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00|回复: 7

杂语当今诗坛——身后眼前做客“天津诗歌会客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4-22 21:5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素峰:天津诗歌会客厅的诗友们好,又到了咱们喜闻乐见的《寻师问道》栏目了,我寻师你问道。由此来促进天津诗歌会客厅诗友们诗艺的提升。今天我为大家请到的是身后眼前老师,首先对身后眼前老师能够光临《寻师问道》栏目,请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来表示欢迎。

  素峰:我作为采访人,首先会向做客天津诗歌会客厅的老师提出一些关于诗歌的问题,再由身后眼前老师根据自身创作的经验逐一进行解答。在此期间,大家要认真听讲,如因在过程中受到一些启发,并且是采访中未涉及到的问题,先不要插话,以免打断身后眼前老师的思路,在我采访结束后再进行提问,下面《寻师问道》栏目正式开始。

  素峰:我想先请身后眼前兄说说对目前诗坛的看法,您认为目前诗坛是怎样的一个阶段?

  身后眼前:非常感谢“天津诗歌会客厅”给我这个机会,能与大家一起探讨诗歌。
  对于当今中国诗坛,每个人看法不一样。我个人看法是比较乐观的。我以为,目前诗坛是中国新诗百年来最好的时期,因为网络发达,现在诗人们都有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这是诗坛繁荣的基础。其次,新诗已历百年,也是到了开花结果,成熟的时候了。
  纵观当下中国诗坛,已经出现很多非常不错的诗作与诗人。但是,理论永远是滞后的,现在对这些诗作诗人,还鲜见有力度的评论,甚至介绍。
  就本人目力所及,并接触到的一些诗人来说,其一些诗作,技巧的成熟,用“炉火纯青”来作比也不为过。

  素峰:看您这么乐观地看待当今诗坛,我也感到很欣慰。接下来您可不可以拿出一些您认为属于上乘作品的实例进行一下展示,同时阐述一下您对以下所展示的作品,你认为他属于上乘作品的理由是什么?我想,在您分析的过程中,我们也会相应的学到很多。


  例一:《凡眼》
  文/抚湖一柳


  早晨的宁国寺,阳光
  一块一块地涂过去

  大钟着色深一些,上面
  经文密布。要是有人撞钟
  会飞出点,金色?

  草坪上几处石头,有的叫
  云门,有的叫
  狮吼

  那些僧袍走过,略略带风

  身后眼前点评:此作之妙。在于极朴素中,写活了“动感”,与王维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以及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异曲同工。为了比较,我选一首同题材的诗作举例。


  《》雪落白马寺
  作者:张家口山野村夫 2019年01月08日09:33 浏览:5339

  大雪来临,白马寺内真的藏了几百匹白马
  从寺前寺后,满院子的白马
  咴咴而叫

  寺院偏厢房,一个僧人,在入定做功。另一个僧人
  手敲木鱼,也在做功

  大雪无声。白马的蹄子溅起千堆雪
  又轻轻落在寺院里
  寂静,无声

  只有木鱼"啵啵啵"地,一直在喊疼
  只有从天而降的白马,仿佛一匹匹经卷,绸缎似的
  一层又一层码在白马寺的身上

  -----此作是《中国诗歌网》里的一首“中国好诗”。总体意境也还不错。但是,这里“寂静,无声”明显是多余的,有说明的毛病。又“仿佛一匹匹经卷,绸缎似的”这句问题就很大,“仿佛...似”是不能随便用的,这里用上就明显让诗意失去了很多。相反,前面那首《凡眼》诗作就干净,老练多了。可是,倒是前者默默无闻,后面这首诗作却小有名气。这就说明另外一个问题,真正的好诗其实是寂寞的,需要人们去发掘。目前诗坛这种情况很普遍。

  例二:《湖上的小船》
  文丨彭纯廉

  那只小船
  只是你的一个小楷字

  走近了就放大了
  原来上面有个人
  手摇着橹

  再放大
  能看见他黑色的眼瞳
  一片湖水

  身后眼前点评:这首诗的画面感非常强。而且是一幅“活”了起来的画。

  例三:《十二月》
  文/小雪人

  该落的都已落了,该生长还埋在土里
  梧桐树散尽黄叶
  此僧不穿袈裟,与天地同宽

  身后眼前点评:短短三行诗,气势恢宏,禅意十足而又意境悠远。

  例四:《光辉岁月》
  文丨这里有阳光

  那年,顾城的诗集刚出版
  我步行到县城
  去看生病的表妹
  怀里揣着
  自己的诗歌
  马路是石子的
  一路走去
  背熟了我那首著名的作品
  念给表妹之后
  她的病渐渐好了

  身后眼前点评:叙事诗能写成这样,几行“白话”,一代人的沧桑跃然纸上。诗人“这里有光阳”功力了得。

  ——以上,这些诗作都非常朴素,干净,自然,铅华尽脱,大有“秋水出芙蓉”的味道。其语言精炼,结构精致,几乎难改一行一字。尤其第一首,细节刻画更是了得,“那些僧袍走过,略略带风“,在前面铺垫的场景中出现此句,动感十足,堪比“僧敲月下门”,大有新诗的唐人气象。
  像这样成熟的诗作,在新诗历史上,过去是很难想象的。而且,这些都是出自现在不大有名的诗人之手。所以,我认为,我们的诗坛已然今非昔比,其实绩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素峰:身后眼前兄,前不久得知您想编纂一套《中国新诗百年百家》的消息,您在刚才也提到了您认为中国新诗已历百年,颇具唐初气象。而市面上尚无一套像样的选本,从这句话里看得出您颇为遗憾的心情。这份责任感让我很感动,尤其是您所说的要仿照“唐诗三百首”的话,更让我钦佩。那么,无疑这个设想是非常好的,可如何才能做到使这部选本中所选择的作品可以达到传世的标准呢?我认为这才是关键。我想问问您对于这一点的具体保证措施是什么?

  身后眼前:关于《中国新诗百年百家》选本,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工程。希望,有相同理念的朋友一起来做。个人阅读与眼光也都有限,很难做得好。目前,我初步选了几十个诗人诗作,在公众号上发了三个专辑,也只是起抛砖引玉的作用吧。

  素峰:身后眼前兄,我个人在2020年前,几乎都是在写深度意象诗。在写深度意象诗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这类风格的作品很难被阅读者接受和理解,这里我提到的阅读者还不是与诗歌毫无关联的人,而是有着很强的创作能力和阅读经验的圈子里的人,甚至不乏高手。我不禁要问,连这种群体都难以理解,那又如何使这一类的诗歌达到传唱度高,以及更加普及的目的呢?2021年前后我的作品慢慢转向口语。那么,基于这一点,您认为诗歌是应该只停留在小众的范围内呢,还是应该更积极地走进大众好呢?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身后眼前:“深度意象”写作,以前确实比较小众,现在也还算是小众。但是,这个小众已经在逐渐扩大,我相信,不久,“深度意象”诗作的一些手法会普及的。其次,口语诗的问题。我觉得,口语诗不是一种文体。李白的“举头望明月”,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读起来似乎是口语,但是,并非是口语诗。
  其实,“深度意象”也不是现在才有。古人写月亮,用桂树,玉兔,嫦娥等代替,大致开始也属于是“深度意象”,只是渐渐约定成俗了,普及了。大家也都能懂并接受了。

  素峰:关于意象起源于中国,我和您的观点是一致的。中国诗歌使用意象由来已久,比如十里长亭、折柳、月亮、红豆、梅花等等等等,都是以意象的身份出现在作品中的。十里长亭、折柳寓意送别,月亮寓意思乡,红豆则寓意相思,但相对固化,少有突破,久而久之就可以掌握其规律。当然了,我这么说肯定是说普遍性,特殊性咱就不说了。而当今现代诗对于意象的使用就相对更加灵活了,寓意也更加宽泛了。要结合整体语境才能知道其中的含义。
  美国诗人庞德开意象派先河,成为了此派的鼻祖。而庞德对于意象的使用就是从中国的古诗中借鉴来的,从二者之间的年代差上权衡也是不争的佐证。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时期,世界上很多艺术家齐聚法国巴黎。无论是绘画、文学,或者是其他艺术领域在这个时期都出现了很多开山立派的大师,其中像绘画大师毕加索、莫迪利亚尼、马蒂斯、克里姆特等都从东方绘画艺术的色彩运用以及装饰性特征获取了或多或少的养分。比如对中国国画,日本浮世绘等等的借鉴,使他们的作品不同程度地散发出了浓郁的东方色彩的味道。借以摆脱古典的学院派画法,形成全新的艺术风格。
  诗歌也是如此。对中国古诗中的意象进行借鉴,让诗意产生多层性的状态。不知是何原因,意象摇身一变,反倒成为了我们的舶来品,这就太荒谬了。或许我用一句话可以说明其中的关系:意象派是庞德创立的,但意象是中国的。对于意象的使用不需要向外国人学什么,这个早就是中国人血液中的最基本的遗传基因了。

  素峰:另外,既然提到了欧美诗歌,我也表达一下我个人对于欧美现代诗的一些观点。对于欧美诗歌我基本是不看的,之所以如此,并不是对欧美诗歌有什么偏见。原因基于两方面,第一、英语基础差,原文看不懂;第二、翻译的,我觉得根本没有必要看。不同的人翻译出的结果都会有出入,其中不可避免地参杂了太多翻译者的理解。就像汉语诗一样,每一首诗,每个人的理解都会有差异。而阅读者阅读原文可以自己去理解,跑偏不跑偏是自己的事,至少不是外因将阅读者带偏的。阅读翻译的作品却是在翻译者理解的基础上去进行的,所以也许会被误导。即使翻译者理解到位,表达出来也许还会因能力问题而走样。这样就要求翻译者不仅仅是掌握多种语言那么简单,而是要求翻译者必须精通两国诗歌的精髓,同时还能理解到位,表达到位。虽然说有的阅读者不止停留在作者阐述的深度层面,根据阅读者的个人经验甚至可以进入到更深的连作者都进入不到的内涵部分,但是这样的人本来少之又少,还要会两种或多种语言,同时又精通这些语言所属国家的诗歌艺术,那就更凤毛麟角了。其实当你觉得欧美诗歌的某一句好,经典,那也是翻译者的话。除了诗歌,我认为其他文学体裁的翻译版都是可以看的,诗歌真的不行。也不是完全不可以看,看你怎么去看,模仿就真的不必了。
  前几日看有人发链接说,大家都在学习欧美诗歌,并且模仿。不否认,确实很多人喜欢,并研究,甚至仿写,但从整体比例来讲还是少数。即便我前面所说的有诗友不认同也没有关系,如果单从模仿角度表达我的看法,我很严肃地说,不仅仅是在语言形式上的等等方面真的早就是过时的了。诗歌语言也许半年就是一个变化。你不变,就会落伍,文字表达老气横秋。当然了,有时尚,就有落伍。但是有一种既不时尚又不落伍的事物一直存在。时尚的,毕竟是有时间限制的。阶段一过,马上就会落伍。所以还是要本着追求一种大气,本真的原则。
  说实话,我非常不喜欢模仿欧美诗歌的那种翻译体文字的作品。那种风格啰里吧嗦,语言毫无缝隙,没有给读者留一点点的再度创作的空间。
  因为听了身后眼前兄的见解,也忍不住表达了一下自己的看法。下面我继续对身后眼前兄进行采访。

  素峰:您对深度意象诗的界定是什么?也就是说,怎样的作品您会界定为深度意象诗。另外,因为我们都知道,如果按照第三代诗人对于纯粹的口语诗最严格的规定来要求,是拒绝使用修辞和意象的。这也是因为朦胧诗时代的作品对意象和修辞使用过于密集,而使第三代诗人产生反其道而行之的极端做法。而您之所以相对推崇深度意象诗是觉得深度意象诗在表达诗意上有哪些优于口语诗的方面吗?或者还是有其他的原因呢?对于这一点,我希望您可以在陈述时,能够拿出具体的作品相对应所提出的观点,这样会更加便于诗友们去理解。

  身后眼前:“深度意象”与口语诗并非对立的。前面我说了,“深度意象”也不是新的东西。像李商隐的诗歌在唐朝也算是“深度意象”一类。现在,一些深度意象诗人比李商隐走得更远,这是新诗成熟了的表现,真正新诗的百家争鸣的时代。
  确实,新诗的“深度意象”诗作,有的很难懂。其表现是多层次的意象与结构。比如,月亮,用圆盘,玉盘,冰轮,这很好理解。如果用桂树,玉兔,开始就很令人费解的吧。现在“深度意象”诗人强调象征的“陌生化”,也就是个人的独特感受,他们也许是在创造,也许就是在走象牙塔。但是,不管怎么说,对于这种独特的创新精神,我个人是肯定并佩服的。我本人在这方面还很欠缺,需要向高手学习。

  素峰:您提到的我们今天中国的“深度意象”诗歌其实与欧美的深度意象诗已经不是一回事了,当代中国新诗已经摆脱了对外国现代派诗歌的依赖,我觉得您说得不无道理。
  说到这,我不妨简单介绍一下意象这个中国诗歌元素在欧美诗歌发展进程中的走向。意象派诗歌是美国诗人庞德和英国诗人休姆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发起的一场诗歌运动,后因庞德转向“漩涡主义”而开始分化,但“意象"作为一种诗歌的最小单位,成为了诗歌创作基本的艺术手段,渗透到现代诗歌的各个发展阶段中。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出现“深度意象派诗歌",又被称作新超现实主义诗歌,“深度意象派诗歌"赋予了“意象”以更深刻,更内涵化的表现。
  而关于口语诗,我觉得有必要阐述一下它是基于何种状态下产生的问题。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由于朦胧诗的影响很多诗歌显示出意象使用过于密集、文化和思想承载过重的现象。世界上的事情大都有物极必反的规律,当一件事物盛行一段时间后,人们就会厌倦,甚至反其道而行之。所谓口语诗却不单单是在文字表达形式上的命名,而是一种流派。起初,口语诗除了语言朴素之外,还是不能完全避免会使用一些修辞的,而其后去修辞化策略成为了口语诗最基本的要求,这个时期的诗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三代诗群了。而口语诗在经历了三十多年后,人们越来越发现其弊端,其中就包括语言琐碎,诗意匮乏、干瘪,缺少技法和创造力。而我所看好的方式是一种融合,我也是这么去做的。口语是可以的,但不要纯粹,而是要融入意象,以及修辞的使用,同时我个人还很偏爱超现实的手法,这些因素主要还是把握一个度的问题。最终我所追求的是浅层意思人人可懂,但要有不断深挖的可能性,而对于深层内涵的挖掘,对于阅读者来说则是见仁见智了。
  意象诗也好,口语诗也好,深度意象诗也好。不管是哪种偏好,审美的艺术规律是一致的。比如虚实、层次等文本内部都有着比例关系的存在,而这些就是衡量好与不好的一个尺度。但是由于艺术不像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是有着个体认知差异的,所以很难统一标准。下面我们还是请身后眼前兄分享一下中国当代深度意象诗人的优秀作品,来帮助我们对于中国现代诗深度意象诗人的了解。

  身后眼前:好,下面我来分享几首深度意象诗人的作品。

  又例——

  例五:《现象学》
  江苏/钱松子

  花开,是把塔埋进水里,
  用腮呼吸。最先从松林中走出来的人,
  承认万物有深浅,
  正如晨昏用尽,应该说点什么,
  一出口,竟成哨音。
  我曾经迷过的路,
  兀自后退,像被显影液拒收的底片。
  风未打完太极,
  窗外已挤满爱国青年。

  例六:《飞行器》
  河南/胡明珍

  寿星摘去胡须,地面飘逸。
  我和你,爱上食尽人间烟火的天空。

  轮椅崎岖,
  怀揣带翅的稻壳,在楼层我们暂时栖息。

  例七:《掉下来的羽毛》
  河南/袁树雁(西衙口)

  我说服了嘉峪关,
  但说服不了骆驼刺。
  戈壁滩。

  广场空了,只有大大小小的民意留了下来。
  蓑羽鹤像一种流言,越过了群山。
  而白云的翅膀并未退化。
  我从雪线上下来。
  昆仑山像一条全票通过的提案,
  已经在人间低低地盘旋。

  ——胡明珍,钱松子,袁树雁(西衙口)等,是我熟悉的几位当代中国“深度意象”诗人。现在“深度意象”诗,在部分诗人圈子中比较流行。这些诗人在形式的创新上已经走得很远。
  当代中国“深度意象”诗歌,讲究形象的陌生,变异,转场,深埋等手段,用中国传统的比兴以及西方的现代派意象等手法已经无法解释。其诗歌结构也多为复调,甚至网状,大异于传统的线性模式。对于这些“深度意象”诗人的诗歌,老实说,我的能力尚无法把握。“虽不能至,但吾心向往之”也。
  也许,这些诗人现在的探索未必成熟。但是,我敬佩他们的精神,相信将来一定有杰作出自他们之手。并且坚信,在他们中一定会出现划时代的诗歌大家,引领诗歌的未来与辉煌。
  以上,是我个人对当前中国诗坛前沿动态的一点观感,未免挂一漏万。愿与大家分享,共勉,并接受批评与指教。

  素峰:好,时间在引人入胜的讲解面前,总是显得稍纵即逝,总是让人有余味未尽的遗憾。但是知识要慢慢积累,谁也不能一口吃个胖子。那么,今天的寻师问道栏目就进行到这里,接下来就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来感谢、感恩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无私地奉献给大家的身后眼前老师。非常感谢。也谢谢大家对于老师付出的尊重,能够在场积极参与互动,我们下次我寻师你问道再见。

  身后眼前:最后,补充一点,所谓“深度意象”也好,不过是一种形式,不必过于看重。李商隐是唐诗中的“深度意象”诗人,但是,他的成就未必能与李白杜甫比肩。

  附,身后眼前诗作十首——

  《霜》(外九首)
  文/身后眼前

  赶在大雪到来之前
  对大地进行了封冻与伪装

  地面上,那一个个的浅底黑洞
  是最早的行人给后来人标注的陷阱

  公鸡的晨鸣都被挂在白胡子的茅草屋檐
  连月亮也留恋起清晨来

  人迹,还有禽兽的爪印
  都集中在断桥上

  天地茫茫一片,倏忽长空一声雁叫
  你在草木上颤抖而消融,是那唯一的回声

  2018.12.4.早晨

  《我理解的诗意生活》

  居住地,三面环山,门前一条河
  三五位不一定是知己,但是谈得来的朋友。春来
  看满山杜鹃着火。房前屋后,瓜苗一个个
  愣头愣脑。河水背负枯枝,竹筏与落花,浩浩荡荡
  冬日,太阳晚起,又早早落下。迎着夕阳漫步,眸子绰约
  有李商隐的影子。月夜,独自来到河中,驾一叶扁舟
  叩舷而歌。雨天,在一家小酒楼里,邂逅一位老友
  选择临窗的位子坐下,聊过去,聊我们当年打雪仗,爬山
  以及放风筝的日子。渐渐地,我俩皆不胜酒力
  看对方,都是唐肃宗时期的白发宫女

  2019.2.2。

  《岁月,一个又一个》

  世界在蛋壳破碎的一瞬间
  突然出现。婴儿的脑袋吹一口气就要融化

  童年若竹笋,嫩黄的身子一半还埋在土里
  出土便变成了棕色

  日头,在青年时期最害羞
  月影里,又总有人在跳双人舞

  中年,日子恰似快速列车
  来不及思量,已经到站

  然后,一切喧嚣都在站台上消失
  一切人生都如同墓碑,终将长久沉寂于荒野

  2019.2.5.

  《一个人的气候 》

  亚马逊流域的蝴蝶
  北冰洋里的暖流,银河从宇宙
  以及,倒挂的磨盘上流过
  都与我没有关系

  我只是黄河边上的一颗顽石
  被人打造成了镇墓兽
  最先,我走入了秦王朝的墓穴
  又走出。然后,到达汉唐
  再到元明清。一生经历了无数的墓穴
  光明与黑暗,时隐时现

  但是,任由时光剥落
  季节变换,我布满苔藓的皮囊
  和铁石胸膛,从无改变

  2019.3.16。

  《一粒微尘》

  菩提树叶密,个矮
  冠深

  光柱中舞蹈的
  精灵
  与蚊虫,飞蛾相区别

  在镜面上称老大
  去一滴水里面拜观音,当童子

  3019,5,23。午。

  《远去的河流》

  波光粼粼,鱼在下
  竹筏,月光,浪花在上

  白雪,黄土地,倾斜
  绿在江南低处。流水
  渐浊渐黄

  侧身于蓝色葫芦里,抱团成一体

  2019.5.29。

  《荷》

  躺下,仰面,岔开四肢
  可供观音菩萨打坐。去掉一瓣
  即成诺亚方舟

  撷一盘雨滴与泪水,承万吨阳光
  当洪水没过地球发际
  你的耳朵直达天庭。且听天上鸟语
  是否胜却人间蛩音

  2019.6.25。午。

  《蝉鸣蝉翼禅意》

  夏天,无惧炽热
  昂首枝头,你拼命呐喊
  一心为了叫醒酣睡的人

  一袭素纱襌衣
  在马王堆汉墓里已经沉睡两千年
  脱出棺椁,你打算还继续酣睡一千年

  本意为在庙里谋个更夫差
  都认为你是要窃取庙里神龛

  2019.7.14。

  《留声机》

  也没有必要弄明白,流水是如何变成金属的
  当一位华裔大美女,头捆蝴蝶结
  着大红旗袍,迈着猫步,伫立在二三米高的舞台中央
  直到两千米的幕布徐徐落下
  直到你的娇容被压迫,浓缩成了千丝一碟

  从此,白云不再游荡在高山
  你的视线也不仅局限于天涯
  现在,你只专注于室内一隅,看流水如何从鱼缸里溢出
  在陋室内流淌,打旋,将光阴做成了漩涡

  2019.9.4。上午10点。

  《十月》

  一千年前,有一个人
  坐在枫林里,想象春天

  一千年后,有一群人
  背负十字架,走向寒冬

  2019.10.23。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23 08:34:23 | 显示全部楼层
点亮共赏。问好!

点评

谢谢鼓励。敬茶。  发表于 2021-4-23 08: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23 15:30:34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赞学习,问好!

点评

谢光临。敬茶  发表于 2021-4-23 15: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24 21:5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下了,是个精彩,评的更精彩……,受益多多

点评

谢兄来阅。敬茶。  发表于 2021-4-25 07: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1-25 22:50 , Processed in 0.103295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