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68|回复: 31

《对联和律诗的区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3 15:4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词韵绵绵 于 2018-8-13 09:27 编辑

清波

暮鐘敲寂寺
野鴨戲清波
大寫淩雲賦
長吟趕海歌

The Clear Waves

The dusk bell rung
in the silent temple
The wild ducks play
in the clear waves

The capital form of
the poem reaching clouds
Chant a song of
beach comb aloud

8/2/2018對聯體 五絕羅志海著譯
Two Pairs of Couplets ● Five Words of Quatrain by Luo Zhihai
6613首對聯體詩
The 6,613th Two Pairs of Couplet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09:2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词韵绵绵 于 2018-8-13 16:47 编辑

《对联和律诗的区别》

此帖文搜自Baidu知道

•風bw

2014-11-05
《对联和律诗的区别》 对联和律诗,虽然同根,但不同枝;虽然同源,但不同流。是同根异枝、同源别流。因此,二者所遵循的规则,除了与“同根”、“同源”相联系也即由对仗句本质所决定的相同点外,在“异枝”、“别流”的长期发展过程中,也必然形成各自的特殊性即不同点。联律与诗律的不同点主要是:

(一)句数字数不同 格律诗,除排律外,无论是五绝七绝,还是五律七律,前者四句分别为20字和28字,后者八句分别为40字和56字,这就是所谓“首有定句,句有定字”。对联则“副无定句,句无定字”,句数、字数多少不拘,少则一字,多则上千言。这个篇幅长短、字数多少的不同,影响甚至决定着联和诗在创作自由度上的差别。一首格律诗,每句字数相等,排列整齐,句与句之间的平仄安排不是相对就是相粘,在词汇选择上限制较大。对联则不同,由于没有句数和字数的硬性规定,不仅在文字选择上具有较大的自由度,而且每边句与句之间一般也没有平仄相对相粘的限制,因而活动空间要大得多。

(二)叶不叶韵不同(押不押韵) 不仅格律诗要有叶韵,而且自《诗经》以来所有的诗、词、曲甚至当代的大部分新诗都是叶韵的,所以诗属于韵文。诗中的律诗,除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外,所有偶句都必须叶韵。对联,不管多少句多少字,从理论上说,只能排成“两两相对”的两行,所以也就不必叶韵。况且,最初的对联只是四至七字的短联,这样的上下句也不可能叶韵,因为一个偶句根本就不需要同谁叶韵的问题。由此,人们有理由将对联列入非韵文。由于对联不要求叶韵,就更增加了语言选择的自由度。以格律诗为例,《平水韵》中“十五咸”韵部只有41个平声字,最多的“四支”韵部也只有464个平声字。一首诗的韵脚用字只能在一个韵部内挑选。可对联由于不叶韵,所以不受韵部的限制,几乎所有汉字都可作为选择对象。虽然近些年有韵联出现,但这是对对联品种的丰富,并不改变对联不要求叶韵的本质。

(三)平仄匹配不同 所有律诗包括排律在内,对仗的平仄匹配,实际上只有两种相对句式。以七律为例:一种是以仄仄平平仄仄平对平平仄仄平平仄;一种是以平平仄仄仄平平对仄仄平平平仄仄。由这种平仄交替所形成的句式称为律句,违者称为失律。对联,当然也讲究当句的平仄协调,但不完全同于律诗。对联的平仄句式,既可以是律句,也可以是非律句。一般认为,五言、七言等短联,采用律句较好。但总的讲,不必用律句来束缚对联的创作。因为,对联没有字数句数的限制,长短参差不齐,没有必要也不可能非得句句按律句安排。再说,对联具有不同于律诗的语言特点,既可以用诗的语言,也可以用散文语言,还可以用俗语、谚语、成语、既定语、口头语甚至俏皮话,它们不可能句句由律句组成。所以,对联平仄匹配句式,相较于律诗要灵活得多、丰富得多。

(四)词性宽严不同 律诗的对仗,在词性要求上是十分严格的,除上下句相对部位用语必须词性相同外,甚至还有一些细化要求,如名词相对,要人名对人名,地名对地名,动物名对动物名,植物名对植物名,方位词对方位词,数量词对数量词,等等。对联在对仗上的词性要求较之于律诗则要宽松些。语法上古已有之的词性互用,律诗允许,对联自不必说。即使是一些非常明确的不同词性之间的对仗,对联中也时有所见。如北宋名将宗泽墓联:“大宋濒危撑一柱;英雄垂死尚三呼。”“撑”是动词,“尚”是副词。再如一副贺冯玉祥五十寿联:“为民族存正气;是抗战之前驱。”“存”是实词,“之”是虚词。由此可见,联律与诗律在词性对仗上,总则相同,细则有别,诗较严格,联较宽松。

(五)同字处理不同 同字必须用同字相对,是对联与律诗共同遵循的规则。但在一首律诗中,颔联的同字不能再在颈联中出现。对联却不同,同一个字,不仅可以在本边各句中反复出现,而且可以在上下联两边错位出现。最大的不同是,律诗绝对不允许同一个字处于对仗上下句的同一位置上,即不允许同位重字。在对联中,却允许带有衬字性质的虚词同位重字,诸如之、乎、也、者、矣、焉、哉之类。如弥勒佛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之”字就是虚词同位重字。还有更宽者,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甚至允许实词同位重字,如在皖南事变中牺牲的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自题》联:“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不忘”就是实词同位重字。

(六)音步句式不同 陈东成副会长著文说:五言联的音步,可以是“二、三”式,也可以是“三、二”式;七言联的音步,可以是“二、二、三”式,也可以是“三、二、二”式和“三、四”式以及“二、三、二”式。而五言、七言律诗的音步只限于上述“可以”的范围,而不能进入“也可以”的领域。与律诗对仗句字数相等的对联尚且如此,其余就可想而知了。陈东成把联律与诗律在音步句式上的不同点讲到家了.如果还要罗嗦几句的话,在“其余可想而知”里,由于对联“副无定句,句无定字”,其音步句式的不同组合量在理论上是个天文数字。这就使得对联的音步较之于律诗更加纷繁多变和交错铿锵。

(七)自对方式不同 自对是对仗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从大的方面分,有本句中字与字的自对,如郑板桥联:“花开花落僧贫富;云去云来客往还。”其中“贫富”是形容词并列形成自对,“往还”是动词并列形成自对。这种双字对上下联互对可以不论词性。这是联律和诗律所共有的。另一种自对方式,就是本边自对。这种自对主要分三种情况:一是本句内词组与词组的自对,如用“富国强军”对“风调雨顺”,前者为两个动宾结构词汇自对,后者为两个主谓结构词汇自对;二是本边内句与句的自对,如用“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对“燕语莺歌,龙飞凤舞”,每边两句各自相对;三是本边句与句对排比方式形成的类似自对,如马萧萧名誉会长的一副联就是这种情况:“山水好,人文好,谁不说俺嘉祥好;石雕乡,唢呐乡,无非壮咱宗圣乡。”由于字数句数上的不同,这种本边自对是律诗所不具备的、所望尘莫及的,但恰恰是对联独树一帜、引为自豪的。

(八)违规犯忌不同 律诗,包括所有的律句,为了保持严格的平仄交错句式和整齐的抑扬顿挫声调,明确规定:一是不得失替;二是不得有三仄尾、三平尾;三是不得有四连平、四连仄;四是不得有孤平。这些规则,凡是会写格律诗的人都很熟悉并严格遵守,稍有违反就会引起违律和犯忌的议论。 对联本句的平仄交替,可以像律句那样进行,也可以不像律句那样两字一转换,如七言句的音步,可以分为三个,也可以分为两个,其极端的可能只有一个,所以就不忌讳失替和四连仄、四连平;上下联平仄相对,只要求节奏点的字平仄安排必须相反,非节奏点的字平仄可问可不问,因而也就不忌讳三仄尾、三平尾;由于这两种情况与律诗的不同,所以也就不存在孤平的忌讳。这样一来,就使得对联在遣词造句上享有更广阔的空间,实际上也使其所运用的语言具有更强的表现力。
3    评论 分享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09:5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词韵绵绵 于 2018-8-13 11:43 编辑

上面《对联和律诗的区别》一文,是当今联坛对联写作的总结。是一篇好文。
罗志海直到三天前才看到。现转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10: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词韵绵绵 于 2018-8-13 16:42 编辑

我写对联体诗
罗志海/

我与对联结缘已有十余年。起初以不正师太、鯻滗尐顖的网名在多个QQ诗联群,在几个诗联网站上出对求对。后来自撰楹联。201526,我开始写第一首对联体诗《山高一鸟寂》,至2018813今天发表第6700首对联体诗《红莲绿柳》。
我写作对联体诗,遵循的恰好是《对联和律诗的区别》所总结的联律。
我直到三天前才看到《对联和律诗的区别》一文。我的观点与它不谋而合。
但更进一步的是,对联从唐律绝分出,一千年后的今天,我又将对联写成对联体诗。岁月沧桑,人生短暂。我是该庆幸,还是该悲伤我的对联体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11: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词韵绵绵 于 2018-8-23 14:59 编辑

联律PK诗律
罗志海  文


    通常,诗人们所说的诗律,有相当部分是后人的总结。至于哪些是唐人制定,哪些是后人总结,本文就不一一细分析了。
    对联体诗是一种新诗体,它的律则遵循联律,与诗律有相同,有不同。下面一一比对。对联体诗的律则下面简称联律。

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诗律规定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实际上不管是唐人,还是后人,对这条规则是打折扣的,是有条件的不论,有条件的分明。例如,有些唐代诗人诗句拗了,采用本句自救。这种自救方式,一是表明了该诗人辞穷,二或是他觉得唯有这样子写,才能更好地表达情怀。这种错误的写作,在诗律初创的唐代,也许不算是一种错误。后人总结后,不但不认为是错误,还认为这是一种经典。这是后人在逐错。
    联律规定,一三五七九、十一、十三、十五、十七、十九不论,二四六八十、十二、十四、十六、十八、二十分明。这个不论,是真的不论。这个分明,是真的分明。一副联,在双字分明位置上的字,上联该平的,写成仄了,下联对应的字原本仄的,就要改写成平。没有本句自救的说法。只有上句拗,下句救的律则。

二、三平尾

    诗律规定,不能三平尾,更不能双句三平尾与单句三仄尾同时出现。纵观唐及唐之后的律绝,偶尔也出现过三平尾的诗例。
    联律规定,可以三平尾对三仄尾,也可以四平尾对四仄尾。但尽量不要这么写。这是因为,对联体诗,不仅仅有五言七言,还有九言十一言,更含有双字言。双字言的写作,不可避免地要出现三平尾四平尾,它的对应句,当然地会出现三仄尾四仄尾。目前,罗志海写作了六千多首对联体诗,五七九等单言诗当中,三平尾对三仄尾的诗例不足五例,占不到百分之零点一。假如要给罗志海写的对联体诗打分,从有没有三平尾的角度打分,罗志海的得分就是九十九点九分。
    这其中原因,是觉得唯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表达情怀。另有三五首诗例,起初是想三平尾对三仄尾,后来认认真真地推敲后,改弦易辙,不那么写。这说明,罗志海还没有到了辞穷的地步。

三、标点符号


    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古诗没有标点符号。
    细细分析,唐律绝诗,单句句末,应标上逗号。双句句末,应标上句号。这是公识。如今的诗人,常常直接加上标点符号,以致诗意荡然无存或是打了折扣。在唐诗或是近现代仿唐诗句末加上逗号句号,无疑是画蛇添足。
    唐诗用字是繁体字,现代诗多用简化字。唐诗平仄用字遵循古平仄,后人写诗平仄用字有的遵循古韵一佰零六部平水韵, 有的遵循中华新韵(十八韵)。遵循古韵的仿唐诗诗人们,对写通韵新韵的仿唐诗诗人们深恶痛绝,到了欲置于死地而后快的地步,常常出言不逊横加指责。殊不知,你们写格律诗旧瓶装新酒(抑或新瓶装旧酒),还不是用了标点符号简化字,还不是用普通话去吟诵唐诗宋词。我就不信,你们能用唐朝话来诵读唐诗?!你们的可笑行为、错误书写和朗读,比起写新韵仿唐诗的诗人来,还不是五十步笑百步哟!

四、首句末字


    唐律绝诗,首句末字可平可仄。
    对联体诗,首句末字只能是仄,不能平。如果一副联,上下联末字皆是平音字,且押韵,这副联肯字是蹩脚联,不能贴在门框上招人笑话。
    单独一副对联,上联末字是仄声字,下联末字就是平声字。平声字就是韵字。两副对联合成诗时,一定要押同韵或通韵的平声字。合成诗了,才能明显看到韵脚字,感受到诗韵的媚力。

五、粘连


    粘连是律绝诗的灵魂。
    同样,对联体诗也是律绝诗,也讲究粘连。没有粘连,对联体诗就不再是诗,而是两副或四副对联简单的堆砌,诗韵同时荡然无存。
    写作四六八十言等对联体诗,讲究粘连,一定会平仄失替、
    联律规定,对联体诗五七言律绝平仄,必须按照诗律规定,依次顺替。其余四六八九言等律绝允许平仄失替,允许犯孤平。

六、平仄依次顺替


    诗律有“平平仄仄平平仄”等规则。
    联律同样也有“平平仄仄平平仄”等规则。对联每句用字已超过五言七字,甚至长达百字以上,其平仄很难依次顺替。如果平仄失替了,犯孤平了,上联拗字,下联在相同位置的字,务必救回来。
    罗志海写的对联体诗,用字三至二十一言,且都是绝句。仅有一首《千古奇緣》(对联体三十六绝,与钱永德、塞外雪影合写)是超长绝句。
https://www.poemhunter.com/poem/ ... s-of-ancient-times/
    罗志海也翻译过诗友写的对联体诗律句。

七、主题

    每一首律绝诗的主题非常明确。也有主题不那么明确的律绝诗,标题为《无题》。
    家家户户门框上贴上对联,大多数是喜庆欢乐性质的。常常多副对联共用一条横批。横批,是对联的主题。共用一条横批,也就是主题不那么明显,或是没有主题。对联体诗是两副或四副对联粘连的诗,受此影响,它的主题有时不那么明确。
    对联体诗通俗易懂,极有特点,富有诗意,吟诵起来朗朗上口。


八、对联诗与对联体诗

    对联诗与对联体诗,一字之差,极易混淆。
    唐格律诗中,有些律诗,第一二句第七八句也对仗;有些绝句,第一二句第三四句两两对仗。这些律绝,为数不多,后人称之为对联诗。唐之后的诗人,也有写对联诗的。这些诗不能自成一体,故不能称之为对联体诗。
    对联体诗包含对联诗,但自成一体。对联体诗中的五言七言律绝,是对联诗,与唐对联诗写作方法相同,也是古韵新韵格律诗的其中之一。对联体诗中,三四六八九言至二十一言,已超出唐诗五七言的范畴。故对联体诗是一种新格律诗。


201806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13 12: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词韵绵绵 于 2018-8-13 17:26 编辑

绮梦清溪

草深柳浅漫坡绿
水秀山青两岸奇
双手折梅香绮梦
一肩挑月涉清溪

The Pleasant And Romantic Dream And The Clear Stream

Green full of the slope
grass in shallow
willows in deep

Novel on two banks
water beautiful
mountains green

My double hands pick the plum blossoms
fragrance of the pleasant and romantic dream

Your shoulder of the moon
wading the clear stream

8/12/2018对联体七绝罗志海著译
Two Pairs of Couplets ● Seven Words ofQuatrain by Luo Zhihai
6701首对联体诗
The6,701th Two Pairs of Couplet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16 22:3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词韵绵绵 于 2018-8-17 03:53 编辑

2017年10月,罗志海出版了《对联体诗两百首》。下文是该书的序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16 22:3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词韵绵绵 于 2018-8-17 03:52 编辑

对联体诗简介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在中国,撰写张贴欣赏对联的人不计其数。而对联体诗,说白了,就是两副对联的诗体,更需人们欣赏普及。
2015年2月6日,罗志海开始写作《山高一鸟寂》,至2017年8月5日写作《龙虎吟》止,两年半时间里,总共写了4026首对联体诗并在网络上发表。现选取其中200首,结集《对联体诗两百首》。
对联体诗,来源于对联,也即是来源于唐诗律句第三四第五六句对仗句。
对联体诗,句数与绝句相同,限定为四句。但字数比起律绝来,有突破。不限定五言七言,也可以是九言十言或更多言。
对联体诗平仄严格按照律绝平仄。首句末字为仄声字。九言十言等对联体诗的平仄、字数、重字、拗救和韵脚,是五绝七绝平仄、字数、重字、拗救和韵脚的顺延和拓展。同一首对联体诗,要么用古音,要么用今音。不可以古今音混押混对。古音押韵采用一佰零六部平水韵中的平韵;今音押韵采用中华新韵十八韵的平韵(即普通话第一二声轻声)。用古韵不用今韵的一概繁体字排版;用今韵或古今韵相同的一概简体字排版。
对联体诗双句押平声韵,单句一般不押韵。单句押韵可以押仄声韵。
对联体诗第二句与第三句之间要粘连。
对联体诗每两句为一副对联。五言对联体诗是一首两两对仗的五绝,七言对联体诗是一首两两对仗的七绝。九言十言呢?我想,由我开头,管它们叫九绝十绝吧!

Introduction of Two Pairs Of Couplets

China is a country of poetry. In China, 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write and enjoy the couplet countless. But Two Pairs of Couplets, put in plain language, is poetry of the two pairs of couplets, need more people to enjoy in popularity.
On February 6, 2015, Luo Zhihai began writing 《Bird in Silence and Mountain High》. To August 5, 2017, wrote《The Roars of Dragons and Tigers》. In two and a half years, he had written 4,026 Two Pairs Of Couplets. Now selected 200 of them, concentrated《Two Hundreds of Two Pairs Of Couplets》.
Two Pairs Of Couplets, comes from couplets, that comes from the third and fourth, the fifth and sixth of antithesis sentences of regulated verse of Tang Dynasty, too.
It’s same as quatrain, was stipulated four sentences. But the words exceed verse and quatrain. Not only five or seven words, can also be nine or ten words or more words.
Its level and oblique tones, strictly according to level and oblique tones of verse and quatrain.
The tones, words, repeated word, Aojiu, and rhyme of nine or ten words or more words, are continuing and expanding of the tones, words, repeated word, Aojiu and rhyme of quatrain. In the same Two Pairs Of Couplets, use ancient or modern pronuncia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Can not be mixed with the ancient and modern. The ancient rhymes use level tones of the 106 Pingshui Rhymes; Modern rhymes use level tones of the 18 rhymes of the Chinese New Rhymes (i.e. first, second and light tones of mandarin.)
All using ancient rhyme no modern rhyme is typeset with the original complex form of a simplified Chinese character. All using modern rhyme or ancient and modern in the same rhyme are typeset with simplified Chinese character.
Its even numbers sentences are rhymed level tones. Its odd number sentences usually are not rhymed. They can be rhymed oblique tones.
Between its second and third sentences, level and oblique tones are same.
Per two sentences of Two Pairs Of Couplets are a pairs of couplets. Its five words is antithesis sentences of five words of quatrain. Its seven words is antithesis sentences of seven words of quatrain. Nine and ten words? I think, from my beginning, call them nine and ten words of quatrains!
(罗志海  文 By Luo Zhihai)9/6/20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17 12:03: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副门联脚文脚武

罗志海 / 文

2018/3/23/

新邻居去年对联贴反了。一晃一年过去了。
到了今年除夕前廿九,贴对联时我告诉他,你这副刚买的对联用海丰话来说“脚文脚武ka1 bhun5 ka1 bhu2买鞋子时,两只鞋子买错成同是右鞋或同是左鞋,不能穿了”,不能贴。他不信,就贴了上去。
你知道这联的脚文脚武是怎么一回事吗?
没对联知识不打紧,不听人家劝告傻透了。

联字:翠幕高张日正中  春深喜见千枝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8-21 16:42: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联律PK诗律》之七八,有所修改增添。请再次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1-17 22:21 , Processed in 0.08640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