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雨荷风 于 2015-10-7 12:00 编辑
第二篇
也说诗人译诗
宛城卧龙 文
长久以来在诗词翻译方面有一个提法,在懂或不懂外文的群体中流行,就是“诗人译诗”,或”只有诗人才能译诗”,”或者说的更明确些,只有本身也是写诗的人才能把诗译的好”.从表层上看此类提法是正确的.
一般意义上来说,”诗人常可指创作诗歌作品的人。而严格意义上的诗人,则是能创作诗歌作品,通过诗歌文字艺术的形式对社会、文化有较大影响力的人” .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判断,诗人对于诗歌有常于非诗人的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力, 他们“有诗感”,懂外文的诗人翻译出来的诗歌”有诗意”似乎是译文中的上乘, 应该得到”受众”的认同和喜爱,甚至将其译文作为诗词翻译的一个衡量标准来加以研究传承.
根据黄杲炘<英诗汉译学>一书中的说法,诗人译诗例子常见于菲次杰拉德(Edward FitzGerald,1809-1883)和庞德(Ezra Pound,1885-1972).其实他们的译文更像用于原作的某些材料,甚至误解进行的创作,随意性较大.像菲氏的Rubaiyat,本人称其为”翻译”作品,于是就有了译诗取法于菲氏一说.而这部诗集的成功,是源于菲氏的创作能力,而并非翻译能力.
我国翻译界对译文的衡量标准时以忠实原文为基础,严复在译言例中提出的”信 达雅”的翻译原则,一直到现在都被学界所认同,甚至有”罢黜百家”之势.有了翻译的原则,再来判断”诗人译诗”可见菲氏等并非”译作”就属上乘,其中对原文的认知也多有错误.说明”诗人译诗”之说并不完全正确.海外逸士在<中英互译探讨>一文,讲到”诗人要对两种语言里的诗体有一定的造诣”,中外文两者兼备,译文方可举重若轻,不仅忠实原文,而且译文精彩.
以上所述我们可以判断出”诗人译诗”的提法并不准确,从出版的诗词翻译著作来看,翻译者并不都是诗人,诗词翻译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各种风格的译诗涌现出来. ”译者译诗”的提法或许更为确切一些.
注释: 参考黄杲炘<英诗汉译学>,海外逸士<中英互译探讨>等著作
|