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七星瑶光 于 2018-12-18 09:03 编辑
栏目名称:英诗同题翻译 栏目策划:宛城卧龙 栏目顾问:何功杰、张智中、李正栓、任诚刚、徐英才、王绍昌、赵宜忠、岩子 栏目编辑:石永浩、张俊锋、赵佼、薛武、高媛、张明彬、丹丹、王磊 本期译者:王昌玲、任诚刚、张琼、魏红霞、吴伟雄、赵佼、孟朝岗、刘群、倪庆行、 齐云、丁立群、陆峰、董春梅、姚阳春、梁敏娜、张小波、赵宜忠、张俊锋(按交稿顺序排名) 本期责编:黄金珠
编者语:相约周末,我们一起来译诗!《经典英诗同题翻译》(第十五期)选取William Wordsworth的名诗The Reverie of Poor Susan。华兹华斯的诗,清淡朴素、含义隽永,为人们展现了一幅恢宏壮观的大自然画卷,使之与时空融为一体,令人感受到自然之美和永恒魅力。而《可怜苏珊之遐想》这首诗,有着一种涩涩的苦调,但又充满了梦幻的色彩。虽然它不能算是诗人经典代表的主流,但它在19世纪早期浪漫主义中因其独到的社会和女性视角而赢得众人的广泛关注。本期十八位译者,十八版新译,以飨读者。
The Reverie of Poor Susan
At the corner of Wood Street, when day light appears, Hangs a Thrush that sings loud, it has sung for three years: Poor Susan has passed by the spot, and has heard In the silence of morning the song of the Bird.
'Tis a note of enchantment; what ails her?She sees A mountain ascending, a vision of trees; Bright volumes of vapour through Lothbury glide, And a river flows on through the vale of Cheapside.
Green pastures she views in the midst of the dale, Down which she so often has tripped with her pail; And a single small cottage, a nest like a dove's, The one only dwelling on earth that she loves.
She looks, and her heart is in heaven: but they fade, The mist and the river, the hill and the shade: The stream will not flow, and the hill will not rise, And the colours have all passed away from her eyes!
苏珊的痴念 王昌玲 译
译者说
第一眼看到诗题“The Reverie of Poor Susan”,很是不解:poor到底作何解释?是贫穷还是可怜?抑或兼而有之。题目本身充满悬念,译为“苏珊的痴念”。读者可能会疑惑:苏珊情窦初开么?与原诗题目达到相似的引发好奇的功效。最初以为苏珊的魂灵重游家乡。后经查找资料,研读原诗发现,苏珊只不过是诗人创造出来的角色,以她的眼睛看待城市的街道、弥漫的蒸汽、笼中的鸟儿。苏珊听见欢快的鸟鸣,心中却很凄惶:感叹鸟儿被囚禁,更怀念自己曾经生活过的田野村庄。苏珊或许正走在去工厂做工的路上,听到鸟鸣,幻想着野外河流、山川。终于明白,诗人选用现实中存在的街道名称的用心所在。现实的街道囚禁了人类,大自然才能放飞心灵。人类文明侵占自然环境,是诗歌暗含的主题之一。由此观之,每个在城市打拼的现代人,都是可怜的苏珊。然而,苏珊或许贫穷/可怜,但她想象力丰富,心灵自由。这又暗示另一主题:人类的想象力与智慧能超越现实窘境的藩篱。译诗每行10个汉字,模拟原诗规整的偶韵。个别地方为了押韵,稍有引申发挥。译者简介 任职于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热爱中英文诗歌创作与翻译。有数篇汉语杂文英译作品在《中国翻译》、《英语学习》上发表,出版合译著数部:《心灵鸡汤·感恩青春》(2007,英译汉)、《爱屋及邬——纪念邬达克绘画雕塑邀请展》(2016, 汉译英)、《邬达克——从班斯卡·比斯特里察到世界》(2017, 汉译英);两次获得韩素音翻译大赛汉译英之优秀奖(2009, 2018),2010年首届海峡英语竞赛汉译英一等奖。座右铭: 我译,故我在。
任诚刚 译
伍德街角天刚亮, 画眉三年高声唱; 贫苦苏珊经此地, 清晨静听鸟儿啼。
曲调迷人哪来痛?
青翠牧场眼眸中, 时常下山携提桶; 像是鸽巢单独屋, 世间心爱好住处。
乐极生悲失踪影: 云雾小河山树荫, 溪水不流山不立, 历历景色眼角失!
译者说 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他对自然有着“虔诚的爱”,将自然看成是自己的精神家园。华兹华斯的第一首诗歌完成于1784年(十四岁时)。他呼吁诗人在创作中“再现日常生活,使用生活语言,辅以多彩想象。”这正是一种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他开始在清纯的自然诗歌中融入严肃的哲理思考,而他对自然和人类的挚爱则使他对生离死别等悲哀主题的关注显得深切动人。1843年,被封为英国“桂冠诗人”;是湖畔派的代表诗人。《苏姗的冥想》是其著名诗篇。这首深邃描写大自然的诗展现了诗人意象派的文风, 象征极具挑战性又富有魅力的大自然。这首诗人物于景、如梦如幻、朴实无华、格律严谨、清新隽永。诗歌分为四节,每节均是对句随韵体:aabb。韵律优美,读起来传递着优雅的音乐感。这样的韵律由于环环相扣地贯穿整首诗歌,读来体气自然,意匠深蕴。由于每一行均是五音步抑扬格,译者选取汉语的七言为每一行,同时叶对句韵,是比较接近原诗作的。读来简洁自然、无斧凿痕迹及易记易诵。 译者简介 任诚刚,云南农业大学外语学院英语教授;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客座教授。主要从事MTI硕士研究生文学翻译及英语专业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系中华(全国)诗词学会会员、云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入选中国当代诗词精品大系:《中华当代绝句精选》(1998)、《中华当代律诗精选》(1999)、及《中华当代词综》(2000);被收录2000年美国海外艺术家协会《世界名人錄》(新世纪卷)(世界人物出版社、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 香港);《国际文化艺术人才大典》(亚太文化出版社. 2000年. 香港)。编著书籍:《旅美吟稿》(专著、1999)、《英汉诗歌鉴赏比较与互译》(2013)、译著《汉英对照韵译天安门诗抄一百首》(2016)等。
张琼 译
青青牧场,谷间盘绕, 手提小桶,蹦跳奔跑; 农舍一间,鸽巢小屋,
译者说 原诗主旋律为抑抑扬格四音步,拙译以逗代步,每行八字四逗,节奏与原诗一致,每节行尾押韵 aabb,与原诗相同。 译者简介 张琼,肇庆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广东肇庆市翻译协会常务理事。
译者说 威廉·华兹华斯生于1770,卒于1850年,此时正值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而工业革命又带来了城市化,城市化对当时的居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渴望城市化带来的各种便利,另一方面又向往农村的田园生活。威廉·华兹华斯的这首《苏珊的白日梦》,就是通过挂在鸟笼里的画眉鸟,隐喻生活在城市里的人,虽然生活没有以前那样艰辛,可是却失去了环境优美的田园生活。而画眉鸟的歌声,似乎让苏珊想入非非,回到了自己向往的田园生活。全诗共十六行,每四行一个诗节,每两行押一个韵,韵脚为:aa bb cc dd ee ff gg hh,很容易识别;但是每行的音节不等,不是十二个音节,就是十一个音节,所以每行音步不同,而他们的抑扬也不同。翻译的时候,采用五言律诗的形式来翻译,两句十个字,大概与原诗每行十二个或十一个音节相等,因为英诗里面有一些虚词毋需翻译。 译者简介 魏红霞,安徽工程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自小喜爱中国古诗词。自从开始学习以来,所授课语文和英语老师都精通汉语和英语,培养了她对英、汉语的热爱,对中、英文诗歌的热爱,对翻译的热爱。1999年曾在《英语沙龙》发表双语诗歌一篇。
吴伟雄 译
译者说 译者鉴赏理解原诗后,作出如下翻译对策:一、鉴赏原诗幻境,译出幻想隐见。画眉歌声本迷人,却使苏珊闷无神。婉转鸟语诗意浓,带入自然梦幻中。神迷不已兴致浓,眼前美景渐无踪。诗中see,诗中view,应是幻梦所见晓:译为“隐见”或“幻见”,可为原诗之意境。二、鉴赏原诗风格,节奏音韵再造。原诗每行音节数可算整齐:全诗16行中,10行12个音节,6行11个音节。许渊冲一般把七言诗译为每行12个音节。拙译反向为之,每行译作七言。原诗每行大致四音步,译诗每行三顿,并取汉诗“三字尾”的形式处理之。原诗韵式为aabb,拙译再现之。三、鉴赏原诗意境,保留异国情调。汪榕培自序《英译陶诗》说得好:“译诗重要的是表达意境,不是传达每一个细节。”原诗有三个英国伦敦的街道路名。译者译Wood Street,为“伍德街”(不译“森林街”),将Lothbury和Cheapside(音为罗斯伯利和齐普赛德)分别译为“罗利”和“齐普赛”,不求音名细节,冀能保留异国情调,又可译出原诗意境。 译者简介 吴伟雄,男,广东新会人,英语译审。中国翻译协会四、五届理事(1998-2009),专家会员。2011年中国译协授予“资深翻译家”荣誉证书。好为诗词佳句译事票友。先后在广东肇庆和云浮两市从事外事管理和翻译工作。2006-2017年,忝任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授《汉英互译》、《英语诗歌选读》和《中英诗歌鉴赏》等。在《中国翻译》,《中国科技翻译》和《上海翻译》发文16篇,出版编著5本。2005年在中国译协和桂林市人民政府合办的“桂林山水甲天下”名句国际译文征集活动中获连珠三奖:优秀奖(第一名),入围奖和鼓励奖。
赵佼 译
译者说 眼前景、心中情、笔端意完美融合成就了华兹华斯的诗歌理想。用不同的语言材质创造出 “妙合”于原作的译作既是翻译之 “境”,也是翻译之“径”,译道难,难于上青天,吾将上下而求索。
孟朝岗 译
译者说 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他是文艺复兴以来的最重要诗人之一,他的名句"朴素生活,高尚思考(plain living and high thinking)"被作为牛津大学基布尔学院的格言。他寄情山水,在描写自然风光中寻求慰籍。主张用朴素语言描写平民生活,在其中寻求人生哲理并进行自我反思。认为所有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the spontaneous overflow of powerful emotion).全诗基本上是相邻两句压相同的韵脚,翻译成汉语也按此模式,邻句压同样韵脚。最后一节除了一二句则是压的一样的韵脚,因为感觉这样翻译及读起来都更为顺畅些。 译者简介 孟朝岗 ,毕业于河北师大英语系。中学高级教师,北京高校副教授。喜欢诗词,尤其是中国古诗词。
刘群 译
译者说 据说苏珊确有其人。她是一个贫苦的女孩,生长在农村,后来为了生计不得不来到伦敦城里做女佣。诗中通过苏珊梦幻的描写,展现她对故乡和田园生活的眷恋和向往。诗人以此表达了自己厌倦城市生活的心情和态度。这首诗主要以抑抑扬格诗行写成,每行四个音步,读起来有舒缓轻松的感觉,从而使梦幻色彩得以在不紧不慢的气氛中得以铺展,加强了如梦似幻的效果。原诗韵式为aabb, ccdd, eeff, gghh,译文遵从同样韵式。 译者简介 刘群,Grace, 笔名晚枫,英语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在北京语言学院担任英语教学工作,出国后从事自由翻译职业。业余爱好诗歌创作及诗歌翻译,作品散见多个刊物。
倪庆行 译
译者说 华兹华斯这首诗优美动人,情景交融。查尔斯•兰姆曾写给华兹华斯一封信,信中提及此诗中的苏珊确有其人。这个贫苦女孩生长在农村,后来被迫进城来当使女。诗中通过苏珊的幻觉,表现她对故乡、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眷恋。全诗采用了aabbccddeeffgghh押韵方式,译诗采用了律诗的形式,力求达到韵律上的契合。 译者简介 山东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对诗歌情有独钟,研究方向为语篇分析、汉英对比与翻译。座右铭:生有所为(To liveis to function)。
齐云 译
伍德大街的拐角曙色刚刚出现, 挂在那里的画眉已经唱了三年。 贫苦的苏珊路过常于这里倾听 宁静的清晨回响画眉鸟的歌声。
歌声多美妙她却为何感觉苦痛? 募然她看见山峰高耸树木葱茏; 罗斯柏瑞路上空飘过团团水雾, 而一条河水川流齐普赛街峡谷。
她时常拎着木桶轻盈走下山冈; 还有如同鸽舍的一座孤单小筑, 那是这个星球上她的惟一爱屋。
她看着仿佛心在天堂可怜梦醒, 淡去了那些雾气河流山峰树影; 不见小河淌水也不见山峰耸峙, 所有这些美景都在她眼前消逝!
译者说 1.诗歌主旨。若是按中国古代诗人分类,华兹华斯可划为山水田园诗人,他的时代尚属粗暴掠夺的资本主义早期,他自然厌恶城市而喜爱乡村。这首诗中的苏珊何尝没有诗人自己的影子。2.译诗难点。一是第二节诗中的两个街道要么加注,要么增译,使读者看出是街道名称,否则会被误为苏珊家乡的地名。本译采用增译办法,但增译使诗行音顿和音步安排的难度增加不少。二是译作每行13字,六步,每行安排一个三字步、五个二字步。六步诗行的半逗对称安排煞费心思,逗内音步节点字平仄的调理反而相对简单,多数诗行半逗安排在第七字或第五字或第六字,唯最后一节前两行最能暴露音步诗与音顿诗节奏理论的不同,是节奏方面最抗译的两句,只好安排两个句内逗,分别在第三字和第十字(长诗行允许两个句内逗)。3.本译遵从孙逐明先生于2016年正式提出的律式音节诗格律理论,理论名称中的“律式”指平仄律,将平仄引入新诗,“音节诗”指古今汉语诗歌属于以法语诗歌为代表的音顿体系而非以英语诗歌为代表的音步体系。该理论主要主张有:新诗格律主要研究音乐美,音乐美主要由节奏、平仄、韵式三个要素构成;新诗节奏不是由音步(由闻一多先生误从英诗中引入作为构成节奏的最小单位)而是由诗行中间的逗顿和行末句顿对位对称形成;逗内音步“节点”平仄交替(音步名称保留,但概念意义已变,仅供平仄分析使用,平仄律是为了增强朗诵时高低起伏的旋律美,与节奏无关);节奏和韵式都遵守贯、随、交、抱、综等五种对称方式。 译者简介 齐云,男,1972年3月生于安徽和县,现居合肥,在企业工作,东方诗社创建人之一,该诗社已持续活动近二十年,以研究新诗格律理论和推广格律体新诗为宗旨,诗社有同名诗歌论坛和纸质半年诗刊。
译者说 华兹华斯是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湖畔派”诗人的代表,诗人寄情山水,崇拜自然,写了许多与自然有关的诗,认为大自然是人们欢乐的源泉,是最好的归宿。《可怜苏珊的遐想》传达的也是这样的情感,街角的画眉尽管歌声婉转,可毕竟是在笼中,这更是勾起了苏珊对家乡的思念,对大自然的向往。原诗朴实无华,格律工整,在翻译时我每行十个字,但由两个五言组成, 一是尽量保证原诗的容量,原诗的韵脚,同时感觉这种句式读来上口,更具诗意,但为了工整,个别地方还是有所取舍。译路不易,继续学习! 译者简介 丁立群,山东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教师,业余热爱文学翻译,短篇小说翻译散见于《外国文艺》《译林》《湖南文学》等杂志,译作有《繁花盛开——自然风花艺设计新创意》《爱丽丝·亚当斯》。
陆峰 译
译后感
可怜的苏珊,生活艰辛,但向往美好,虽是幻景,但心驰神往。英诗尾韵是AABBCCDDEEFFGGHH,中诗则采用AAAAAABBCCDDEEEE
译者简介
陆峰,男,2009年获得华东师范大学在职英语教育硕士学位。海宁广播电视大学海宁学院高级讲师。长期坚持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础训练。特别喜爱做各种题材的中英互译。
董春梅 译
译后感 对于学习笔译只有一年多的我,发现翻译这种工作并非易事,尤其是要达到翻译的最高标准“信”、“达”、“雅”。那么作为译者,就要尽力做到尽善、尽美,故而要做好一份翻译,必须做到一定的步骤的,如理解,表达,审校。因此,在我拿到威廉的英文诗歌的时候,我首先做的就是去理解诗人和诗歌创作背景,经过查阅资料,我理解到了作者华兹华斯的诗歌是具备深度与广度的,尤其在描写自然风光、平民事物之中寓有深意,寄托着自我反思和人生探索的哲理思维,强调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因此,在阅读原文时我注重对自然风光的理解,剖析原文的精神,融汇在心。因此在翻译的时候,当我遇到一些自然事物描写的词句时我会反复的推敲他们之间的逻辑及想表达的情感,遇到陌生词,或感觉用这些词的基本意思翻译不通时,我会查阅字典,再结合上下文理解其含义。而在表达上,在翻译中,有时会出现要不只顾忠实,导致的结果是我的译文生硬拗口,晦涩难懂;要不只顾通畅,导致有时背离了原文中的含义的情况。但经过不断地推敲和修改,我尽力把忠实和通顺结合起来,并且在翻译过程中也注意诗歌的韵律美,尽力做到了行尾押韵,到最后我的译文终稿的质量要比初稿有很大的提高。 译者简介 董春梅,爱玩爱吃的元气少女,现就读于肇庆学院,主修英语专业,是一枚性格开朗,喜欢文学,喜欢诗歌翻译,爱好阅读的90 后。
姚阳春 译
译者说 这首诗表达了苏珊的孤独,译诗与原文保持一致。译诗分为四段与原诗在形式上一致保持了行美。并且译诗第二段运用了交叉韵,第三段运用了一韵到底,第四段也是运用了交叉韵,充满了音美。 译者简介 姚阳春,笔名巴雪 ,籍贯河南,云南农业大学翻译硕士在读研究生,古诗词爱好者,现在上海签证申请中心做英语翻译,兴趣爱好:文学翻译。
鸟啼声声快活清亮 姑娘何故每每忧伤? 她看到 一座大山升起
她看见 河谷中间 那绿油油的牧场 是她常常 提着桶蹦跳着走过的地方 那孤单的小屋 像鸽子的窝 是她世上唯一所爱的家
所有的所有
都从眼前飘走
译者说
工业时代,为了生活,人们与自然渐行渐远,与家乡那片土地渐行渐远。即便是物质富足的现代,为了追求所谓的远方,许多人背井离乡,漂泊无定。当我们远离了,失去了,远方的梦却变成了曾经脚下的那片故土。苏珊的叹息,苏珊的念想,也是我们许多人的叹息和念想。
译者简介
梁敏娜 邮箱: 2454920173@qq.com
苏珊的幻觉 张小波 译
译后感 英国桂冠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的诗好读却不好译,以这首诗为例,人名地名的长度会影响译文词句的长度,还有就是叙事方式的独特,诗句较长也会增加翻译的难度。 译者简介 广东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诗歌翻译爱好者。
多彩景色失眼中。 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曾当上桂冠诗人。其诗歌理论动摇了英国古典主义诗学的统治,有力地推动了英国诗歌的革新和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他是文艺复兴运动以来最重要的英语诗人之一,(plain living and high thinking)”被作为牛津大学基布尔学院的格言。不愧为继莎士比亚、弥尔顿之后的一代大家。这首苏珊遐想,诗句朴素,思维高尚 在写平民诗中寓有深意,寄托着自我反思和人生探索的哲理思维。王磊老师建议我能否用古风的形式翻译此诗,我也只能刘姥姥一下,弄个七言顺口溜!
苏珊的遐想 张俊锋 译
晨曦几缕,伍德街角现 画眉一只,嘹亮唱三年 可怜的苏珊,路过闻听 静静清晨里,鸟鸣嘤嘤
歌声令人醉,心却难宁 见青山巍巍,绿树葱葱 罗波里街上,白云翩翩 奇普赛谷中,碧水潺潺
恍惚谷中央,牧草青青 常提木桶,微步舞轻盈 木屋有一间,小似鸽窝 是这世上,唯一的爱所
遐想心驰天堂,却难存 那雾霭谷溪,山坡树荫 谷溪不再流淌,青山殇 所有的斑斓,眼前消亡
张俊锋,字墨骊,号雪梅堂主,先后就读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攻读英语专业翻译方向,做论文《红楼梦》文化意象翻译策略研究,现执教于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上海科技译协会员,中国国学双语学会理事,外文协会会员,上海科技译协会员。研究科技翻译与典籍诗歌翻译,译作《列车上的陌生人》(上海译文)等,2016-17连续两届韩素音翻译大赛获奖。2010年借调上海世博局,负责接待国际VIP贵宾(外国政要、世界500强高管、名流等)。2017年上海国际马拉松PB2:33'20'',达国家运动员一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