷醉,但犹腾出空儿,去捡拾江水拍岸的崆崆之声。
身体和思维的容器似乎收集了所有,却又空前虚无,轻得不能再轻。

清淤船
搁浅在落日里,清淤船的咽喉炎宿疾难愈。
因为停止作业,它终于不再咳喘。它的静默像极了一个戒了烟的清道夫的静默。它蹲在浅滩上,守着落日这孤悬的灯。
没有落日的黄昏,它一样蹲守在那里——落日在它的蹲守中走完所有的仪轨,比任何一个黄昏散步者所见的都更完整和肃穆。
在散步者或然的一瞥中它只是景致的一部分,但是很明显,它和这条河,和时间,都有契约在身。

拐弯
顺着河道拐弯而拐弯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生活中的拐弯多了去,可是一码归一码,那些拐弯充满了巧智,顺着河道拐弯,是一种笨拙。
河到哪里,你就到哪里。
你信任河:一条驳船有多么信任河,你就有多么信任河。
有时候一拐弯,河把你带到一场风雨面前;有时候一拐弯,河又把你带到落日面前。你来不及患得患失,把眼前的境遇统统热爱一遍。

2017.7
         
        post_newreply

【学习】

黄昏散个步,走一趟就三章;章章耐品,竟然。

《风声》展示诗人的观察力。虽然非“观”而听,却仔细得可以了。
喻之“交响”。杨“喧响”、水杉“瑟瑟”、柳“细柔”、水拍岸“崆崆”。描声如临其境。
我想我也能写出来。但我写不出“似乎收集了所有,却又空前虚无”来。于是他的耐品。若经我手,“崆崆”之后就完事,你品什么?能品出“此中有真意,欲辨已惘然”的味道来嘛?

《清淤船》偏偏病了,当然不能清淤了。客观上这是实情,毕竟所有的工具,都不可能永久地用下去。诗人散步所见,就是个已经不能用的了,除非大修。我想我遇到“搁浅”的清淤船,就不会有这些说道。因为我不想思考社会现象,我习惯于欣赏自然美。一条破船,无美可写。西厍本人分明是个爱思考又时刻关注社会问题的人。所以,开头就将个“宿疾难愈”搁在那儿,让你品。而结尾又说“但是很明显,它和这条河,和时间,都有契约在身”,这就令人品味一个黄昏了。或者,你忽然想到你们单位的那个不作为的领导了吧?或什么呢。

《拐弯》其实很哲理的。我想说,生活也好,人生也好,企业也罢,你要拐弯,必须循着规律。这就没什么可品了,理性思维。诗是形象思维的。所以西厍本人说,“顺着河道拐弯,是一种笨拙”。这样,你就得品了。既然“笨拙”,又为什么“信任”呢?我呢,写什么喜欢一条道跑到黑,真不会“拐弯”,是一定耐不住品的。

弄明白了道理,就是收获。看来只要有耐心,没有什么学不懂的。虽然,懂了不一定付诸实践——写作惯性使然。

2017-8-3
于文化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4 14: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慢慢学习拼读 老师辛苦 致敬

点评

谢谢心蝶!下午好!  发表于 2017-8-4 16: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4 16: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信息时代的情书——学习田卫社《独家记忆》
文/ 山城子

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情书的传递就迅捷方便起来。因此,而同城或异地的恋爱终成眷属,在亲朋好友中传为佳话的,也不略若晨星。诗人田卫社的这篇——可惜我不是那位“隔屏相望,依屏相守”的被恋者。若是,我早就不“隔”而“守”了。

独家记忆
文/田卫社

已经六年了,执着的眷恋潜藏在月光的思念里,游离在花开不及的神秘园
忧伤的手指在梦幻里,借着蓝萤火之光刻下一抹想望的味道
睡在诗歌里的诗人,遇见了爱情,隔屏相望里遇见了你
对望生香的梦幻中,你说我的诗歌里增添了一种如痴如醉的激情与涌动

回响在热望美和爱的尘香情语里,你附和我的依恋之梦
阅读爱情,从唇角抖落进月醉春梦,缘牵情,望穿秋水
眼睛里的情语吵醒了夜的寂静,梦之上,是什么经由了夜色
与你有关的梦中开始与思念有关,梦幻的波动里用月光清洗忧伤

一问一答完成了一种美丽的思想,与爱情相遇的诗人,因爱而美,为爱而生
夜之思的遐想里,爱情和思念相约走出自卑,从心境出发,唤醒快乐的意象
守候的心,开始等待一场梦的亲临,想望神秘园里踏着夜色情狂歌舞
一滴爱情的泪珠,取连理之枝,与你共舞相思红树下

滋润着期待成梦的心魂,已经习惯了那么久的隔屏相望,依屏相守
遇见你是我今生最大的幸福,宿醉的美,轻摇时光,我站在孤独里依然相守
穿越时光的界限,拾一抹暖意,走过苍凉红尘,轻轻弹唱一曲寂寞牵念
当想念慢慢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习惯时,微微的疼痛中细嚼着涩涩的思念之味

岁月之殇中,开始习惯虐待自己,一如我喜欢在寂寞的深夜,轻敲键盘,写着诗歌
在诗歌里种下一种情愫,携着一片红尘,揣一段情感的记忆,细数散碎的时光
季节的风吹落心雨涟涟,几多温润,几多情怀,沉醉成飞花轻梦,揉进记忆深处
遇见,别问是劫是缘,任它在朦胧夜色中肆意蔓延

爱久了,是一种习惯,痛久了,是一种刻痕。一直的追寻就是一种永恒,甚至超越永远
相遇是一种美丽,相知是一种感动,一根网线两头牵,相思挂两方,隽刻彼此心
多情的键盘敲打着流淌的思念,记录着永恒的记忆,梦幻的飘香汇成缠绵的诗句
游走在梦幻与现实边缘的真诚也醉人,以独家记忆的方式坚守着一座心魂的芳园


【学习】

这是一篇很耐读的情书。双方既然在六年的时光里隔屏思念,为哪样不能走到一起呢?作为读者,你这样追问,自然就引动你的思维了。是双方都已有了家室,或仅一方有了家庭,于是,只能相恋于虚拟,而相守于人格道德吗?这就叫耐读。我喜欢耐读的诗篇。

诗本来就是且歌且舞的文学体裁,风情绰约的语言艺术。而以诗的形式写成的情书,当然要十倍地美丽缤纷,来抒发那深切得“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爱恋之情。而这,正是我要学习的。毕竟,我的诗歌语言,总是朴素有余,灵彩不足啊!

1)“已经六年了,执着的眷恋潜藏在月光的思念里,游离在花开不及的神秘园”(首行)
——六年的“千里共婵娟”啊!“花开不及的神秘园”,这“神秘”,足以引起对方的共鸣,也为读者留下了联想的空白——谁年轻时,没有神秘的过往呢?

2)“睡在诗歌里的诗人,遇见了爱情,隔屏相望里遇见了你”(第一节第三行)
——“睡在”是一种拟物活用,效果在于“诗歌”也住室了一般;“遇见”是一种拟人活用,效果在于“爱情”也人儿似的了,又与后面形成排偶复沓。四种积极修辞融于一炉,如何不美?这种动词的比拟式活用,是诗歌精炼、新颖的语言要求,导致诗人在灵感下灵动出来的。

3)“对望生香”(第一节第四行开头)
——也是精炼、新颖的要求,灵动出来的美丽短语。恢复语言常态应是:“(我们)对望的时候,那种愉悦的心情,仿佛许多花散发出来的芳香。”诗性语言与常态语言,就是这样天差地别,不一样。

4)“缘牵情,望穿秋水”(摘自第二节)
——成语入诗,古色古香,中国味道。这种典型还有第三节的“取连理之枝,与你共舞相思红树下”。又如“隔屏相望,依屏相守”(第四节)、“几多温润,几多情怀”(第五节)“相遇是一种美丽,相知是一种感动”(第六节)等一些复沓句式的穿插,更是蕴足了中国味。让那些抓住新诗起步之初,部分诗人语言欧化的倾向不放,以偏概全地认为新诗是舶来品的攻击,见鬼去吧!

5)“梦幻的波动里用月光清洗忧伤”(摘自第二节)
——动词“清洗”在这里做了喻拟式活用。喻光为水,而形容词“忧伤”则被物化,具有了名词的性质。这样复杂却新颖的词类活用,在当下的诗歌中,已经蔓延开来,从而为新诗的发展,留下了语言灵动新颖的印痕。

6)“爱情和思念相约走出自卑,从心境出发,唤醒快乐的意象”(摘自第三节)
——“爱情”“思念”“意象”,先后被两个动词“相约”和“唤醒”给人格了。这可以归为动词的拟人活用。诚然,看成拟人格省敛地运用,也成立。但至少也是拟人格从物态向非物态拓展的新领域。不论如何总结,都是新诗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修辞自身的新发展。诗人不自觉地创造了或运用了新的积极修辞,却还不知道。读者只觉得语言很艺术,不见得都知道个中早已显露的新诗发展的内在规律在起作用。

7)“滋润着期待成梦的心魂”(摘自第四节)
——新词类活用(相对于本人整理出的十七种古代词类活用)的复杂,远远超出了古代的词类活用。动词“滋润”,既不单纯地改变词性,也不使动、意动。而是将与其相搭配的短语“期待成梦”给液态了。个中其实是省去了比喻格与拈连格的融合运用过程,只留下个相拈连的词“滋润”罢了。还是追求精炼、新颖使然。于是,就实现了精炼又新颖的文本行走。

8)“在诗歌里种下一种情愫,携着一片红尘,揣一段情感的记忆,细数散碎的时光”(摘自第五节)
——动词“种下”为拟物兼通感式活用。阅读效果在于看不见的“情愫”,被物化的同时,就可视了一般。动词“携”也是,将“红尘”物化可视了。动词“揣”还是,把记忆给物化可视了。形容词“散碎”也做了拟物兼通感式活用。四个新的词类活用的连续进行,遂使,文本呈现了活泼新颖的景象。

9)“相遇是一种美丽,相知是一种感动”(摘自第六节)
——喜欢这种以排词开头的复沓排偶句式。已经将排词、复沓、排偶三格相融了,还分别将形容词“美丽”、动词“感动”活用为名词了。就是说,这一行诗文本,虽仅十四个字,却包容着五种积极修辞在里边。因之,它的艺术性含量要比散文化句子高出许多倍。

2017/8/4
于文化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4 16:3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欣赏,学习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4 16: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然石 发表于 2017-8-4 16:34
来欣赏,学习精彩

谢谢天然石诗友临帖鼓励!山城子继续向各位诗友学习!远握!夏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4 20:5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学习老师经典精评    老师辛苦了  给老师敬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4 21: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阿鹏 发表于 2017-8-4 20:57
再次学习老师经典精评    老师辛苦了  给老师敬茶

谢谢阿鹏鼓励!!山城子继续向诗友们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1-16 21:57 , Processed in 0.11212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