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涅阳三水

涅阳三水读诗之二:新添王小妮,陈子寒,胡茗茗,李晶晶,亦然,姜华,翟营文,伍亚霖,竹露滴清响(添加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14 17: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诗好评,品读!问候:shar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4 17: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实在好!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7 1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走得更远——从竹露滴清响的《107病房——洗尘》说起


  在我看到竹露滴清响这首《洗 尘》的小诗时,泪无声地落下来了。


“水是温热的。在母亲的脚上/我摸到她脚下走过的土路,是温热的/摸到她第一次抱起我时的泪,是温热的”刚开始的句子,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温暖的场景,给母亲洗脚。母亲的无私和伟大,歌颂了多少遍,竹露从这个细节入手,温热的水,给母亲泡脚,正合适,慢慢地洗母亲的脚,在轻轻地揉捏中,摸到了母亲曾经的日子——“温热”——这个字眼,真的暖了人心,暖了做母亲的心,我想,那一刻的母亲,应该是快慰的,满足的,自己多年的付出在这里有了回报。


这样的细节,忘了从哪里开始。铺天盖地的学生作业,从大学到小学,全都是体验给母亲的洗脚,肤发的变化中,感受母亲的苍老和容颜已逝,感受母亲全心全意的付出。曾经很多次恳请或者命令自己的学生回家给母亲洗脚,然后写一篇作文出来,谈谈自己的感受。可是,在我已经麻木的时候,在我已经淡忘这个细节的时候,从竹露的文字里,我又受到一次震动,就像第一次看到这件报道一样,是一种全新的感受,或者,下一次,我得给自己布置一个作业,给母亲洗脚了。


“她额前短发的桃花尖/已经跳出一缕白”竹露无疑是年轻的,在洗脚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一缕白发。上了年纪,生出白发是不可避免的,可贵的是,下面的句子中,竹露做得极好——“我在一面玻璃上发现了霜花/在那上面,温热的气体拥抱了寒冷”从洗脚盆跳到窗上的霜花,多大的飞跃,多么富有想象力!而后半句“温热的气体拥抱了寒冷”多么有比对的意象啊,母亲老了,如果儿女待自己不好,心里的寒意是什么也无法消解的,可是,竹露做的是把儿女的孝敬比作温热的气体,去拥抱母亲内心的寒冷,这样,母亲就会笑意满脸,就会开心度日,多么富有诗心的女儿啊!


从这首小诗中,我们不难看出,竹露的母亲正在住院吧,这时候的母亲正需要儿女的照顾,竹露在照顾母亲的同时,诞生了这组诗歌,是对母亲的回报,也是对自己的结点,对待母亲,将是永恒的主题,不可以被任何事情取代!在祝愿竹露母亲身体康健的同时,也祝愿竹露自己,珍惜母亲,珍惜健在的亲情!我坚信,这也是竹露在这篇文字里要告诉我们的!


接下来的句子里,竹露做得更妙,从自己的母亲,把天下所有的母亲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把一个老家,分成一棵棵树/一格格木窗子的形状/那里睡莲盛开,佛音袅袅”——每一个母亲,都将成为佛,住在老家,住在儿女的心里,住在每日供奉的佛祖前,我想,那是极度虔诚地敬畏母亲的心态和做法。


在我们中国,佛祖,历来在莲花座上盘桓,有莲就有佛,有佛就有母亲,闭目想一想,竹露的心眼里,母亲是多么的重要,亲情是多么的重要!如果我们每个国民都能这样对待自己的母亲,我们的祖国该多么的美好!


最后一节中,诗意又进一步延伸,从母亲身上,延伸到整个人类身上。“在那个灵魂的避难所/我毫不怀疑,你是新安堡里最美的女人”只要是女人,只要是母亲,年轻的时候,养育儿女的时候,都是最美的,最无可替代的,不令人怀疑,不令人起疑,这是中国历来女性的真实写照。这个句子里,竹露提到了新安堡,我想,那该是母亲一出嫁就落脚的地方。那时的母亲,不应该是新安堡最美的女人,也应该是中国最美的女人啊!


在和母亲洗脚的时候,唠唠家常话必不可免,母亲的絮叨肯定久远——“你说,从外婆那辈人后就不再裹脚/是为了走得更远,并学会忍受”母亲就出现的这一句,把时光拉到哪里?我们会回想起什么?走过的历史,看到的发展,我们走过的路途,我们每个生命个体所经历的,我们的祖国所经历的,都让竹露用一个词眼概括了“走得更远,并学会忍受”。


说到这里,想起来一句话:“任何文学艺术作品,都在不遗余力地表达自己对这个尘世的爱和恨。”(出自吕天霖的博文)竹露的这组诗歌,无疑是爱的旋律。诗歌的语言来自于灵魂,与内心最接近的文字,竹露的内心通过诗歌的通道,抵达我们的眼睛,从而到心灵,这种力量,远比电影的情节,和音乐的旋律要温暖得多,进入人的内心深处要直接得多。


这种温暖的力量,我想无疑是来自于亲情。亲情,是造就自己最初的力量,也是最后的力量。这份力量,会伴随着自己走完这漫长人生路的。一个人的内心布满温暖,那么对这个尘世,也就会布满温暖。有这份温暖在,即使行走在诗歌的路上,也不会觉得孤单。


在写完这篇文字的时候,又想起一句话:“现在的诗歌,多数是个性化写作。”说这话的人对当前的诗歌现状着实不满,觉得诗歌应该站在时代社会的历史责任感上来,不能总站在自己的个体小情绪上进行诗歌创作。读过竹露的这组诗歌之后,我想说,现在的社会,就是一个个性化的社会,现在的文学,也是个性化的文学磁场,那么,现在的诗歌,为什么不能是个性化的诗歌呢?从个性化的个体体验入手,与大环境的磁场进行丝丝缕缕的联系,我想也可以称得上是好作品的!


再回过头来看竹露的这组作品,每一节都是从小场景延伸到诗歌内部的,并且,个性化的小情绪占了较大的比例。我想,竹露能够走得更远一些,因为,身后,有母亲切切的注视,这种源源不断地关注,会给竹露带来新的力量,让竹露生出新的翅膀去飞翔,在诗歌的国度里,更高,更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0 2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三水,一个认真的诗歌评论的风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1 12: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水谢谢亦然版主地一再来读,你的鼓励带给三水很多动力,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2 12: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晶晶的诗歌印象


    李晶晶的诗歌,读得不是很多,可是,诗行里蕴藏着的东西,却是不陌生的。现代诗歌,最大的外延力就是看似无拘无束地书写,但文字内部的空间,却是让人思考得越多了。
     在读李晶晶诗歌的时候,有一个感觉,那就是短,短而精。让我想起川籍诗人何燕子,也是书写短章的高手。区别在于,和燕子借助于外物联想入诗,而李晶晶,却是心里的浮想。
    一个能在心里浮想很多事物的人,内心必定是丰盈的,满足的,敏感的,同时,也是脆弱的。看到这一组的时候,夜间读了几遍,感觉到的疼痛,是轻微的,就像被麦芒扎一下,不很疼,却让你记着。

    试着来看一个:《来了走了》“鸟留给窗子飞翔的姿态/春写给露水绽放的期待”这个短诗,一开始就用鸟和窗子,春和露水进入,一片鸟语花香的祥和世界徐徐给我们展现,飞翔和绽放这两个动词,又带给我们极大的动感,鸟的飞翔,春的绽放,澄明,洁净,就这么两句话,带我们进入一种状态,欢快,明朗。
    “你突然来了又走了/锈死的记忆突然打开/冲进脑子里开始化学反应”这三句,在初读时,感觉很突兀。“你”是谁?怎么样出现?结合前两行来思考,就不难发现,你是一种思维,或是一种具体的指代,可以是某个人,也可以是某种思维,春天里来,春天里走,急急匆匆,留给人的是怅惘。
     但就在这个瞬间,锈死的记忆被打开,一些鲜活的场景和印象,一一像电影一样,徐徐展开。这些,痛苦吗?幸福吗?谁知道呢?谁来看谁就知道,谁的思想进入了某个场景,谁也就知道!
    “冲进脑子里开始化学反应”,这句很妙,化学反应,在你自己那里,幸福也是你,痛苦也是你。
   最妙的是结尾——“脑门上结了一层汗/分不清是热是寒”——热和寒都是自己的情绪外显,心里的接受度,承接度,在这里都有了极好的诠释,幸福就温暖,痛苦就寒冷,李晶晶妙就妙在她的不经意,明明知道在抒发自己的情绪,却看不到她的幸福或者忧伤,看到的却是自己的这些。

    此时,对什么是最好的诗歌,就有了极大地叩问:究竟什么是好诗歌?是和诗歌的内在一起行走,还是和自己的主观情绪一起行走?我们经常说和主人近距离接触,那么李晶晶的诗行里,和我们近距离接触的却是自己,我们被晶晶的诗行牵引着,不是走进晶晶的内在,而是走进我们自己的内在。这便形成一个极大的矛盾,我们也常说解读文本,解读的就是诗人的内在蕴含着的意境,可是,在李晶晶的短诗里,我们却走进了自己的内在。
   无疑,李晶晶的诗行,带给我们一种全新的思考:诗歌,作为最普遍最活跃的网络文学,会面临怎样的出路?走出自己还是走进自己?解读他人还是解读自己?

    在各色各样的文学网站,诗歌的帖子量最大,文字网民对诗歌的喜爱,绝不亚于蜜蜂对花儿的喜爱!在众多的诗歌队伍里,书写自己小情绪的人占了极大的比例,而李晶晶的诗行里,却看不到她的喜怒哀乐,悲伤或者痛苦,她留下的都是极大的空间,领你去怀想,怀想她还有你自己的情绪。
    曾经看过李晶晶几组短章,比如《弦外之音》,比如《乐器》等,不难看出,李晶晶有着极好的古典文学素养,有着极好的音乐素养,对中国文化的深研究,使得李晶晶对文字的把握比较有度,能借助文字恰到好处的书写自己的状态和对生活的感悟,这种恰到好处,既显示了李晶晶本人的文学功底,也阐释了她对诗歌这种文体的驰骋能力。

    不敢从大处说,李晶晶能开启一个诗歌的新时代,但可以肯定一点,李晶晶的文字,把自己隐藏得很深,你可以从中找到她学习读书的状态,你找不到她生存的状态。
    只是想说,李晶晶在诗歌的路上,会一直走得沉稳,但会很辛苦,所以,由衷地祝福晶晶:好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2 12: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6# 涅阳三水 的帖子

三水妹妹比我小六岁呢,诗歌写的好跟认真解读有很大关系。三水妹妹对诗歌阅读的态度一定会令妹妹在诗歌上有很大成就。感动并祝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7 15: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7# 李晶晶 的帖子

晶晶来读就好,没扭曲了你的文字吧?元旦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8 13: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悲与喜中不断超越

=====读胡茗茗的《十二夜》(上)

      看胡茗茗的文字很早,有几年了吧?然而,写一篇随感,却是近一段的事情。看了一篇名为《你的一生我只要一晚》的小说后,便想到了这个十二夜,萌发了写篇文字的念头。
      在新浪博客相册,看了很多胡茗茗的照片,那份优雅和高贵的美丽,那有着淡淡忧伤的笑意,充满了我的身心。在灯下,寒冷的夜里,胡茗茗的诗行陪伴了许多夜晚。我不能不感慨,胡茗茗是个美丽和智慧集于一身的女子,是个渴望爱又绝望爱的女子,和每一个中国女子一样,畅想爱情,美化爱情,在文字里回望和守望爱情的女子。
     读胡茗茗的诗歌,感觉很不一般,是那种在唯美状态下的沉潜,那种在空灵状态下的撕裂,有痛的感觉,也有幸福场景的回旋。正幸福着,出现忧伤,正忧伤着,幸福来临,这种感觉,令人暧昧,令人怀想,又令人眩晕,让人爱恨交织,悲喜交加,欲罢不能。
     
      说实话,在读十二夜的时候,有很大的绝望感,但更多的是那种绝望后重生的幸福感。《十二夜》是一组很长的诗歌,在读前边的题记的时候,心里就一直在打颤——
“我活着的每一分钟都必须考虑手往哪儿放
我把手指往下按,却不敢相信听到和弦。”
     —— 这来自于约翰·厄普代克的句子,像锤子一样,锤得人不能呼吸。如果人活着的每一分钟都要考虑手往哪里放,该是多么沉重和压抑的日子,而把手指往下按,又听不到和弦,又是多么绝望!
     这样的题记,感觉一下又把我带入死胡同,这样的存在,如果真的在生活里,不活也罢。又想起琼瑶小说里的句子:“我只要你三个晚上,过去这三天,我再也不会想你了。”一种心碎的感觉出现了,琼瑶那里的小媛只要爱人的三夜,而胡茗茗,却要十二夜。我想,这十二夜,夜夜定是凄美的爱情传奇。

     于是,在白炽灯下,煨着寒冷,慢慢地读着这十二夜,慢慢地随着胡茗茗释放一场又一场烟花,在悲悲喜喜的情欲里浮沉。
开口之前,雷声轰传
这寒凉让流水裹胁桃花
左右为难
     这第一夜的开场,就极让人震惊——雷声,该是怎样的爱,用雷声来入心?痴狂,迷恋,想尽世间爱的美好。可是,“左右为难”这个词汇,又令人难以置信,这么美好的爱恋,怎么会左右为难呢?多么不可思议,不应该啊?或者,这十二夜,上演了一场新版的廊桥遗梦。
轻轻一碰就迅速美丽的人
没有名字,不甘心闭合
二十一克重的灵魂走到哪里
都要震颤着往回飞
     这场爱的到来,令一个女子的身心俱扬,不甘心闭合,即便不应该,也要用力地张开,走到哪里,心里放不下的,便是那个人,时刻牵挂着。“往回飞”,飞的是爱是情,是内心里最大的迷恋和纠结,是对尘世对生活最大地投入。
     想起来一句话:女人的诗句,多都诞生在床上。也许这话是对的,很多时候,人,只有在床上,才可以最大限度的舒展自己,胡茗茗作为美女和智慧兼为一体的诗人,从床上诞生诗句也不奇怪,难得的是,胡茗茗把句子写得这么入心入肺,即便是伤感,也令人欲罢不能。
     投入就是虚妄,也还是义无反顾地投入,这是中国女子对爱的态度,飞蛾扑火一般,不顾后果式的爱恋。胡茗茗不一般,明明知道后果还要为之,这是一种多大的勇气呢!引得读诗的人,即便伤感,也还要跟着诗人一起去心碎,去痴狂,去迷恋一段爱情——
上帝是不掷骰子的
你的一生我只借走这十二夜
之后,低头,笔走风沙
我死去,你流芳百代
       这场爱的到来,多么惨烈,面对那个最爱的人,只要了这十二夜!这十二夜,对一个女子来说,已是一生的厚重和不舍了。
      “我死去,你留芳百代。”想起茨威格的小说《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中的句子:“我走了,这个孩子留给你,我没力气照看他长大了,而你,是他唯一的亲人。虽然你不知道。”读得辛酸,胡茗茗的句子,就带给我这样的感觉,辛酸,是的,爱,不能全部,甚至不能相守一刻,埋在心里,甚至死去,都不让对方知道,多么透骨的伤!
      这一场爱恋,读了这一夜,就无法遏止其间弥漫的凉意。或者我自己就是这样,在文字里想像自己的爱情——幸福的背后,是透骨的凉,而透骨的凉的背后,又是自己内心想要的巨大的幸福。
     伤到极致,就会有柳暗花明的幸福感觉。接下来的第二夜,幸福就来临了。
     爱情的容器里,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性爱。爱的潮水,和身心一起,满含犹豫,小心翼翼,担心,恐惧,种种不安的感觉,一下子进入身体里——
“水,那么地犹豫
穿过你的腿”
      即便小心翼翼,该来的东西,还是要来,无法阻挡。这样的幸福,要人怎样去想?怎样去怜惜?在床上制造的文字,没有水的滋润,肯定是干涸的。我可以想象着,胡茗茗在床上握着茶杯的姿态,有点凝思,有点道不出的忧郁,思想会顺着文字的飘飞,偎着爱人的胸怀,游离天外。
“温塘之上
大雪飘飞”
      从云端顷刻间又回到床上,回到柴米油盐浇筑的艰辛日子里,那种实实在在的感觉,不是一个充满诗心的女子所能承受的,艰难,自当有,就慢慢走过。自当是红尘外的过客,坐在云端,笑看落花。
仅仅这一夜,就令女子怀想一生了:
一只鸟,缩进羽毛,心满意足
另一只,指点江山,喋喋不休
      两个人一块相处的场景,那么温馨地再现着,语言的浸润,翅羽的交融,和两只鸟儿的缠绵,没什么两样。想起中国古老的关于爱情的故事里,成双成对的鸟儿是不可避免的爱的替代物。从这里不难看出,胡茗茗的骨子还是较为传统的,向往着美好的爱情,还在恪守着唯一的爱情,就是不拥有,也会在文字里畅想,制造。朗朗晴空下,幻想着有爱的手牵起自己,那也是一种幸福。
它们的祖先一定见过我们的相逢
而子孙定会引领我们找到安居
黎明即起,日落而息
      从两只鸟儿打开幸福的缺口,幻想我们相逢的刹那,阳光与花香,鸟语和溪水的潺潺,甚至还会有鸳鸯,并蒂的莲花,子孙满堂的富足,居家过日子的温馨——
我们吃卷心菜的苦,喝野菊花的辛甘
掀开石头数蚂蚁,依次是:
快的、慢的、宝贝和我们
      读这些句子,无法不幸福!多年前的岁月里,卷心菜,野菊花,应当是最幸福的回忆。黄昏下,双双携手在湖边,在柳下水边,看禽鸟双宿,白鹭对飞,就是在石块下数着蚂蚁那样的幸福瞬间,定会铭记一生,不忍忘记。

     读胡茗茗的这些句子,能不能说胡茗茗是归来者的诗人呢?一旦有了开始,就义无反顾的投入,自溺式的投入,令人触目惊心!但是这种投入,是清醒的,是预感到将来的决裂的。想起茨维塔耶娃的话来:“我生活中的一切我都喜爱,并且是以永别而不是相会,是以决裂而不是结合来爱的。”(摘自《三诗人书简)寻找爱,经历爱,然后结束爱,回忆爱,这种对待尘世生活的方式,需要极大的勇气,也需要亲自去经历,因此说,胡茗茗是大气的,她执着地寻找着爱,执着地远离着爱,在爱里幻想着爱,是极大的忧伤,也是极大的幸福。
      想起自己小说里的句子:能够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指望爱人,是虚幻的,不可靠的。这一点,胡茗茗是极其清醒的,明明知道不可靠,还要寻找,这是她诗歌的魅力,我想,还是她做人的魅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8 13: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读胡茗茗《十二夜》(下)

        
      在接下来的阅读中,幸福和忧伤的交替时时重现,欢喜和垂泪自不可说,那份文字里浸润的空灵和曼妙,进入眼睛是极其美丽的事情。
我们看这样的句子:眼睛盯紧你,还在想念
    扎进你怀抱,还怕风声
    那么小,小成你的婴儿

     我们互为弓箭
     射向对方亦被爱所伤

     你的好,让两句话回归一首诗
     我的好,正让我自己脸颊绯红

      风永远不敢从正面来
      察觉时已然变成双面刀
      拿去我的瀑布、雪崩、和砍伐
      拿去所有的能量和悬疑
    这些句子,时而忧伤,时而幸福,像一个成长中的,在爱中的小小女孩子,饱尝爱的欢喜和感伤。而我们,行走在其中,感觉到的欢喜和忧伤的幸福,这种悲喜交织,可能是胡茗茗一贯的风格。读过她写的《再见九章》《空城计》都是这种风格,就跟拉风箱一样,进去是欢喜,出来却是悲伤。她在真实里幻想虚幻,在虚幻里描写真实,在真与虚的空间里淋漓尽致地宣泄悲伤和欢喜。
     现代新诗拒绝抒情,也拒绝一味的叙事,可胡茗茗的抒情或者叙事,令你不忍拒绝,在传统的抒情与叙事里,胡茗茗夹带了属于自己的元素,在抒情地禁闭与隔离中分裂自己,幻变自己,用叙事来抒情,或者用抒情来叙事,让两者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在这种整体的状态之下,胡茗茗成就了自己独有的悲喜风格。

爱能延续爱,爱能终止爱
而恨不能。你停下手里的编织
突然发问——心是什么”
     读到这十一夜的时候,忽然间笑了,“爱能延续爱,爱能终止爱”,“心是什么?”这些字眼的出现,就意味着一个女人的重生,从爱的空壳里解放出来了,但是靠的爱,不是恨,爱的世界里只有爱的存在和虚无,没有恨。这样想着的时候,佛经,圣经里的禅意便水一般温暖地席卷开来,中国女子,自古以来,就是以爱来统治天下的。一个女人的成长,尤其是爱的成长,不过于这样的路程,追赶,并行,超越,止步,找回自我。
    上帝给我铅笔的同时也有橡皮
    擦去我的洁白、铺天盖地的繁花
    好女人的好,留下罪孽与责罚
    当生活需要尊严,它便是虚构
    当爱需要表达,那么这些全是真的
    作为女子,表达是唯一的语言,在生活面前,所有的表达是虚构的,而在爱面前,所有的表达是真实的,分离自己,合拢自己,怎样都好,只要是为了爱!   
    我们不断以分离的方式走向对方
    终将以给予的方式完全拥有
     因为爱你,所以离开你。因为了解你,所以离开你。因为太密切,所以离开你。走到你身边太近,所以失去朦胧,离开是一定的。以分离走近你,以爱你离开你。这样的状态,是不断肯定的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状态,这个“你”,忽而又变了角色,不再是身边的爱人,不再是心中想的爱人,而成了自己的一个梦想,是自己的一个愿望,寻找,完善这个梦想,这个愿望,找到了,便会决裂,便会远离,便会开始再度地寻觅。
    这样想着时候,最后的结尾就明朗了很多:   
    曾经飞升至的顶峰,还将有无数
    而我已站在语言的尽头
     ……
      站在语言尽头的胡茗茗,肯定是寂寞的,但是心里有无数的梦想和期盼,就不会寂寞。一个有容貌,可能是痛苦的,因为中国历来的美丽女子,就是“红颜多薄命”,经历一些尘世的磨难,不可避免。但有才华的女子,却是幸福的。心里有巨大的阳光,花草和鸟语存在,一个万千世界,应该是很宽大的事情。
      十二夜的句子,欢喜和忧伤交织在一起,犹如大海的波涛,起起伏伏。读这十二夜的人,都和胡茗茗一起,重生了一次,寻觅了一次,经历了一次,幸福了一次,也痛苦了一次,这样的感觉,不多,所以珍视。
     零七年以来,胡茗茗包揽了多种奖项,被称为“获奖专业户”,想起胡茗茗的一句话:弄懂一件事有时需要一生。我想,胡茗茗是否已经弄懂一些什么的?否则,这虚实交织的长篇大论,犹如小说一样的夹叙夹议,给我们铺张的一场爱的繁华烟云,该怎样进行的呢?
     或者,胡茗茗本身就是在这巨大的爱与恨的交界处获取力量,爱的虚妄,恨的深刻,犹如深井,时不时得迸发出火花来,让人们的眼睛璨亮。但是她自己却在深井的底层,打捞时光的沉重或者苦涩。
      为此,我想说,茗茗,让阳光多驻一些到深井的深处,让花草的芳香,更加真实的进入骨髓,别让自己的骨子太过阴凉。或者,你在属于自己的悲喜世界里,已经在不断地超越,希望能超越得更为神速,更为纯粹,从而打造一个属于胡茗茗的诗歌时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诗网 ( 京ICP备:12024093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03号 )

GMT+8, 2024-5-22 03:15 , Processed in 0.099971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