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76|回复: 96

把诗歌交给人民,论诗歌发展的三个层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7 21:0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把诗歌交给人民,论诗歌发展的三个层次


属于人民的诗歌,才是充满生命力的诗歌。你可以渲染自己张扬的个性,你可以诉说自己郁闷的心情,你可以标榜自我的功德,你可以陈述自己纠结的矛盾。写什么是你的权力,表达什么是你的自由。但如果你希望自己写出来的诗歌充满生命力,那么你就必须要把诗歌交给人民。因为人民是培植诗歌的沃土。没有沃土,诗歌的种子无法发芽,即使长成参天大树如果离开沃土也会枯萎。可见,没有沃土生命就完结,完结预示着死亡,死亡预示着结束生命。所以只有把诗歌的根深深地扎进沃土,扎进人民的内心深处;人民所想即你所想,人民所望即你所望,只有这样诗歌才能活在人民心中,只有活在人民心中诗歌才能充满生命力。
时下,干预与担当是当前诗界热议话题。何谓干预?干预无非就是反映,反映人民生活、反映社会现象等等。显然,“反映”的话题仿佛成为了主流佳作。有感于此,我在“反映”的基础上继续挖掘,借此尝试探索一下,诗歌能否迎来质的飞跃。
那么“反映”之后的又是什么呢?我借用“改变”这个词来论述一下。比如说:改变人民生活水平、改变人民思想素质、改变社会不良现象等等。
接下来,“改变”之后又是什么呢?我认为“腾飞”是最理想和最合适的词语。比如说:经济腾飞、思想腾飞、中国龙腾飞等等。就此,下面我们就来着重论述一下,诗歌发展的三个层次。
一,        反映。诗歌“反映”的出处,就让有兴趣的学者去考证吧。也许自有诗歌以来就有“反映”。如:《诗经》就是一个例子。也许“反映”是诗歌创作始终如一的源头,所以诗人们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反映”这种素材。可惜的是,历经一代又一代,“反映”来“反映”去,我们的社会本质始终都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人民始终无法获得解放。虽然就精神面貌而言,毛泽东时代出现过短暂辉煌,但只是昙花一现。今天,虽然说物质条件有所改变,但人民的本质依然如故,人民仍然在苦难中挣扎,深陷的灵魂依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可以肯定,诗的“反映”就如隔靴搔痒,“反映”的力度根本无法触动根深蒂固的麻木的神经。也就是说:诗人的能力如果不提高,那么诗歌必然死路一条。
二,改变。改变才是人民真正的渴望。人民渴望诗人自我改变,而得到改变。因为诗人的骨子里充满生命力,因为诗人的血液里充满创造力,因为诗人的眸子里含藏着敏锐的洞察力,因为诗人的性子里充满预知力,因为诗人的精神里充满战斗力,因为诗人的言行充满冲击力,因为诗人的灵魂充满爆发力,因为诗人的思想充满免疫力。他们拥有思想高度、意识深度和视野宽度;诗人们的装备绝对是人民和国家最理想最需要的装备。因为这装备是充满智慧装备。如果屈原拥有这些装备,又怎会寻河问短?假如没有这些装备,那么人民的灵魂如何挽救?假如没有诗歌作为精神支柱,那么人民如何摆脱生活困境?假如没有诗一般的战斗力,那么人民如何冲锋陷阵?假如没有诗一般的改变,那么大国又如何崛起?
三,        腾飞。沿着诗歌的发展规律,从反映到改变,言之,必然迎来诗歌的腾飞。诗歌的腾飞,预示着人民思想的腾飞,意识的腾飞和精神的腾飞。有好运气,不如有好环境。生活处处腾飞的环境,幸福快乐,国泰民安的日子必然万古长青!
综合而论,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发展规律,任何事情都不会一成不变。摸索规律,探索规律,然后找出规律,掌握规律,最后创造规律才是人类奋斗的终极目标。所以我们要把诗歌交给人民!


2016/1/17广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7 21:26:17 | 显示全部楼层
规律是客观的——其客观性表现在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问好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8 12:37:45 | 显示全部楼层
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发展规律,任何事情都不会一成不变。摸索规律,探索规律,然后找出规律,掌握规律,最后创造规律才是人类奋斗的终极目标。所以我们要把诗歌交给人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8 15:5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把诗歌交给高考就可以了。新诗和古诗的评判标准立刻清晰啦!人民为了儿女们考试,会找你们辅导的。哈哈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8 16: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8 19:3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城子 发表于 2016-1-17 21:26
规律是客观的——其客观性表现在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问好楼主!

人类生活的一切事物包括语言文字都是模仿大自然的规律而创造出来的。城子老师的结论下得太快了。无错!大自然的规律是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但我说的是人类思想活动的规律。而不是的规律。如:人的语言、文字、科技、科研、生活用电、用水等等都是掌握和运用大自然规律创造的结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8 20: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我说的是人类思想活动的规律


这个包括在认识论里,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也是不能创造不能消灭的——这就叫客观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8 20: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

1、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规律的客观性还指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3、规律的客观性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
  

——仅供楼主参考。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8 20:2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城子 发表于 2016-1-18 20:11
但我说的是人类思想活动的规律

无错人类思想活动的规律,存在客观性。但该规律的存在离不开人意识的参与。也就是说该思想活动规律,同样是由人(意识)创造出来的。如:由原始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等发展过程。

点评

这个发展过程——也是客观的,不是创造出来的,  发表于 2016-1-18 20: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6-2 18:21 , Processed in 0.086401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