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0|回复: 5

《英诗同题翻译》第68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7-2 11: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charlieyzr961 于 2024-7-7 18:28 编辑

《英诗同题翻译》第68期

栏目主持:杨中仁、张宁

本期朗诵:晚枫
本期书法:王琳
本期译者:(以收稿先后顺序排列)

1. 张宁
2. 张海容
3. 吴伟雄
4. 肖安法
5. 余新
6. 黄晟
7. 温庆芳
8. 杨秀波
9. 康莉莉
10. 杨中仁
11. 蔡小菲

编者语
      本期所选是美国桂冠诗人、散文作家和教育家罗伯特·海顿 (Robert Haydn,1913-1980),他是20世纪美国黑人诗歌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 海顿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大多收录于1940-1996年间出版的多部诗集中,他的散文收录在《散文集》中。海顿两次获得霍普伍德诗歌奖,曾在世界黑人艺术节上以一首纪念歌谣获得诗歌大奖,并获得了国家艺术与文学研究所颁发的罗素·洛因斯奖。海顿的诗歌中带有强烈的家庭色彩,汲取了丰富的家庭创作元素,主题往往表达了家庭的温暖、家人回忆等。本期选译Traveling through Fog精美的诗诗人通过形象的比喻表达了人类对现实世界认识的模糊性和局限性,值得读者思索探究。本期征集幸得十一位译作,在此一并推出,以飨读者。特别感谢晚枫和王琳两位老师为本期贡献的朗诵和书法。

Traveling through Fog
Robert Hayden

Looking back, we cannot see,
except for its blurring lights
like underwater stars and moons,
our starting-place.

Behind us, beyond us now
is phantom territory, a world
abstract as memories of earth
the traveling dead take home.

Between obscuring cloud
and cloud, the cloudy dark
ensphering us seems all we can
be certain of. Is Plato's cave.

英文朗诵:
英文书法

1.穿越迷雾
罗伯特 海顿 作
张宁 译

回首望去,我们看不明朗,
除了模糊的灯光
好似水下的星辰和月亮,
我们起始的地方。

我们身后,超越我们的视窗
是虚幻的区域,一个界疆
那是地球记忆的抽象
行尸走肉之乡。

云层之间迷蒙明灭
阴郁混沌的闇劣
裹挟我们所能,对事物的拿捏。
那是柏拉图之洞穴。

译者: 张宁 诗词爱好者。

2.雾中行
罗伯特·海登 作
张海容 译

回望,
只看到灯火微弱,
一如水中星月,
我们看不到出发的地方。

前方,是我们当下
未能企及的虚空。
一个抽象的世界
如幽灵投在尘世的影像。

置身在云朵缥缈,
黑云把我们围裹
局限在柏拉图之洞,
仿佛是我们唯一猜想。

译者: 张海容 山东烟台栖霞,工程师,英译爱好者。

3. 雾中行
罗伯特•海登 作
吴伟雄 译

当我们转过头来回望,
除了那些模糊的光线,
像水下的星星和月亮,
我们的起点已看不见。

在我们的身外和身后,
那是一块幽灵的领地、
旅行死者对前世地球
带回归宿的抽象记忆。

在朦胧的云与云之间,
这乌黑阴暗的云,却
似我们对一切的认见。
局限如柏拉图的洞穴。

译者:吴伟雄,英语译审。“资深地方外事工作者”。曾任北理工珠海学院教授、外国语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独立学院外语界》主编。

4. 穿越迷雾
罗伯特·海顿  作
肖安法 译

回头,我们看不见,
除了那里模糊的灯盏
像水下众多的星星和月亮,
我们的起点。

身后,是我们现在不理解
的虚幻领地,一个世界
如地球的记忆一样深奥
麻木的旅行者们带回家。

在遮天的云
与云之间,包围我们的阴云般的黑暗
似乎是我们所能
确定的一切。是柏拉图的洞穴之喻。

译者: 肖安法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5.穿过迷雾
罗伯特·海登 作
余新 译

回眸望去,我们看不见,
除了那些朦胧的光线
宛如水中朦胧的星月,
望不见我们的起点。

在身后,超越我们所及
一个世界,是幻影之地
如逝去的旅者带回的
尘世记忆一般抽象。

在那遮蔽的重重云河
之间,我们被迷雾夜色
环绕,是我们确信了的
一切。是置身柏拉图洞穴。

译者:余新,中国红馆执行总编。

6.穿越迷雾
罗伯特·海顿 作
黄晟 译

转过身来回头望,
除了模糊的灯光
像水中的星星月亮,
不见我们起始地方。

在我们身后,在我们远方
虚幻领域,一个世界
抽象而为地球的记忆
亡灵晃晃回家的路上。

在朦胧的云层之间,
笼罩着我们的乌云,似乎
是我们所能认知的一切,
局限得如帕拉图洞穴。
译者:黄晟,广东云浮人。云浮市翻译协会会员。翻译爱好者,擅长英语、西班牙语口译。

7. 穿雾而行
罗伯特·海顿(美) 作
温庆芳 译

回顾凝望追寻时,
难觅何处是起始。
唯见茫茫光亮闪,
仿佛水下星和月。

此刻身后及更远,
鬼魅之境满世界。
人间记忆几抽象,
恍若行尸带回家。

朦胧云雾层层叠,
暗黑一片浑不清。
团团围绕似无助,
只觉身陷柏氏穴。

译者:温庆芳 东莞市外事局一级主任科员,东莞市翻译协会会员,国家二级英汉笔译

8. 穿越迷雾
罗伯·特海顿 作
杨秀波  译

回头顾盼出发之地,
除了灯火氤氲
像水中映现的
月与星子
再看不到什么

在我们身后,不可触及的地方
是虚幻的领地
像死去的人带回的
地球记忆般抽象

黯弱云朵间萦绕我们的
阴云密布的昏暗
似我们唯一能确信的
——柏拉图的洞穴。

译者:杨秀波,桂林理工大学副教授,中外文学文化和莎士比亚研究者,诗歌爱好者。

9. 穿越迷雾
罗伯特·海顿 作
康莉莉 译

嫣然回首,除了羸弱的光
我们什么也看不见
那光像潜在水下的沼泽还有映衬的星光
我们开始的地方

在我们身后,现在在我们身后是
神鬼之国,
一个记忆中的抽象世界
把旅行记忆带回家

在模糊的云海之际,
乌云压顶
萦绕我们身边
让我们身感
处于柏拉图的洞穴中

译者: 康莉莉,工程师,中外诗人注册会员,签约诗人,诗词翻译官, 浩缘文学顾问,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10. 雾中行
罗伯特•海顿  作
杨中仁  译

回首望,
不见当初的起点
却宛如水中星月
朦胧的光。

身后,如今
一片虚幻的光景
仿佛游魂带回的人间记忆
抽象的世界。

朦胧的间,
我们能确定的
似乎是笼罩我们的乌云。
终是柏拉图洞穴*所见

*柏拉图的洞穴(Plato's cave):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提出的一个哲学寓言,用以说明人类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局限性。

译者:杨中仁,译审,现任电科大中山学院外院英文教授,文学、文化翻译爱好者。

11. 穿行于迷雾中
罗伯特·海顿 作
蔡小菲 译

回头伫望,迷雾重重
除却黑灯瞎火
星月沉璧  
一切是我们的起点

身后世界,此刻已超越我们的
是海市蜃楼。将地球的记忆抽离
如行尸走肉般带回家

云雾迷蒙
乌云笼罩
似乎是我们能确定的——
这是柏拉图的洞穴

译者:蔡小菲 广东理工学院,商务英语,21级本科生。

朗诵者: 晚枫(QUN GRACE LIU),原北京语言学院英语教师,自由翻译,爱好诗歌创作与翻译。现居加拿大。
书法:王琳,英语翻译,曾从事英语翻译及教学工作,2017年组建公益英语读书会至今,现居加拿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3 09:50: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的太棒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12 18: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舟白 于 2024-7-12 18:24 编辑

Traveling through Fog
Robert Hayden

Looking back, we cannot see,
except for its blurring lights
like underwater stars and moons,
our starting-place.

Behind us, beyond us now
is phantom territory, a world
abstract as memories of earth
the traveling dead take home.

Between obscuring cloud
and cloud, the cloudy dark
ensphering us seems all we can
be certain of. Is Plato's cave.

对本诗做了一些释义,以下是鄙人拙见:

       诗歌表面好像是写穿行在迷雾中的感受,但如果了解“柏拉图的洞穴”的故事后,就会清晰地看到,在诗歌末尾,作者用一个“洞穴之喻”(Plato's cave),揭晓诗歌前面所有的意象。


(1)第一节

      在一片迷雾世界(Fog)中,枷锁绑住了手脚和脖颈,使所有囚徒们动弹不得,看不到一切(cannot see),除了映照在眼前的那片朦胧光影(blurring lights)——那是火把通过照射物品投射在墙面上的影子。

       这个光影,如水中镜月(like underwater stars and moons),明明一触就破,然而久处洞穴的囚徒们却始终坚信着:这就是真实的世界。

       因为在此之前,这群囚徒们一直被困在洞穴里,洞穴是他们产生认知的唯一起点/地方(our starting-place)。


(2)第二节

       后来,有些囚徒伺机从洞穴中逃了出去,回到当下真实的世界。这时候,洞穴理所应当被他们抛在了身后(Behind us, beyond us now)。

       然而,当这群逃出生天的囚徒们看到真正的太阳和倒影时,却感到一阵头晕目眩,总觉得眼前的才是虚幻之地(phantom territory),心中不免想到:眼前的一切是如此陌生而令人怀疑的,原本看过的几十年洞穴倒影也许才是真实的。

       幸好,慢慢地,这群囚徒慢慢地接受了眼前这个世界,成为了第一批幸运的存在。这群幸运的囚徒想帮助那些仍在“穴”底之蛙的囚徒们脱离苦海——逃离虚幻之地。

       于是,这群幸运的囚徒回到洞穴中,不断劝说那些依旧被捆绑着的囚徒们走出洞穴,并告知洞穴只是一个虚无(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这个过程,就像一个穿越者(traveler)穿越到未来的世界,看清未来的面貌,再带着未来的记忆回到现实的世界(nowadays, abstract as memories of earth,the traveling dead take home)。

       但是,那些被捆绑的囚徒们早已画地为牢,坚决不信,甚至觉得穿越者是心怀叵测,胡言乱语。(与现实世界一样,人们倾向于只相信自己所愿意相信的事物,即使真相已经摆在面前,也视而不见。)

       穿越者的试图劝说,在这群“穴”底之蛙的囚徒眼里,与谋财篡位无异。穿越者的主张之词,打破囚徒们原有的信念堡垒,触动了他们的信仰蛋糕。于是“穴”底之蛙的囚徒们举起枪口与矛头,试图绑架,将穿越者杀害。

       整个洞喻到此结束。

(3)第三节

       诗的最后(obscuring)又与开头呼应(blurring)。开头写雾,结局写乌云,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层层乌云裹挟着这群幸运的穿越者(the cloudy dark ensphering us),明灭可见的世界(即上面铁板钉钉的所说的事情seems all we can be certain of),正是柏拉图的洞穴(所描述的那样)(Is Plato's cave)。

(4)小结

       而整首诗都在呼应中。

       第一节中的Looking back,回头看走过的路,迷茫,看不到未来(cannot see,blurring);

       第二节的Behind us,走过的路成为了过去(即站在当下),期待,未来一片光景(phantom territory);

       第三节的Between,最后人们站在过去与当下的分叉口,不知所措(between, obscuring, ensphering)。


       而我们又何曾不是柏拉图口中的“囚徒”呢......

       在没有接触真理时,思想局限于一方天地,如井底之蛙,目光所及之处,便奉为真相。

       慢慢地,经过后期启蒙与教育,开始愿意接受新事物新知识,探索真理,实践真理,追随真理,捍卫真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13 11: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世纯译作 于 2024-7-14 14:12 编辑
苏舟白 发表于 2024-7-12 18:22
Traveling through Fog
Robert Hayden

大家同好,一起探讨:


判决/定性/采信/确认/赞同何为文本/语本主题(该老外想说/写啥



我们至少需要一个:


以原始文本/语本
词法,句法为依托,为支撑,为证据
起承转合,切合逻辑,全面完整准确之译本

而无需任何如述局限只言片语,字词典故,断章取义
见仁见智之主观理解,主观感知



比如:

您可真是个猴儿

(言/笔者在说“猴儿”呢?抑或在说“您”?还是在
说“您”鬼得要命?或是在说“您”蠢得不行不行?)



再比如:

您截取只几单词,堪比小孩子玩儿七巧板,各板原状不变,仅凭想象
可就成实物造型量,远超其单一主观奇想

----------------------


以下您之三处误读诗人本意南辕北辙/大相径庭:


(4)小结  【原作主题针对人类/种起源探讨而非揶揄/诟病其意识形态

       而整首诗都在呼应中。 【您理解起始方向错,故一错接二连三错

第一节中的Looking back,回头看走过的路,迷茫,看不到未来(cannot see,blurring); 【依据英语句法,Looking back 所在句意指:看不清当初

第二节的Behind us,走过的路成为了过去(即站在当下),期待,未来一片光景(phantom territory);【依据英语词法,phantom territory 所在句意指:顾望曾经那片郁郁幽幻疆域

第三节的Between,最后人们站在过去与当下的分叉口,不知所措(between, obscuring, ensphering)。【依据英语语法,ensphering 所在句意指:无可奈何/索性/被动屈从有关人类起源既有探索/认知】




您之下三处解读=画蛇添足/与原作主题无关

       而我们又何曾不是柏拉图口中的“囚徒”呢......  【依据英语语法,所言与原作主题无关
       在没有接触真理时,思想局限于一方天地,如井底之蛙,目光所及之处,便奉为真相。【依据英语语法,所言与原作主题无关
       慢慢地,经过后期启蒙与教育,开始愿意接受新事物新知识,探索真理,实践真理,追随真理,捍卫真理。【依据英语语法,所言与原作主题无关

------------------------------------



总之:

互译不是片面局限一字一句亦步亦趋望文生译,而是凭原
始文本语本之语法证据,联系前后具体语境具体分析全面
迂回往复式整体考虑且力避视作品喻体为本体理解其主题
试想:其二者结局,云泥之别,您能理解成:末了,那位白云告别了那个黑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15 09: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李世纯译作 发表于 2024-7-13 11:18
大家同好,一起探讨:

感谢您这么专业的意见,实属荣幸。
鄙人只是一个门外汉,第一次尝试解读诗歌。先前看到各位老师这么优美的翻译,不禁去查了“柏拉图洞穴之喻”,有感而发,进而根据自己的想法延伸出与原文不同的故事与看法,却没想到写出上面的“错误言论”,有污您的慧眼。
察觉已不能删除评论,如果楼主看到,还希望可以删除,以免误人子弟。
日后将更加勤奋向大师您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15 09:5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世纯译作 于 2024-9-13 08:36 编辑
苏舟白 发表于 2024-7-15 09:21
感谢您这么专业的意见,实属荣幸。
鄙人只是一个门外汉,第一次尝试解读诗歌。先前看到各位老师这么优美 ...



荣幸大师不敢,规避误人共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11-18 15:31 , Processed in 0.105188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